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群落中物种的数量特征:
单一数量特征
综合(数量)特征
▲ 单一数量特征:
*密度(Density)——D=N/S
*多度(Abundance)——指种类的丰富程度
M=F/A×100% F—样地内该种的个体数
A—所有个体数
*频度(Frequency)——指群落中某种植物出现的样方百分比
F=∑S/N×100% “F”也称频度系数
Raunkier植物频度定律:共分5级
A(1~20%)、B(21~40%)、C(41~50%)、D(51~80%)、E(81~100%)
A>B>C<=>D
*存在度(presence):指一种植物在一个群落中出现的程度
P=n/N n——某种植物出现的群落数
N——同一类型群落总数
*恒有度(Constance):在一定面积内物种的存在度
*确限度(fidelity):一种植物在一个群丛中的集中程度:
具体分5个确限度等级:奇偶种 、随偶种 、适宜种 、偏宜种 、专有种或确限种 。
*优势度(dominance):表示某种植物在群落中所占的优势程度。由多度、频度、显著度和立木级比例综合评定。
确限度等级 :
奇偶种(stranger)——偶然发现或入侵的或残遗的种;
随偶种(indifferent)——对任何群落都没有显著的亲缘;
适宜种(preferent)——在若干群落中发现,但在其中一个群落中成为优势种或生长最好的种;
偏宜种(selective)——特别在某一群落中出现,但也在其他群落中偶尔出现的种;
专有种或确限种(exclusive)——完全或几乎只出现在某一群落中的种。
优势度(dominance)
重要值(importance value)(IV):以综合数值表示植物物种在群落中的相对重要值。
重要值=相对多度+相对频度+相对显著度
(IV) RD% RF% RP%
相对多度=某个种的个体数/所有种的个体数×100%
相对频度=某个种的频度/所有种的频度×100%
相对显著度=某个种的胸截面积/所有种的胸截面积×100%
(4) 群落有其空间和时间上的结构
空间结构——分层(地上分层、地下分层)。森林群落空间结构地上成层(分层)现象用剖面图解表示。分:乔木层(一般三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图)
时间结构(季节性周期变化)——指那些与季节性气候变化相关联的明显周期现象。主要表现在:
叶子的生长变化:新叶生长、变叶期、落叶期;
开花和结实
(5)群落结构的松散性和边界模糊性
二.生态位
1.生态位(niche)的概念
Grinnell(1917)最早使用这个术语,指出生态位是“每个物种由自身结构上和功能上的限制而被约束在其内的最后分布单位”。
Elton(1927)认为“生态位是说物种在生物环境中的位置及它的食物和敌害关系”。
Hutchinson(1957)定义生态位是“一种生物和它的非生物与生物环境全部相互作用的总和。
Whittaker(1975)的概念较科学及明确。
“生态位是指每个物种在群落中的时间和空间的位置及其机能关系。或者说群落内一个种与其他种的相关的位置”。
2.生态位理论的基本要点
(1) 生态位宽度(广度)(niche breadth,niche width)。定义:
一个有机体单位(物种)利用的各种各样不同资源的综合的幅度。
一种生物或生物类群所表现出来的资源利用的多样性。
可利用的少 生态位宽度增加,促使生态位泛化
(generalagation)
资源:
丰富,可选择性大 生态位宽度减少,促使生态 位特化 (specialigation)
2.生态位理论的基本要点
(2) 生态位重叠(niche overlap)
定义:不同物种的生态位之间的重叠现象。或是说两个或更多的物种对资源位和资源状态共同利用。
生态位重叠是竞争的必要条件但并非绝对条件,而决定于资源状态。
丰富,供应充足,生态位重叠也不发生种间竞争。
资源
贫乏,供应不足,生态位稍有重叠,即发生激烈的 种间竞争。
2.生态位理论的基本要点
(3) 生态位分离(niche separtion)
定义:两个物种在资源系列上利用资源的分离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