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普通心理学复习笔记(中)(2)

本站小编 福瑞考研网/2017-02-11


实验结果:在分配条件下,因资源要分配到两耳中,所以其中一耳所得资源较少一些;而集中条件下,被试只追随一耳,所以这一耳所得的资源就多,因而,集中性条件下对靶子词的检测率高于在分配条件下的检测率。在注意分配条件下,适当的非靶子词得到语义加工,所用的资源较多。因而在适当非靶子词作用下,对靶子词的检测率高于不适当非靶子词的检测率。
(2)正、负启动实验依据。金志成等人用负启动实验证实了分心物抑制扩散也遵循资源有限理论。
3.双加工理论及其实验
Schneider和Shiffrin提出了两种加工过程的理论,即控制加工和自动加工。他们认为,控制性加工是一种需要应用注意的加工,其容量有限,可灵活地用于变化着的环境。由于这种加工受人的意识控制,所以称为控制性加工,又称注意性加工;自动加工是不需应用注意,无一定的容量限制,不受人的意识控制的加工,并且一旦形成就难于改变。
实验支持
Shiffrin和Schneider的记忆扫描实验:先让被试识记1~4个项目,然后再视觉呈现再认项目1~4个,要求被试判定在再认项目中是否有以前识记过的项目,“有”按yes键;“无”按no键。
在实验中,识记项目和再认项目设置两种条件:不同范畴条件,相同范畴条件。
实验结果:
在相同范畴条件下,随着识记项目和再认项目的增加,被试的反应时在正确率相近的前提下也相应增加。
在不同范畴条件下,不论识记项目和再认项目的数量多少,再认项目的呈现时间只需80ms,就可达到80%以上的正确反应率。
Schneider和Shiffrin认为,在相同范畴条件下,被试所进行的是控制性加工。它将再认项目与识记项目逐个按顺序比较,直到匹配为止。
在不同范畴条件下,被试从字母中搜索出数字或从数字中搜索出字母。他们所进行的是自动加工。被试在不同范畴条件下所进行的自动加工是长期实践中分辨数字和字母的结果。
由于采用加工方式不同,所以表现出判定速度的不同。
Shiffrin和Schneider的另一个实验是将英文字母中的B和L之间的辅音字母作为识记项目,而将Q至Z之间的辅音字母作为再认项目。结果发现,被试要经过2100次试验才能达到自动化加工的水平。之后,他们把识记项目和再认项目对调。被试相应地要进行2400次试验的练习才能达到加工水平。这些结果说明:练习对自动加工的重要性,已形成的自动加工是难以改变。
Neisser(1967)的理论观点:
Neisser最先提出前注意加工和集中注意加工。前注意加工是自动的,可能是平行的加工;集中注意加工则是系列的加工。
注意在概念驱动和数据驱动的共同作用下引导知觉的。
4.注意的促进和抑制及其正负启动实验
瓶颈和能量分配理论形成了选择性注意的一些共同的假定:a在不注意的条件下能在某种程度上加工一些信息,这种加工被称为前注意加工。b注意机制作用于专注的信息。c对进一步的认知加工而言,注意是必须的。没有注意,进一步加工并不能进行。因而注意被假定为引起进一步的认知加工。
4.1启动实验方法
启动效应是指先前的加工活动对随后的加工活动所起的促进作用。相对于抑制作用而言,起促进作用的启动效应被称为正启动效应或促进性启动效应;起抑制作用的启动效应被称为负启动效应或抑制性启动效应。一般而言,启动效应是由启动显示与探测显示组成,启动显示在先,探测显示在后。每种显示都包含目标和分心物。
在实验中,要求被试只对两个显示中的目标(T0,T1)反应,而不理会分心物(D0,D1)。若启动显示中目标(T0)和探测显示中的目标(T1)相同,称为目标重复启动(TT),它往往会产生正启动效应。所谓控制条件是指两种显示中的目标和分心物是无关的。在目标重复启动中,这种反应时间的节省被称为目标激活。
4.2对启动效应的解释——扩散激活理论
在启动显示中目标被激活了,那么在重复启动中,该目标反应阈限已降低,所以反应时缩短了;而在有联系的词之间,一个词被激活,这种激活使与之有联系的词也从静止向激活方向变化,从而降低了激活的反应阈限,因而反应时缩短,这种现象称为扩散激活。
Tipper指出,涉及注意选择性机制主要有两种理论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选择的主要作用是使得专注信息得到进一步加工(目标激活)。这个观点提出选择使专注信息的意义保持激活水平;选择像聚光灯一样提取进一步加工的信息;被忽略的信息可能很快的衰退。另一种观点认为,选择具有双重机制,即专注的信息进一步加工和被忽略信息的积极抑制相结合(即目标激活和分心物抑制)。
4.3负启动范例
在专注刺激的选择期间,一个被忽略信息的内部表征是与抑制相联系的,那么对要求相同内部表征的一个随后的刺激加工就会像先前被忽略的信息一样被削弱。
负启动的方法学思想:在启动显示中作为不理会的分心物(D0),其内部表征与抑制相联系,而在随后的探测显示中此分心物作为目标时,被试对此目标的反应时比在控制条件下的要延长。如果在目标选择期间同时对分心物抑制,则说明选择性注意具有双重机制,即目标激活和分心物抑制。
Tipper在负启动实验中,向被试呈现用红、绿墨水书写的两个部分重叠的英文字母,红字母为目标字母,即要求被试又快又准地读出字母;绿字母为分心字母,要求被试不理会它。并且设置3种条件:
a控制条件,即每次试验中目标字母和分心字母都是不同的;
b分心字母启动条件,即在启动显示中的分心字母将作为探测显示中的目标字母;
c重复分心字母条件,即分心字母在各试验中保持不变。
结果:分心字母启动条件下的反应时最长,并且与控制条件下的反应时差异显著。这种反应时间的延长被称为负启动效应。这是由于在探测目标中的目标字母在启动显示中受到抑制,故其会影响到被试对此字母的反应。
5.注意的返回抑制实验
返回抑制是指当注意返回到先前注意过的位置或客体时人们的反应会变慢的一种抑制的现象。Posner和Cohen发现通过突然变亮或变暗的方法,对注视点外周的某个空间位置给予线索提示(线索化),然后随机呈现靶子,结果发现:当线索与靶子出现时间间隔(SOA)短于300ms时,被试对线索化位置上靶子的反应显著快于非线索化位置,表现出线索的促进效应。然而,当SOA继续延长时,先前的促进效应被一种抑制效应所取代,表现为线索化位置上靶子反应时显著慢于非线索化位置,即出现了IOR。对此,Posner和Cohen解释为,线索化位置上反应的滞后是由于注意在被吸引到外周线索化位置后随着SOA的延长又脱离了该位置(回到了注视点),致使线索化位置在注意后受到抑制,而这种抑制能够阻止注意返回到先前注意过的位置,促进注意指向视野中尚未搜索过的新位置,从而利于提高视觉搜索的效率。目前认为,返回抑制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抑制现象,既可以出现在觉察任务中,也可以出现在辨别任务和选择任务中;既可以通过手动反应时,也可以通过眼动潜伏期检测到;既存在基于位置的返回抑制,也存在基于客体的返回抑制等。
6. 刺激反应一致性理论及其冲突效应实验
在特定环境下根据任务需要,对相应的感知觉刺激进行加工,选择恰当的反应表征并加以执行,是人类高级认知功能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者很早就发现在空间探测和辨别任务中,当目标刺激呈现的空间位置与正确的反应按键位置一致时,行为时明显小于它们不一致的情况。这种空间维度的刺激-反应的同侧易化现象就是刺激-反应一致性效应。研究发现,反应选择可能会在上述的各个阶段受到冲突的影响,包括任务空间反应规则(任务直接相关维度)的影响,刺激的任务无关维度的影响,以及刺激-反应的任务相关维度的匹配规则的影响。
对传统的冲突控制研究而言,经典研究范式主要有四种:Stroop干扰任务(书写颜色与词义信息间的冲突),Simon任务(目标位置和反应方位间的冲突),Flanker任务(侧抑制效应)以及反眼动任务等。
六、记忆种类、理论及实验
六、记忆
(一)记忆概述
1.记忆的含义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持个体经验的过程。用信息加工的术语讲,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
2.记忆的过程
记忆是一个过程。传统心理学认为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三个过程。而认知心理学认为记忆包括信息编码、存储和提取三个基本过程。
信息编码是个体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以便更好储存和提取的过程。其包括对外界信息进行反复的感知、思考、体验和操作。
存储是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得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得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
提取是指从长时记忆中查找已有的信息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
2.1识记
完整的记忆过程是从识记开始的,识记是保持、回忆和再认的前提。识记是获得知识经验和巩固知识经验的过程,因此也称为学习。
2.1.1识记的种类
a根据有无识记目的,把识记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
无意识记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不需经过意志努力而进行的识记。它表现出以下特点:凡是和活动目的有直接联系的内容容易被无意识记;凡是对人有重要意义的、与人的需要、兴趣密切联系、引起较强的情绪反应的事物容易被无意识记;无意识记和人的个性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有意识记是指事先有预定目的的、并经过一定的意志努力,采取一定方法进行的识记。也有人把它称为随意识记。在相同条件下,有意识记的效果远比无意识记好。
b根据识记材料的有无意义或识记者是否了解其意义,可以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机械识记是指对没有意义的材料或对事物没有理解的情况下,依据事物的外部联系而进行识记。其特点是:单纯依靠对材料的重复进行记忆;不用或很少利用自己的过去经验;不运用有效的记忆方法。
意义识记是指在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而进行的识记。其特点是:理解识记对象的意义;充分地利用自己过去的知识和经验。
2.1.2影响识记的因素
a识记的目的;b学习态度,动机可使识记效果提高;c材料的数量和性质;d对材料的理解程度;e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有三种,即整体识记法、部分识记法和综合识记法。实验表明,最合理的是综合识记法。
2.2保持
保持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基本环节。
2.2.1保持的特征
保持是人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贮存和巩固的过程。人的知识经验和期望都会对保持产生影响。
2.2.2保持量的测量
a回忆法
回忆法又称再现法,可以分为自由回忆和线索回忆。
保持量=正确回忆的项目量/原来学习的项目量×100%
b再认法
把数量相等的识记过的材料和没有识记过的材料混合在一起,按照随机方式向被试呈现,要求被试识别呈现项目是否识记过。
保持量=(认对数-认错数)/呈现材料的总数×100%
c节省法,又称再学法
保持量=(初学时间或次数-再学时间或次数)/初学时间或次数×100%
d重建法,又称重构法
在记忆测量中要求被试再现学习过刺激的次序。可采用皮尔逊相关进行计算。
2.2.3内隐记忆的测量方法
实验性分离范式在记忆研究中的具体形式有任务分离和功能分离,其记忆效果的测量方法分为直接测验和间接测验。常见的间接测验有词汇辨认、词干补笔、残词补缺和偏好判断等。
2.3遗忘
记忆内容和数量上最明显的动态变化是遗忘。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或错误地再认与回忆。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说,遗忘就是信息提取不出来或提取出现错误。
遗忘可以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暂时性遗忘指已转入长时记忆中的内容一时无法提取,但在适宜的条件下还可恢复,例如舌尖现象。永久性遗忘是指识记过的材料不经重新学习不能再行恢复的现象。
2.3.1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是世界上最早对遗忘现象作系统研究的心理学家。他在记忆实验中创编了无意义音节为实验材料和重学法的统计方法。实验目的是探讨识记后保持量的规律。
将实验结果绘制成曲线图就是著名的遗忘曲线。图中曲线表明,学习后的不同时间里保持量是不同的,即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遗忘比较快、比较多。以后保持量逐渐稳定的下降,到达某一时间点后几乎不再遗忘,表明遗忘是时间的函数,揭示了人类遗忘规律是先快后慢。
2.3.2影响遗忘的因素
遗忘进程不仅受到时间和识记材料性质的影响,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
a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b识记材料的数量;c学习程度;d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2.4再认
再认是指经验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感到熟悉并能识别和确认的过程。
人的再认过程可视为知觉分析和记忆检索的连续加工同一体。人在识别某一对象时,一方面要对其进行知觉分析;另一方面还要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即检索或提取记忆中储存的有关信息。对知觉到的事物的各种特征单元进行比较,经过多层次的连续检验才完成再认。这种通过逐层检验达到对事物再认的程序被称为“初级知觉和记忆程序”。
再认可以根据有无目的或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分为无意再认和有意再认;也可根据再认内容的范围与程度分为完全再认和部分再认。
2.5回忆
回忆是指过去经验过的事物不在眼前却能在头脑中重新呈现并加以确认的过程。其可以分为有意回忆和无意回忆;直接回忆和间接回忆。
3.记忆的种类
3.1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图尔文将长时记忆分为两类: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情景记忆是指对个人亲身经历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件或情景的记忆。这种记忆受一定时间和空间限制,信息存储易受各种因素的干扰,因此其不够稳定也不够确定。
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语义记忆很少受外界因素制约,比较稳定,提取也比较容易。
3.2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又叫自动地无意识记忆,指个体在无意识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影响。
外显记忆又叫受意识控制的记忆,是指在意识的参与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的有意识影响。过去经验对行为的影响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也叫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内隐记忆不能用通常测验外显记忆的方法进行测量,而需要用另一些特殊的方法把内隐记忆从外显记忆中分离出来。
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关系:
a加工深度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同。
b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保持时间不同。内隐记忆随时间延长而发生的消退比外显记忆慢得多。
c记忆负荷量的变化对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产生的影响不同。
d呈现方式的改变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以听觉形式呈现的刺激以视觉形式进行测验时,这种感觉通道的改变会严重影响内隐记忆的作业成绩,而对外显记忆的效果没有影响作用。
e干扰因素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同。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对外显记忆有很大影响。
3.3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是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它可以通过言语传授而一次性获得,它的提取往往需要意识的参与。
程序性记忆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或者如何掌握技能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这类记忆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能逐渐获得;在利用这类记忆时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
3.4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将记忆分为感觉记忆(即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会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就是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感觉记忆的储存时间很短,在0.25秒到2秒之间。感觉记忆如果没有受到注意,很快就会消失;如果受到注意,就进入短时记忆阶段。
短时记忆保持时间在2秒到1分钟之间。一般包括两个成分:一个是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它的容量非常有限,大约为7±2个单位。编码方式以言语听觉形式为主,也存在视觉和语义的编码。另一个是工作记忆,即输入的信息经过再编码,使其容量扩大。由于与长时记忆中已经储存的信息发生了意义上的联系,编码后的信息进入了长时记忆。必要时还能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提取出来解决面临的问题。
长时记忆是指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它的保存时间在1分钟以上,乃至终生。其容量没有限制。
4.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4.1记忆的脑学说理论(脑机能学说P67)
4.1.1整合论
美国心理学家拉胥里最早提出了记忆的非定位理论,或称整合论。他认为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它和脑的各个部分都有关系,而不是皮层某个特殊部位的机能。他在动物实验中发现,切除动物大脑面积越大,记忆损伤越严重。因此,他认为记忆的保持不依赖于大脑皮层的精细结构定位,而是整个大脑皮层的机能。整合论也叫非定位理论或脑均势说。
4.1.2定位论
记忆的定位说认为,记忆是由脑的特定部位负责的。
法国医生布洛卡提出脑机能定位论。他认为脑的机能是由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负责的,记忆当然也不例外。潘菲尔德医生在给病人做开颅手术时,用微电极刺激患者大脑皮层的颞叶,引起了病人对往事的鲜明回忆。鲁利亚发现皮下组织与记忆有密切的关系。不少研究都发现了记忆和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有关系。这支持了脑的定位说。
4.1.3记忆的SPI理论
近年来,一些研究者提出了SPI理论来解释多重记忆系统之间的关系。SPI是串行(serial)、并行(parallel)和独立(independent)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SPI理论认为,记忆系统是由多个执行特定功能的模块构成的。这些记忆模块的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信息以串行的加工方式进入记忆系统,在一个记忆模块中的编码依赖于某些其他功能模块中的信息加工是否成功。也就是说,一个记忆模块的输出提供给另外模块的输入。信息以并行的方式存储在各个特定的记忆模块中,这样提取一个子系统的信息就不会牵连其他的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是相对独立的。这一理论认为,一次编码事件—对一个视觉刺激看一眼—就可以产生多重记忆系统的效果。
将记忆系统和记忆过程整合起来。5种主要记忆系统:程序记忆系统,知觉表征系统,语义记忆系统,情景记忆系统,初级记忆系统。关于记忆过程的假设是编码是单行的,存储是并行的,提取数独立的。
作为一个抽象模型,SPI模型没有说明不同系统的神经解剖结构,但它认为多重记忆系统并行地存在于不同的脑区中。近年来的研究确实支持这一观点。有研究发现,有几个主要脑区和人的多重记忆系统有关。大脑皮层的左右颞叶分别与人的言语记忆和非言语记忆有密切关系;而额叶主要与人的语义记忆有关。海马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脑结构。海马受损,很难把新知识转入到长时记忆中储存。杏仁核在信息整合和建立不同感觉信息之间联系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4.2记忆的脑细胞机制
4.2.1反响回路
反响回路是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它是指神经系统中皮层和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外界刺激作用于神经环路的某一部分,环路便产生神经冲动,刺激停止冲动并不停止,而是继续在回路中往返传递并持续一段时间。
4.2.2突触结构
作为人类长时记忆的神经基础包含着神经元突触结构的持久性改变,这种变化是由特异的神经冲动导致的。突触结构变化发生的过程较慢,并需要不断的巩固。但突触变化一旦发生,记忆痕迹就会深刻的储存在大脑中。
研究表明,神经元和突触结构的改变是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过渡的生理机制。这种变化包括相邻神经元突触结构的变化、神经元胶质细胞的增加和神经元之间突触连接数量的增加。
4.2.3长时程增强作用
海马的神经元具有形成长时记忆所需要的塑造能力。在海马内的一种通路中,存在着一系列短暂的高频动作电位,能使该通路的突触的联结强度增加,这种突触连接强度的增加称为长时程增强。这种作用具有专一性,它只对受到刺激的通路起强化作用。进一步研究显示,海马是长时记忆的暂时性存储场所。利用长时程增强机制,海马能对新习得的信息进行为期数小时乃至数小时的加工,然后再将这种信息传输到大脑皮层中相关部位作更长时间的存储。海马受损,记忆会出现障碍。
4.3记忆的生物化学机制
4.3.1核糖核酸。有人认为,记忆是由神经元内部的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来承担的。由学习引起的神经活动,可以改变与之有关的那些神经元内部的核糖核酸的化学结构。
4.3.2激素和记忆。如果在动物学习时给予中等强度的刺激,往往会引起动物皮质类固醇、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分泌,而这些激素对动物记忆的保持有着明显的加强作用。人们一般认为,激素能够影响记忆的保持,其原因是某些激素能使大脑更好地注意当前的输入信息,从而加强了记忆的保持。
(二)感觉记忆
1.感觉记忆的含义
客观刺激停止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也叫瞬时记忆。
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它是一种原始的感觉形式,是记忆系统在对外界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之前的暂时登记。感觉记忆保存的时间极短,但当外界刺激消失后,它为信息的进一步加工提供了可能性。感觉记忆编码形式主要依赖于刺激物的物理特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感觉记忆有较大的容量,其中大部分信息因为来不及加工而迅速消退,只有一部分信息由于注意而得到进一步加工,并进入短时记忆。
感觉记忆的编码形式有视觉的图像编码和听觉的声像编码,声像记忆的保持时间比图像记忆长,可以达到4秒。视觉编码是主要编码形式。图象记忆是感觉记忆的主要编码形式。斯伯林的局部报告法证明了感觉记忆的存在。图像记忆是指视觉器官能识别刺激的形象特征,能保持一个生动的视觉图像。除此之外,听觉通道也存在感觉记忆。听觉的感觉记忆编码形式被称为声像记忆。
感觉记忆中只有能够引起个体注意并被及时识别的信息才可以进入短时记忆。没有被注意的很快就会消失。
2.感觉记忆的特征
容量为无限、存储时间极短、主要编码方式是物理编码
(三)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
1.短时记忆的含义和信息加工
短时记忆一般是指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之内的记忆。短时记忆的编码形式可以分为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最初阶段是视觉形式的编码,之后逐渐向听觉形式过渡。但听觉编码是短时记忆的一种主要编码方式。
人们通过对语音类似性对回忆效果的影响,证实了语音听觉编码方式的存在。研究发现,在视觉呈现条件下,发音相似的字母(如B和V)容易发生混淆,而形状相似的字母之间(如E和F)很少发生混淆。这说明了听觉编码是短时记忆的一种主要编码方式。
波斯纳让被试判别两个字母是否是同一个字母。两个字母的呈现方式分为同时呈现和先后呈现。两个字母的关系分两种,一种是两个字母的音和形都一样(AA),称为同形关系;另一种是两个字母的音一样,而形不一样(Aa),称为同音关系。结果发现,当两个字母同时呈现时,同形关系的字母反应更快;当两个字母先后间隔一两秒呈现时,同形关系和同音关系的反应时没有差异。由此他们认为,由于同形关系比同音关系具有形的优势,因此只有依靠视觉编码进行的作业中才会出现这一优势。于是可以推断,在短时记忆的初级阶段存在视觉形式的编码,之后才逐渐向听觉形式过渡。
影响短时记忆编码的因素:觉醒状态,即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组块,短时记忆容量的有限性,使得组块可以提高记忆的容量和效率;加工深度。
2.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与提取
2.1复述
复述是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有效方法。复述分为机械复述和精细复述。
2.2短时记忆的遗忘—干扰或消退
关于短时记忆中信息遗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认为是信息痕迹的自然消退所致;二是认为其为干扰所致。沃和诺尔曼的实验结果支持干扰说。
2.3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方式
短时记忆中对项目的检索可能有三种方式,即平行扫描,自动停止的系列扫描和完全系列扫描。斯滕伯格的实验结果支持完全系列扫描。但后来研究表明,系列扫描和平行扫描都是短时记忆中信息提取的途径。
3.短时记忆的特征
a短时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分钟。
b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组块内部的信息是可变的。
c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有意识的,是可操作的。
d复述是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途径。

相关话题/普通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