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 2022-09-12 21:51:27 来自: M2105K81AC
在“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的内容第7页备注了学习笔记
京派对当代文学和文化的影响体现在:首先,开创了一种城乡对照的写作模式,城市作为淳朴乡村的对立面,充斥着形形色色的病态文明景观,而乡村世界却成为健康人性得以保存的精神家园。这种城乡二元对立的模式被当代许多写作者所借鉴,并得到进一步拓展,如赵本夫的《地母》三部曲等。其次,创造了一种抒情小说文体,或称诗化抒情小说体,实际上是把诗和散文引进了小说之中,打破了三者的界限,从而也就扩大了小说的表现领域及其审美的功能。这种独特的形式也被当代许多作家继承、发展,如贾平凹早期的商州系列小说。再次,热衷于对地域文化气氛的营造,这点直接影响了1980年代的寻根文学。 ②海派对当代文学和文化的影响体现在:首先,为现当代文学提供了一种另类化的都市书写,不同于此前茅盾、老舍等的城市写作视角,以新感觉派为代表的海派率先以现代人的眼光审视都市人的变态欲望与孤独意识,基本与世界新潮文学同步,1990年代以后,这种精神的暗流被以卫慧、棉棉、安妮宝贝等为代表的新潮作家所接续。其次,引进多种现代派手法,在小说结构、形式、方法、技巧等方面有所创新,这些在技法层面上带有实验性的尝试,在1980年代的先锋小说潮流中被发挥到了极致。再次,对人的潜意识等精神世界的表现有新的开掘,这对1990年代的私人化写作及后来的新生代写作有一定的影响。
点击查看资料全文:前往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用户156****0475正在学习的资料简介: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手机扫码阅读全文
第一编 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
第1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一)
1.1 复习笔记
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章 鲁迅(一)
2.1 复习笔记
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3章 小说(一)
3.1 复习笔记
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4章 市民通俗小说(一)
4.1 复习笔记
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5章 郭沫若
5.1 复习笔记
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6章 新诗(一)
6.1 复习笔记
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7章 散文(一)
7.1 复习笔记
7.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8章 戏剧(一)
8.1 复习笔记
8.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二编 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6月)
第9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二)
9.1 复习笔记
9.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0章 茅 盾
10.1 复习笔记
1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1章 老 舍
11.1 复习笔记
1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2章 巴 金
12.1 复习笔记
1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3章 沈从文
13.1 复习笔记
1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4章 小说(二)
14.1 复习笔记
1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5章 市民通俗小说(二)
15.1 复习笔记
1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6章 新诗(二)
16.1 复习笔记
1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7章 鲁迅(二)
17.1 复习笔记
17.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8章 散文(二)
18.1 复习笔记
18.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9章 曹 禺
19.1 复习笔记
19.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0章 戏剧(二)
20.1 复习笔记
2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三编 第三个十年(1937年7月~1949年9月)
第21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三)
21.1 复习笔记
2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2章 赵树理
22.1 复习笔记
2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3章 小说(三)
23.1 复习笔记
2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4章 市民通俗小说(三)
24.1 复习笔记
2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5章 艾 青
25.1 复习笔记
2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6章 新诗(三)
26.1 复习笔记
2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7章 散文(三)
27.1 复习笔记
27.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8章 戏剧(三)
28.1 复习笔记
28.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9章 台湾文学
29.1 复习笔记
29.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