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管理的创新职能
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创新的灵魂。没有创新精神就没有创新实践。创新精神体现在三个方面:
1、强烈的创新欲望。即管理者出于事业心、责任感、兴趣、好奇心等,产生出巨大的创新需要。
2、敢于创新的勇气。在追求创新成功的同时,必然伴随着风险。
3、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只有具备现代、科学的创新观念、创新思想,才会有正确、有效的创新活动。
知识、经验与技能和创造方法
管理者所拥有的知识、经验与技能是创新的知识基础。创新是对传统的突破,但不是零起点飞跃的,而总是在过去的知识经验、技能基础上的飞跃。
创造方法。创造方法及指导创造方法的创造性思维则是创造力最直接、最重要的来源。
勤奋工作。
激励与环境
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指以非习惯的方式思考问题,并通过思维获得创造成果的思维方法。
人的思维分为循规思维(常规:遵循逻辑规律)和越轨思维(非常规:突破逻辑规律)
越轨思维分为自觉越轨思维和非自觉越轨思维
信息的积累(前提)与有序化(实现过程)。
创造性思维的形式
发散型思维:为解决某一问题而最大限度地放开思路,从多视点、多方向、多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一种开放式思维方式。立体思维、想象思维、联想思维、联结思维和反联结思维、替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侧向思维。
收束型思维: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将众多信息、经验,进行分析、整理和综合,以便最终实现最优化和系统化的思维形式。是将发散思维的成果逻辑化和系统化。
灵感思维。1、灵感思维来自于外部的偶然机会和内部显意识与潜意识交互作用两个方面。2、紧张后面的小憩是灵感产生的有利时机。3、灵感思维的途径:广博的知识和信息;积极深入的思索;创造适时的松弛。
创造性思维在管理中应用和技法
创造性思维在管理中应用
积极进行知识与信息的积累,打好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采用各种集思广益的方法,激发创造性思维。
善于运用各种创造性思维的形式。
管理中的创造技法:综合、分解、择衷、替代、移植、逆寻(逆向思维)。
第一节 创新及其作用
一、作为管理基本职能的创新
设计系统的目标
结构和运行规划
启动并监视系统的运行
分析变化,进行局部或全面调整
维持和创新是管理的本质内容,有效的管理在于适度的维持和适度的创新的结合。
二、创新和维持的关系
1、维持是保证系统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手段
2、任何社会系统都是一个由众多要素构成的开放的、动态的、非平衡的系统
3、系统的社会存在是以社会的接受为前提的
创新是维持基础上的发展,而维持是创新的逻辑延续;
维持是为了实现创新的成果,而创新是为更高层次的维持提供依托和框架。
三、创新的类别
局部创新和整体创新
消极防御性创新和积极进攻型创新
初期创新和运行中创新
自发创新和有组织的创新
第二节 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
一、目标创新
二、技术创新
要素创新
要素组合创新
产品创新(品种和结构)
三、制度创新
四、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
五、环境创新(市场创新)
第三节 创新的过程和组织
一、创新的过程
(一)抵制创新的原因
1、个人利益
2、缺乏了解
3、评价差异
4、惰性
5、团体心理压力
(二)创新活动的过程
1、寻找机会
2、提出构想
3、迅速行动
4、坚持不懈
二、领导创新
三、创新活动的组织
1、正确理解和扮演管理者的角色
2、创造促进创新的组织氛围
3、制定有弹性的计划
4、正确地对待失败
5、建立合理的奖酬制度
第四节 工作流程的再造
一、组织基本流程的类型
战略流程
经营流程
保障流程
二、组织工作流程构成的影响因素
组织文化
工艺技术特征
管理风格
三、流程再造的基本途径
第一,发现与准备阶段
一是在回顾企业战略、结构、业务流程,重新定义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明确企业定位,确定可开展的项目群;
二是进行初步分析,分析再造给企业带来的变化;
三是选择前期项目切入点并明确其范围,或选择典型的样板/示范项目。
第二,重新设计阶段
运用业务活动图示法等工具对业务流程进行细致的区分
设计多种体现简化、整合自动化原则的新业务流程方案
对各个方案进行投入——产出或成本——效益分析与评价
第三,具体实施阶段
选取合适方案,并准备好应急方案
方案实施
更新相关数据,为下一步工作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