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2-17 15:36:44 来自: iPad14,3
在“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的内容第137页备注了学习笔记
“问题小说”是指为提出某种社会问题而创作的小说,旨在探问人生的终极,关注每个人的人生价值、生存真谛。“问题小说”的形成原因主要有: (1)时代发展的需要 “五四”思想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它造就了“思考的一代”,使一批青年作家关注社会现实与民族命运,探究“人生究竟是什么”这样严肃的问题,自觉用小说来揭露社会问题,展现忧患意识。新潮社与文学研究会的相继成立,也为“问题小说”提供了阵地。这类小说自觉运用启蒙思想探索社会人生,所探究的问题涉及婚姻问题、儿童问题、青年问题、劳工问题、底层人民问题等,范围较广,但在艺术质量上大多存在概念化的弊病,所反映的社会问题较为粗浅,并未开掘出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也没有提供解决问题的“药方”。 (2)外部文学的刺激 “问题小说”的出现受到易卜生社会问题剧、俄罗斯文学和日本近代文学的影响。 ①1918年6月,《新青年》杂志刊出《易卜生专号》,其中刊载了易卜生的多篇社会问题剧剧本,如《国民公敌》《娜拉》等,胡适发表论文《易卜生主义》,介绍了易卜生问题剧的创作方法。 ②1918年7月,周作人作了《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的演讲,其中既讲述了日本文学史,也肯定了日本近代文学中的写实主义和“问题小说”创作,使中国青年对于“问题小说”这一概念有了了解。 ③文学研究会大量译介外国小说,着重介绍了俄罗斯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刊出过“俄国文学研究专号”,新文学作家普遍认为俄罗斯文学是关注社会人生问题的楷模,这种认识对“问题小说”的出现产生过推动作用。简述现代文学第一个十年中“问题小说”形成的原因
点击查看资料全文:前往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用户眸中有新痕正在学习的资料简介: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手机扫码阅读全文
第一编 第一个十年(1917~1927年)
第1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一)
1.1 复习笔记
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章 鲁迅(一)
2.1 复习笔记
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3章 小说(一)
3.1 复习笔记
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4章 市民通俗小说(一)
4.1 复习笔记
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5章 郭沫若
5.1 复习笔记
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6章 新诗(一)
6.1 复习笔记
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7章 散文(一)
7.1 复习笔记
7.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8章 戏剧(一)
8.1 复习笔记
8.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二编 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6月)
第9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二)
9.1 复习笔记
9.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0章 茅 盾
10.1 复习笔记
1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1章 老 舍
11.1 复习笔记
1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2章 巴 金
12.1 复习笔记
1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3章 沈从文
13.1 复习笔记
1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4章 小说(二)
14.1 复习笔记
1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5章 市民通俗小说(二)
15.1 复习笔记
1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6章 新诗(二)
16.1 复习笔记
1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7章 鲁迅(二)
17.1 复习笔记
17.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8章 散文(二)
18.1 复习笔记
18.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19章 曹 禺
19.1 复习笔记
19.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0章 戏剧(二)
20.1 复习笔记
2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三编 第三个十年(1937年7月~1949年9月)
第21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三)
21.1 复习笔记
2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2章 赵树理
22.1 复习笔记
2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3章 小说(三)
23.1 复习笔记
2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4章 市民通俗小说(三)
24.1 复习笔记
2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5章 艾 青
25.1 复习笔记
2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6章 新诗(三)
26.1 复习笔记
2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7章 散文(三)
27.1 复习笔记
27.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8章 戏剧(三)
28.1 复习笔记
28.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29章 台湾文学
29.1 复习笔记
29.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