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内容:一 心理诊断:
1.概念:心理诊断 结构式会谈 非结构使会谈
2.心理诊断的方法有哪些
3. 结构式会谈与非结构式会谈的优缺点
4.影响会谈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二 心理测验:
1.概念:心理测验
2.了解心理测验的发展史
3.掌握心理测验的应用
4.熟悉心理测验的条件
5.掌握标准化心理测验的条件
6.熟练掌握常用心理测验的分类
7.为何要控制心理测验的使用
目的:
掌握心理测验的理论知识,熟悉心理测验的操作方法及评分标准,以及对心理测验的相关要求,通过心理测验使自己对自己更加了解,可以使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扬长避短更好的发挥。
第一节 心理诊断概述
一.概念:
心理诊断:是指医生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三轴观点指导下,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来评定病人的心理障碍,确定其性质和程度,以帮助临床诊断疾病。心理诊断含有评定的意义。
二.心理诊断的目的:其目的有三
1.就诊者心理状态和行为是否正常及异常的性质、程度、原因。
2.就诊者生理状态是否正常,生理障碍的部位、程度和性质,生理障碍对心理过程的影响及心理过程对生理障碍的影响,心身关系。
3.社会因素对心理和生理障碍的影响。
三.心理诊断的方法:
临床上常用的心理诊断的方法有:观察法、会谈法、个案法和心理测验法。
1. 观察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病人的心理行为表现,如表情、姿态、动作、语言、睡眠等,根据观察结果作出评定和判断。临床观察根据需要可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⑴从时间来分:①长期观察 ②定期观察
⑵从形式来分:①住院观察 ②门诊观察
⑶从内容来分:①一般观察 ②重点观察
应该注意的是,首先观察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其次是必须客观和精确,反复多次,不可轻易根据某些偶然现象就作出结论;三是必须做详细的、准确的观察记录,必要时可利用一些辅助工具如照相、录像、录音等。
观察法的运用有一定局限性,为了提高观察的客观性和可靠性,根据临床诊断的需要,编制出各种临床心理评定量表,用于心理诊断。
1. 会谈法:是指医护人员或临床心理学家通过与病人的谈话过程,了解病人 病情的来龙去脉,心理异常表现的性质几产生的原因,病前的生活经历和遭遇,以及可能存在的心理冲突和病人的性格特点、行为、习惯等,从而达到诊断的目的。
会谈有许多不同的方式,一般分为结构式会谈和非结构式会谈两类。
⑴结构式会谈:是由主谈者按所需资料的要求,一比较固定的方式和次序,编制出会谈的提纲或问卷,并且主动发问,要求病人按问题回答。
结构式会谈的优点: ①有助于系统地收集所需资料。
②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追问和检查。
③方法固定,节省时间。
结构式会谈的缺点: ①方法比较刻板。
②查问过于主动。
③会引起病人的反感或只能得到“是”与“否”的简单回答。
⑵非结构式会谈:主谈者与病人自由交谈,让病人自然而然地说出他想要说的话。
优点: ①可以使病人在谈话中较无戒心地吐露出内心的真情实意。
②在方法上比较灵活。
缺点: ①需要的时间较多。
②由于没有一定的重点与方向,易出现顾此失彼。
③经验不足者难以把握。
影响因素:①主谈者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是会谈成功的关键。
②表里兼顾。
③把握会谈方向。
④联系过去和现在,结合主观和客观。
⑤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2. 个案法:主要依靠收集病人有关的个案资料,综合系统地进
行分析,查清病人心理障碍的表现,分析其病理机制,对疾病做出判断。
优点:在于对病人的心理障碍能作出较全面深入的考察分析。
个案资料的内容丰富,归纳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病人身份: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社会地位。
②求诊原因:紧张、失眠、忧郁、恐惧等促使病人就诊的因素。
③病人现状:指病人目前心理异常的表现及其性质、特征、程度、诱因背景等。
④病人的既往史:指病人出生前后至病前的各种有关资料。
⑤病人病前的人格特征:兴趣、爱好、脾气、习惯、智能等。
⑥病人的家族情况:家庭结构、家庭成员的关系、家庭成员对病人的态度。
4.心理测验法:心理测验法是心理诊断最常用的且较科学的检查、评价方法,下面将详细讲述。
第二节心理测验
一. 心理测验概述及其发展简史
(一)概述:心理测验:是依据一定的心理学原理和技术,对人的心理现象或行为作出推断和数量化测量分析的一种手段。
(二)心理测验的发展历史
现代心理测验是在实验心理学和统计学方法基础上形成的,近百年来主要是从西方发展起来的 。
冯特是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位心理学家,他于1879年在的国的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首先倡导科学心理测验的学者是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顿。另一个对心理测验作出巨大贡献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 1890年,他在《心理》杂志上发表文章《心理测验与测量》使心理测验第一次出现在心理学文献中, 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内和西蒙受法国教育部的委托,编制了比内—西蒙量表,首次提出了心理年龄(智龄)的概念。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特尔曼于1916年修订发表了《斯坦福—比内智力量表》并引出了智商的概念。20世纪40年代《韦克斯勒智力量表》问世,使个体智力测验日益成熟起来,目前已被世界许多国家广泛采用,我国也在80年代初引进并修订了这个量表。一战时,美国心理学家为快速经济地选拔军人,而发明了团体测验,如陆军甲种和乙种智力测验。虽然一战很快结束,但它对扩大心理测验的影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国心理测验开始于1914年的二、三十年代。我国心理学家曾两次修订过比内量表,之后,心理测验由于种种原因,在我国一直处于停滞状态,直到1979年才恢复,近年来我国心理学家正在致力于测验的本土化,编制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智力测验、人格测验、适应行为量表等,并已取得初步成功。
(三),心理测验的应用
1. 在临床工作中的作用。
2. 在教育工作中的用途。
3. 在人才选拔工作中的应用。
二. 心理测验的条件
(一) 对主试的要求:
(二) 对被试的要求:
(三) 对环境的要求:
(四) 测量工具的选择:
三. 标准化心理测验应具备的条件:
1. 样本数要大,要有代表性。
2. 要有可以比较的常模或正常值。
3. 要有信度。
4. 要有效度。
5. 施测方法标准化。
四. 常用心理测验的分类
心理测验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 按测验功能分: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成就测验人格测
验、神经心理测验。
2. 按材料的性质分:文字测验、非文字测验。
3. 按测验的方法分:问卷法、作业法、投射法。
4. 按组织方式分:个别测验、团体测验。
五. 心理测验的使用原则:
1. 测量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
2. 必须慎重的选择测验。
3. 必须正确地看待测验结果:不能绝对化,应客观的去评价它。
4. 必须遵守职业道德:
六.应控制心理测验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