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2005年普通生态学考研笔记第一部分

   /2005-07-05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个体生态学
 生物与环境
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
 第一节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 第二节  种群的遗传与进化
 第三节  种内、种间关系
 第四章  群落生态学
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
 第二节  生物群落的动态
 第三节  生物群落的分类与排序
 第五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
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第四节  自然生态系统
 第六章  大尺度生态学
 第七章  应用生态学
 参考书、期刊、网站
《生态学》教学计划(环境科学专业54学时)
《生态学》教学参考书籍
 孙儒泳等. 《基础生态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 孙儒泳. 《动物生态学原理》(第三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 孙儒泳,李博,诸葛阳,尚玉昌编. 《普通生态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 Mackenzie, A., A.S. Ball, S.R. Virde著,孙儒泳,李庆芬,牛翠娟,娄安如译. 《生态学》.   科学出版社  Bios Scientific Publishers ,2000.
 Mackenzie, A., A.S. Ball, S.R. Virde. 《Ecology》.   Bios Scientific Publishers Limited,1999.
 曲仲湘,吴玉树,王焕校,姜汉桥,唐廷贵编.《植物生态学》(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 蔡晓明编著. 《生态系统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0.
 尚玉昌,蔡晓明编. 《普通生态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生态学》教学参考书籍
 金岚主编.《环境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 李博主编. 《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 Molles,M.C..《 生态学:概念与应用 Ecology: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科学出版社 McGraw-Hill,2000.
 Chapman, J. L., M. J. Reiss. 《生态学:原理与应用Ecology: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清华大学出版社,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 李振基,陈小麟,郑海雷,连玉武.《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1.
 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王仰麟.《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2002.
 张金屯,李素清.《应用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3.
 罗勃.德赛尔,本内德.谢尔沃特. 《生态与进化研究中的分子方法》.科学出版社,2001.(何田华译,何田华,葛颂校)
 Richard B. Primack. 《保护生物学概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祁承经译)
《生态学》期刊
 《生态学报》 [ 中国生态学会,1982]
 《生态杂志 》[ 中国生态学会,1982]
 《AMBIO--人类环境杂志》 [瑞典皇家科学院,1972]
 《应用生态学报》 [中国生态学会,1990]
 《生物多样性》 [中国科学院濒危物种委员会,1993]
 《植物生态学报》 [中国植物学会,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1955]
 《Ecology》 [the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1920]      
 《 Journal of Ecology 》[1913]      
 《 Ecology Monorgraphs》 [1931]
 《 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 》[1932]
国内《生态学》有关网站
 搜索引擎--www.google.com
 WWF-- www.wwfchina.org
 万方数据-- www.wanfangdata.com.cn
 中国期刊网-- www.lib.ahu.edu.cn
 生物学文摘(BA)-- www.lib.ahu.edu.cn
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 www.brim.ac.cn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 www.rcees.ac.cn
 湿地国际—www.wetlands.org


第一章    绪   论
生态学(Ecology)定义
 Ecology 源希腊词“Oikos”和“logos”,前者表示住所和栖息地,后者表示学科,原意是研究生物栖息环境的科学。
 研究生物(organism)及环境(environment)间相互关系的科学(E. Haeckel,1866) 。
 研究科学的自然历史(C. Elton,1927)。
 研究生物形态、生理和行为上的适应(Кашкаров(克什卡洛夫),1954)。
 研究有机体的分布和多度的科学(Andrewartha, 1954)。
 研究有机体与生活之地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生物学)(Smith,1966)
 研究决定有机体的分布与多度相互作用的科学(Krebs,1972, 1978,      1985) 。
 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E.P. Odum,1956);综合研究有机体、物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科学( E.P. Odum,1997 )。
 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马世骏,1980)。
生物圈
 生态学研究的最高组织层次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及分支学科
 分子(molecular)
 个体(individual)
 种群(population)
 群落(community)
 生态系统(ecosystem)
 景观(landscape)
 生物圈(biosphere)
分子水平及分子生态学(Molecular ecology)
 Moritz (1994) 认为分子生态学是用线粒体DNA (mitochondria DNA)(mtDNA) 的变化来帮助和指导种群动态的研究。
 Hoelzel and Dover (1 991 ) 则认为分子生态学是用DNA和蛋白质的特征来研究物种分化、演化及种群生物学等生态学问题。
 《分子生态学》杂志(1992)则认为分子生态学是分子生物学、生态学和种群生物学之间形成的交叉领域 ,主要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自然种群或人工种群与其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转基因生物 (或其产物释放 )所带来的一系列潜在的生态学问题。
 我国学者 (王小明 )  认为分子生态学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与方法研究生物对其所处环境的适应以及产生这种适应反应的分子机制。
经典的生态学
 按组织层次(levels of organization)划分:
 个体生态学(Individual ecology): 研究重点是个体对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的适应(adaptation)。
 种群生态学(Population ecology): 多度(abundance)和种群动态(population dynamics)。
 群落生态学(Community ecology): 决定群落组成和结构的生态过程(ecological processes)。
 生态系统生态学(Ecosystem ecology): 能流(energy flow)、食物网(food web)和营养循环(nutrient cycling)。

 按生物类群划分:
 动物生态学
 植物生态学
 微生物生态学
 人类生态学
 昆虫生态学
 鱼类生态学
 鸟类生态学
 等等


 按生物栖息环境划分:
 水生生态学
 淡水生态学
 河口生态学
 海洋生态学
 陆地生态学
 湿地生态学
 等等


 按交叉学科划分:
 数学生态学
 地理生态学
 生理生态学
 行为生态学
 进化生态学
 等等

 按应用领域划分:
 农业生态学
 城市生态学
 资源生态学
 环境生态学
 保护生态学
 恢复生态学
 旅游生态学
 污染生态学
 等等

景观及生物圈水平的生态学
 景观(Landscape)和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
 景观: 由若干生态系统组成的异质区域(heterogeneous area), 这些生态系统构成景观中明显的斑块(patches), 这些斑块称景观要素(landscape elements)。
 景观生态学: 研究景观结构及其过程 ( landscape structure and processes) 的科学。
 生物圈(biosphere)和全球生态学(Global ecology)
 生物圈: 地球上全部生物和一切适合于生物栖息的场所。 它包括岩圈(lithosphere)的上层、全部水圈(hydrosphere)和大气圈(atmosphere)的下层。
 全球生态学:  研究生命系统和行星系统相互关系的科学。

生态学的发展史
 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     
 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     
 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     
 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今)
生态学的萌芽时期
 以古代思想家、农学家对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朴素的整体观为特点。
生态学的建立时期
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欧洲科学探索活动再度兴起,崇尚科学调查与科学实验。一些生态学的理论开始形成。生态学达到一呼即出的境地。1866年Heackel  提出Ecology一词,并首次明确生态学的定义。
生态学的巩固时期
 这一时期是生态学理论形成、生物种群和群落由定性向定量描述、生态学实验方法发展的辉煌时期。形成几个著名的生态学派(四大学派)。
 北欧学派:由瑞典乌普萨拉(Uppsala)大学的R. Sernauder创建。以注重群落分析为特点。
 法瑞学派:代表人为J. Braun-Blanquet. 把植物群落生态学称为“植物社会学”,用特征种和区别种划分群落类型,建立严密的植被等级分类系统。常被称为植被区系学派。1953年后,与北欧学派合流,被称为西欧学派或大陆学派。
 英美学派:代表人为F.E.Clements 和A.G.Transley,以研究植物群落演替和创建顶极群落著名。
 前苏联学派:注重建群种和优势种,重视植被生态、植被地理与植被制图工作。
现代生态学时期
 研究层次上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生态学的研究层次已囊括了分子、基因、个体直到整个生物圈。
 研究手段的更新:自计电子仪、同位素示踪、稳定性同位素、“3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生态建模,系统论引入生态学。
 研究范围的拓展:结合人类活动对生态过程的影响,从纯自然现象研究扩展到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研究.
生态学研究的方法论
 科学思维的逻辑结构
 方法的重要性
 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科学思维的逻辑结构
 观察 → 预测 →  假设 →  检验
 模型:模型是对现实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物理或抽象的描述。
 生态模型:描述和预测生态系统行为。

方法的重要性
 变量观测:如何取样、样本大小、变量选择、精确水平
 实验设计:对比组、控制组
 统计分析:简单统计分析、多元统计分析

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 野外研究:优点:直接观察,获得自然状态下的资料;缺点:不易重复。
 实验研究:优点:条件控制严格,对结果的分析比较可靠,重复性强,是分析因果关系的一种有用的补充手段;缺点:实验条件往往与野外自然状态下的条件有区别。
 数学模型研究:优点:高度抽象,可研究真实情况下不能解决的问题;缺点:与客观实际距离甚远,若应用不当,易产生错误。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