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原理: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1、利率的决定
(1)决定和影响利率变化的因素
平均利润率、借贷资本的供求、社会再生产状况、物价、国家经济政策、国际利率水平 (2)利率决定理论
储蓄投资利率论、货币供求利率论、IS-LM利率论 2、利率的作用
(1)聚集社会资金。调高银行存款利率就能增加存款者的收益,从而就能把再生产过程中暂时闲置的各种货币资本和社会各阶层的货币收入集中起来,转化为借贷资本,形成巨大的社会资金,满足生产发展的资金需要。
(2)调节信贷规模和结构。规模:贷款利率的高低与企业收益率成反比,提高贷款利率必然使企业留利减少,使企业对投资的兴趣减少,贷款数量和投资规模随之收缩。结构:重点发展部门行业实行优惠贷款利率。
(3)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企业资金使用效益的好坏取决于资金运动是否顺畅,其关键在于经济协调发展。利率能调节信贷资金结构。。。 (4)稳定物价和调节货币流通。 第四章 商业银行
1、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自有资本、存款业务、同业拆借、向中央银行借款、发行金融债券、占用资金。
资产业务:放款业务、投资业务。
中间业务:汇兑业务、信用证业务、代收业务、同业往来、代客买卖业务、信托业务、租赁业务、代理融通业务、咨询和信息服务业务、电子计算机服务业务和银行卡业务等。 表外业务:提供担保或类似的或有负债;提供承诺;金融衍生品交易
2、商业银行管理理论: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第五章 中央银行
1、中央银行是由大的商业银行从银行体系中分离出来演变而成的。中央银行是代表政府干预经济、管理金融的特殊的金融机构,其特点是:经营活动在宏观金融方面,不是普通的银行,不起信用中介的作用。
2、中央银行的职能主要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政府的银行。其作用主要是:调节货币流通,稳定金融;调节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集中清算,加速资金周转;促进国际金融联合,推动国际经济发展。
3、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有:单一式中央银行制度、复合式中央银行制度、类似中央银行制度和跨国中央银行制度。
4、中央银行的业务经营原则是:不经营一般银行的业务、不以盈利为目的、不支付存款利息、资产具有较大的流动性、业务活动公开化。
5、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有:货币发行业务、代理国库业务、集中存款准备金业务。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有:再贴现和再贷款业务、对政府的贷款、金银外汇储备业务、证券买卖业务。中央银行的中间业务主要有:集中票据交换、办理异地资金转移。
第七章 金融市场
1、金融市场具有配置资源、风险管理、信息处理、公司治理的功能。
2、货币市场上金融工具的期限在一年及一年以下,故又称短期资金市场。按交易工具的不同,一般包括同业拆借市场、回购市场、商业票据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国库券市场等等。
3、资本市场上金融工具的期限都是在一年以上,故又称长期资金市场。主要包括股票市场、长期债券市场。证券价格指数是用来衡量计算期一组证券价格相对于基期一组证券价格的变动状况的指标。证券投资管理的基本方法包括:基本分析方法、技术分析方法、组合管理方法、风险管理方法、数量化方法。
4、衍生金融工具市场包括:投资基金市场、期货合约、期权合约、掉期合约市场等。 5、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也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十二章 金融创新
1、金融创新是指金融业务创新、金融市场创新及政府对金融业监管方式创新的总和。 2、金融创新可分为主动性金融创新和被动性金融创新两大类。
3、金融创新体系可分为金融制度创新、金融市场市场创新、金融商品创新、金融机构创新、金融资源创新、金融科技创新和金融管理创新几大类型。
4、金融创新具有虚拟性、效率性、流动性和风险性四个特征。
5、中国的金融创新主要表现在金融组织创新、金融工具创新、金融市场创新和金融制度创新四个方面。
6、中国金融创新的特点是:以政府供给主导型金融创新为主,以吸纳型金融创新为主,缺乏金融创新的理想外部条件和金融创新的整体质量较低。
第十三章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1、金融风险与金融业务如影随行。金融风险是指在资金融通和货币资金是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导致资金经营者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背离的不确定性,或资产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2、金融风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客观性和普遍性、潜在性和累积性、扩散性和传染性、破坏性和可控性。依据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可以将金融风险划分为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环境风险,另外金融风险还可以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3、金融风险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金融机构脆弱性、金融创新多变性、金融制度缺陷等构成金融风险产生的内因;经济周期、国家经济政策、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等形成金融风险产生的外因。
4、金融监管是一国或地区金融管理当局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业务进行审慎监督管理的制度、政策和措施的总和。金融监管目的旨在维护金融业的安全和稳定、保护存款人和公众的利益、维持金融业竞争的公平和有效。监管当局在监管过程中应当遵守相关原则。依据监管组织体系的设置不同,金融监管模式划分为统一监管、双线多头监管、单线多头监管和跨国监管四种模式,四种监管模式在监管运行中各有利弊。经济金融的全球化使金融风险发生了许多变化,金融监管无论在内容上,还是监管模式上都出现了许多新特点。
5、金融风险监管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其中预防性监管包括对市场准入、资本充足性、业务范围、流动性、贷款风险、外汇风险等全方位的监管;为避免金融机构破产时存款人遭受损失,存款保险制度发挥着重要辅助作用;面对将破产倒闭的金融机构,通过中央银行提供低利贷款、政府出面救助等紧急援助是金融体系的最后防线。在金融监管过程中经常采用直接监管和间接监管方法。 第十四章 金融与经济发展
1、金融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衡量金融发展的指标有多种,大致可分为金融内部结构指标和金融发展以经济增长相互关系指标两类。对许多国家的实证分析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确实存在正相关关系。金融发展主要通过五个方面促进经济增长:便利风险交对冲和多样化;便利社会资源合理配置;改进公司的监督机制和治理结构;动员储蓄和资本积累;降低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便利交易。 2、金融压抑阻碍经济的增长。发展中国家和中央集中计划体制国家普遍存在金融压抑现象。麦金农和爱德华。肖分析了金融压抑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及其原因。 3、金融自由化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在某些条件下也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根据麦金农和爱德华。肖的理论分析,金融自由化政策具有一系列的正面效应,如储蓄效应、投资效应、就业效应、收入分配效应、稳定效应等。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金融自由化过程又增加了自身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甚至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金融自由化的经验教训是多方面的,对我国的金融改革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