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笔记第55页《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重点名词解释大全》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2-10-26

用户: 九日
时间: 2022-10-26 09:23:53 来自: iPad12,1

在“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重点名词解释大全”的内容第55页备注了学习笔记
3挤出效应 答: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在IS-LM模型中,若LM曲线不变,政府支出增加,IS曲线向右移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重新均衡时引起利率的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是,利率的上升会抑制一部分私人投资,降低原有的乘数效应,因此,财政支出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的数量小于不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曲线)或利率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加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引起的“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①支出乘数的大小;②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③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④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投资利率系数的大小。 在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下,货币需求利率系数为无限大,而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等于零。因此,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为零,财政政策效果极大。反之,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货币需求利率系数为零,而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极大。因此,挤出效应是完全的。
点击查看资料全文:
前往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重点名词解释大全
用户九日正在学习的资料简介: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重点名词解释大全

手机扫码阅读全文

第1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2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第3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
第4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AD-AS模型
第5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第6章 宏观经济政策
第7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
第8章 经济增长理论
第9章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第10章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第11章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



相关话题/西方经济学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