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笔记完整版(6)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1-11
二、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模式的双重性质P50
(一)播过程的直线模式: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二)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三、传播过程的特点:传播过程的三个特征P54
第二节: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一、传播过程研究与传播系统研究:传播总过程研究的必要性
二、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马莱兹克关于大众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
三、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日本学者的传播总过程研究: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的四个方面的理解P70-71
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包括以下要素:
1、 传播者。信源。传播行为的引发者。
2、 受传者。信宿。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可以通过反馈来影响传播者。
3、 讯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
4、 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讯息的搬运者,也是将传播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相互连接起来的纽带。
5、 反馈。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获得反馈讯息是传播者的意图和目的,发出反馈讯息时受传者能动性的体现。反馈是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的重要机制。
模式:科学研究中以图形或程式的方式阐释对象事物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的双重性质:
1、 模式与现实具有对应关系,但不是对现实事物的单纯描述,而具有某种程度的抽象化和定理化性质。
2、 模式与一定的理论相对应,又不等于理论本身,而是对理论的一种解释或素描,一种理论可以有多种模式与之相对应。
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拉斯韦尔《 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五W”模式,“拉斯韦尔程式”的过程模式。首次提出构成传播过程的五种基本要素。Who,says what,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有什么效果。
这个模式第一次将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后来大众传播的五大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就是沿着拉斯韦尔模式的思路形成的。
属于单向直线模式,没有提供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香农——韦弗模式/传播过程的数学模式:《传播的数学理论》
信源、讯息、发射器、信号、造源、接收到的信号、接收器、讯息、信宿。
描述电子通信过程。
信源发出讯息,再由发射器将讯息转为可以传送的信号,经过传输,由接收器把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讯息,将之传递给信宿。这个过程中,讯息可能受到噪音的干扰,产生某些衰减或失真。
导入了噪音的概念,表明了传播不是在封闭的真空中进行的,过程内外的各种障碍因素会形成对讯息的干扰。对一些技术和设备环节的分析,提高了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为以文理结合的方法考察传播过程打下了基础。
描述的是电子通信过程,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
直线模式的缺陷:
1、 容易把传播者和受传者的角色、关系和作用固定化。
2、 缺乏反馈的要素或环节,不能体现人类传播的互动性质。
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施拉姆《传播是怎样运行的》
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1、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作为传播行为的主体。2、模式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参加传播过程的每一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着译码者 (执行接收和符号解读功能)、解释者(执行解释意义功能)和编码者(执行符号化和传达功能)的角色,并相互交替着这些角色。
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都看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
缺陷:1、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或平等的关系中,与现实情况不符。2、能够体现人际传播特别是面对面传播的特点,却不能适用于大众传播的过程。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与受众,两者之间存在着传达与反馈的关系。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与一定的信源相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讯息与作为传播对象的受众相联系。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这些个人又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
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社会传播过程相互连结性和交织性,初步具有了系统模式的特点。
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在香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克服了前者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不仅对讯息而且对传达和反馈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影响。
这个模式也没有超出从过程本身或从过程内部来说明过程的范畴。
传播过程的特点:
1、传播过程具有动态性。形式上体现为有意义的符号组合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实质上则是传播者与受传者的意义或精神内容的双向互动。
2、传播过程具有序列性。传播过程中各环节和因素的作用各有先后次序,按照讯息的流向依次执行功能。
3、传播过程具有结构性。传播过程的结构即过程中各要素、各环节之间相互关系的总体。各环节或要素本身有各自的深层结构。
第二节 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社会传播的系统模式:运用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来考察社会传播。
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
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
1、 从事传播的双方即传播者和受传者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个体系统,人内传播。
2、 个体系统与其他各体系统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
3、 个体系统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
4、 群体系统的运行又是在更大的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的,与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的大环境保持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每个系统既具有相对独立性,又与其他系统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
马莱兹克的系统传播模式:《大众传播心理学》56页
把大众传播看作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这个系统的每个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包括:
1、 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
2、 影响和制约受传者的因素
3、 影响和制约媒介和讯息的因素:传播者对讯息内容的选择和加工;受传者对媒介内容的接触选择;制约媒介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受传者对媒介的印象,这种印象是基于平时的媒体接触经验形成的。
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把传播看做是一个与社会交往形态密切相关的重要范畴,在对人类社会传播的总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的同时,也把现代社会中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过程与宏观的社会结构结合起来进行考察。
田中义久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
把人类交往分为三种类型:
1、 与人的体能有关的“能量交往”
2、 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相联系的“物质交往”
3、 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精神交往,即符号(信息)交往。符号(信息)交往过程也就是传播过程,它建立在前两种交往的基础之上,与社会的生产力、科学技术、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保持着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第一个基于唯物史观的系统模式。
将资本主义的大众传播总过程看作是信息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
现代大众传播与资本制度是密切结合在一起的。
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
1、 信息传播属于与人类的精神生产相对应的精神交往活动的范畴。社会成员之间的精神交往关系就是我们所说的传播关系。
2、 考察信息传播,要考察社会的精神生产。
3、 精神生产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一个社会中精神生产的性质,取决于这个社会的精神生产力的水平和精神生产关系的状态。
4、 作为精神生产关系的传播关系中同样存在着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这些环节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传播这个“总体”过程的运动。
社会传播结构是人类社会总过程的一部分。
课后练习题:
1、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①传播者:即信源,信息发出者,个人、群体或组织皆可;
②受众:即信宿,信息接收与反应者,个人、群体或组织皆可;
③讯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传、受双方社会互动的介质;
④媒介:即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讯息的搬运者,连接传播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纽带;
⑤反馈:受传者对接收到的信息的反应或回应,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
2、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A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
①(美)H.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又称拉斯韦尔模式或五W模式。
②五W:Who(谁);Say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
③内容: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有什么效果(效果)
④评价:a.意义: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又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有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明确勾勒出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对形成传播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b.不足:单向直线模式,未提供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
B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①(美)C.香农和W.韦弗《传播数学理论》
②内容:信源——发射器——□——接收器——信宿
噪源
③评价:a.意义:导入噪音概念,表明传播过程内外的障碍因素对讯息的干扰;提高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b.不足: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和角色互换(作为电子通信过程并无不妥)。
3、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A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①施拉姆受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传播是怎样运行的》。
②内容:a.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是传播行为的主体,讯息循环,相互作用;b.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双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译码者(接受和解读符号)、解释者(解释意义)和编码者(符号化和传达)的角色。
③评价:a.意义:强调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都看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正确;b.不足: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平等)的关系中不合适;仅适于人际传播,不适于大众传播过程。
B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
①施拉姆《传播是怎样运行的》
相关话题/郭庆光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笔记详细版
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传播学现状: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和边缘学科,与诸科学联系渗透因而对象和研究领域不甚明确。分科领域(大众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等)繁荣,基础理论研究却显薄弱。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美库利 社会 ...新闻传播艺术设计笔记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 2017-01-11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第二版)重点名词解释
《传播学教程》重要名词解释 C1.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传播 信息 社会信息 系统 人内传播 人际传播 群体传播 组织传播 大众传播 传播障碍 传播隔阂 精神交往 C2 信息社会 媒介即讯息 C3 能指 所指 符号 信号 象征符 符号化 意义 明示性意义 暗示性意义 外延意义 内涵意义 指示性意义 区别性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2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习题答案
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1、信息的定义 ①广义:不是物质或能量,是物质的普遍属性,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在此意义上,一切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新闻传播艺术设计笔记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彩色版笔记
本资料来源于聚英厦大考研网(www.xmukaoyan.com)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一、如何把握传播概念 库利的传播定义P2;皮尔士的传播定义P2-3;施拉姆关于传播的定义P3 二、传播与信息 信息定义P4、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P4-5 三、播的定义和特 ...新闻传播艺术设计笔记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12《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版课后答案1-11章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版课后答案1-11章 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 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既不单单是意义,也不单单是符号,而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只统一体的信息,因为意义离开符号就不能得到表达,而符号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9-08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笔记最终版本
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笔记 目 录 第一章 传播学的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 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规律的科学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 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 第一节 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第三节 信息 ...新闻传播艺术设计笔记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8-1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41272.html 封面 内容简介 视频讲解教师简介 目录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 2014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3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0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20小时高清视频】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24498.html 封面 内容简介 视频讲解教师简介 目录 第一章 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视频讲解] 1.1 知识框架图与重点导读 1.2 重难点解读 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第二章 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视频讲解] 2.1 知识框架图与重点导读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0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125281.html 封面 内容简介 视频讲解教师简介 目录 第一章 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1.4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二章 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2.1 复习笔记 2.2 课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0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网授精讲班【教材精讲+考研真题串讲】
下载地址:http://free.100xuexi.com/Ebook/48150.html 说明:本圣才课程免费下载,共包括4种3D电子书。使用圣才课程密码激活后,圣才课程里的所有视频、3D电子书(题库)及资料均可使用。 【网授课程】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网授精讲班第1章 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01:22:26第2章 人类传播活动 ...辅导考试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7-04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导师介绍:郭庆光
传播学专业,郭庆光,博士生导师职称:教授学历: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传播制度比较、媒介启蒙教育、新闻传播教育。个人简介: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83年国家公派赴日本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留学;1987年获社会学硕士学位;1992年博士学位课程毕业后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导师信息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6-06-22重量级考研笔记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笔记(精华版)
Ⅰ.《传播学教程》笔记 第13章 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传播学现状: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社会科学和边缘学科,与诸科学联系渗透因而对象和研究领域不甚明确。分科领域(大众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等)繁荣,基础理论研究却显薄弱。 一、 ...新闻传播艺术设计笔记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5-07-22过来人分享:如何把握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
由于这本书的重点还是第7章起的大众传播理论,所以从这块开始说起。 第七章 这一章要重点掌握的几个问题:大众传播的定义,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 免费考研网 2009-09-05郭庆光_传播学教程_复习提纲及复习笔记
《传播学教程》复习提纲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复习指导纲要 Prepared by: 李国良[http://liguoliang.com] December ...新闻传播艺术设计笔记 李国良 2009-01-0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核心知识点汇总
《传播学教程》知识点汇总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核心知识点汇总 Prepared by: 李国良[http://liguoliang.com] Dece ...新闻传播艺术设计笔记 李国良 2009-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