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陈振明版完美考研笔记(2)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2-22


(2)着眼于组织结构的变化。“无缝隙组织论”、“网络组织论”、“虚拟组织论”
(3)着眼于组织功能的变化

26、“学习型组织论”――新的组织所依赖的技术不以机器为基础,而以知识为基础,它的设计是用来处理知识和信息的,组织成员的首要任务不是追求单一的效率,而是如何识别和解决新的问题。

第二章、政府改革与治理
1、 治理理论的研究途径
(1)“政府管理”途径:这一途径将治理等同于政府管理,侧重从政府部门的角度来理解市场化条件下的公共管理改革,主要包括“最小国家的治理”、“新公共管理”和“善治”等用法。
①“新公共管理”以“经济人”为假设,以市场化和管理主义为政策取向,强调结果导向和顾客导向,关注公共部门的微观经济问题。
②“善治”是由世界银行提出的,合法、效率、负责、透明、开放是其基本要素。
(2)“公民社会”的途径:
①此途径认为,治理是公民社会的“自组织网络”,是公民社会部门在自主追求共同利益的过程中创造的秩序,在公共资源管理、社区服务与发展、同业协会和跨国性问题网络中普遍存在。
②自治的公民社会是共同利益的自愿结合,是个制度化的、不需借助政府及其资源的公共领域;组织成员可自主治理生活领域中的公共事务。
③“自组织网络”:社会中心论的治理观。
(3)合作网络的途径:试图在“网络管理”的框架内整合上述两种研究途径。它综合考虑了政府层面和非政府层面有关治理的用法。

2、治理与统治的关系
治理是对合作网络的管理,又可称为网络管理或网络治理。指的是为了实现和增进公共利益,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等众多公共行动主体彼此合作,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分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过程。
A、相同点:二者追求的目标相同,都需借助公共权力维持社会秩序和处理公共事务 ,以促进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B、二者在实现公共利益的过程上具有明显的区别:
(1)管理的主体不同。政府垄断公共事务管理的活动——政、企、社会、团体和个人等公共行动者共同处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2)管理的客体不同。与统治相比,治理的对象更多、范围更广。治理除了要处理公共问题、管理公共资源外,还涉及人群较少的集体事务(如,公共池塘资源)。
(3)管理的机制不同。统治的机制是控制;治理的机制是信任。
(4)管理的手段不同。统治是强制性方式(行政、法律、军事手段);治理开发出新的管理工具(合同外包、内部市场、公共哲学、政策社区)。
(5)管理的重点不同。统治以满足统治阶级的利益为出发点,强调国家的作用、官僚组织的能力;
治理以满足公民的需求为出发点,强调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私域与公域的合作。

3、网络治理的新特征
(1)多中心的公共行动体系。(2)反思理性的“复杂人”。(3)合作互惠的行动策略。(4)共同学习的政策过程。
4、网络治理的实践模式(结合95页图2-1)
(1)全球治理:为了维持正常的全球秩序,国际社会通过有约束力的制度安排,对全球生活中出现的生态、移民、毒品、地区冲突、贫富差距和国际共同财产等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
特点:①治理主体是世界范围的公共行动者。
②治理客体是正在影响或有可能影响全人类的跨国性问题,包括公益问题和公害问题。
③治理机制是一系列用以解决跨国性问题和管理全球公务事务的制度安排。
(2)民族国家的治理:特指在民族国家的范围内对政府主导的公共物品供给过程的管理。政府部门除直接提供某些公共物品外,还要动员和利用各种社会力量来组织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生产。
①政府间合作网络:污水处理、废物排放、公共交通、供水供电。
②政府项目执行网络:通过服务网络来执行供给项目,不必通过科层制度亲自提供。
③公私合伙网络:通过财政补助、特许经营权、公私合营企业等来吸纳民间资源和社会力量共同承担公共事业责任。
(3)社区治理:①志愿服务。
②利用各种NPO和私营机构来整合社区的公共服务资源。
③消费者控制。优点:第一,更能制定符合成员需求的政策;
第二,推动社区成员参与社区发展计划,使公共服务处于社区民众监控之下。

5、网络治理的多重困难
(1)可治理问题。①在市场和政府起不了作用的地方,合作网络与不一定能有效发挥作用,并非所有社会问题均可通过合作网络解决。
②合作网络可解决的问题由于合作与竞争的矛盾、开放与封闭的矛盾、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矛盾而无法解决。
(2)合法性问题。指在相互依赖的环境下,社会公众对民主政治的认同危机。合作网络的有效运作是提高政治系统合法性的一种途径和工具。
(3)有效性问题。治理能力与治理需求之间的差距是产生有效性问题的直接原因。
通过以下途径可提高合作网络的治理能力:
①明确网络的能力限度――“有所为有所不为”;
②开发新的管理工具;
③培养网络的管理者;
④网络中的行动者要有行动意识。
(4)责任性问题。由于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共享权力、分担责任,带来公私界限模糊、责任认定困难的问题,公共行动者互相推诿、转嫁责任成为可能。
改善措施:
①加强行政法理建设,重塑职业主义精神。 
②完善公共责任制度,确保公民权利实现。
③政府特殊的责任定位――确立合意,保持社会的凝聚力;“元治理”角色,即采取最后补救措施重塑合作网络。
6、西方各国政府改革的背景和原因
(1)经济和政治因素――石油危机后经济萧条,福利国家不堪重负。起决定性作用。
(2)经济全球化――推动力。
(3)新技术革命(信息革命)――催化剂。
(4)传统的官僚体制的失效和商业管理模式的示范性影响。
7、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内容及措施
(1)政府职能的优化    (2)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   (3)分权     (4)引入现代化管理技术。
(5)人力资源管理改革  (6)机构的重组

8、对当代西方政府改革的评价
A、积极方面:“新公共管理模式”克服了传统公共行政模式的弊端且更具现实性及生命力。
①官僚体制是一种过时、僵化、低效的政府体制模式;
②政府机构不再是公共物品及服务的唯一提供者;
③政治与行政二分在实践中难以做到,不现实;
④传统的人事行政发生重大变化,公务员的永业观念已被打破,合同雇佣和临时雇佣成为重要用人方式
B、消极方面:理论上的矛盾――①企业自主与民主负责之间的价值冲突
②公共企业图景与公民参与价值之间的冲突
③企业运转的隐弊性与民主所要求的开放性之间的冲突
④企业管理要求敢于承担风险与公共财政处置责任的冲突
实践中的问题――人员精简问题、规章制度删除问题、权力下放问题、等级问题、政治与行政分离问题、是公民还是顾客的问题、谁来负责、价值取向、改革的力度与持久性问题。

9、我国历次机构改革
(1)1952年底开始:以加强中央集权为中心
(2)1956年下半年:以中央向地方放权为主要内容
(3)1960-1965:重新强调集中统一
(4)1982:重点――撤并行政机构,裁减人员
(5)1988: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关键,以经济管理部门为重点
(6)1993:其方向与目标即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关键是转变职能,侧重点在政府经济管理部门
(7)1998:国务院调整和撤销了那些直接管理经济的专业部门,加强宏观和执法监督部门
(8)行政审批制度改革:1999年底启动,是校正政府在市场经济中“错位、缺位和越位”行为的最迫切工作
A、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一些问题
①保留事项的审批权限往往在上级,下改上不改就改不动。
②在许多地方,审批事项仍较多,手续繁杂。   
 ③制度化建设与体制创新力度不够。
④审批权产生机制不健全。                    
⑤中介机构发展较慢,难以承担政府委托的任务。
B、全面实施《行政许可法》的条件:①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及加入WTO创造良好环境。②行政审批制度的阶段性成果奠定基础。③较充分的政策执行的准备工作。④中央高层、各级政府、社会及人民群众重视、拥护。

10、历次机构改革成就、经验和教训
A、成就:
(1)对于政府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取得一定程度的共识
(2)机构和人员膨胀势头得到了有效的抑制
(3)政府职能转变迈开实质性步伐,政府管理体制和运行方式创新力度加大
(4)政府间关系的理顺,政府与企业、社会、市场的关系调整有很大进展
(5)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框架确立,依法治国、法治行政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B、经验:
(1)坚持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的目标
(2)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
(3)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
(4)坚持机构改革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结合
(5)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C、缺陷:
(1)政府管制仍较多,市场机制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政府管理方式及手段单一、落后,政府对经济领域的干预仍较多,政府职能“越位”、“错位”、“缺位”现象仍存在
(3)政府内部决策职能与执行职能不明确,致使一些部门忙于具体事务、疏于决策,重审批、轻监管,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
(4)地方或部门利益观念强,公共意识和公共责任不强等
D、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处理好机关改革与其他配套改革的关系:
①机构性的变革          ②工具层面的变革         ③价值层面的变革。
(2)处理好实质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关系:
不仅重视价值和价值目标,而且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方式、方法和技术。
(3)处理好中央政府改革与地方政府改革以及自上而下改革和自下而上改革的关系:
①尽量避免“一刀切”并淡化机构设置及职能上下对口的色彩
②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改革时间差应昼缩短
③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改革方式有机结合,且更多地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

11、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五个重点(方案)
(1)深化国有资产体制改革:设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委)。
(2)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委)。
(3)健全金融监管体制:设立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监会)。
(4)继续推进流通管理体制改革:组建商务部。
(5)加强食品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建设:国家食品监督管理局

12、地方政府改革的新趋势(试点:城市改革的思路)
(1)由过去侧重于机构改革向更系统的改革转变,即建立现代化政府管理体制和模式
(2)加大了政府体制创新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力度
(3)改革思路大都提出以创建服务型政府为目标
(4)大都重视行政管理方式创新――市场竞争机制、工商管理方法及信息技术的引入

第三章、政府间关系
1、政府间关系指中央政府与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它既包括纵向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同级地方政府之间以及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的非同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2、我国政府间关系研究的不足
(1)主要限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研究,政府间其他脉络关系关注少(横向、交叉)
(2)侧重经济关系,对政府间的政治与行政关系分析少
(3)分析方法以实证研究为主,理论分析不足,模式分析仍是一个空白

3、政府间关系研究的途径
(1)传统的中央控制模式:
①中央政府掌控一切,它从等级制的顶端对政府体系进行管理,而不是着眼于整个体系;
②地方政府在等级制体系中是被控制的,而不是自控制的,是依赖性而非自治的――“自上而下”的分析视角
(2)地方自治模式:源自世界性的地方分权潮流。强调的是高度的地方分权与自主治理,而不是中央的控制与影响。中央政府要对地方给予更多的关注,并为其提供更多的资源――“自下而上”的分析视角
(3)网络模式。
A、网络的三个基本内容: ①网络由各种各样的行动者构成,每个行动者都有自己的目标,且在地位上是平等的。
②网络因为行动者之间的相互依赖而存在。
③网络行动者采取合作的策略活动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B、特征:①行动者的多样性与等级制色彩的弱化。
②相互依赖与分权――讨价还价、相互妥协。
③策略活动与合作――使障碍最小化。
总之,网络模式下的政府间关系要求一体化的程度以弱化等级色彩,要求政府间的分权以提高地方的自主性,要求政府间彼此合作以实现各方的共赢。


4、西方政府间关系发展的新趋势――网络模式的出现
(1)政府间关系等级制色彩的弱化:一是大都市区管辖单位的碎片化;二是城市地位上升改变了城市与州和联邦关系。
(2)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倾向:增加地方自主性的方向发展,改变地方过分依赖中央的局面,使政府间的资源分配更趋平衡,以提高相互依赖的程度。
(3)地方政府间的合作现象日渐普遍:寻求合作,追求更大利益。


5、中国政府间关系的传统模式——等级控制模式下,政府间关系特征如下:
(1)政府间的结合构造上,主要体现为层级隶属关系――金字塔:中央与地方职能高度一致,无明显分工。
(2)在政府间的权力分配上,实行中央高度集权。
①财政管理体制中:中央集中绝大部分财政资金,完全控制地方预算资金使用范围和方向。
②事务管理权限:命令和执行、控制与被控制。
③干部管理权限:中央对地方干部的任免、提拔、审查和惩处进行全面管理和控制。
(3)在政府间的横向关系上――阻隔多而联系少。
①缺乏合作的内在动力与需求,“条条管理”排挤“块块管理”。
②缺乏合作的物质基础,地方政府缺乏资源控制在中央各部门。


6、中国政府间关系的新近发展:网络模式
A、政府间关系等级制结构的变化
(1)准层级大大减少――为政府间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奠定基础,密切各级政府间的直接联系
(2)城市尤其是中心城市的发展对等级制结构产生重大影响
中心城市:指在经济上有着重要地位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具有强大的吸引能力、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的城市。
①计划单列的实行及副省级市的确立,对政府间关系的等级制的影响不仅改变了副省级市在政府行政体系中的地位,而且改变了中央政府与城市政府的关系:经济管理上,中央与副省级市的关系是直接的。但在行政指导和监督上,中央与副省级市的关系是间接的,须通过省政府。所以中央、省、副省级市三者由单一垂直的领导关系变为不等边的三角关系。
②“市管县”体制的影响。“市管县”――就是用地级市管辖原来属于地区管辖的县,其实质是,一方面把一级城市政府变为辖县的一般政府,同时又是将派出机关地区行政公署转变为省县之间的一级政权,是城乡经济一体化和行政一体化的两个过程同步进行的结果。
a、主要有三种模式
①“地市合并型”。具有相当经济实力的省辖地级市与地区行政公署合并,用市政府取代原来的行政公署,实行市管县。
②“升级合并型”。将一般的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实行市管县。
③“县改市型”。将新设的县改市升格为地级市,实行市管县。
b、 目的:①解决城乡分割问题,城乡分治走向城乡合治。
②解决条块分割问题,促使城市行政区与城市经济区保持一致。
c、 积极意义:①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上,有助于城乡经济的互补与联合,有助于农村的城市化。
②在地方行政体制发展上,加强了省、市、县之间的联系,使市、县两级政府的职能都有所扩展。
d、 对等级制的影响:①辖县市政府职权的扩大与独立性的明显加强,对省政府的利益和管理权限形成了挑战。
②“市管县”体制使县与市的关系由平等变成隶属。

B、地方分权改革
(1) 中央与地方经济关系调整中的权力下放――“简政放权”、“放权让利”。
①在财政权力方面,逐步扩大地方财政自主权――分税制
②在经济管理权限方面,中央将其下放到地方政府。
(2) 中央与地方政治关系调整中的地方扩权:行政管理权限、干部人事制度、行政领导体制。
C、横向联系的扩展:改革前,企业与地方政府缺乏追求地区比较利益与发展地方经济的热情,地区经济与国民经济缺乏活力。
(1)地方政府横向联系的类型:省区间的经济协作区、省区毗邻地区的合作、省区内合作、城市经济技术协作网络。
(2)地方政府横向联系的典型案例:西南协调会、金三角区。
(3)地方横向联系对政府间关系的影响:①增加了地方政府之间的相互依赖性。
②中央与地方的博弈格局由一对一为主转向以一对联合体的博弈为主。

7、我国政府间关系的进一步调整
(1)必然性: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民主意识的强烈觉醒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使得传统的等级制模式的政府间关系已很难适应新的变化要求。
(2)措施。①简化政府组织间的层级结构――有步骤地向三级制乃至二级制过渡。②地方合理的分权――财政、人事以及事务管理权限。③加强横向合作――“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及地方保护主义问题的解决。
(3)走向一种网络模式的中国政府间关系:以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政府间的分权与相互合作为特征。


第四章、政府作用
1、关于市场体制下政府作用的争论
(1)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张放弃自由的放任主义,实行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财政和货币政策调控市场经济的运行)。
(2)20世纪70年代――西方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经济学思潮,主张限制或取消政府干预,充分干预市场机制的作用。
(3)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新公共管理运动,公共服务市场化。


2、基于物品特性和提供机制政府角色分类:以物品提供中的政府作用为线索,将政府角色分为生产者,提供者和安排者。
(1)物品的分类:
                竞争性(能否被共同消费)
排他性         是    否
    是    个人物品    自然垄断物品
    否    公共资源    集体物品
①排他性是指可以阻止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时该物品的特性。
②竞争性是指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而减少其他人使用时该物品的特性。
(2)物品的不同参与主体及物品提供的不同制度安排。
①物品的不同参与主体:消费者、生产者、安排者。
②物品安排的制度安排。以对市场由低到高的依赖性程度,十种制度安排:政府服务、政府出售、政府协议、合同承包、特许经营、补助、凭单、自由市场、志愿服务、自我服务。
(3)政府角色的分类。
①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生产者――政府亲自生产服务。
②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提供者――不亲自生产,通过掌握的资源资助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消费。
③公共物品和服务的安排者――为生产者指派消费者,为消费者指派生产者,选择服务的生产者。



3、现代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或行为模式――五种角色
(1)公共物品的提供者
A、公共物品指那种能够同时供许多人享用的物品,并且供给它的成本与享用它的效果并不随享受它的人数规模的变化而变化。
B、原因:①因为公共物品消费的非排他性,以价格机制为核心的市场不能使得生产和供给达到最优
②个人间的直接交易,由于成本太高而得不偿失。
③由于投入多、效益低而使私人经营部门不愿或无力生产、提供
④容易造成垄断。
(2)宏观经济的调控者
①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宏观经济总量之间的平衡,靠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抑制通货膨胀。
②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问题,其调节具有短期性。
③市场机制难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3)外部效应的消除者
①外部性的存在无法通过市场机制解决,政府通过补贴或直接的公共部门的生产来推进积极性的产出,通过惩罚征税或直接的管制来限制消极外部性的产出。
②外部性是指个人的效应函数或企业的成本函数不仅依存于自身所能控制的变量,而且依赖于其他人所能控制的变量,这种依存关系又不受市场交易的影响。
(4)收入及财产的再分配者
①市场经济不能自动达到社会收入分配方面的公平与协调,带来收入分配不公现象,即使市场作用发挥较好的地方,分配的结果可能也不是按照社会所接受的标准去实现。
②无法解决全社会范围的社会问题。
(5)市场秩序的维护者  ①建立和健全市场运行所需的各种法规和制度,并监督其实施。
②制定和实施各种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
③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

4、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转型期)我国政府在社会经济运行中扮演的角色
(1)加强市场经济法制建设,创立平等竞争的市场秩序与环境。
(2)深化企业制度改革,造就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3)培育和完善各类市场,形成开放竞争的市场体系。①条块分割。②价格体系未理顺。
(4)依靠宏观调控手段,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增长。
(5)参与某些经济领域的资源分配,充当公共物品的提供品。
(6)制定并实施分配与再分配政策,形成收入与财产的公平分配机制。
①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政策;
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③促进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
④建立与完善社会性的服务体系。
(7)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经济合作。
(8)转变职能与精简机构,实现政府自身的革命。
6、转型期我国政府角色合理定位的思考
(1)政府放弃不必要的生产职能――降低政府生产角色的比重。
①委托授权:合同承包、特许、补贴、法令委托。
②政府撤资:对撤资战略的选择要求对国有企业进行正确分类。
③政府淡出:政府是消极与被动的。包括民间补缺、政府撤退、放松管制
④在基础设施领域实行民营化:与民间资本的合作。
(2)规范市场秩序和社会秩序――公平竞争秩序;规范的市场秩序;健全、公平的公法和私法体系;公正的仲裁制度。
(3)提高管理能力:①提高合同管理能力;       ②促进竞争;           ③建立规制框架,进行合理规制;
④提高降低或分担风险的能力(商业风险、财政风险、政治风险);   ⑤提高融资能力。

5、现阶段我国政府角色定位的缺陷
A、政府生产角色的越位
(1)表现:国企垄断生产大量具有排他性的、能由市场提供的个人物品和自然垄断物品;政府事业单位垄断公共服务;政府对社会和市场的管制过多过滥。

相关话题/公共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