暨南大学新闻评论考研笔记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5-04-13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最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事,就是论虚,有着鲜明针对性和引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述评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的范畴
 
 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区别
 1、反映内容不同
 新闻报道:向受众传播新的信息,提供新闻事件的事实真相,反映客观事实
 新闻评论:以新闻提供的事实为出发点,深入挖掘事实本质,阐明作者对事实或问题的看法和评价,反映传播意图。
 2、写作目的
 新闻报道:满足受众未知欲,宣传政策、表彰先进、传播知识等
 新闻评论:使新闻内在思想得以引申、提高和升华,直接阐明主张与观点,摆事实是论证的手段,讲道理为其根本目的
 3、表达方式
 新闻报道:以记叙为主,讲清事实五要素
 新闻评论:以议论为主,讲究概念、判断、推理,要求论点准确、论据充分
论证有逻辑性
 
新闻评论的根本特征
 1、论题具有强烈的新闻性(先有新闻、再有评论,以新闻为依托,讲究时效性,讲究新闻价值)(06简答:新闻评论以事实为依托有何优点?
 2、论理具有鲜明的思想性(传递思想、导向性)
 3、论说具有广泛的公众性
 1)要求评论所提出和解决的问题,应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是当前实际生活和日常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关心、感兴趣、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反映人民呼声和要求
 2)在论述方式和语言表达上符合广大民众的特点和需要,喜闻乐见
 3)群众对于新闻评论的积极参与
 
第三章 新闻评论的分类
王振业按内容性质的分法:提示性评论、立论性评论、驳论性评论、阐述性评论、解释性评论
一、按其主要性能来分
 A:带有全面部署性的;b:带有说理启发性的;c:带有业务指导性的;d:带有政治鼓动性的
二、按评述内容来分
 政治评论、法制评论、思想评论、经济评论、文教评论等
三、按作者身份来分
 高层:社论、本报评论员文章、短评、编后、编者按以及述评等;
 中层:专论、思想评论、新闻时评、小言论以及富有新闻性和文艺色彩的随感、杂文、评论
 
 政论和政治密切相关,总是从一定阶级、政党和集团的利益出发,明确回答现实生活中的政治问题和其他社会问题,表明这样或那样的态度、见解和观点。
 狭义政论:专指论证政治性问题的论说文;
 广义政论:凡是从政治角度论述社会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论说文都可以称之为广义论证
 
代表编辑部意见的主要评论形式【潜在考点】
规格
名称
选题与写作要求
作用及注意事项
大型重型的评论
社论
代表报纸编辑部和同级党委就国内外当前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分析评论,及时表明党的立场和态度,阅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注重政策性、思想性、指导性,文风庄重、严谨、朴实、鲜明。
社论是报纸的灵魂与旗帜,它体现报纸的方向。党的各级领导经常通过自己的机关报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引导舆论,指导实践。它是一种最终要的评论形式,被人们称之为“党报的元帅”。
发表社论,一般妖精国同级党委或有关部门审定。由于规格高,影响大,要坚持少而精。
编辑部文章
专就当前国内外政治、思想等领域的重要问题或重大事件发表的理论性和真册性言论,有一定的权威性。它论述范围广泛具体,有浓厚的理论色彩。
它代表报纸编辑部和同级党委对某一重大问题的立场和观点,其内容含量比一般社论更大,规格高于社论,更庄重,更具权威性,因而影响更大。这种形式要慎用。
必须经同级党委或有关部门审定。
中型的评论
本报评论员文章
论述内容的广泛性和重要性,介于社论和短评之间。它大多根据党的方针政策,旧当前政治生活和实际工作中的某一个方面进行比较集中、深入的分析。在选题和协作上,较之社论更为自由和灵活。其篇幅一般比社论短。
发表的郑重程度仅次于社论。不署名的评论直接代表编辑部集体的意见。以“本报评论员”或“本报特约评论员”署名的评论,名义上是代表个人,实际上反映了编辑部的观点和倾向,仍有较高的权威性。评论可以单独发表,但多半和有关新闻报道同时发表,起着总结推广典型、指导全局的作用。但提出新问题而又把握不定的应该送审。
小型的评论
短评
为配合传达、阐述党的方针政策,或就当前社会的某些亲乡、问题和现象,以编辑部或以编辑发表的评论。在写作上较之中型评论更单一,分析更扼要,篇幅更简短。
一般都配合新闻报道发表,针对性、思想性、是都较强,抓住一点,推动一般,起到画龙点睛、突出重点的作用。
编者按
编者对所发表的报道、文章进行提示、评论或作补充说明的文字,大致分为政治性的和说明性的两种。按语的写作,要求旗帜鲜明,一针见血,逻辑严密,文字精练。
编者按正式表明编辑部的态度,多采用较为郑重的场合和必要之处。其作用在于引起读者注意,加强传播效果。
编者按可放文前、文后,也可放文中。
编后
简要说明编辑部对有关新闻报道或文章的基本态度,多因事抒感,借题发挥,用于一些已作过多次宣传的主题,从新的角度或用新的材料、新的论证方法,给以简单的必要的新说明。
一般都配合新闻报道、文章发表,起深化主题,强调重点的作用。可拟标题,也可不拟。
 
 
 
 
 
几种作者个人署名发表的评论形式
 1、专论:编辑部约请某一方面专家或权威人士,就他们有深入的研究或熟悉的某个专门问题发表意见的文章,是既有现实性又有理论性的一种评论形式,其内容接近于编辑部文章,一般发表在显要位置。但权威性和郑重程度较编辑部文章小。
 2、新闻时评:往往就社会关注度高的新闻事件,尤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热点事件,以及公众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作及时、准确、深刻的评论。一事一议,就事论理,注重议题的新闻性、观点的鲜明性、作者的广泛性,强调在新闻事件中发生过程中发言,积极抢占舆论制高点,从而发挥引导舆论的作用。《冰点时评》
 3、思想评论:是从群众角度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开展群众性的自我教育,使媒体能比较多地反映群众的声音。舆论向导
 4、小言论(袖珍评论):主要指论题单一,分析扼要,篇幅简短,运用灵活,一般占有固定版面位置的一种小型评论形式。
 
第四章 新闻评论的价值
 一、新闻评论的根本任务——“坚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新闻媒介反映和引导舆论的两种基本手段:
 1)新闻报道手段,即采写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道等;
 2)评论手段,即撰写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等
 二、新闻评论的具体作用【08
 1)准确及时地阐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统一思想认识,使其变为广大干部群众的统一行动;
 2)切中时弊,扶正祛邪,为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积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第五章
 一、论点:作者对所论述的事物或者问题的主张、看法和所持的态度。论点是经过提炼和浓缩了的观念、思想,在坚持党路线、方针、政策等的基础上,对客观实际做了周密的调查和认真的分析研究之后,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看法,主张和观点,集中反映着作者对某个事物或某个问题的基本见解
 分类:总论点(中心论点,是作者需要全力说明的总主张、总看法,是贯穿全文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为更好地阐明总论点,需从几方面一层层深入论述,提出证明、补充或发挥总论点的从属论点)
       总论点与分论点之间存在着主从关系、因果关系等;
       分论点与分论点之间存在着平行关系、因果关系等
 
 二、论据:论点赖以形成的根据和用来证实、说明论点的证据。论点是从哪里来或者说是怎样被证明。
 分类:事实性论据(现实生活中有代表的人证、物证,典型事例、历史资料、统计数字等)
        理论性数据(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实践证明和检验过的正确的理论:科学理论、法律等、领导人讲话、知名人士历史人物言论、公认的道德规范、格言、谚语、佳句等)
 
 三、论证:从形式逻辑角度讲,就是运用和组织论据去说明和证实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从写作角度讲,就是把材料和观点统一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说理体系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势【08】:
 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党性原则:把我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
 
 评论工作者的基本素养【11】:
 政治素养:评论工作者的政治素养,首先表现在要有正确的立场,坚定的信念,潜心钻研党的路线方针和基本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党中央保持政治上思想上的一致。
 理论素养:一个理论水平不高的评论员,能够透过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具有见微知著、鞭辟入里的透视力和真知灼见、透彻深刻的剖析力。
 社会素养:新闻评论要“吃透两头”,一头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委的工作意图;一头是群众的要求、愿望、社会的实际情况。
 知识素养:眼界开阔,知识渊博,是一个优秀评论工作者必备的重要条件。
 文字素养:评论工作者的写作素养即文字表达能力,事实粉重要的。它是诸素养的综合体
 
 如何选题:
成功的评论选题,总是真正吃透了上下两头、上下紧密结合的选题。上,就是中央的精神,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央的重大决策和重要部署。下,就是基层实际,群众呼声,现实问题。吃透上头,大多可以通过阅读文件,参加会议和听报告解决,而吃透下头,必须“身入”下去,真正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可以说,评论工作者的“身入”是为了达到评论的深入。“身入”是深入的前提和基础。【“吃透两头”已考】
 
 立意:新思想、新高度、新角度
 常见的片面性、绝对化的毛病表现为:一是以点带面,以偏概全;二是非此及彼,非鹿为马。
 
 P150页图《扬长避短才能多快好省》 自己写时,首段“凤头”要段,直接提出观点
 
 论证通病(p157-158):
 1)满足于用几句结论性的语言,用抽象的原则道理去代替对具体事物的分析和论证,文章的观点不是建立在有充分根据的基础之上;(假大空)
 2)用演绎法(公式变成原理的过程)取代分析法,企图用革命导师的论述、知名人士的话或科学原理取代作者对具体事物的分析和论证,不经过或者很少经过向受众说理的过程;
 3)停留在赘述同类的故事来代替论证,或者是列出种种现象来取代分析,作出的结论不是使人感到缺少根据,觉得有些武断(没经过逻辑推理,直接得出结论)
 
 论证方法:
一、立论(从正面直接阐明客观事物的真理,以证明作者提出的看法、主张)
 例证法:举例子
 引证法:演绎推理形式的一种,用已被证明的、公认的,来论证未被证明的、个别的、具体的论点和道理,即用大道理论证小道理,更具说服力,但不代表说的一定是对的
 比较法:比较论证,古今、平行对比等
 喻证法:打比方
 
二、驳论(以反驳别人的某种错误观点为主,在反驳错误观点的过程中传播真理)
 1)直接驳斥其错误观点;
 2)直接揭穿对方论据虚假或论据不足;
 3)直接分析对方论证方法不合逻辑,进而否定其论点
 
 逻辑推理形式
 1、直接推理:由一个直言判断前提推导出另一个直言判断结论的推理
 2、演绎推理:又称三段推理,是借助一个共同概念把两个直言判断联系起来,从而推导出一个新判断的三段论证推理
 Eg:真理是不怕批评的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
      所以,马克思主义是不怕批评的
 3、归纳推理:由个别或特殊性知识的前提,推导出一般性知识结论的一种推理
 4、类比推理:由两个(类)事物的某些属性相同,推导出它们的另一属性也可能相同的一种间接推理
 
 为保证逻辑推理真实可靠,两个条件:
 1)推理的前提必须真实;2)推理的形式必须正确
 形式逻辑的一些基本条件:
 1)同一律——在同一思维中,每一思想必须与其自身保持同一
 2)矛盾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一个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时都是真的
 3)排中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时是假的,必有一真一假,没有中间的可能
 4)充足理由律——在论证过程中,任何一个真实思想都要有充足理由
                                                                                                              
 谋篇
 标题:体现评论中心内容和思想水平
      准确贴切、简明扼要、鲜明生动
 引论(背景,由头,概括)、正论、结论
 引论开头六种方法:a:开宗明义,点明题旨,提出作者的看法和主张
        B:以新闻事件为缘由,在开头先将新闻事件的经过或特点概括叙述,为下文的分析论证做铺垫
        C:说明原委,回溯来由,交代写作的动机
        D:摆出驳论的对象,亮出错误认识,使文章一开始就掀起了论战的高潮
        E:用设问句直接点明论题,这些论题往往是国计民生中的重大问题或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
        F:用引语、经典、比喻、故事开头,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
                                                                                                     
 论证结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归纳论证结构、证明论证结构、并列论证结构、递进论证结构、比较论证结构、正反论证结构
 结尾方法:精辟概括式、高昂激越式、余音绕梁式
 
 大忌:忌空泛、忌俗套、忌跑题(打腹稿)、忌冗长
 
 第十七章
 1、社论:代表报社、杂志社或通讯社编辑部就某一重大问题发表的言论。政党机关报的社论代表主板该机关报的党的领导机关的意见。
 
 社论概念的三个要点:代表媒体编辑部;对当前时事和重大问题有所解释、评判及主张;目的是指导广大受众
 
 2、评论、本报评论员文章
 概念:评论、本报评论员文章是介于社论和短评之间的一种评论形式,是中型的评论文章。通常不去全面地论述某一重大问题或重大决策,而就某一问题或选择一个重要的侧面发表意见,作更深一层的分析。
本报评论员文章有署名和不署名良种形式,署名的可有个人的风格。
 
 特性:冠以特约二字,用以加重文章作者的身份。着类评论对象大多是事关全局的举足轻重的重大问题,专题性更突出,理论性更强烈,政论性更鲜明。
 
 3、短评、编者按与“配”评论
 短评:一种短小精悍、运用灵活的评论形式,篇幅一般在600在左右,最长不超过1000字,在报纸上较为常见。它或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就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的某一方面,代表编辑部发言;或抓住新闻报道中最新鲜,最有特色,或编辑认为最突出的亮点加以强调和发挥。内容单一,论题集中,分析扼要,以新闻报道或社会现象为依托,以新闻事实为立论依据,一事一议。
 应用范围:典型报道、传播新思想,新观点、对时弊,倾向性问题或群众有疑问的问题进行针砭与解答、
 
 编者按:是对媒体所发表的新闻报道、文章进行简要的提示、评议、阐述或作补充说明的文字,正式表明编辑部的态度,一般采用于较为郑重场合和必要之处
 
 分类:编者按就其性质和内容的不同,大致可分为政论性按语和说明性按语。
 主要表现形式:文前按语、文中按语、编后。
 
 4、“配”评论
 定义:是指为配合某一特定的新闻报道而撰写的言论。一般要求新闻报道触及了社会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矛盾,包含启示性、解惑性的思想和观点在内。
 新闻配评论的好处:06简答:新闻评论以事实为依托有何优点?
 1)有助于受众获得对新闻报道的立体化的认识;
 2)有助于编者主动及时地对某一事件或问题发表意见,表明看法,可以使版面中心突出
 3)有助于新闻评论本身的写作
 
 5、新闻述评【05名】
 新闻述评又称述评新闻,简称述评,是一种以事实为基础的评论,以评论为核心的新闻。记者借助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用有述有评、述评结合的方式,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及时分析形式,揭示事物本质,指明前进方向,给受众以启迪和引导。
 
 特点:夹叙夹议,边叙边议
 长处:1、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分析问题,更有针对性;
       2、从点和面的结合上说明问题,更具普遍性;
       3、用有述有评、述评结合方法论证问题,更有灵活性           
 
 6、专栏评论:取材广泛、,大至国家大事,小至油盐酱醋衣食住行等都可议论
    分类:新闻时评、思想评论、微型评论
   一、新闻时评2009年简答题‘当前新闻时评的特点和变化’,2012年名解‘时评’】
   时评热的背景【变化】:a新闻本初意义的回归(提供信息、影响社会和公众)
                 B满足公众话语权的必然产物
                 C应对网络媒体挑战的一种现实反映(传统媒体应对网络媒体挑战的主要之策是“内容为王”,深入分析与权威评论)            
  
   定义【12】:又称时事评论,简称时评。是传播者借助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刚刚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现象、问题,在第一时间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
 
   特点【09】:应时而评,新闻性强;缘事而发,寓理于事;内容贴近,题材广泛;大众视角,“公民写作”
 
   注意的问题:要全面提高自身素养;坚持因时因地因问题而宜;不断激发新闻时评的生机与活力
 
★ 广播新闻评论
写作要求:选题面向群众,突出热点问题;立论具体集中,善于就实论虚;采取对话形式制作录音述评;形式多种多样,新鲜活泼。
 
★ 电视新闻评论
电视新闻评论的特点:多种传播符号显优势,直观性带来受众面广,亲近性带来更强的说服力。
制作电视专题评论的要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多种传播符号表达与理性思辩相结合,电视评论员主评与受众参与论证相结合
 
网络新闻评论2012年简答题已考】
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和优势:准确及时,快速反应;旗帜鲜明,尖锐泼辣;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网络新闻评论的新课题:理性思考不足,时有偏激浮躁;重视程度不够,质量有待提高。


相关话题/新闻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暨南大学当代新闻写作笔记
    消息篇 广义的新闻指:一切新闻报道体裁,包括消息、通讯、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等。 狭义的新闻指:消息 消息:以简要的文字或图片迅速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它是新闻报道中最基本的、使用最多的一种新闻体裁。 第一章消息概论1.1消息在新闻报道中地位 1.1.1消息是新闻报道的主角 1、从信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4-13
  • 2015年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复试真题
    2015年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复试真题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15年出版硕士入学考试业务课复试试题 一、请依据下述材料写3则该书宣传广告。(30分) 《大数据时代 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英]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著,周涛 译,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ISBN: 9787213052545,261页。 《大数据时代》是国外大数据系统研究 ...
    本站小编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4-10
  • 专业课:南京大学新闻专业课高分分享
      一般而言,专业课的复习是花费时间最多的,因为专业课的参考书最多,那么南京大学的新闻专业,有6本参考书。如何才能得高分超越竞争者?  1.先理解再记忆,不留盲点。  开始看书的时候先不要背,而是理解,将所有内容理解一遍。这个过程可能花费时间比较多,但是这是必须的。看书的时候如果效率较高,可以一本一本地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4-10
  • 2015考研新闻传播学硕及专硕复试
     北京大学传播学新闻传播学硕士   一、复试科目:15分钟面试+英语听力   二、注意事项:注重英语能力;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灵活应对能力。  三、现场回顾:所有复试考生在一个教室内候场,而后按照顺序进行复试。基本上是6位老师复试1位学生. 先问英语题,后问中文题。  四、调剂:可往本校其他 ...
    2015-04-10
  •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历年总结(专业基础14-04年)
    2014真题新闻传播基础(714) 一、名词解释(8ˊ3) 新闻要素 信息娱乐(infotainment) 《二十世纪之支那》 二、简答题(123) 1、《传媒的四种理论》 2、因为群体具有影响社会的力量,所以时常在传播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请简要说明群体影响传播过程的机制与方式。 3、简述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
    本站小编 复旦大学 2015-04-09
  • 陕西师范大学2007-2014新闻传播考研真题集合部分有答案
    05年名词解释: 信息污染:信息污染是指媒介信息中混入了有害性、欺骗性、误导性信息元素,或者媒介信息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的信息元素超过传播标准或道德底线,对传播生态、信息资源以及人类身心健康造成破坏、损害或其他不良影响。传播技巧的实质:传播技巧是传播理论的集中体现,是传播者高度的政治素养,理论素养,文化 ...
    本站小编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4-08
  •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824新闻传播史论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黄远生 2增格时间 3新闻话语权 4镜中我 5协同效应 二简答: 1民国(1912-1916)政党报纸大发展的背景 2试述事实和真相的联系与区别 3电视新闻传播的媒介事件,举例阐述 4报刊是不是双边市场?为什么? 三论证: 1新闻的生产方式,接收方式随时代变化而改变,而人们对新闻的需求是永恒的解释这句话 2传媒组织扩张的动力有哪些?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3-17
  • 2015年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考研真题
    334综合 一、简答 1国学分类,介绍其中一种 2媒介怎样构建现实 二、论述,新媒介素养,大学生具备新媒介素养意义 三、评论 440基础 一、简答 把关 文化帝国主义 接种免疫理论 舆论领袖 从众现象 二、简答 受众观念发展过程。扣一起二思领而就玲骑吧 三、论述 结合传播实例,论述选择性定律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3-17
  • 2013年山东大学新闻与传播基础真题(史上最详细版)
    2013年山东大学新闻与传播基础真题(史上最详细版) 1、 34岁破格晋升教授,38岁成为博士生导师,41岁当选中国工程院最年轻的院士,42岁晋升海军少将军衔;专业技术一级,一等功荣立者;在世界上最早提出电力集成理论 今年50岁的海军工程大学教授马伟明,一直在科技强军的路上领跑。 破解世界级难题 有人形象地把动力系统比作现代舰船的心脏,马伟明就是这个心脏的研究专家。 由于舰艇体积重量有严格限制,怎样提供高品质、大容量的交直流电力,一直是世界各国海军攻关的课题。经过研究论证,马伟明在国际上率先提出电力集成的技术思想,即用一台电机同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3-16
  • 2012年山东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硕士考研试题 回忆版
    1、分析大众媒介在文化传承中的消极影响 30分 2、分析传统报纸和手机报的区别 40分 3、我国媒体应该是事业单位还是其他性质,分析我国每天天的角色。 40分 4、一段关于茶水发炎的报道(记者去医院暗访) (1)材料中的记者是否违背职业道德,说明原因。(10分) (2)暗访时应注意哪些法律问题 20分 1、一段文章(山西贴签疫苗) (1)写一篇500字的消息,包括电头,用倒金字塔结构。30分 (2)拟三层复合标题 10分 (3)写200字编者按,角度自拟。(10分) 2、一段材料写一篇作文,大意是东莞要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建文化名城,全面惠及城市居民。东莞理工学院文学院院长提出ZF要有气度养一批仰望星空的文化闲 ...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