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12-21 08:56:25 来自: iPad11,3
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的内容第488页备注了学习笔记
3简要陈述文学起源的劳动说?[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研] 答:马克思认为,文学起源于人的生产劳动,最早的文学艺术作品产生于人类的劳动过程。把劳动作为文学发生的起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其他基本活动的前提,这一方面在于人要在满足其基本生存需要后才能从事其他活动,另一方面在于人就是在这种生产活动中生成的。人并不是本来就优于其他动物的,只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通过劳动才从一般动物界中分离出来。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2)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人的活动都伴随着一个自觉的目的,而这一目的又是为某种需要而设定的。史前人类在集体进行的劳动中,出于协调行动、交流情感与信息、减轻疲劳等方面的需要,创造出了语言和最初的文学。 (3)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远古时代遗存的作品大都描写了当时人们劳动的内容。如《击壤歌》中写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反映出了早期农耕生活中人们自给自足、随遇而安的历史情况。 (4)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各民族最早的文学体裁是诗,而诗在当时是必须吟唱的,而且以载歌载舞的方式来表现,因此早期的文艺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结合体。这种早期文艺的形式同劳动过程直接相关。原始人将劳动动作和被狩猎的动物的动作衍化为舞蹈,将劳动时的号子与呼喊发展为诗歌,而劳动时发出的各种声音和体现的节奏,则为原始人提供了音乐的灵感。诗、乐、舞三位一体,是劳动过程中这几
点击查看资料全文:前往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用户雨中的风筝正在学习的资料简介: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手机扫码阅读全文
第一编 导 论
第1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二编 文学活动
第3章 文学作为活动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3.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4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5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5.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三编 文学创造
第6章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6.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7章 文学创造过程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7.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8章 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8.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四编 文学作品
第9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9.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0章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10.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1章 叙事性作品
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1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2章 抒情性作品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1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3章 文学风格
13.1 复习笔记
13.2 课后习题详解
13.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五编 文学消费与接受
第14章 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
14.1 复习笔记
14.2 课后习题详解
1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5章 文学接受过程
15.1 复习笔记
15.2 课后习题详解
15.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6章 文学批评
16.1 复习笔记
16.2 课后习题详解
16.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