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最后背诵版
(背诵版和答题技巧篇)
这个复习提纲适合考前的背诵,或者在仔细看过书和复习笔记之后作为梳理线条之用。介于它的这个特点,我在写这个提纲的时候就更多的注重知识点(考点)而不是语言的描述,特别重要的知识点我都用黑体字和阴影突出了。
根据我的经验,出题的老师一般会根据一个问题的考点的多少来命制题目。
例如:“资源依赖理论”,有5个考点(我已在文中用分号标识出),属于考点比较少的问题,类似这样的内容就容易被命制成简答题。
又例如:“流程再造”(见参考答案)这个问题,有10个考点(我已在文中用分号标识出),属于考点比较多的问题,就容易被命制成论述题。
所以在记忆的时候自己可以尝试着把所背的内容梳理成知识点(我基本上对提纲中的每个问题都用分号和空格标识出了考点)。
掌握了这样的规律,大家在复习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寻找考点的方法来对知识进行记忆。在考场上答出了问题的考点,就拿到了95%的分值,至于其他的什么语言描述,什么连带展开的功夫就要靠平时的积累了。
第一章 导论
判断
1 .组织的管理包括了对企业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的管理,更多的是研究营利性企业组织的管理问题。
2. 管理是在社会组织中,通过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人力,物力资源,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3. 决策不是管理的职能,它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是管理的核心问题。
4. 管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不是理论科学。
主观题
1. 管理的重要作用
管理是生产力,能直接出效益,增效益; 管理不科学,就建立不起现代企业制度,就不能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最终被淘汰; 加强管理又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需要; 管理是一切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永恒主题
2. 管理的性质(二重性)
管理具有二重性:一是合理组织生产力,通过“指挥劳动”表现出来的管理的自然属性;这为我们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我们可以大胆引进和吸收外国成熟的经验,来迅速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二是维护和发展生产关系,通过“监督劳动”表现出来的管理的社会属性;这告诉我们,不能全盘照搬国外做法,必须考虑我们自己的国情,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
3. 管理的双重目标 (可能考案例)
有效性:选择适当的目标并实现目标的能力;
效率:尽可能充分的利用可获得的资源去实现目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