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心理学导论
第一章:绪论
1、心理学
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2、个案研究法11
是以个人或个人所组成的团体或小组为研究对象,搜集和整理有关各方面的完整的客观情况及资料,包括历史背景、测验材料、调查访问结果、评定、谈话等,从而找出被研究对象的心理特性、问题的形成和发展原因及过程的研究方法。
3、观察法16
在自然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发现心理活动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4、书面调查16
是指以书面提问的形式,要求被调查者就某个或某些问题回答自己的想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和访问调查两种。
5、心理过程10
在心理学上,通常把认知、情绪和意志视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认知、情绪和意志过程简称为知、情、意。
①认知过程是指个人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心智活动。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
②当人认识周围世界的时候,他总是以某种态度来对待它们的,内心会产生一种特殊的体验。或兴奋或沉醉,或愉悦或沮丧,还有人们通常所说的喜、怒、哀、惧,以及美感、理智感、自豪感、自卑感等,产生这些心理现象的历程称为情绪过程。
③人不仅能认识世界,对事物产生某种情绪体验,而且能在自己的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世界。人在自己的活动中设置一定的目的,按计划不断地排除各种障碍,力图达到该目的的心理过程称为意志过程。
6、认知过程
个人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心智活动。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个人对世界的认识始于感觉和知觉。
7、情绪过程
当人认识周围世界的时候,总以某种态度来对待它们,内心会产生一种特殊的体验。如喜怒哀乐、美感、理智感、自豪感、自卑感等这些心理现象的历程。
8、意志过程
人在自己的活动中设置一定的目的,按计划不断地排除各种障碍,力图达到该目的的心理过程。
9、心理特征
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
10、行为与内隐行为
是一个包含动作、活动、应答、反应、运动、过程、操作等含义很广的术语。指有机体的任何可测量的反应,可分为两类:可观测的行为和内隐行为。
内隐行为:其实就是心理活动。如知觉、注意、思想、观念、想象、欲望、意愿等。
11、霍桑效应
是指那些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别人观察的个人具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
12、社会助长作用10
因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霍东阁,从而使个体的活动效率提高的现象。社会助长作用仅仅是他人在场或参与便提高个人的活动效率,而不是由于人们间有意识竞争或接受他人帮助的结果。
第二章 心理的起源和本性
13、感应性
生物以自己的活动或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应,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
14、感受性
动物不仅对有直接生物学意义的外界影响产生反应,而且还能对原先是中性的但具有信号意义的外界影响产生反应,是一种比感应性更为高级的反应能力。
15、本能行为
物种典型的、遗传的、刻板定型的行为
16、面容失认症
对熟悉的面容丧失了意识。患者各方面都正常,只是不能识别熟悉的面容,包括家庭成员和亲密朋友的面容,甚至不能识别镜中的自己。
17、进化心理学
认为人类的心理是一套信息处理的装置,这些装置是由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其目的是处理我们祖先在狩猎等生存过程中所遇到的适应问题。是一套综合了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思想。
18、适应器(巴斯提出)
遗传的、能稳定地发展起来的特性;是通过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在进化过程中,它们比群体中存在的其他设计特征更加有助于有机体解决生存和繁殖问题。
第三章:心理的生物基础
19、神经系统
是由巨量神经细胞形成的神经组织与结构的总称,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20、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
是人体神经系统的主体部分,包括脑和脊髓,其主要功能是传递、储存和加工信息,产生各种心理活动,支配与控制人的全部行为。
21、周围神经系统
从中枢神经系统发出,导向人体各部分,可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22、神经元
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3、内分泌系统
机体内对行为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一个系统,由全身不同部位的多种内分泌腺体和组织细胞组成。
24、遗传
亲子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存在相似性,表明性状可以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现象。
第四章:心理的环境基础
25、环境
与有机体发生联系的外部世界
26、心理环境
人与人、人与物相互作用时所形成的环境
27、社会环境
是与自然环境相对的概念,是指人类生存及活动范围内的社会物质、精神条件的总和。广义上是包括整个社会经济文化体系,狭义仅指人类生活的直接环境,如家庭、劳动组织、学习条件和其他集体性社团等。
28、物理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诸因素外,还包括人为的物理环境因素。
29、情境
在一定场合下能被个体感知到的那一部分环境
30、生态系统理论
强调个体嵌套于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环境系统中,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
31、噪声
一种非周期性的、无组织的、不定型的听觉刺激
32、社会密度
一个给定的空间里所拥有的人数,可以按每平米的人数来计算。
33、拥挤归因误差
当人们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环境中的其他人时拥挤感少一些,而把注意力集中在环境中的其他人时就感到特别拥挤。
34、文化
狭义指观念邢台的文化,仅限于意识形态;广义是指人类社会的全部遗产,囊括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
35、亚文化
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地区、某一群体特有的文化。
36、拷贝世界
是指由电视、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所构成的精神世界。
37、普罗透斯效应
当个体被赋予不同的角色特点时,会表现得与这些特点相一致。
38、社会影响
指运用个人或团体的社会力量在特定的方向上改变他人的观念和行为的过程。
39、从众12
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团体压力下改变行为和观念,和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成员发现自己的意见和行为与群体不一致时,会产生紧张感,促使他与群体倾向一致。
40、服从
指个体在他人的直接命令下而做出某种行为的倾向。
41、角色(社会角色)
指期望于个人的、训练个人的并鼓励他在一定社会情境中去完成某种权利、义务和责任的任何行为模式。
42、社会促进
也成社会助长,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而造成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
43、社会懈怠
指团体中由于个体的成绩没有被单独加以评价,而是被视为一个总体所产生的个体努力水平下降的现象。
44、去个性化
个体把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融入群体情境的现象。个体在群体意识的影响下,失去或削弱自我导向的功能和责任感,个性状态相对丧失。
45、舆论
即公论或公众意见,是指人们在共同关心的有争议问题上多数人意见的总和。其对象是人们关心或有争议的社会事件、人物的言论和行为等。
46、社会排斥
由于被某一社会团体或他人所排斥或拒绝,一个人的归属需求和关系需求受到阻碍的现象和过程。
第五章:毕生心理发展
47、毕生发展
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开始,逐渐发育、成熟直至死亡,整个生命全程的与年龄有关的变化过程。
48、反应的交互作用
面对环境刺激,不同遗传基因的个体以不同的方式来对其做出反应。
49、唤起的交互作用
个体的行为特征会招致人们对其的不同反应。
50、超前的交互作用
个体主动选择和创造他们所喜欢的环境,而这些环境反过来又进一步作用于个体。
51、横断研究
在同一时间内或较短时间内对某一年龄或某几个年龄层次的个体或个体群组的发展水平进行观测与研究,并加以比较的一种研究设计。
52、纵向研究
对某一个特定体或某一组特定的个体随其年龄的增长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系统地进行反复观测,从而取得连续性的发展资料的研究设计。
53、断代-序列研究
是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的结合,同时对不同年龄组的研究对象进行追踪,既可以获得多个时间断面上多个群组的静态资料,也可以分别获得多个年龄组的纵向发展资料。
54、依恋
婴儿依附于养育者(大多是母亲)的一种社会情绪性联系。
55、图式
个体的一种认知结构,是个体灌注经验的心里模具,如儿童头脑里关于猫、狗、数等的概念。
56、同化
是个体直接把外界信息纳入已有的图式中,而图式发生数量上的变化,并没有质的变化。
57、顺应
个体通过改变原有图式的结构或建立新图式以接受新信息的过程。
58、最近发展区
儿童世纪认知发展水平到他可能认知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指儿童现有的身心发展程度,后者指在成人的指导下或与能力较强的同伴合作时,该儿童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9、他律道德
出现在5-8岁,这一阶段儿童对道德的看法是遵守规范、服从权威就是对的,他们对行为对错的判断只看重行为后果,不考虑行为意向,也称道德现实主义
60、自律道德
9岁以后,这一阶段儿童不再盲目服从权威,他们开始认识到道德规范的相对性,判断对错,除了看行为后果外,还要考虑当事人的动机,也称道德相对主义。自律道德出现在形式运算阶段。
61、前习俗水平(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
4-10岁,主要着眼于自身的具体结果,由外在要求判断道德价值;两阶段:1惩罚定向、2寻求快乐定向
62、习俗水平
10-13岁,主要满足社会期望,以他人期待和维持传统秩序来判断道德价值;两阶段:3好孩子定向、4权威定向
63、后习俗水平
主要履行自己选择的道德准则,以自觉守约、行使权力、履行义务判断道德价值;两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6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
64、自我同一性(埃里克森)
个体在特定环境下的自我整合和适应之感,是个体寻求内在一致性与连续性的能力。是对我是谁、我将走向何方、我在社会中处于何种地位的主观感受和意识。
第六章:意识状态
65、意识
人类的觉知状态,包括对自身、对外界的环境事件以及自己与外界环境事件关系的觉知。
66、意识流
意识是个人有选择的、动态的、连续不断的整体,其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来不会静止不动。
67、焦点意识
是指我们集中注意而获得的清晰的意识,如棋手在集中注意下棋时对棋局的意识,即为焦点意识。个人处于焦点意识水平时,需要投入较多的心里资源。
68、下意识
未被注意的或不在焦点意识中的物体或事件仍会对我们觉知。
69、前意识
头脑中许多当前不在意识中的记忆和思维,在必要时可以进入意识中,这时这些记忆便成为意识中清晰地组成部分,对这些记忆的意识成为前意识。
70、潜意识
个体无法感知、不能意识到的意识。被转为潜意识的思想和冲动虽不能进入意识,但它们会以直接或间接或伪装的方式(如梦、口误等)影响个体。
第七章:动机
71、动机2011、16
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里倾向或动力。动机可能是意识到的,也可能是意识不到的。3种作用:激发行为、行为定向和维持行为。
72、定势
未被意识到的动机
73、需要
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需要的产生是有机体内部生理上或心理上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
74、本能
指同一物种所有个体所共同表现出来的不学而能的行为反应。指某一物种生而具有的行为潜能或倾向,行为潜能或倾向所形成的内在作用促发同一种物种的个体表现出不学而能的的同样的行为模式。指某一物种的个体在其生命中的某阶段所表现的某种特殊的行为模式。④指促使人类某种行为但不为当事人所知的内在力量。
75、内驱力
驱使有机体产生行为的内部动力。
76、诱因2017
凡是能够引起有机体行为的外部刺激。按其性质可分为正诱因(有机体因趋向或获得它而得到满足是的诱因)和负诱因(有机体因逃离或回避它而得到满足时的诱因)。一般而言,随着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接近,诱因强度会有增大倾向。
77、生物性动机
指保存和维持有机体生命和延续种族的一些动机,如饮食、休息、睡眠等。
78、社会性动机
指鱼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一些动机,如劳动、交往等。社会性动机源于各种社会要求,当个人认识到这些社会要求的必要性时,社会的需要就可能转化为个人的社会性动机。
79、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有耶基斯和多德森通过动物实验发现。表明人在中等动机强度下,活动效率最高。同时,动机最佳水平还因课题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课题中,工作效率有随动机提高而上升的趋势;在比较困难的课题中,动机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80、成就动机
指个人追求进步以期达成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目标的内在动力。包含的内容很多,如地位、名誉、声望等。代表人物:默里、麦克莱兰、阿特金森
81、成败归因16
韦纳的归因理论是关于判断和解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的原因的一种动机理论。韦纳的归因理论主要有下列三个论点:人的个性差异和成败经验等影响着他的归因;人对前次成就的归因将会影响到他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等;个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对成就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82、交往动机
个人在社会情境中希望与他人亲近的内在动力。交友、家人团聚、参加各种社会团体的活动等都是交往动机常见的行为表现。
83、权利动机
个体欲在某些方面取得一定的支配地位的内在动力。狭义上表现在政治上或组织上的权力欲望,广义上是从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教师对学生等方面人际关系中体现出来。
84、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和安全感的需要、爱喝归属感、尊重和自尊、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在此阶段人类寻求潜能的充分发展,已经超越了人类的基本需要,属于成长性需要。
85、价值观
人们用来区分好坏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价值观往往被看做仅属于认知范畴,其实它通常是充满情感和意志的,是浸透于整个个性之中支配着人的行为、态度、观点、信念、理想的一种内心尺度。
86、兴趣
是人的认识需要的心理表现,它使人对某些事物优先给予注意,并带有积极的情绪色彩。兴趣是价值观的初级形式,也是人用来评价事物好坏的一个内心尺度。
87、信念
是人对于生活准则的某些观念抱有坚定的确信感和深刻的信任感的意识倾向。信念是价值观的核心层次,稳定性强,指引着人的思想和行为,是一种被意识到的具有理论性的价值取向。
88、理想
是符合客观规律并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现象。理想是价值观指向未来的表现形式,因而更具号召力。
第八章:注意
89、注意
注意(attention)是一种有选择地加工某些刺激而忽略其他刺激的心理倾向,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状态。有三种功能:①选择功能。心理活动指向那些有意义、符合需要、与当前活动一致的各种刺激,避开或抑制那些无意义的附加刺激,具有一定的指向性。②维持功能。进入感觉、记忆的信息,只有经过它才能转换成一种更持久的形式而得到保持。③调节与监督功能。产生机制是定向反射或探究反射。
90、选择性注意
是指个体在同一时刻只对有限的信息给予注意而忽视其他信息的注意。个体在任何时候都被无数刺激所围绕,他总是不断地关注某些刺激并作出反应,同时忽视或至少弱化某些刺激,对它们不发生反应。选择性注意使人们把注意指向于一项或一些工作和事件而不是许多工作和事件。
91、集中性注意
是指个体的意识不仅指向于一定的刺激,而且还集中于一定的刺激的注意。集中性注意包含警觉和搜索。
92、分配性注意
是指个体能对几项不同的任务给予关注或能操作几项任务的注意。很多任务通过大量的练习就会使任务变得简单、容易,只需稍加注意就可以,这时任务的操作已经自动化了。个人在操作自动了的任务的同时还可以操作其他任务。
93、不随意注意
不随意注意也称为无意注意(involuntary attention),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94、随意注意
也称为有意注意(voluntary attention),是服从于预定目的、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这种注意是人向自己提出一定的任务,且自觉地把某些刺激物区分出来作为注意的对象。当个体决定要做某件事(如写作、做作业)之后,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有意地把注意集中在认为要干的事情上。
95、有意后注意17
亦称“随意后注意”,是指事先有预定的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同时具备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部分特征,是有自觉的目的,通常与特定的目标、任务相关联。如熟练驾驶汽车。由苏联心理学家多布雷宁提出。
96、内源性注意
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由知觉者控制的注意,也称为目标指向控制注意。内源性注意是根据观察者的行为目标或意图来分配注意。其发展是渐进的,一开始是宽泛的注意,然后是狭窄的集中。
97、外源性注意
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自动发生的、与当前知觉目标无关的注意,又称为刺激驱动注意。外源性注意是观察者的视野外部的信息所引起的注意定向。
98、注意范围
也称注意广度,是指同时能清楚地观察到的对象的数量。
99、注意稳定性
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久暂特性。是衡量注意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
100、注意起伏
短期内记忆周期不随意跳动的现象。
101、注意分散
是指注意不自觉离开当前应当完成的活动而被无关刺激所吸引。
102、注意分配
是指同一时间把注意分散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或活动上。
103、注意转移
根据一定的目的,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
第九章:感觉
104、感觉
个体对刺激作用于某种感受器所产生的体内外的初级经验或觉知。是一种最初级的经验,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第一步。
105、感觉阀限
是指在刺激情境下感觉经验产生与否的界限。
106、绝对阀限15
刚刚能觉察到的最小物理刺激量。一般来说,感觉是由刺激物直接作用于某种感官引起的。但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人的感觉。例如,我们平时看不见空气中的灰尘,当灰尘落在我们的皮肤表面时,我们也不能觉察到它的存在。但是,当细小的灰尘聚集成较大的尘埃颗粒时,我们不但能看见它,而且能感觉到它对皮肤的压力,这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就是绝对感觉阈限。
107、差别阀限
刚刚能觉察出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异量
108、感觉适应
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09、感觉后效
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如视觉中的后像
110、感觉对比
不同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导致感觉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第十章:知觉
111、知觉
知觉是个体将来自感觉器官的信息转化为有意义对象的心理过程,是个体借助于过去经验来自感受器的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112、知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对象的刺激输入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的时候,知觉形象并不因此发生相应的变化,而是维持恒定。
113、空间知觉15
对自身和周围事物的空间关系的知觉以及对位置、方位、距离等各构成空间关系要素的觉察。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距离知觉、方位知觉等。
114、双眼视差
观察物体时两眼视网膜上的物像差异
115、时间知觉
对事件和运动的知觉
116、生物钟
有机体内存在的各个时间梯度上的周期性节律
117、运动知觉
对客体或客体的部分在空间上的位置变化以及变化速度的知觉。
118、似动知觉
在一定的条件下人们把客观上静止的物体看成是运动的,或把客观上不连续的位移看成是连续运动的。
119、错觉
在特定条件下对事物必然会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错觉不同于幻觉,它是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产生的正常现象。
第十一章:学习
120、学习
学习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蕴含3层含义:学习是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变化;是基于经验的过程。
121、条件反射
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中性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多次结合,动物在条件刺激下产生与无条件刺激下相似的反应。
122、强化
在经典条件作用中,中性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或者指与条件刺激同时呈现、交替呈现或比条件刺激稍后呈现无条件刺激。
123、习得
是指条件反应首次被诱发出来并随着试验的重复而不断增强其频率的过程。
124、消退
指条件作用习得之后,由于条件刺激的多次呈现而没有伴随无条件刺激,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之间的联结逐渐削弱,从而使个体对条件刺激反应的强度和频率逐渐减弱直至消失的过程。
125、泛化
在条件作用习得之初,除条件刺激本身外,那些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其他刺激也或多或少具有条件刺激的效应。
126、分化
动物只对经常受到强化的刺激(500赫兹的音调)产生食物分泌条件作用,而对其他近似刺激则产生抑制效应。
127、第一信号系统
是指以第一信号为条件刺激而建立起来的条件作用系统。第一信号是指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具体刺激物,如声音、光等。这是人类与动物所共有的条件作用机制。
128、第二信号系统
是指以语言和文字为条件刺激而建立起来的条件作用系统。这是人类特有的条件作用机制。
129、操作条件作用
由斯金纳提出,是指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中,有机体的某种反应结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以后在相同的情境中其反应概率就会提高的现象。
130、正强化
指正强化物的出现对有机体的反应所产生的强化作用。正强化是通过增加某种刺激(如奖励)使机体行为或反应速度、概率、强度增加的过程。
131、负强化
是指负强化物的消失对有机体的反应所产生的强化作用。凡是有机体的反应能使厌恶的结果停止,强化该反应的这种结果称为负强化物。可用于塑造机体的行为以改正不良行为。应当注意,不能把负强化物误解为惩罚。无论是负强化物或正强化物,都是增强行为反应的。负强化也是强化某种反应使之继续出现,而惩罚则是减弱或阻止某种行为反应的。
132、惩罚
是一种为了减弱或消除有机体的某种行为而采取的手段。其目的与强化相反,强化是为了让有机体增加某种行为,而惩罚是为了减弱或消除有机体的某种行为。惩罚有正惩罚和负惩罚之分。当不希望出现的行为出现时给予行为者一个不愉快的刺激称为正惩罚。负惩罚是指当不希望出现的行为发生时,取消本来应给予的愉快刺激,如取消本来答应给孩子的玩具。
133、习得性无助2011
个体经多次痛苦的折磨所形成的绝望心态,即使有摆脱痛苦的机会也没有勇气去争取。它是由于后天学习而形成的无能为力的心理体验。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发现。
134、潜伏学习
由美国心理学家托尔曼提出,是指一种不立即表现出外显成绩的学习状态,即使在没有任何强化的情况下,有时动物也会学习。
135、观察学习
班杜拉提出,是指个体不必直接参与学习活动,只凭对他人行为及其行为后果的观察,就可以学到类似行为的学习。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由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四个相互关联的过程组成
136、认知学习11
学习者在某种程度上自发地探索知识的行为,主要表现为知识的习得、意义的习得、直觉的习得和概念的习得。又被形容为知识结构的形成,是在人的知识结构中,以表象、有意义的符号概念或命题形式储存在头脑中的知识经验或信息。
137、发现学习10、12、10教育学
发现学习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的一种学习方法。是一种让学生独立学习自行发现问题,并掌握科学原理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以类似于研究的方法经过独立的探索把握学习内容,然后再进行内化。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是讲授者不直接把学习内容教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些内容。
138、学习迁移
是指一种学习结果对另一种学习的易化或干扰现象。学习迁移广泛存在于知识、技能的各种学习活动中。学习迁移有多种形式:①正迁移和负迁移。前一种学习有助于后一种学习的现象称为正迁移;前一种学习阻碍了后一种学习的现象称为负迁移。②低路迁移和高路迁移。低路迁移是指自然而然、自动发生的迁移;高路迁移是指需要有意识地将某种情境中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另一种情境中去的迁移。③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水平迁移是指个人将所学的经验扩展到其他类似且难度相同的情境去;垂直迁移是指个人会把学得的经验在遇到新情境时重新加以组合,形成比旧经验更高一层次的学习。
139、自我调节学习
是指学习者系统地引导自己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使其指向目标实现的学习。
第十二章:记忆
140、记忆15
是原先的刺激不复存在时所保持的有关刺激、事件、意象、观念等信息的心理机能,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是对信息进行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识记是获得知识经验的记忆过程,具有选择性。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只有被个体注意才能被识记。保持是以记过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巩固过程,也就是信息的储存。储存也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储存的信息在内容和数量上都会发生变化。回忆和再认是恢复经验的过程,也就是信息的提取,是指在需要的时候将编码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予以解码输出并通过反应表现出来的历程。
141、表象
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包括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前者指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脑中再现出来的该事物的形象。后者指对知觉形象或记忆表象进行一定的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新形象。
142、识记
识记是记忆的开初阶段,是获得知识经验的记忆过程。记忆是原先的刺激不复存在时所保持的有关刺激、事件、意象、观念等信息的心理机能,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
143、保持
保持是已记过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巩固过程,即信息的储存。保持是记忆的基本过程之一。通过保持,人对识记的信息进行主动的加工,使自己的知识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更新和丰富。
144、回忆
是指经验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能把它重新回想起来的过程。回忆是记忆的基本过程之一,是恢复经验的过程,也就是信息的提取,是指在需要的时候将编码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予以解码输出并通过反应表现出来的历程。
145、再认
是指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把它认出来的过程。是识记和保持过程的结果,也是识记和保持成绩的量度。再认的速度和确定性,取决于对原事物记忆的巩固程度和当前事物与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相似程度。可分为完全再认和不完全再认两种。前者指对当前事物全面确定的再认;后者指对当前呈现的事物仅有熟悉之感。动物学习实验发现,动物在大多数情况下经过学习能够区分两个范畴的刺激,如辨别客体、地点或个体的特性。
146、情境记忆
是指个人以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或情景为内容的记忆。情景记忆是长时记忆的一种,与“语义记忆”相对。情景记忆接受和储存的信息和个人生活中的特定事件与某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相关,并以个人的经历为参照,是个人真实生活的记忆。
147、语义记忆
是个人对各种有组织的知识为内容的记忆,又称为语词逻辑记忆。语义记忆是以语词所概括的事物的关系以及事物本身的意义和性质为内容的记忆。例如,概念、定理、公式和规则等。语义记忆的组织是抽象的和概括的,它所包含的信息不受接收信息的具体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以意义为参照的。
148、外显记忆
是指对过去经验的有意识的反映。加工过程受意识机制控制。其表现形式有自由回忆、线索回忆和再认。
149、内隐记忆
亦称“自动记忆”,与“外显记忆”相对,是指无意识机制运作的记忆。格拉夫和D.L.沙克特1985年提出。
150、感觉记忆
也称感觉登记,是指感觉刺激停止之后所保持的瞬间映象。它是记忆信息加工的第一个阶段。进入各种感觉器官的信息,首先被登记在感觉记忆中。
151、短时记忆
是指保持短暂且容量有限的记忆。一般保持时限在20秒~1分钟之间,记忆容量为5个~9个信息单位。
152、工作记忆
是指在执行认知任务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暂时储存与加工的有限的资源系统。
153、图像记忆
是指视觉刺激停止后,视觉系统对信息的瞬间保持的记忆。图像记忆的存在是由斯珀林的首创性实验而被确定的,是感觉登记的一种贮存形式。
154、记忆术
是指任何牢记材料或改善记忆的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帮助人们记忆。从本质上讲,记忆术就是给一些原本是无意义的或任意组合的材料赋予意义,使新材料同熟悉的已编码的信息相联系,从而便于回忆。记忆术主要有自然语言媒介法、地点法和视觉心象法。
15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也称保持曲线,是指记忆研究中记录遗忘发展进程的曲线。反映记忆保持量随时间而变化的一般规律。这条曲线说明在识记后的最初一段时间里,遗忘的速度较快,以后逐渐减慢,最后才稳定在一个水平上。遗忘的进程不仅受时间因素的制约,还受学习材料的性质,学习的程度等的影响。
156、前摄抑制
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再现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两种中等相似度的无意义学习材料,在相同的情境中以较短的时间间隔进行学习时,最有可能出现较大的前摄抑制。
157、倒摄抑制
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再现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如果两组学习材料之间既有相似又有不同,倒摄抑制的影响最大
158、舌尖现象
指的是明明知道某件事,但一时回忆不出来的情况。该现象是由于来自环境或主体自身的一些干扰因素引起的暂时性抑制造成的。此时的遗忘可能只是暂时性的,所记忆的信息仍然保存在那里,只是一时提取不出来而已,一旦有了正确的线索,经过搜寻,所要的信息就能被提取出来。
第十三章:思维
159、思维16
是指在超出现实的情境下分析有关条件以求得问题解决的高级认知过程。把思维称为高级认知加工的提法是指相对于感知觉、记忆而言的另一种更为复杂的认知加工。思维有很多种,如命题思维、心象思维和动作思维;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60、聚合思维
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只有当问题存在着一个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时,才会有聚合思维。
161、发散思维10
是一种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去探索新的远景,去追求多样性的思维。只有存在着几种解决方案,或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但没有人知道,或不是人们都同意这是最好的答案,在这样的情况下才会有发散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关系密切,是创造力水平的决定因素。
162、创造性思维
是产生新的并有社会价值成果的思维,具有独创性。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新颖的、独特的并具有社会价值意义的思维活动。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
163、表象
是指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的再现。包括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前者指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脑中再现出来的该事物的形象。后者指对知觉形象或记忆表象进行一定的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新形象。
164、原型
是指最能说明概念的典型实例。原型是事物的最初模型,即最先形成的原始的形态或类型。
165、推理
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出发推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推理是由判断构成的,并依据判断之间的真假关系,由已知确立未知的思维过程。
166、前提气氛效应
是指前提的气氛会促使人按照某个气氛来接受或推出不正确结论的现象。
167、赌徒谬误
是指罗特在研究中发现的某些被试出现类似赌徒的惯常想法。即“赢多了就有可能要输,输多了就有可能要赢”。有此观念者认为,机遇是变化不定的,若某次努力失败,则下一次有可能成功;若某次努力成功,则以后有可能失败。
168、算法式
是指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简而言之,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进行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169、启发式
是由以往解决问题的经验形成的一些经验规则。与算法式不同,启发式并不能保证得到答案,但这种缺点可以通过其容易且速度快的优点而得到补偿。
170、手段-目的分析
问题解决者不断地将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进行比较,然后采取措施尽可能地缩小这两个状态之间的差异。
171、顺向工作
也称顺向推理(working forward),是指从问题的已知条件出发,通过逐步扩展已有的信息直到问题解决的一种策略。
172、逆向工作
也称逆向推理(working backward),是指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出发,按照子目标组成的逻辑顺序逐级向当前状态递归的问题解决策略。其主要特点是将问题解决的目标分解成若干子目标,直至使子目标按逆推途径与给定的条件建立直接联系或等同起来,即目标—子目标—子目标—现有条件。
173、假设检验
是一种问题解决策略。一般分为两步进行:①产生一个“候选”答案;②检验它是否真是答案。如果被否定,则另产生一个“侯选”答案,并再度检验,直到找出真正的答案为止。
174、问题表征
是指在头脑中对问题进行信息记载、理解和表达的方式。要能解决一个问题,不仅有赖于人们分解该问题的策略,也有赖于对该问题如何进行表征。
175、思维定势17
是个体先前的思维活动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后继同类思维活动的决定趋势。定势常常是意识不到的,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最初研究定势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的是梅尔
176、功能固着
指一个人看到某个物品有一种惯常的用途后,就很难看出它的其他新用途的现象。如果初次看到的物品的用途越重要,也就越难看出它的其他用途。这个概念是德国心理学家东克尔首先提出的。功能固着也是思维活动刻板化现象,这种现象使人们趋向于以习惯的方式运用物品,从而妨碍以新的方式去运用它来解决问题。
177、酝酿效应
是指当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一段时间,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然后再回过头来解决,反而可能很快找到解决办法的现象。在酝酿期间,个体虽在意识中终止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但其思维过程并没有完全终止。而仍然在潜意识中断断续续地进行着。通过酝酿,最近的记忆和已有的记忆被整合在一起,弱化了心理定势的效应,并容易激活比较遥远的思维线索,因而容易重构出新的事物,产生对问题的新看法,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178、直觉
是指不经过复杂的逻辑思维过程而直接迅速地认知事物的思维。同一般的思维活动不同,是对事物的直接察觉而不是间接认识。时常在直接感知外部事物的基础上进行。
179、灵感
是指在豁朗期,具有创造性的新观念可能突然出现的现象。其特点:①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处于优势兴奋状态,将全部精力投入创造性活动的客体上;②情绪异常充沛和亢奋,对创造性活动的客体充满激情;③智慧高度敏锐,思维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阻碍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出现认识上飞跃。灵感可遇而不可求,它是创造性思维导向创造结果的关键。
第十四章:言语
180、语言
是人类用各种有组织的方式将词汇组合起来以便于沟通的符号系统,也是人类进行思维、抒发情感、传递知识的工具。语言这种符号系统,包括语音系统、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
181、言语
使人们在交际和活动中应用语言的过程和产物。
182、内部言语
是产生于大脑内部的未经发声器官发出声音的言语。内部语言的最大特点是语言发音的隐蔽性。
183、单侧化
指两侧半球功能特定化的现象。看起来似乎是完全对称的大脑两半球,实际上在大小和重量上,尤其在功能上是差异的。主要表现在左、右两半球在实现语言、逻辑、数学和空间认知、雕刻、音乐等方面功能的差异。
184、咿呀学语阶段
是指6个月前后的婴儿发出一连串的声音(典型的是由一个辅音一个元音组成),而且是有节奏地、有语调地加以重复的时期。
185、单词句阶段
是指从一周岁左右到两周岁儿童的语言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儿童一次只会说一个词,但他常常用一个词来表达整个句子的信息,从而起着一个句子的作用。
186、全息短语
是儿童在单词句阶段说话的主要形式。例如,儿童把所有的四脚动物都叫做“狗狗”,把所有男人都叫做“爸爸”。
187、双词句阶段
是指在单词句阶段的中后期,约十八个月左右,儿童的全息短语逐渐被一种新的句子——双词句所取代的阶段。开始时,儿童把两个单词连接起来说,中间还有停顿:“妈妈、饭饭。”再进一步发展为双词句:“妈妈饭饭”。
188、电报式言语
是指儿童一旦越过了双词句阶段之后,在他们的话语中出现的较长短语的言语。这一概念由布朗(Brown,1973)提出。早期电报式语言的特征是句子简短,基本上是由实词构成的简单句,通常是名词和动词。这种语言之所以称为电报式的,是因为这些句子中没有功能词,即没有动词时态词尾,没有名词复数词尾,没有前置词、连词、冠词等。随着电报式语言阶段的发展,功能词便逐渐加入句子之中。
189、转换生成语法理论
乔姆斯基(Chomsky,1972)提出,他认为语言基本上不是习得的,而是天赋的。儿童天生具有一种加工语言符号的大脑内在机制,随着儿童的发展,这种内在机制在一定的条件下被激发,儿童即能自然获得语言。他还进一步假设,语言是一种结构,设想人有一种天生的语言习得装置。成人结构完整的语言材料输入儿童的这一装置,经加工建立起该种语言的语法规则,这样儿童就能在听到少量语言的情况下理解和说出大量合乎语法的新语言。
190、关键期
是从生物学上确定的一段时间,指一个有机体做好最佳准备以习得某种特殊反应的时间。它是儿童学习某种知识、技能比较容易或其心理的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来源于奥地利动物学家洛伦茨对动物印记的实验研究。研究表明,2岁~4岁是语音学习的最佳期,数概念学习的最佳期在5岁~5.5岁,坚持性行为的发展则在4岁~5岁之间最迅速。关键期概念的提出促使人们重视早期教育,重视适时恰当的教育,丰富了儿童心理与教育理论。在强调抓住最佳期及时进行相应教育以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同时,不能片面认定错过最佳期,个体就难以获得良好发展。要充分考虑心理发展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原理,避免夸大最佳期效应。
191、言语产生
也称言语表达,包括说话和书写,是由思想到说话(或书写)的过程。
192、深层结构
是转换生成语法的术语,它是指说话者试图表达的句子的意思。深层结构有两个加工方向:一是转换成分把深层结构转换成表层结构,表层结构又利用语音成分转换成发音的声音;二是深层结构由语义成分确定出意思。
193、表层结构
是指人们实际上所听到或看到的语句形式,或说话时发出的声音以及书写时所采用的书面形式。它表示用于交际中的句子的形式,决定句子的语音。
194、言语理解
是指根据语音或书面文字来确立意义的过程。语言的理解也就是确立语义的过程。对单词的理解是言语理解的初级水平(第一级水平);对短语和句子的理解是较高水平(第二级水平);对说话人的意图或动机的理解是第三级水平。
195、体态语
是由人体发出的具有表情达意功能的一套图像性符合,包括人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肢体动作和身体位置的变化。
196、空间语
人际交往中双方间距离发生的动态变化。
第十五章:情绪
197、情绪
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情绪刺激等复杂成分。需要是情绪产生的重要基础。依需要是否获得满足,情绪具有肯定或否定的性质。
198、情感
即情绪过程的主观体验。情绪这个概念可以既用于人类,也用于动物,情感这个概念通常只用于人类,特别在描述的高级社会性情感时。情绪概念既可以用于人类,也可以用于动物。情感经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如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憎恨以及对美的欣赏等。作为一种体验和感受,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情感和情绪是有区别的,但又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稳定的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且它又通过情绪来表达。情绪也离不开情感,情绪的变化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中蕴含着情感。情绪和情感是与人的特定的主观愿望或需要相联系的,统称为感情。
199、感情
是用来表示情绪、情感这一类心理现象的笼统称谓。它既包含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低级情绪,也包含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高级情感。感情综合反映了人的情绪、情感状态以及愿望、需要等的感受倾向。
200、情绪体验
是指情绪发生时的主观感受。情绪发生时并非所有的内部体验都是情绪,但直接的主观体验是情绪现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每种具体的情绪体验在主观感受上是相对稳定的。
201、基本情绪
又称初级情绪,是指人类和动物共有的,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并且具有特定的生理模式和相应的表情。
202、情调
是一种伴随着感觉而产生的情绪状态。通过语感意蕴的运用、形状色彩的组合、节奏旋律的安排、情景场面的布置、镜头画面的组接等各种艺术语言手段来营造。
203、心境
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具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一般的情绪反应持续时间短则几秒钟,长则几小时,但一种心境可以持续多个小时,甚至很多天。心境不同于其他情绪状态的显著特点是:它不具有特定的对象性,即不针对任何特定事物。它是一种带渲染性的情绪状态。人的心境跟生物节律有着密切关系,心境还表现出周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204、激情
是一种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激情状态下自我卷入的程度很深,失去了身心平衡,伴有明显的生理和身体方面的变化。
205、应激17
是指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所引起的情绪状态。在不寻常的紧张状况下人体把各种资源(首先是内分泌资源)都动员起来,以应付紧张的局面,这时所产生的复杂的生理和心理反应都属于应激状态。应激的概念是由加拿大内分泌学家塞里(H.Selye)在1936年发表的《各种伤害作用引起的综合征》中提出的。他认为,适应外部环境是有机体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反应,在危急状态下的应激反应会导致适应性疾病。在应激状态下,人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变化、情绪体验和心理反应。在生理变化的同时往往还伴有如焦虑、烦躁、恐惧、情绪波动、好激动、发脾气,也有自卑、自罪、害羞等情绪体验。
206、情操
是人对具有一定文化价值的东西(如道德、学问、艺术等)所怀有的带有理性的深沉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等。
207、道德感
是指人根据道德规范来评价社会现象时所体验到的情感。道德不仅是调整人们的关系的行为规范,同时又是评价人们行为善恶的标准。由于在不同的历史时代、社会制度及阶级阶层中,道德标准是不同的,所以道德感总是受制于社会历史生活条件的。
208、理智感
是人在获取知识的活动时所产生的情感。它是与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等的满足与否相联系的。理智感是在认识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又反过来推动着人的认识的进一步深入,成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动力。
209、美感
是人在欣赏自然景物和文学艺术时所体验到的崇高、优美的情感。美感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不同的阶层中人们的审美标准是不同的,因而对各种事物的美的感受也不同。
210、表情
是指情绪在有机体身上的外显行为,也称为情绪表现。它包括情绪在面部、言语和身体姿态上的表现,称为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和身段表情。
211、面部表情模式
是指先天预存的,不仅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均可见到,而且在先天盲者中也有基本相同表现的模式。在情绪心理学家看来,面部表情是最敏感的情绪发生器和显示器。
212、情绪识别
是指通过分析表情及其发生情境等因素了解表情的性质和含义。情绪识别实际上并不是针对表情本身的,而是针对它背后的意义。情绪识别是一种复杂的认知过程,包含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等。而情绪识别的准确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213、同理心12
是指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同理心是情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理心最重要的是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理解问题,将心比心,从而减少误会和冲突。
第十六章:意志
214、意志15
是指人为了一定的目标,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人要达到自己预定的目的,就一定要克服种类各异和程度不同的困难。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只有人才有意志活动。但是,也并不是所有自觉的有目标的行动都有内心意志努力的性质。
215、目标
是个人确立并指导其行为的内部心理表征。个人的目标是指那些引导个人的行为的目的或目标的心理表征。目标的特点有:①目标的多样性;②目标的组织性;③目标的动力性。
216、抱负水平
是指个人在做某件实际工作之前估计自己所能达到的成就水平,它与一个人目标的确定和选择密切相关。抱负水平制约着对行动目标的追求。个人的抱负水平是后天形成的。影响一个人的抱负水平的因素包括:①自信心②个体成败经验③团体成败经验。
217、冲突
是指两个或多个追求目标之间的斗争。意志行动中常常伴随着冲突与矛盾心理。在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两个阶段都可能产生冲突和矛盾心理。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①双趋冲突;②双避冲突;③趋避矛盾;④多重趋避矛盾。
218、矛盾心理
是指对一个目标追求过程中所产生的混杂感情。意志行动中常常伴随着冲突与矛盾心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①双趋冲突;②双避冲突;③趋避矛盾;④多重趋避矛盾。
219、双趋冲突2017
是指一个人同时想追求两个目标,但由于条件所限只能选择其一,不得不被迫放弃自己所爱的目标之一的冲突。
220、双避冲突
是指一个人同时遇到两个有威胁性而都想躲避的目标,但不得不从两所恶者或两躲避中必须择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这种冲突会出现两种可能:第一种是犹豫不决或优柔寡断。第二种可能是逃避或拒绝选择。
221、趋避矛盾
是指一个人在追求一个目标的过程中兼具好而趋之和恶而避之两种情感的矛盾冲突。。陷入这种矛盾的人在远离目标时,趋近目标的倾向往往大于避开目标的倾向;但随着目标的接近,避开的倾向便会急剧增强,以致超过趋近的倾向,使人放弃对该目标的追求。
222、多重趋避矛盾
是指一个人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具有趋避两方面的不同好恶情感的矛盾。一些分析表明,这类冲突往往是下列最常见也是最难解决的单一趋避冲突相互交织所致:①独立与依赖的冲突;②亲密与分离的冲突;③合作与竞争的冲突;④冲动的表达与道德标准间的冲突。
223、决策
是指进行选择的过程。无论在采取决定阶段或是执行决定阶段,意志行动都包含决策这一重要心理成分。最常见的划分是下列六个步骤:①意识到决策的必要性;②确定目标,定义问题;③形成决策的备择方案;④对各方案进行维度分析;⑤评估各备择方案;⑥作出决策。
224、意志控制
是个人操纵事件的进程和结果,使之与预期目标相一致的过程。意志的控制作用既可以是向外的,也可以是向内的。前者是按照主体预期的目标来改变外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后者则是按照主体预期的目标来改变或塑造自身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意志对环境的控制和对自身的控制是密切联系的。意志的控制作用是通过对行动的激励和克制来实现的:激励表现为推动人为达到目标而积极行动起来;克制则表现为制止与预定目的相矛盾的行动。在具体的活动中意志对行动控制的激励和克制是互相联系的。
225、失控
是指当人遇到有威胁性的情况而自己又无力应付时就会觉得自己对事件失去了控制能力的现象。正常状态下的失控时,人们的反应虽各不相同,但一般都有下列行为:①寻求信息②对困境反应加剧③抗争或消沉。
226、控制点
控制点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信念,由罗特提出,维纳进一步发展。控制点可以分为内控点和外控点。持有外控点信念的人常常把自己的行为后果归结为运气、命运或是他人力量的影响,个人在外力面前无能为力;与之相反,持有内控点信念的人往往把行为后果归因于自己的行为和人格特征,相信凡事操之于己,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可影响和改变环境,控制自己的生活和命运。
第十七章:智力
227、智力
是指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是个人有目的地行动、合理地思考、有效地应付环境的一种综合能力。心理学家对智力的三种基本研究取向:①因素结构取向;②信息加工取向;③原型取向。
228、能力
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那些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和人的某种活动相联系并表现在活动中。能力是保证活动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但不是惟一的条件。人的能力可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优势能力与非优势能力等。
229、知识
是指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能动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是信息在头脑中的储存。知识有不同的分类,就反映事物的深度而言,可分为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就表述形式而言,可分为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就其概括水平而言,可分为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就其层次关系而言,可分为上位知识、下位知识和并列结合知识等。
230、技能
是个人掌握的动作方式,是指个体通过练习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技能具有以下特点:①表现为一种动作系列,属于动作经验,区别于知识或认知经验;②一种合法则的活动方式,其动作顺序以及动作的执行方式,均需符合活动法则或规则的要求,区别于一般的随意运动方式;③通过学习及练习而获得,区别于本能。根据活动中的主要成分,分为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两种;根据其复杂程度,分为初级技能和高级技能。
231、智力技能10、12
是技能的一种。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的心智活动形式。智力技能与操作技能相比,具有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动作执行的内潜性、动作结构的简缩性三个特点。
232、动作技能11
又称为运动技能或操作技能,是指由一系列的外部动作以合理的程序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如书写、骑自行车等技能。根据是否需要操纵一定的工具可分为操纵器具的动作技能和机体动作技能。动作技能不仅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还是学生出色地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条件。
233、心理测量
是指依据约定的心理学理论,采用某种方法将人的特定行为反应数量化,并据此推论与这些行为相应的心理水平的过程。心理测量的对象可以是智力、性格、兴趣、动机等各种心理特质。心理测量的必备条件有:①信度,是指一个测验所测得的分数的可靠性或稳定性。经常用来估计测验信度的指标有折半信度、再测信度和评分者信度三种。②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欲测量某种心理特征的准确程度。③常模,是解释测验分数的依据,是指特定参照团体在测验上所获得的平均分数。
234、信度
是指一个测验所测得的分数的可靠性或稳定性。当一个测验具有信度时,用它去测量同一群人在不同的时间里所测得的分数几乎是相同的。不同的测验要求不同的测量信度。
235、效度
指一个测验欲测量某种心理特征的准确程度。理论上定义为:与测量目标有关的真实分数方差与总方差的比率。真实分数方差指由测验要测量的变量引起的变异。美国心理学会在1974年所发行的《教育与心理测量之标准》一书中将效度分为三大类:即内容效度、构想效度和效标效度。
236、常模
是指作为参照标准的分数分布。个人接受测验所得到的分数还只是原始分数,它本身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只有把它同别人在该测验上得到的分数进行比较,才能判断其优劣高低。
237、心理年龄
亦称“智力年龄”,是根据个体智力发展程度确定的年龄,可能等于、大于、低于实际年龄。由法国心理学家比纳提出。比纳认为,人的智力随年龄的增长而系统增长,每一年龄的智力,可以用这一年龄阶段的大部分个体所能完成的智力作业来表示。
238、智商
是一个人的心理年龄(MA)与其实足年龄(CA)的比值。智商是个体智力高低的数量指标,分比率智商和离差智商两种。韦克斯勒编制智力测验时,依据统计学原理采用离差智商。智商为100者,其智力相当于他的同年龄人的一般水平,属于中等智力。智商高于100,表明智力较佳;低于100,则表明智力较差。
239、离差智商
是指用标准分数来表示的智商,即让每一个被试和他同年龄的人相比,而不像以前比纳量表所用的智商是和上下年龄的人相比。以某一年龄段内全体人的智力分布为正态分布,以该年龄组的平均智商为参照点,以标准差为单位求得的个体在智力测验中的标准分数。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在智力测验中首创。
240、液态智力
是指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如对关系的认识,类比、演绎推理能力,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等,它较少地依赖于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决定于先天的秉赋。液态智力是一个人生来就能进行智力活动的能力,即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1、晶态智力2010
是一个人通过其液态智力所学到的并得到完善的能力,是通过学习语言和其他经验而发展起来的。晶态智力依赖于液态智力。如果两个人具有相同的经历,其中一个有较强的液态智力,那么他将发展出具有较强的晶态智力。然而,一个有较高液态智力的人如果生活在贫乏的智力环境中,那么他的晶态智力的发展将是低下的或平平的。
242、情绪智力
是人的一种社会智能。这一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沙洛维和梅耶提出。梅耶和沙洛维认为情绪智力包含四个主要成分认为情绪智力包含四个主要成分:①准确和适当地知觉、评价和表达情感的能力;②运用情感、促进思考的能力;③理解和分析情感、有效地运用情感知识的能力;④调节情绪,以促进情感和智力发展的能力。这一定义反映了情感在智力功能中起积极作用的新观点,即情感可以使思维更聪明,人们也可以聪明地思考他们自己和他人的情感。
243、遗传限
是指个体发展受制于遗传的一段阈限,即从下限到上限之间的一段距离。
244、超常儿童
是指智力发展突出优异,或具有某方面特殊才能的儿童。在古代,这类儿童被称为神童,以为他们是天降神赐的。20世纪前,在西方学者中,天才遗传决定论占优势,这类儿童被称为天才。学者们还认为天才儿童的概念里不仅包括创造力,还应包括像卓越的领导能力、数学能力等特殊才能。我国心理学界和教育界把这类儿童称为超常儿童,认为超常儿童的心理结构中不仅包含智力和创造力,也包含一些非智力个性特征。
245、智能不足
是一种心理发展障碍,以智力低下和适应能力缺陷为主要特征。一般认为,智商在70以下者为智能不足。智能不足并不是某一种心理过程的破坏,而是各种心理能力的低下。可分为三个等级:①轻度:智商50~70,生活能自理,能从事简单劳动,但应付新奇复杂的环境有困难,学习有困难,很难领会学校中抽象的科目;②中度:智商25~50,生活能半自理,动作基本可以或部分有障碍,只会说简单的字或极少的生活用语;③重度:智商25以下,生活不能自理,动作、说话都有困难。
第十八章:人格
246、人格
是指一个人的才智、情绪、愿望、价值观和习惯的行为方式的有机整合。它赋予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模式,这种知、情、意、行的复杂组织是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的结果,包含着一个受过去影响以及对现在和将来的建构。基本特性包括:①人格的整体性②人格的稳定性③人格的独特性
247、气质
是指个人在生活早期就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性差异,即那些由遗传和生理决定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把人的气质分为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
248、性格15
是指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个人社会行为的特征,性格特性取决于特定的文化模式和社会环境。
249、场依存型
是威特金的认知风格研究。场依存者在认知加工信息中倾向于依据外在参照,自我与非我的心里分化程度低,对他人提供的社会线索敏感,优先注意自己所处的社会人际关系。
250、场独立型
场独立者在认知加工信息中倾向于个人的内部参照,自我与非我的心里分化程度高,对他人提供的社会线索不敏感,行为时非社会定向的。
251、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组成,是人格的一个最难接近而又极其原始的部分。它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倾向,其中各种本能冲动都不懂什么逻辑、道德,只受“快乐原则”的支配,盲目追求满足。
自我是人格中意识部分,是来自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知觉系统,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下,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这部分在事实原则指导下,既要获得满足,又要避免痛苦。自我负责与现实接触,是本我与超我的仲裁者,既能监督本我,又能满足超我。
超我是道德化的自我,是人格中最后形成的而且是最文明的部分,它反映着儿童从中生长起来那个社会的道德要求和行为标准,它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那个能够进行自我批判的道德控制的部分,与本我处在直接而尖锐的冲突中。
252、社会自我2010
个体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担任的各种社会角色的知觉,包括各种角色关系、角色地位、角色技能和角色体验的认知和评价。用社会自我来强调个人与社会的有机联系。
253、自我实现
是指个体的各种才能和潜能在适宜的社会情境中得到充分发挥,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的过程。亦指个体身心潜能达到充分发展的境界。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这是个体对追求未来最高成就境界的人格倾向性,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但不是每个人都能自我实现。能自我实现的人是极少数,仅为1%。
254、自我和谐
罗杰斯提出,个人的自我概念中没有心理冲突的现象。
255、人际关系11、12
广义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角色关系、文化关系、心理关系等一切方面。狭义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是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其变化和发展取决于彼此的需要从对方获得满足的程度。
256、社会性11
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学习到的如何依据社会规范对待自己,对待他人,遵规守纪等方面的态度、观念和行为。是人体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生存的属性,人的社会性主要包括利他性、服从性、依赖性以及更加高级的自觉性等特性。
257、特质
是指个人在大多数情境中表现出的相对稳定而持久的特性。特质主要具有以下一些性质:①特质是真实存在于特定个体中的一种神经生理结构,而不是用来说明或解释人们行为的一种标签;②特质决定或引导人们的行为。它并不只是对特定刺激所作出的反应,而是赋予人们去寻求合适刺激的动机,并与环境交互作用而产生行为;③特质是一种可以明显加以辨别的特性,通过较长时间对行为的观察,从个人对相同或相似刺激的反应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上便可以推测出特质的存在;④一种特质与其他特质之间是相对独立的;⑤有与特质不一致的行为或习惯,但这并不证明特质不存在;⑥特质可以用连续的尺度来加以测量。
258、“大五”
是近年来最为流行的人格特质分类模型。图普斯和克里斯特尔对8组不同的从只受过高中教育的空军士兵到一年级的研究生被试样本的相关矩阵进行了重新分析。这些数据包括同伴评定、导师和教师评定,以及经验丰富的临床医师的评定。结果发现有五个相对显著和稳定的因素,除此之外没有得到任何结果。这五个因素及其特质是外向性、情绪性、宜人性、责任心和开放性。
259、自我强化
是指个人依据强化原理安排自己的活动或生活,每达到一个目标即给予自己一点物质的或精神的酬报,直到最终目标完成。
260、人格评鉴
是指在具体的条件下用系统的方法收集有关资料,从而确定出要测量的人格特征的方法。这些资料包括情境的性质、刺激的性质、指导语及被试的反应等。
261、自陈量表
是一种要求被试自行报告,回答关于他们在各种情况下的行为或感受等问题的测量工具。这些纸笔测验的题目涉及症状、态度、兴趣、恐惧和价值观等维度,被试则要表明每个叙述句和自己的情况相符合的程度,或对每个题目的同意程度。自陈量表法是最常用的人格评鉴方法。
262、MMPI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简称MMPI)是以经验建构的自陈量表。MMPI在1943年出版,是一种探测人格病理倾向的测量工具,其设计是将被试的反应与已知患有某种心理疾病的人的反应相比较来记分。
263、16PF
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简称16PF)是由因素分析建构的自陈量表。自陈量表是一种要求被试自行报告,回答关于他们在各种情况下的行为或感受等问题的测量工具。卡特尔编制出16种人格因素问卷来测量人们的人格,该问卷共187个题目。这16种人格特质(或人格因素)包括:服从性对支配性;保守性对试验性;情绪性对稳定性;权宜性对真心实意;直率对机灵;团体志向对自负;谦恭对武断;低智力对高智力;平静对忧虑;注重实行对富于想象;松弛对紧张;缄默对开朗;胆小对冒险;清醒对听天由命;坚强对柔弱;信任对多疑。
264、投射测验
是向被试呈现模棱两可的刺激材料(如墨迹或不明确的人物图片),要求被试解释其知觉,让他在不知不觉中将其情感、态度、愿望、思想等投射出来的测量工具。最有名的人格投射测验是:①罗夏墨迹测验②主题统觉测验。
265、罗夏墨迹测验
罗夏墨迹测验,它是由瑞士精神病学家罗夏(H.Rorschach)于1921年编制。它由10张对称的不同墨迹图组成。让被试一次看一张墨迹图卡,并描述他看到了什么。然后主试又让被试再看一次图片,并询问与其当初反应有关的特定问题。在测试过程中,主试同时观察被试的行为,记录其动作与表情、对某个墨迹图的特殊反应,以及一般的态度。
266、主题统觉测验
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默里和摩根编制的。默里和摩根认为需要有时是外显的,有时是内隐的,主题统觉测验测量的是个人的内隐需要。
简答与分析:
一、现代心理学学派:
⑴构造主义:(心理学上第一个学派)
创始人:冯特。理念:主张人的心智具有先天结构。
评价:纯内省和纯科学的分析,严重脱离实际,并且清规戒律甚多,结局比较短命。
⑵机能主义:
创始人:詹姆斯、杜威。理念:强调意识活动在人类有机体的需要与环境之间起重要的中介作用。反对把心理学只看做一门纯科学。
评价:深受达尔文进化论中适者生存的思想和美国实用主义的影响。对心理学发展的影响较小,被行为主义心理学代替。
⑶行为主义:号称心理学的“第一势力”
创始人:华生。理念:刺激-反应(S-R),认为对人的行为和动物的行为必须在同一层面来考虑。
⑷格式塔心理学:也叫完形心理学
创始人: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理念:每一种心理现象都是一个格式塔,是被分离的整体。
评价:强调整体并不等于部分之和,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的理论是正确的。
⑸精神分析:“第二势力”
创始人:弗洛伊德。 理念: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人先天具有的,其唯一目的是消除或减轻机体的紧张以获得满足和快乐;超我是内化了的道德标准,竭力压抑本我的盲目冲动;自我是介于两者间,负责理智的调节本我、超我和外界三者的关系。
评价:一些概念如潜意识动机、防卫机制等已被主流心理学所采纳,但他的研究方法缺乏科学的严谨性则一直受到科学心理学家的批评。
⑹人本主义:“第三势力”
创始人:马斯洛、罗杰斯。 理念:强调人的自由
评价:集中于对自我意识的探究,促进了对自我意识研究的发展。不过,用语大多具有模糊性和主观性,很难对其下操作性定义。
二、判断题:10
1、性格无好坏之分。8、任何性格都有其优缺点,所以,性格无好坏之分。12
西南大学考研心理学笔记整理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1-05
相关话题/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学硕统考2018考研真题(回忆版)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学硕统考2018考研真题(回忆版)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032018年北京大学347心理学专硕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8年北京大学347心理学专硕考研真题(回忆版)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032017年中山大学347心理学考研真题分析
1、试卷结构和参考书单中山大学今年第一年考专硕,不只是参考书目跟学术的差不多,从一线反馈回来的消息也知道题型跟学术的也差不多。所以,在没有更多的参考信息之前,同学们可以用一颗学术的心复习专硕是准没错滴。从题型上来看,可能是出题老师们觉得自己出的题还无法用现存的题型命名,所以中大的卷子乍看起来很唬人,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03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640心理学考研真题分析
今年的考题可谓色香味俱全,名词解释、简答、案例分析样样不落。注重食材选择,对基础的考查并不调以轻心;硬菜依旧是案例分析和激励方案设计,还增加了实验设计!1、试卷结构和参考书单名词解释,简答题,案例分析上海师范大学在名词解释上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032017年复旦大学347心理学考研真题解读
1、试卷结构和参考书单从今年最新的考卷来看,出题老师没有换,题还是那些题,50个基础、简答、分分钟能搞定的选择题。接下来是一如既往比较nice的实验分析题,把自我参照效应的实验过程给搬到卷面上来了。这就提醒18年考研的童鞋们,不但要多多学习实验设计,而且还要有空没空多瞄瞄前辈你们做的经典实验。搞不好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03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347心理学考研真题分析
1、试卷结构和参考书单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从题型上来看,华师考了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样样都有。其中单选20题、名词解释10题,简答题8题,论述题6题,题目较多,每道题的分值悬殊不是太大。从题目内容来看,华师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推荐参考书目:【重点科目】1.《普通心理学》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03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347心理学考研真题分析
厉害了word哥,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347心理学真题新鲜出炉,300分的题目由15道主观题平均瓜分,旗鼓相当,每道题的高分值都让人无法轻视。但是,好消息是虽然涵盖科目众多,考查知识依然稳扎稳打,以基础为主。1、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347心理学考研真题试卷结构简答题从题型上来看,东北师范大学只考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032017年苏州大学心理学考研真题解读
一、名词解释方差分析想象长时记忆特征分析曲线非参数检验二、简答简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实验减法反应布鲁纳的学习认知理论气度与性格的关系信度和效度关系恒定刺激法三、论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信息加工影响问题的解决因素皮亚杰的学习建构力量编制测验的步骤四、答题1、实验大题2、关于短时记忆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032017年考研心理学统考试题详细分析
2017考研已经结束,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研究中心第一时间进行真题解析,方便各位考生及时了解真题相关动态。今年心理学统考题我研究了一下。今年主要题目和去年感觉不一样,偏的地方没有去年那么偏,去年考了一些非常细碎的知识点,今年没有,包括多项选择里,内部动机都是比较常规的考试题,这章里我反复强调过工作技艺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032017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765学硕考研真题点评
北师大心理学765学硕真题点评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032017年考研北师大心理学765学硕真题点评
2017年考研北师大心理学765学硕真题点评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032017年考研312心理学答案
312心理学答案: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032017年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347应用心理考研真题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347应用心理考研真题: ...专业课考研资料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03考研心理学:冲刺阶段的三大高效备战方法
在冲刺阶段,如何高效地利用好所剩无几的时间备战心理学专业课,成为大家关心的话题。梳理出适合广大考生现阶段学习任务的三大高效备战方法。1、知识模块练习法知识点最终是通过考题来检验考生对知识点的运用,复习时固然要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还要注重转化考题后的实践能力。以往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考生在平时复习得很 ...专业课考研经验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032016年考研心理学考试真题(简答+综合)
三、简答题:第76~80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76、简述费希纳定律和史蒂文斯定律。77、简述斯腾伯格关于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方式的三种假设及研究结果。78、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79、编制心理测验量表时制定常模的步骤。80、近一个世纪以来,某城市的居民患抑 ...历史学考研招生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8-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