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组织管理原理
本章要点
个体行为假设
行为与学习
心理能量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
组织内部平衡
组织与环境的平衡
动态平衡
管理的概念及其职能
第1节个体层次的基础知识
个体假设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个体假设的意义
管理学是关于人类集体化协作行为的协调的科学
管理过程中几乎所有的方面都离不开人的基本特征的影响
由独立个体到集体化协作行为的过程,是组织管理的基础
传统的看法
经济人假设
社会人假设
管理人假设
上述各种假设,都只强调个体的某一个侧面。现实中的个体,实际上是上述各方面的综合。
几个基本问题
管理学研究人的什么?
人的需求结构如何?
支配人的行为的力量有哪些?
人的理性能力有无限度,限度何在?
巴纳德把人看作一个由物的、生物的、社会的三方面因素综合而成的独立的个体
管理学研究人的行为和学习,研究行为背后的需求和心理力量,对人的理性能力给出判断和假设,研究社会性的交往和学习过程。行为、需求、理性能力、学习过程,构成管理学中个体层次的基本范畴。
行为与学习
行为的含义
行为主要关注个体在组织中活动、所作所为的状态和程度。
个体选择+决策=行为方向(干什么、为什么干) 心理能量+努力程度=行为强度(工作积极性)
学习的含义
个体通过行为过程,通过行为的结果,可以获得新的技能、知识,会导致新的判断,从而导致行为的改变。这种由于时间、场合、情境变化和行为过程以及结果导致的行为改变,我们称之为个体的学习过程。
学习的方式
直接的实践
其他人经验的提示
专门的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
组织中的学习
个人在组织中学习的特点
个人的学习过程是在行为过程中的学习
学习的模仿性质
稳定化、定型化的倾向
两种不同学习的区别
在无重大环境变化前提下,因循既定方式的、渐进的、累积的、连续的学习
当组织面临变革时,与组织变革相伴随的、非连续性的、飞跃的、革新性的学习
组织中的两种知识
个人的知识储备,即在组织成员头脑中保有的知识
组织的或大家共享,或一部分人享有的知识
组织的学习过程
个人层次的学习
组织层次的学习
心理能量
心理能量的定义
心理能量或心理力量是促使人意识到自己的需求和主体性,驱使人采取适当行为的心理力量。组织中每一个个人都存在一定的心理能量,其中有一部分表现为为组织努力工作的协作意愿、工作热情。
组织整体能量的形成
组织自上而下的影响 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
个人潜在能量的表面化 个人能量的有效化
整体力量形成中的协调机制
个人与组织及组织价值观的一体化过程
相互影响的机制
集团的活力
学习与心理能量的相互作用
在一定范围内,心理能量的提高有促进学习过程的作用,但超过了必要的限度,反而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不同类型的学习行为,对心理能量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组织中学习与心理能量相互之间的作用有两条轨迹
学习--知识积累--成功--能量改变
学习--信息共享--相互激励--集团能量
第2节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正式组织及其要素
正式组织的概念
正式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的有意识地加以协调的行为或力的系统。
正式组织概念包含的基本点
构成正式组织内容的,是人的行为
个人所提供的行为或力的相互作用,是正式组织的本质特征
正式组织是个人行为在时间、空间、社会结合,质和量,各方面都经过有意识的调整而体系化的系统
正式组织三要素
协作意愿:个体为组织贡献力量的愿望
共同目标:协作意愿的必要前提
信息沟通:组织内部上下左右之间情报信息传递、沟通、反馈、处理的过程和体系
非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的特征
无明确结构、形态,可辩识性差。
非正式组织本质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协调
非正式组织侧重于人们相互接触的心理侧面、非理性侧面
非正式组织中通行的是通过感觉、情感、个性特征等因素的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个人品格往往是导向因素。
非正式组织对正式组织的作用
非正式组织创造正式组织产生的条件
非正式组织赋以组织活力
促进信息沟通
有助于维持正式组织的内聚力
维护个人人格完整
正式组织对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正式组织为非正式组织形成创造条件
正式组织为非正式组织的长期存在和发展创造条件
组织的正式侧面与非正式侧面
组织是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统一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是同一组织的两个侧面,互为条件、共存于一个组织当中
只有在两者统一意义上,才能理解组织的本质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之间的结合程度,我们称之为组织的一体化程度
组织是正式侧面与非正式侧面的统一
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理论把组织管理过程中科学化、理性化的部分和难以科学化的、非理性的部分区别开来,为具体区别把握不同管理问题提供了手段和方法维护个人人格完整
组织的正式侧面和非正式侧面的思想,揭示了组织管理中一个最基本的事实
第3节组织平衡
组织内部平衡
组织内部平衡的含义
组织内部平衡,指组织整体与个体之间的平衡。组织内部平衡是诱因与贡献的平衡,即组织提供给个人的可用来满足个人需求,影响个人动机的诱因必须等于或大于个人对组织的贡献。
组织内部平衡的相关因素
个人的需求、动机及标准
诱因的分配过程
组织目标实现程度
组织与环境的平衡
组织与环境的平衡含义
组织与环境关系的基本方面,是适应性行为。
从环境侧面看,组织与环境的平衡在于组织是否在环境系统中承担了部分必要职能,以及实现职能的状况。是否环境系统一个合理组成部分。
从组织侧面看,是组织是否适应环境、确定合理的目标和战略,有效地实现了组织目标,即组织效率如何。
组织与环境的平衡取决于
组织目标与环境状况的适应性
目标实现程度
组织平衡是内外平衡的统一
个人与组织整体之间的平衡
组织与环境之间的平衡
内外两个方面、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组织动态平衡
组织平衡不是一次性的,可以一蹴而就的。当组织内外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平衡即被打破,需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建立新的平衡。
组织本身存在打破平衡的力量
除组织内外平衡外,组织动态平衡也是组织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实现组织动态平衡,最关键的是处理稳定和变革的矛盾。
第4节管理概念与管理职能
管理概念
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组织中维持集体协作行为延续发展的有意识的协调行为。
管理概念的基本点
管理是组织的特殊器官
管理的实质是协调
管理协调是有意识的协调
管理是维持集体协作延续发展的行为
作为一种连续不断的,包括目标战略决策、调整、转化、实现过程的行为,管理是维持集体协作延续发展的行为,是一种维持组织生存发展的行为。
管理的职能
按照巴纳德关于组织三要素的理论和组织平衡理论,管理的主要职能包括
组织目标的设定和转化
确立和维持信息沟通系统
确保必要的活动
领导过程
当代管理过程学派的管理职能思想
计划 组织 人员配置 领导 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