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1.0只是一个针对受众阅读的新闻发布平台,web2.0是可读可写的网络,以blog等社会软件为核心,是受众获得新闻写作和发布权利,并催生新的新闻事业——公民新闻
网络媒体:是指由报刊社、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等传统新闻机构创办的媒体网站和从事新闻传播的商业网站,以及其他发布新闻信息的各种网站
万维网:也称www或web,它不是指在internet之外独立存在的一种网络,而是一种在internet之中扩增internet力量的网络技术。www能以超文本链接的方式存取因特网的信息文档,并支持图形、声音、视频和文本
第一章网络新闻传播的历程
1、电脑网络空间(Cyberspace)即不同于现实物理空间的虚拟的信息交流空间
1、电脑网络空间(Cyberspace)即不同于现实物理空间的虚拟的信息交流空间
2、媒介:广义的媒介存在于一切事物及其相互作用的运动中。
传播媒介:即传播意义上的媒介,是指承载、传递信息的物理形式。
3、 万维网:又译成环球网,也称WWW(world wide web)或web它不是指在Internet之外独立存在的一种网络,而是一种在Internet之中扩散Internet力量的网络技术。www能以超文本链接的方式存取因特网的信息文档、并支持图形、声音、视频和文本。
4、Web 1.0:以静态、单向阅读为主
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网络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具有微内容、开放性、互动性、个性化和社会性的特点。
Web 3.0 以网络化和个性化为特征,提供更多人工智能服务(网站内的信息可以直接和其他网站相关信息进行交互,能通过第三方信息平台同时对多家网站的信息进行整合使用;用户在互联网上拥有自己的数据,并能在不同网站上使用;完全基于web,用浏览器即可实现复杂系统程序才能实现的系统功能。用户数据审计后,同步于网络数据。)
5、互联网的技术特征:多媒体(multimedia)、超文本(hypertext)、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同步传播(synchronicity)、交互性(interaction)
超文本:是包含与其他资料相链接的资料,它既能处理文本,也能处理图形和声音。超文本是一种技术状态和属性,特点是在信息的组织上是非线性和非顺序性的,并由此形成以有机体的形式呈现信息的方式,创造出有机的信息空间。
超链接:指在一个计算机文档的特定区域能引入其他文档或程序,超链接可以是文本段,也可以是图像。
6、“拉”和“推”
“推”:别人把信息直接发送到用户端,如垃圾短信等,用户无法拒绝,只能强迫接受。
“拉”:海量信息放在网上,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上网选择,“拉”出所需的信息
7、网上论坛 趋向专业化、精英化
BBS是英文bulletin board system的缩写,BBS允许用户进入电子公告版各个讨论区获取信息、张贴自己的见解供他人阅读以及对他人文章的回应。
Blog:最早与1997年在美国产生,是用网页形式来呈现的个人日记。2006年,CNNIC 把博客定义为“有博客服务托管商提供,网民通过注册获得使用资格的一种网络空间,网民可以在上面发表自己的言论、观点等供他人浏览”
8、网络新闻的优势:
1)网络新闻内容丰富、形态多样; 2)迅速、及时、自由,不受空间限制;
3)信息承载具有海量性; 4)网络新闻检索方便;5)网路新闻具有很强的交互性
9、网络新闻传播的媒体形态
1)上网媒体:是先以原子形态出现的传统媒体所媒体所设立的网站
A:传统媒体创办的网站;
B:由政府、新闻单位、公司企业联办的股份制网站
2)网上媒体:以比特为原生态形式出现的网站,这些数字化的报纸、广播电视节目至存在于互联网中而无现实媒体的对应物,包括商业网站、个人网站和个人主页
10、自媒体的兴起
定义:自媒体(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本身的新闻的途径
第二章 网络新闻传播的内容和形式特性
1)传播内容的海量性、多样性
2) 形式:多媒体、超文本
3)传播主体的多元化
4)传播受众的个人化、主动化
5)传播速度的快捷行
6)传播范围的全球性
7)传播关系的交互性
第三章 网络新闻价值的取向
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新闻法规是新闻选择的四项主要标准
一、新闻价值和宣传价值
相对于受众而言,新闻具有满足受众认知客观现实变动情况这种需要的属性,因而具有新闻价值;相对于媒体而言,新闻具有满足媒体宣传自己的思想观点、政治主张、权利要求等需要的属性,因而具有宣传价值。
1、新闻价值:是新闻满足受众认知客观现实变动情况的需要的属性(属性说)
新闻价值的要素: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 →硬新闻的新闻价值
时新性、重要性、趣味性(接近性、显著性)→软新闻的新闻价值
2、宣传价值: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素质说)
宣传价值的要素:一致性、针对性、普遍性、典型性、时宜性
二、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关系
1、新闻与宣传的区别:
1)传播职能不同(新闻报道事实,宣传通过解释分析,提供观念);
2)出发点不同;3)归宿点不同(宣传是接受支持,新闻没有归宿点)
4)传播方式不同(新闻一次,宣传重复)
2、新闻与宣传的联系
在微观上,宣传要发挥作用,必须依附于新闻,必须以新闻作基础,唯有借新闻之体方能显出宣传之魂;
在宏观上,宣传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支配着新闻的取舍,新闻只有服从于宣传,以宣传为导向、为轴心
3、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的关系
1)既有新闻价值,又有宣传价值;
2)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难定;
3)有新闻价值,与宣传意图相抵触;
4)有新闻价值,无宣传价值;
5)有宣传价值,没有新闻价值
三、新闻价值判断(主观性、相对性)
1、定义: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价值主体对于新闻是否具有新闻价值以及多大新闻价值的判断
2、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存在两种新闻价值判断:
1)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价值的预测性判断;
2)受众对新闻价值的评价性判断
预测性判断称为“初级新闻价值判断”,评价性判断称为“终极新闻价值判断”,合称为“二级评价模式”
四、新闻价值取向
定义:新闻工作者在新闻价值判断过程中对某些价值要素的突出和强调而形成的新闻价值指向或倾向。这种指向或倾向一担稳定下来,就成为具有特定内涵的新闻价值观
新闻价值观定义(吴高福):是在价值主体的头脑中形成的关于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价值关系的系统化、理性化的看法和观点。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观点。实质上也是价值主体对客体的一种价值尺度,评价标准。
新闻价值→新闻价值判断→新闻价值取向→新闻价值观
新闻价值观的分类:反常论、“黄色新闻”论、法西斯新闻价值观、新闻有利论
反常论的新闻价值取向,认为离奇、异常、失去常态的新闻才是好新闻,才能激发读者的兴趣,不应当加以报道。这种新闻观是资产阶级大众化报纸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价值取向。
把网络新闻价值判断的新标准概括为四方面不能:
实时性、重要性、趣味性、实用性
第四章 网络新闻传播的准则
|
新闻产生过程中事实、记者、新闻三者之间的关系
(凡是新闻与事实相一致、相符合,新闻报道就是真实的,就具有真实性;反正则是新闻报道失实,或报道虚假;凡是以客服按的态度来报道事实,并且以客观的方法来叙述事实,新闻报道就是客观的,具有真实性;反之则是主观的,存在主观倾向)
2、如何坚持雅正性,避免煽情化
1)网络新闻工作者要发挥把关人的职能,把握好网络新闻价值选择的标准
2)处理好网络新闻中硬新闻和软新闻的关系
3)网络新闻可运用高质量的深度报道来增强雅正性
第六章 网络新闻写作
特性:1)材料的价值多元化;2)形式的多媒体化;3)指向的模糊性;4)过程的互动性
由于传统媒体在信息容量上都存在着或大或小的限制,必须在新闻事件的选择方面做大量而且艰难的取舍,必须把整个世界修剪到可以通过它们“新闻洞”的大小,于是就出现了李普曼所说的“媒体世界”。尽管要把大众媒体做成“思想的自由市场”,但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媒体世界和“沉默的大多数”相对峙的两级格局。
受众造反
第七章 网络新闻编辑
非线性编辑【12】:是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的非线性编辑方式,即通过A/D转换的二进制数字信息,将图像、图形、动画、字幕、声音进行数字化综合处理,以一种分散的、不连续的离散方式来编辑。新闻信息的联结不再仅仅是线性的,而是网状的;新闻报道的文本结构变成超文本结构,不再仅是现行文本。
二、艰难的传播把关职能
(一)把关面临巨大挑战:1)网络是一个高度开放的信息空间;2)从游戏规则看,网络排斥传播把关;3)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的最大不同是信息的无限丰富性;4)网络传播信息的路径广泛,难以控制
(二)网络新闻传播必然存在着把关现象
1、传受互动机制导致把关:
1)信息爆炸让人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
2)网络新闻的真实性与公信力较低;
2、政治经济体制要求把关
3、媒体自律机制导致把关
(三)重建信息权威:把关人的重新选择
1、网络新闻编辑应成为信息的提供者;信息的引路人;信息的规范者和监督者
(四)舆论导向职能
1、利用各种适合网络特点的编辑手段引导舆论
A:运用时间和空间手段来评价新闻事件;
B:运用稿件集合的合力指向表达编辑意图;
C:运用多媒体形式凸显编辑意图;
D:在网页中以特殊手段形成“强势”
2、利用言论功能来引导舆论
3、利用交互式手段引导舆论
网络编辑原则:整合性原则、策划性原则、美学性原则
伏尔泰说过:我不相信你所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第九章 网络新闻论坛
设立网络新闻论坛的意义
(一)为网民提供一个公共舆论空间
1962年哈贝马斯提出公共领域的概念,哈氏提出的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并不仅仅是一个社会上常态性的意见表达原地。其与公共舆论不同之处在于,它具有强烈的批判性立场。
哈氏认为论坛应是一个公共空间,拥有脱离国家控制与市场操纵的相对自主性。在此空间中,市民可以自由表达意见,形成民意或共识,亦可针对公共事务进行批评。
网络论坛的形成大大超越了哈氏的理想设想,成为公众议论和探讨政治话题的重要手段。
当越来越多的网上个体对时事进行呼应或发表不同看法并聚集成多种观点时,公共论坛就有可能成为哈氏所提倡的共同理解的沟通管道,构成“无限制的交往共同体”
(二)反映社情民意 (三)促进政府决策的透明化、公开化
第十章 公民新闻与网络
公民新闻(公共新闻)
公民新闻的概念最早是由纽约大学新闻系教授杰伊·罗森提出,他认为“新闻记者不应该仅仅是报道新闻,新闻记者的工作还应该包含着这样一些内容:致力于提高社会公众在获得新闻信息的基础上的行动能力,关注公众之间对话和交流的质量,帮助人们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告诉社会公众如何去应对社会问题,而不仅是让他们去阅读或观看这些问题。”
公民新闻的发展进程:
1、公众积极参与传统专业新闻报道,包括进行新闻评论、参与完善新闻报道、参与采访提问等;
2、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公民新闻,包括公民新闻博客、公民新闻网站等;
3、公民采写、编辑新闻,主要是指维基新闻
德拉吉报道:1998年美国人麦特·德拉吉(Matt·Durdge)通过个人博客网站,披露克林顿性丑闻内幕,从此“德拉吉报道”备受瞩目,并在后来历次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都有良好表现。9·11时期博客访问量超过“今日美国”,至今仍是全球排行前三百位的知名网站。
公民新闻勃兴的原因:
1、传播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进步,是公民新闻繁荣的客观基础;
2、公众参与新闻报道的意识增强,是公民新闻繁荣的内在动因;
3、传统媒体应对竞争的需要,对公民新闻的繁荣具有推动作用
公民新闻的特点:草根性、开放性、个性化、体验性
新媒体:《连线》杂志给“新媒体”的定义: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进行的传播
博客与个人网页的差异:
1、博客的低准入门槛;
2、在内容体和更新方式上,个人主页通常是由作者自己的文章或资料堆积起来的,包含信息有限;博客是随时可对内容进行更新
3、在传受双方的互动程度来看,个人主页通常是个人“自我传播”的平台,网站带有个人偏好的文学作品、图片等,缺少互动性;博客体现的是思想的共享性和交互性。
博客与BBS
1、博客的内容结构及表达形式更为丰富多样;
2、传播对象不同;3、管理运营方式不同;
博客与门户网站
1、信息控制模式来看,门户内容主要信息来源是传统媒体
2、从内容来看,与传统门户相比,博客增强了所传播内容的专业化和深度化;
3、网民在门户网站和博客中的角色和地位不同
网络新闻道德观
1、网络新闻道德观的多样性
2、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的道德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