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考研笔记—外国新闻史(22)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3-19


B1996年电信法
1996年美国“电信法”,放宽了对广播电视的限制,废除了广播电视公司只能直接拥有十二家电视台的规定,一家电视台可以拥有全国35%的家庭的市场占有率。加剧了美国广播电视业的兼并和垄断。
九、媒介集团
主要有:时代华纳集团、迪斯尼/ABC公司、默多克的新闻集团、维阿柯姆/CBS公司、通用电气/NBC公司等。
【ps】网络时代的谷歌公司:于1998年9月成立,以设计并管理一个互联网搜索引擎
。Google成立的第一步始于Google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赛吉·布林在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宿舍内共同开发了全新的在线搜索引擎,然后迅速传播给全球的信息搜索者。Google 目前被公认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搜索引擎,它提供了简单易用的免费服务,用户可以在瞬间得到相关的搜索结果。
 第十三章    加拿大的新闻传播事业
第一节  报纸的历史沿革
一、移植时期(1752—1807)
二、逐步发展时期(1807—1865)
三、向西部推进时期(1865—1900)
四、迅速变化时期(1900—20世纪70年代)
 
第二节  报业的现状
一、报团之间的激烈竞争
主要有索瑟姆报团、汤姆森报团、霍林格国际公司等。
汤姆森报团
 汤姆森新闻集团由加拿大人罗伊·赫伯特·汤姆森创办,在50、60年代,它是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跨国报团。1953年,汤姆森在美国、加拿大已拥有30多家报纸。移居苏格兰后他兼并了当时英国最大的报团凯姆斯来报团。1966年买入久负盛名的伦敦《泰晤士报》。至70年代末期,汤姆森报团在美国已拥有57家日报、21种星期日报和7家周刊;在英国,该报团拥有包括《泰晤士报》在内的近50家日报、50多种杂志;在加拿大,汤姆森还拥有57家报纸和一些电视台、广播电台。除此之外,汤姆森报团还在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分别拥有杂志26种、22种和21种。80年代以来,随着《泰晤士报》的出售,汤姆森报团的实力有所下降。2008年4月17日,汤姆森与路透社合并。汤姆森和路透的整合后,全球资讯提供商“三足鼎立”的格局形成——汤姆森路透、彭博
和Reed Elsevier

 

二、商业化趋势严重
三、主要报纸
主要有:《环球邮报》、《多伦多明星报》、《温哥华太阳报》、《新闻报》。
《环球邮报》
 全国性报纸,出版于多伦多。前身是乔治布朗创于1844年的《环球报》,其为多伦多边境居民区的周报,于1936年与《帝国邮报》合并为《环球邮报》。1955年转入工业家韦伯斯特手中,主编达格利什对报纸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办电视增刊、和小报《青年》夹在报中,后创国际版和商业日报,获得成功,对华态度良好。现在归汤姆森集团所有,对国内消息的报道是加拿大最充分的。读者主要是社会上层、政府官员、商界人士、知识分子和驻加外交人员。
 

 
第三节  杂志和通讯社
一、杂志
美国期刊随处可见,以《读者文摘》和《新闻周刊》最为流行;自办《麦克莱恩》《主妇》等。
二、通讯社
加拿大通讯社(CP)
加拿大合众社
 
第四节  广播电视事业 公营广播电台:加拿大广播公司(CBC),以提供公共广播节目为主,通过民营广播转播台覆盖全国,一定程度上实行商营,接纳广告和部分美国娱乐节目,运作独立于政府,受议会监督。 民营广播电台:加拿大电视网有限公司(CTV)、罗杰斯传播公司(RC)、魁北克电视网(TVA)
目前,加拿大已基本形成了一个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广播电视系统。
 
亚洲篇
第十四章  日本的新闻传播事业
二元化的新闻传播体制:政治上集权的管理、管理上的市场化。
【真题回顾:】
瓦版(1993,2002传播) 
NHK(1996,2000传播) 
《朝日新闻》(1998)
《读卖新闻》(1999)
《官版·巴达维亚新闻》(2004)
 
简述日本三大报纸的历史与现状。(2006)
 
第一节  早期报业的发展
日本报业在封建势力的控制下发展迟缓,1868年明治维新后才出现日报。
“读卖瓦版”: 在17世纪时,江户(今东京)出现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这是一种单面新闻印刷品,用粘土做成瓦坯,在上面雕以文图,经烧制定型后,印在纸上而成,又因贩卖者沿街边读边卖,就叫“读卖瓦版”,其内容多为灾害、战争、怪异之事。它被认为是日本报纸的雏形或萌芽状态。
一、翻译、翻刻的报纸
在日本出版的最早的日文报纸是《官版·巴达维亚新闻》,它其实是一种官方的译报。(1862年)①日本最早公开发行的官办近代报纸,是幕府严格控制的官方出版物。②它使用木版活字印刷,线装书版式,分卷出版,不定期发行,数量很少。③该报公开发行,报道海外时事,且读者多为诸侯大名、上层武士、国家官吏,在
当时影响巨大,被认为是日本近代报业的先驱。
 
二、外国人在日本办的报纸
三、日本人自己办的报纸
《太政官日志》
 日本的第一份官办报纸。创办于1868年。
 
《中外新闻》
 日本的第一份非官办报纸。创办于1868年。
 

 
第二节  “明治维新”至一战期间的报业
一、日本报业史上的第一个新闻法规
1869,《报纸印行条例》。1869年初,为了加强对报业的控制与管理,明治新政府参照外国报纸法制定。 ①主要内容为: A每份报纸必须有各自的名称; B反观方批准出版的报纸,不必每期送检,只要将当日发行的报纸向官厅呈送两份即可; C每份报纸必须标明出版地点、年月日、编辑人、出版者姓名及各期期数。 D一切天变、地异、物价、商法、政治、火灾、军事、生死、文学艺术、服装、饮食、各种官方公报、洋书译文、海外杂话以及与世无害的事项均可登载; E刊登赠答文书、个人著作、杂谈等,应加注姓名; F不许对宗教妄加评说。 ②《报纸印行条例》附录: A官方报纸的取缔权不属于开成学校; B各府、县出版的报纸,其检阅权归各府县裁判所; C外国人用日文出版的报纸,必须向当地裁判所备案,当地裁判所必须加以监督; D开成学校只负责监督东京出版的报纸; E东京出版的各报如违反新闻条例,又开成学校向东京裁判所提出控告,再由东京裁判所进行审判定罪。
二、日报的问世
《横滨每日新闻》:1870年4月在神奈川县令的鼎力支持下创办于横滨。这也标志着日本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报纸的诞生。日文铅字排版,单面印刷,新闻报道与广告各占一半, 在新闻报道中,贸易和物价方面的内容占有相当的比重,其中有关横滨的经济新闻颇受关东一带工商业者的欢迎。 【ps】该报看作日本真正意义的近代报纸的诞生,原因在于:a《横滨每日新闻》为日报,定期发行,而在它之前的报纸多为不定期出版;b《横滨每日新闻》采用先进的日文活签字印刷,而它之前的报纸基本上是木板手工印刷;c《横滨每日新闻》用“西洋纸”单张印刷,而它之前的报纸用日本纸张印刷,其状与书籍、小册子无异;d该报的读者群不再限于幕府高级官员,而是扩展到包括普通市民、工商业者在内的民众层。
三、政论、政党报纸的出现
①日本“政论报纸”时期 19世纪70年代,日本“自由民权运动”拉开序幕,也引发了“民权派”和“官权派”之间的论战。“民权派”最有力的喉舌是《横滨每日新闻》,“官权派”的主要报纸是《东京日日新闻》。这一时期,两派报纸围绕召开国会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论争,双方各执己见,互不相让。日本新闻史把这一时期称为“政论报纸”时期。 ②日本“政党报纸”时期 “政论报纸”时期“民权派”报纸攻势凌厉,明治政府颁布了“新闻纸条例”和“诽谤法”,对报纸予以镇压。然而立法反而促进了“自由民权运动”的发展。1881年,明治天皇被迫颁诏,决定开国会,行立宪。于是各种势力很快结党,一些政论报纸也转而成为各个政党的机关报。围绕立宪后的日本应当建立怎样的国体、政体的问题,各个政党通过所属机关报展开了激烈的论战。论战范围不断扩大,许多报纸卷入其中。由于政党论争成为这一时期报纸宣传最突出的特点,日本新闻是把它称作“政党报纸”时期。
四、大众化报纸的兴起:
①小报的产生(与政论型的大报在时间上不分先后) 最早出现的小报是1873年创刊的《东京假名书新闻》和《每日平装假名新闻》。
《读卖新闻》
 日本小报中有代表性的报纸之一。1874年创办于东京,创办人为子安峻等。初为隔日刊,半年后改为日刊,发行量猛增,居东京各报之首。后来随民权运动的勃兴,也逐渐带有政治色彩,成为改进党系统的报纸。但受政党的影响还是比较小。尽管如此,随着政党活动的终止,该报的发行量还是受到了一定影响。1886年起,《读卖》开始刷新版面,大量刊登文学作品,是该报以“文学报”的特质身价倍增。
 
《朝日新闻》
 日本小报中有代表性的报纸之一。1879年创办于大阪,创办人木村滕。该报初为小报性质,民权运动时期开始涉足政治,刊载言论,兼具大报和小报的特点。“政党报纸”后期,为了免遭停刊的厄运,它以中立面目出现,追求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努力采集独家新闻,并向国内外派驻记者。该报由村山龙平和上野理一接手后,经营得当,发展一直比较顺利,是日本近代报纸向现代报纸发展的先驱。1888年,大阪《朝日》打入东京,收购东京《觉醒报》,创办了《东京朝日新闻》,从而形成了日本第一个跨城市经营的报系。同时,该报励精图治,与同行展开激烈的竞争,并且在竞争中获得很大发展。具体做法:a采用先进的印刷技术。b使用电报传发新闻。c采取多种促销手段。
 

②商业性报纸的形成
A《邮报便知新闻》的商业化进程 1886到1887年,日本报纸开始走向商业化经营之路。《邮报便知新闻》是最早走上这条路的。1886年该报仿照欧美模式,对报纸内容、版面、组织机构乃至经营方式进行了全面调整。具体做法:a对新闻报道、评论写作加强管理和监督,投入高素质的人力完成这项工作;b一反常规,变大型化版面为小型化版面;c版面力求大众化,文章力求平易近人,汉字加注假名,刊登连载小说;d改进发行方式——要求地方提前交款订报,东京市内发行该由报社直接投递。同时大幅度削减报价。结果销数大增。 B《朝日新闻》的商业化进程。《朝日新闻》是这一时期最引人注目的报纸。 三、杂志的商业化
 
第三节   两次世界大战与报业
一、一战与报业
①战前报业
②战时报业
③战后报业
“白虹贯日”事件:一战结束后,受俄国十月革命鼓舞的日本人民掀起反战运动,要求“不干涉俄国”。日本报界普遍表示“日本出兵西伯利亚没有明确理由”。为此先后有56家报纸被内阁勒令停刊,引起了报界的强烈不满。1918年8月,全国84家报社新闻记者代表在大阪召开“关西记者大会”,要求言论自由。报道这次大会情况的《大阪朝日新闻》使用了“白虹贯日”一语,政府当局以“这一消息是暗示革命”为理由起诉该报。结果,登载这一消息的当天报纸被禁止发售;发行人兼编辑山口和专写这条新闻的记者大西利夫被判刑两个月;社长被迫辞职;包括总编辑在内的许多编辑人员被迫退出报社。“白虹贯日”事件,是日本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言论贾祸事件。它表明,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为防止国内社会主义运动的滋生和发展,日本政府提高了警觉,加强了对舆论的控制。 二、二战与报业
①战前报业
一战结束到二战爆发,日本报业发生了重大变化:a组织机构的变化。一战后,报社实现了股份制经营,内部分工更加细密。这也使报社的企业化经营有了充分的组织保证。b经营方式的变化。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报纸开始大量刊登广告。广告费也随之增加。各报为争夺广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报纸销售形式也

相关话题/外国新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