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初·欧、梅、苏、王】( 赵平老师讲授)
教材【第三章 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宋仁宗庆历( 1041 —— 1048 ) 欧阳修倡导的诗文革新( p41 )
第一节
关键词:欧阳修的文坛领袖地位
欧阳修( 1007 —— 1072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 p51 )仁宗庆历年间,他积极参加范仲淹领导的庆历新政,又被贬往滁州等地。到 48 岁方召回京师,晚年官至参知政事。 65 岁致仕,定居颍州,次年病逝。( p51 )尹洙、梅尧臣、苏舜钦是他的密友;苏洵、王安石收到他的引荐;而苏轼、苏辙、曾巩更是他一手提拔的后起之秀。由欧阳修来肩负革新文风的领导责任,正是众望所归。( p41 )欧阳修倡导的诗文革新在本质上是针对五代文风和宋初西昆体的。( p42 )石介的观点对太学生的影响很大,以太学生为主的青年士子随之而矫枉过正,竞弃西昆体华美密丽之文风,走上了险怪艰涩的道路,形成了风行一时的“太学体”。 (p42) 首先,欧阳修认为儒家之道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六经所载者,皆人事之切于世者。”其次,欧阳修文道并重,他认为: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这种文道并重的思想有两重意义:一是把文学看得与道同样重要,二是把文学的艺术形式看得与思想内容同样重要,这无疑大大地提高了文学的地位。( p42 )欧阳修散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 p43 )时人称赞他:“文备众体,变化开合,因物命意,各极其工。”( p44 )语言平易晓畅,晶莹秀润,既简洁凝练又圆融轻快,毫无滞涩窘迫之感。深沉的感慨和精当的议论都出之以委婉含蓄的语气,娓娓而谈,纡徐有致。( p44 )
第二节 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的诗歌
关键词:欧阳修诗中的议论及其平易的风格
欧诗受韩愈影响较大,主要体现在散文手法和以议论入诗。( p45 )《再和明妃曲》中“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及“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p45 )欧诗也学李白,主要得益于语言之清新流畅,这与欧诗特有的委婉平易的章法相结合,便形成了流丽婉转的风格( p46 )欧诗成就不如欧文,但两者的风格倾向是一致的,这种诗风显然是对西昆体诗风的矫正。( p46 )梅诗更值得注意的题材走向是写日常生活琐事,因为这体现了宋代诗人的开拓精神。( p46 )梅尧臣论诗,推崇平淡之美,他说:“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 p46 )以思理取胜( p47 )梅诗的题材走向和风格都具有得宋诗风气之先的意义( p47 )
第三节
关键词王安石散文简洁峻切的风格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 1021 —— 1086 ),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市)人( p48 )极度的简洁和周密的说理相结合,便形成了被清人刘熙载称为“瘦硬通神”(《艺概·文概》)( p49 )曾巩《墨池记》( 49 )
第四节
关键词:早期诗风的特点
诗歌的总体成就超过了他的散文。王安石的诗风在 56 岁退居江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他的创作历程可以此为界分成前后两期。前期的王诗注重反映社会现实。( p50 )后期王诗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写景抒情的绝句。( p50 )描写细致,修辞巧妙,韵味深长( p51 )
【课堂笔记】
∮欧、梅、苏
一、 欧阳修( 1007~1072 )
(一)
(1)
庆历新政( 37~39 )
↓
文坛领袖、古文运动
(2)
(3)
(4)
(二)
“欧文不似韩(韩愈)而好,诗学韩似而不好”
诗: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参差错落之美。思致之美。散文化:长短句、少骈偶对仗、常用语助词介词,古文式章法(转折、顿挫、虚实、正反……)
“宋代诗歌的开山鼻祖”
平淡美、倡导和实践
陆游学宛陵先生
王令: 王安石推崇之。雄健、怪奇、短命诗人,与李贺并举
二 六一风神(欧文): 欧阳修散文的美学风格。与骨力(韩愈)相对。骨力:阳刚;风神:阴柔。婉曲流畅。情韵绵邈。韩以气势取胜,欧以情感流动取胜。散文:诗化、平易化。
∮王安石的诗文
一 王荆公体(半山绝句、半山诗)
( 1021~1086 )
早期:以题材取胜,但浮露浅薄、尚意气
中期:《明妃曲》。诗风逐渐成熟,形成超逸、雄直、峭劲的特点
晚期:悲壮寓于闲淡之中,深婉不迫。既体现宋诗的新奇之巧,又体现向唐诗复归。
二 王文
比较:(表格。略)
【附:名词解释(百度)】
六一风神 : 六一风神是欧阳修散文的美学风格,他并不刻意选择人物、场景以及按照某种寓意的逻辑来组织内容,只是自然地叙事、自然地抒怀,在看似散漫不经的行文中,使读者慢慢地从寻常的叙事中体悟出难以言传的高远境界。他的散文一般具有笔触多情的特点,常着眼于感情的抒发。另外,文章结构层次上的极吞吐往复、参差离合之致,语言层次上的平易自然,都是 “ 六一风神 ” 的构成要素。要之,这种绝世风神的特点是:偏于阴柔之美,纡余委备而婉曲有致,诗味纯浓而情韵绵邈,含蓄蕴藉而平易自然
王荆公体 指宋王安石诗的风格。 安石曾封荆国公 ,故称王荆公 体。其诗遒劲清新,以绝句为最高。
“ 王荆公体 ” ,即 “ 半山诗 ” 或 “ 半山绝句 ” ,指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 “ 王荆公体 ” 的特点是:重炼意,又重修辞。在用事、造语、炼字等方面煞费苦心,既新奇工巧又含蓄深婉,主要载体是其晚期雅丽精绝的绝句。其长处是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其短处在于作诗主意求工,主意之过流为议论,好求工而伤于巧;故 “ 王荆公体 ’ 有深婉不迫处,也有生硬奇崛处。这既体现了宋诗风貌的部分特征,又有向唐诗复归的倾向;可谓既有唐音,又有宋调,对宋诗的发展影响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