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笔记第415页《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2-01-15

用户: 188****8628
时间: 2022-01-15 18:36:15 来自: iPad (5th generation)

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的内容第415页备注了学习笔记
2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这句话出自陆机《文赋》。《文赋》开篇云:“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意思是:“文学创作中最难处理的是内心与外物不能够很好地相互统一;作品中的言辞不能够准确地表达思想。困难的不在于知道这一创作中的矛盾,而在于如何处理好这个难解的矛盾。”陆机认为创作中的最大困难是“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他为探讨和解决这个难题,在《文赋》中提出正确处理文、意、物三者之间关系的原则,便是“意”需“称物”,“文”必“逮意”。 “意”需“称物”的“意”是指“文思”,它包括作家的思想认识和在作品中如何表达的艺术构思。它强调作家的创作应该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不但描绘其外在的形貌,而且揭示其内在的本质。“文”必“逮意”是就创作的艺术表现阶段而言的。陆机认为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一种内外相符、表里统一的关系。内在思想感情决定着相应的外在表现形式。“文”与“意”二者的关系同样如此。“意”为主,“文”为从,文意决定着文辞。文辞为表达作家的艺术构思和作品的思想内容服务,文意才是文章的主宰。 陆机提出的“意”需“称物”,“文”必“逮意”的原则,强调生活实践和作家的思想认识对于创作的重要作用,它遵循的是一条由“物”到“意”到“文”的创作路线,是现实主义美学思想。 3优秀批评家讲述的是他的灵魂在杰作中的探险。[北京师范大学2012年研]
点击查看资料全文:
前往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用户188****8628正在学习的资料简介: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手机扫码阅读全文

第一部分 考研真题精选
 一、填空题
 二、名词解释
 三、句子解释
 四、简答题
 五、分析题
 六、论述题
第二部分 章节题库
 第1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第2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第3章 文学作为活动
 第4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第5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
 第6章 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
 第7章 文学创造过程
 第8章 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第9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第10章 文学作品的文本层次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第11章 叙事性作品
 第12章 抒情性作品
 第13章 文学风格
 第14章 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性质
 第15章 文学接受过程
 第16章 文学批评



相关话题/文学理论 考研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