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概说】(赵平老师讲授)
(教材选用: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对应课文【绪论】部分(P3~15)
宋代文学基本上是沿着中唐以来的方向发展起来的。
第一节
关键词:崇文抑武的国策
“开口揽时事,议论争煌煌”(欧阳修《镇阳读书》,《欧阳文忠公集》卷二),是宋代士大夫特有的风貌。(P4)儒家一向重视“文”与“道”的关系,刘勰《文心雕龙·原道》把这种关系表述为“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P4)……唐……韩愈……“文以贯道”(P4)朱熹痛驳“文以贯道”之说,并对“文以载道”说作了更深入的阐述。“文以载道的思想在宋代文坛上占据着统治地位(P4)“文以载道”说其实是一种价值观,它把文学的社会政治功能置于审美功能之上。这种观点如果推向极端,即是“作文害道”……(P4)宋代文人的总体学术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P5)学术修养的提高,无疑会使作家更善于深刻地思考社会和人生,也更善于细密周详地进行议论。(P5)宋代文学家普遍关注国家和社会。(P5)社会政治功能的加强,使宋代诗文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刚健的骨力。其负面影响是严肃有馀、灵动不足,有时还因过于注重社会性而削弱了个体抒情的意味。(P5)
第二节
关键词:忧患意识对文学家的影响
儒家强调个体对社会应有责任感,应有社会忧患意识。《孟子·离娄下》中说:“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P6)
第三节
关键词: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有机融合
三教合一的思潮使宋代士大夫的文化性格迥异于前代文人。首先,士大夫对传统的处世方式进行了整合,承担社会责任与追求个性自由不再是互相排斥的两极……其次,宋代文人采取了新型的生活态度。宋人有很强的传统观念和集体意识,结盟结党的做法得到普遍的认同。(P8)与唐人相比,宋代文人的生命范式更加冷静、理性和脚踏实地,超越了青春的躁动,而臻于成熟之境。宋代的诗文,情感强度不如唐代,但思想的深度则有所超越;不追求高华绚丽,而以平淡美为艺术极境。这些特征都植根于宋代文人的文化性格和生活态度。(P8)
宋代的士大夫多采取和光同尘、与俗俯仰的生活态度。在他们看来,生活中的雅俗之辨应该注重大节而不是小节,应该体现在内心而不是外表……随之而来的是,
第四节
关键词: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
五代词的两个创作忠心,分别在西蜀和南唐的宫廷。(P10)社会环境:……(背疼。懒得打。以后补上
第五节
关键词:宋代古文对唐代古文的继承与发展:文体的多样化
宋代散文沿着唐代散文的道路而发展,最终的成就却超过了唐文。(P11)宋代散文的问题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P12)这种文体(指笔记文)长短不拘,轻松活泼,是古文文体解放的重要标志。(P12)散文在传统上具有议论、叙事、抒情三种主要功能。在宋代散文中,这些功能更加完善,而且融为一体,使散文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更好地结合起来。(P12)《秋声赋》、《赤壁赋》(P12)就整体倾向而言,宋文的风格是趋于平易畅达、简洁明快,(P12)明末艾南英说:“文至宋而体备,至送而法严。”(《再答夏彝仲论文书》,《天佣子集》卷五)这是后人对宋代散文历史地位的公正评论。(P12)从中唐开始,唐诗就有向日后的宋诗演变的趋势。而宋诗的许多特征,都可在杜甫、韩愈的诗中找到滥觞。从整个诗歌史来看,宋诗正是唐诗发展的必然结果。(例略)(P12)宋人曾说:“工于诗者,必取杜甫。”(黄裳《陈商老诗集序》,《演山集》卷二一)清人则认为:“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宋之苏、梅、欧、苏、王、黄,皆愈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叶燮《原诗》卷一)(P13)从宋初到北宋中叶,人们先后选择白居易、贾岛、李商隐、韩愈、李白、杜甫作为典范(P13)宋诗在题材方面较成功的开拓,便是向日常生活倾斜。(P13)这种特征使宋诗具有平易近人的优点,但缺乏唐诗那种源于浪漫精神的奇情壮采。(P13)宋诗的任何创新都是以唐诗为参照对象的。(P13)梅尧臣的平淡,王安石的精致,苏轼的畅达,黄庭坚的瘦硬,陈师道的朴拙,杨万里的活泼,都可视为对唐诗风格的陌生化的结果。(P13)宋代诗坛有一个整体性的风格追求,那就是平淡为美。(P13)苏轼崇陶,着眼于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见苏辙《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栾城后集》卷二一)黄庭坚尊杜,着眼于杜诗的“平淡而山高水深”(《与王观复书》之二,《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一九)可见他们追求的“平淡”,实指一种超越了雕润绚烂的老成风格,一种炉火纯青的美学境界。唐诗的美学风范,是以丰华情韵为特征,而宋诗以平淡为美学追求,显然是对唐诗的深刻变革。这也是宋代诗人求新求变的终极目标。(P14)唐诗和宋诗,是五七言诗歌史上双峰并峙的两大典范。(P14)“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沧浪诗话·诗辨》)(P14)“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缪钺《诗词散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