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简明教育史 圣才考研复试笔记(非常详细)(5)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2018-02-01
2.科举制度创立于( )。
A.魏晋南北朝 B.唐朝 C.隋朝 D.宋朝
3.韩愈的教育思想区别于其他教育家的最显著特点是他的( )。
A.人才思想 B.教学思想 C.师道思想 D.“性三品”思想
4.“重振儒术”是哪朝的文教政策?( )
A.汉朝 B.魏晋 C.唐代 D.元朝
5.唐朝科举考试方法中的策问是从( )射策发展而来的。
A.西汉 B.魏晋 C.隋朝 D.东汉
6.诗赋考试始于( )。
A.西汉 B.魏晋 C.隋朝 D.唐朝
7.唐朝时,各级学校统一的教材称为( )。
A.三经新义 B.六经 C.四书五经 D.五经正义
8.隋唐时期设立的专门管理教育的中央政府教育管理机构是( )。
A.国子寺 B.国子学 C.国子监 D.太学
9.下列学校中,不属于六学的是( )。
A.律学 B.算学 C.书学 D.医学
10.科举制度是由( )设立的。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11.科举制考试中,生源来自中央和地方官学的考生被称作( )。
A.生徒 B.诸生 C.乡贡 D.弟子
12.唐朝科举考试科目中,除了进士之外,学子比较热衷的是( )。
A.明法 B.明字 C.明算 D.明经
13.下列不属于唐朝科举考试方法的是( )。
A.帖经 B.墨义 C.时务策 D.诗赋
14.科举考试中偏重测试考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试方式是( )。
A.帖经 B.策论 C.诗赋 D.经义
15.韩愈所说的性三品中,( )的人不适合于接受教育。
A.上品 B.中品 C.下品 D.次品
16.与韩愈的“文以载道”相呼应,共同推动古文运动的开展的是( )。
A.欧阳修 B.白居易 C.柳宗元 D.陈子昂
17.唐朝时期,从哪个国家引进了佛学?( )
A.朝鲜 B.印度 C.日本 D.波斯
参考答案:
1.C 2.C 3.C 4.C 5.A 6.D 7.D 8.C 9.D 10.B 11.A 12.D 13.C 14.B 15.C 16.C 17.B
二、名词解释
1.六学二馆
答:六学二馆是唐代中央官学的简称。六学指国子监所属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和律学。二馆指门下省所属的弘文馆和置于东宫的崇文馆。隋唐时官学有了较完善的发展,唐在隋的基础上,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六学中前三学似属大学性质,学习儒家经典,后三学似属专科性质,六学属于直系,归国子监统领。此外,唐还设有崇文馆、弘文馆和医学,属于旁系。弘文馆、崇文馆这“二馆”为收藏书籍、校理书籍和研究教授儒家经典三位一体的场所。
2.制举
答:制举是皇帝亲诏临时设置的唯策取士的制度,经历了沿袭传统的问对口试到定型为分科笔试的演变过程,于高宗显庆时完全纳入科举取士体制。制举考录程序较简单,一般不定期,由皇帝临时决定考试科目,应考者自举或被举到京师,在殿庭直接参加考试,登科者可立即授官。唐代制举考试的方式,有别于科举取士的其他考试,凸显了选拔非常人才的广泛性和特殊性。唐代制举既是整个科举取士体制的一部分,又自成相对独立的系统,皇帝亲临主考、唯令试策和举选合一,乃是制举三个最为显著的特点。
三、简答题
1.韩愈的《师说》提出了哪些主要教育观点?[北师大2003研,大连理工2004研]
答: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思想家,主张复兴儒学,反对佛老学说,提出以儒家的“道统”来对抗佛老的“法统”。韩愈提倡师道的一个中心任务就是为保卫儒家的道统而斗争,为了提倡师道,写下了著名的《师说》,其中对教师的任务、师与道、道与业、师与生的关系都提出了卓越的见解。
(1)在关于教师的任务的论述中,韩愈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著名论断。教师这三项基本任务是紧密相连的,重在传道,授业是为传道服务的,古文、六经之文只不过是载道的工具,而传道又是通过授业完成的。这体现了“存师卫道”的儒家传统的基本精神,把“传道”当作首要任务,把“授业”当作第二任务,把“解惑”提到应有的地位,这样排列顺序是明确的。
(2)在师与道的关系上,韩愈分析的“师”与“道”之间的辩证关系也是合理的,指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师与道密切结合,不可分离。学生“从师”,就是从师的“道”,传道必有师,卫道必先向师学习,尊重了师道就可以卫道了。为师是“传道”的,如教师不能“传道”那就不能成其为师了。
(3)在道与业的关系上,韩愈指出“道”是儒家的道统和基本精神,“业”是儒家经书,是载“道”的工具。二者之间,“道”为重,“业”次之;“道”为先,“业”在后;“道”通过“业”来体现,“业”是为“道”服务的。如果教师只是“习其句读”而不传道,那么是“小学而大遗”了,即因“小”而失“大”,忘记了根本任务。
(4)在师与生的关系方面,韩愈提出谁先掌握了“道”,懂得了“业”,谁就是教师,教师不应受什么年龄、地位、资格等限制。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观点。这反映了道德知识积累和教学的客观规律,即闻“道”在先,以“先觉觉后觉”;攻有专“业”,以“知”教“不知”这一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
总之,韩愈关于教师的任务、师与道、道与业、师与生的关系等问题的阐述包含了朴素辩证法的因素。提出教师应忠于理想、传播真理,又要学有专长,认真授业,暗示教师既要起主导作用,又要重视教学相长,能者为师。这些见解丰富了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而且对我们今天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2.我国隋代采用何种方式集中选士大权?有何特点?[武汉大学2002研]
答:我国隋代采用了科举考试制度也就是采取考试的办法,以分科举人取代了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集中了选士大权,巩固了中央的统治。隋代科举制度的特点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隋代采用科举制是为了革除汉代以来的选官制度的弊端,使之更加符合中央集权的需要。隋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比秦汉又有加强,以门第取人的九品中正制既不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又不利于合乎要求的人才的选择和任用,其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选官制度来替代它,隋文帝为了集中选士大权,采用考试的办法,终于以分科举人取代了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度便应运而生了。
(2)隋朝科举考试制度开创了开科考试的方式。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定十科举人的科目,大业五年(609)又将十科减为四科,分科考试选拔士人的旨意越来越明确,其中仍有“文才美秀”科,即进士科,进士科以考试策问为主,一般把隋炀帝创设的进士科作为科举考试制度正式产生的标志。开科考试的特点是录取标准专凭试卷,专重资才,而不是由地方察举,所谓声名德望已不再是主要的依据了。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察举和九品中正制,虽也含有考试,但是以推荐察举为主,而隋以后的科举则以考试为主。隋代以前是察举,隋代以后是考试,这是中国古代选士制度的一大分界线。
(3)隋朝的科举制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由于国运短暂,加上隋朝统治者多好佛老而不尚儒术,所以也不是很重视科举取士。因此科举考试制度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直到唐代才将科举制度发扬光大。
科举考试制度的开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门阀世族把持选士的局面,为庶族地主参加政权开辟了道路,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科举考试毕竟有相对稳定的客观标准,它轻门第,重才学,任人唯贤。这在中国古代选士制度上确实是一次变革,是一个进步。科举制度为以后的历代王朝所沿用,维持了1300年之久。
3.试析隋唐科举制度形成的历史原因。
答:隋唐时期科举制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隋唐统一天下后,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加强对人民的控制,迫切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来充实官吏缺乏的问题,为了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就需要有一种新型的选士制度。
(2)在改朝换代过程中,豪门士族的经济势力日益衰弱,庶族地主的经济力量得到了巩固和发展,他们希望能参与政治。同时统治者为了集中选士权,团结广大庶族地主,解决地主内部矛盾,各阶层都希望有一种新型的选士制度来取代九品中正制,这样科举制便应运而生了。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创立。
(3)开科取士。通过科举考试来网罗人才,钳制人们的思想,以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
(4)社会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同时,纸笔的大量生产,印刷术与造纸术的普及,也为科举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
4.隋唐时期科举制对学校教育发展有何影响?
答:科举制度产生并形成于隋唐时期,从一开始便同学校教育产生了密切的联系,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发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然后选拔人才的制度,学校教育制度是培养人才的制度,在科举制产生以前,选士制度和育士制度基本上是脱节的,科举制的诞生将选士制度和育士制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学校培养的学生,经过科举考试,吏部的铨选,然后取得官职。
(2)学校根据科举考试的要求来组织教学活动,学校教育成为科举制的前提条件,科举制又是学生取得官职的必由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说,科举制的产生刺激了人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唐朝前期,在开科取士的同时,扩建校舍,广招学生,从而使当时的学校教育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安史之乱”后,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开始由兴盛转向衰退,统治者无力恢复和发展学校教育,使学校教育最终成为科举制的附庸。
(3)科举制的产生并不一定会导致学校教育的衰败,相反,在一定程度上还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科举制和学校教育之间呈现着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学校教育的兴衰直接影响着科举取士的质量和数量,科举取士的标准、方法等指导着学校教育的内容、方法等。
(4)学校教育是科举制的基础,科举制是学校教育发展的指挥棒。学校教育培养的学生,通过科举考试而得到社会的认可,封建社会通过科举制来操纵学校教育的发展,控制人们的思想。如果学校教育和科举制并举的话,那么两者都能为巩固封建社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反之,一损俱损,两者都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四、论述题
1.试从文教政策的视角谈谈唐代文化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南京大学2004研]
答:唐代是我国统一的封建专制国家的再建和高度发展时期,也是我国封建教育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时期,唐代的文教政策深刻体现了唐代文化教育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
(1)唐代的文教政策
唐代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为了巩固政权,加强控制,儒家思想又成了维护这个制度的主要统治思想。唐代的统治者选择儒学作为封建统治的主要思想工具,从儒学中寻求制度、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在这种政治思想的指导下,唐代实行了“重振儒术”的文教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尊孔。为了提高儒学的地位,唐高祖武德二年就在国子监立周公孔庙各一所,四时致祭。唐太宗贞观二年,置周公祠,以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追封孔子为文宣王,把孔子捧上帝位,并赠孔门弟子数十人为公、候、伯。贞观以后全国学校无不遍设孔子牌位,从此官学就沿袭成习,尊孔以确立思想权威。
②提高儒士地位。唐太宗未即帝位时,就召名儒房玄龄、魏征、杜如晦等十八人为学士,共议天下大事。即位以后又置弘文馆,精选天下儒士虞世南、姚思廉等,各以本官兼学士,常与他们讲论经义、商略政事,确立了“偃武修文”的指导思想。十四年诏前代通儒子孙,特加引擢,唐玄宗时在秦坑儒的地方为遭难的几百儒生立祠宇,以示重儒,同时提高儒士的地位,以掌握儒术为用人标准。
③皇帝亲临国学观释奠。唐高祖武德七年,幸国子学,亲临释奠,引道士、沙门与博士杂相驳难。唐太宗屡次到大学观释奠,贞观十四年,亲率百官至国学,命祭酒孔颖达讲《孝经》,对祭酒、博士及优等生分别赐帛。唐代宗自称“尤重儒学“,到国子学释奠,宰相以下的大官和六军军将都去听讲。这些都表明唐王朝对学校教育的重视,鼓励师生积极向学,为封建主效忠。
④重视儒经的整理和研究。唐太宗命国子祭酒孔颖达等撰定《五经正义》,令天下传习,以统制思想。《五经》是儒家全部政治、哲学、道德思想的集中体现。由于西汉末儒家经典的繁琐和谶纬神学的盛行,以及魏晋南北朝玄学的要求,必须重振儒术,对儒经加以整理和统一。《五经正义》的撰定与颁布标志着儒家经典的统一,儒家思想又居正统地位,成为统治阶级有力的统治工具。撰定《五经正义》对于教育和选士也有重要作用,自此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又趋于统一,科举取士以儒经为准。
唐代的文教政策除了重振儒术之外,还提倡佛教和道教,即以崇儒尊孔为基本,以佛道两教为辅助手段。佛教对唐代的教育和学术思想的影响也很大,虽然它并未专立学校或设置科举。为了提高道教地位,唐代还开设了崇玄学,置博士,助教各一人,学生百人,还立了道举,加试《老子》。
(2)唐代文化教育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
唐代文教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深刻反映了唐代文化教育与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唐代的政治经济发展制约着文化教育的进步,同时文化教育又推动了唐代政治经济的发展。
①唐代的政治经济制约着文化教育的发展,文化教育的发展必须有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文化教育的进步与完善必须建立在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的基础上。
唐代结束了五代十国诸侯割据、战乱不断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封建王朝的统一,中央集权得到了巩固与发展,强化的中央集权、安定的政治局面是文化教育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中央统治的加强,不仅有助于对全国的文化教育事业进行有效地规划,也有助于全国形成比较系统的文化教育体制,有助于学校各项制度、学校行政管理和各项措施的健全,有助于教育教学内容的统一化和标准化。
唐代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社会生产力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为文化教育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学校的建立、教师的选聘、考试的举行,都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文化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的进步。
②唐代的文化教育推动政治经济的发展,文化教育的发展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的进步,但教育自身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反过来又可以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起推动促进作用。
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出满足社会政治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推动社会政治和经济的进步。特别是在封建社会,通过教育能造就出符合统治阶级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思想意识的人才,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通过文化教育,还能宣传统治阶级的政治纲领、方针、路线和政策,起到影响大众舆论的作用。唐代采取重视儒术的文教政策,正是为了有力地巩固自身的统治,推动经济的发展。
2.柳宗元与韩愈在教育思想上有什么异同?
答:柳宗元与韩愈同为唐朝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提倡过古文运动,提出的有关教育方面的观点,具有很多共同点,同时也具有差异性:
(1)柳宗元与韩愈教育思想的共同点
①在人性观和教育作用上,二者都把人分为三个层次。韩愈根据“性三品”说,主张对中品的人,可引导他向上品靠拢,也可引导他向下品靠拢,这部分人存在着被改造的可能性,教育对这部分人的人性改造起着重要的作用,这部分人又占社会的大多数。柳宗元也把人性分为三个层次,由于“上智”与“下愚”不移,所以,他认为教育就是要把“有贤人之资”的“中人以上”的人,培养成为“内可以守,外可以行其道”的贤者。两者含有封建思想中命定论的观点,从天生不平等性来论证了教育的可能性和效果。
②在教师观上,两者都提倡尊师重道,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针对当时教师的待遇差,加上受佛学和玄学的影响,所以社会风气不提倡拜师交友的状况,他们对这种不良风气进行了批评,着重强调教师的关键作用。两者都将师道的观念付诸于实践中,在具体的教学中培养了大批的人才。
(2)柳宗元与韩愈教育思想的不同点
①在人性观和教育作用上,韩愈主张“性三品”说,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个层次,情的品级也分三品,且与性的品级相对应。上品的人“动而处其中”,情感表现自然适度;中品的人“求合于中”,情感表现虽然有时候过分,但力求自然适度;下品的人“直情而行”,情感表现没有控制。认为“上者可教,而下者可制也”,从天生不平等性来论证了教育的可能性和效果。柳宗元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贤者”(或称君子),根据儒家传统思想把人分为三个层次,认为教育就是要把“有贤人之资”的“中人以上”的人;培养成为“内可以守,外可以行其道”的贤者,柳宗元的教育目的是与他的“以德安民”的治国主张密切相关的。
②在教师观上,韩愈认为教师的基本任务是以传道为本,以授业、解惑辅佐之,把“道”作为衡量和选择教师的根本标准,认为可以师者,不在于其年龄的大小和地位的高低,而在于其懂得“道”比自己早或比自己多。韩愈认为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应该“相互为师”,冲破了汉代重师法家法的旧框框。柳宗元继承了儒家教育的优良传统,提倡尊师重道,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提出“举世不师,故道益离”的观点,不重视教师就是不重视教育,不重视教育,就不能培养出合格的管理人才,没有合格的管理人才,社会就不能稳定。
③在学习观上,韩愈认为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勉,在博的基础上求精,把学习与独创结合起来。而柳宗元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立志,甚至把是否立志看作能否成为圣贤的关键,同时仅仅立志还是不够的,真正地掌握还要靠个人刻苦努力、勤奋学习。
6.2 课后思考题详解
1.宋代“重文”文教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和影响。
答:(1)宋代“重文”文教政策的主要内容
①尊孔崇儒。宋朝建国后,宋太祖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割据,重用儒臣,宣称“宰相须用读书人”;宋太宗特别提倡科举,扩大取士名额,提高儒学的地位。宋真宗以后,儒学更得到大力提倡,名人编纂十三经正义大量印行,并赐给州县学校,作为官方指定教材。宋仁宗大力倡行教育,培养选拔通晓经术的官司吏。下诏州县皆立学校,自此教育在全国兴起,从中央到地方涌现出一批儒家学者聚徒讲学,传授孔孟典籍,对维护宋王朝集权统治,起了巨大作用。
②提倡佛道。宋太祖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以争取南方地主阶级的支持,佛教及佛学大大发展起来。宋太宗认为佛教“有裨政治”,对佛教更为热心。真宗时是北宋佛教最盛时期。直到南宋时期,佛教仍保持支配地位。
道教是宋朝第二大宗教,北宋历代皇帝都对道教较为热心,道士甚至可以直接参与政治。南宋时,道教虽不再直接参与政治,但仍享有特权。
③促进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由于宋代阶级斗争、民族矛盾的复杂性,宋王朝统治者推行儒释道三教融合的政策,为儒学的改造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方向。周敦颐首先提出吸收佛、道入儒学的理论,把佛、道二教的禁欲主义和服从封建纲常的教条结合起来,要求人们既做一个忠臣孝子,又具有安贫乐道、清心、寡欲的精神境界,成为理学的开端。接着,经过张载、程颢、程颐的发展,奠定了理学的基础。南宋朱熹则从理论上加以总结,集其大成,完成了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特定的官方哲学——理学的体系。此后,经元代对理学的提倡,成为明、清各代官方统治思想。
(2)宋代“重文”文教政策的作用和影响
①积极作用和影响:
a.宋代“重文”文教政策把尊孔崇儒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同时支持佛、道二教,使儒、佛、道三派融合起来,促成了“理学”思想体系的形成,使儒学思想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b.“重文”政策还大大激发了知识分子的创造性,使得宋代在科技、文学与史学等领域,都进入了一个辉煌的时期。如众所周知的四大发明,其中有三项是在宋代发明的。
c.在政治方面,“重文”政策还巩固了赵宋政权的统治。赵宋王朝崇文抑武的目的之一是扩大统治基础,防止藩镇割据。从其实际效果来看,确实达到了这一目的。
d.“重文”政策促成了读书办学的风气。北宋崇文政策推动了民智的开化和教育的普及,促成了读书办学的风气。 “尊师重教”蔚然成风,文化教育不再为豪门望族所垄断,也不再是通都大邑文人墨客的专利。这些都促进宋朝公私学校林立,书院讲学盛行。
②消极的作用和影响:
a.形成了重文轻武的心理。宋朝“重文”政策实施所产生的导向效应,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的重武轻文的社会心理,形成了重文轻武的社会心理。这对于社会的平衡发展不利,对后世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b.造成了宋代军事实力的下降。“重文”政策不但产生了重文轻武的社会心理的导向效应,而且对武将行为产生规范效应。一些有勇有谋的武将不得重用,社会整体的积极进取精神缺失,导致宋朝“积贫积弱”,最终灭亡。
2.简释:北宋三次兴学、苏湖教法、“三舍法”、崇宁兴学。
答:(1)北宋的三次兴学
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2)苏湖教法
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3)“三舍法”
“三舍法”是宋代太学教学与升补制度。是“三舍考选法”或“三舍选察升补法”的简称。它是“熙宁、元丰兴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熙宁”新政之一。熙宁四年,立太学生三舍法。将太学生分为上舍、内舍、外舍三等,制定系统的“三舍升补法”“升补法”的基本原则是德行与经艺并重。私试成绩与公试、舍试成绩并重,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太学的教学质量和太学的地位。“三舍法”的实施使学校不仅担负养士的任务,而且具有取士的职能。
(4)崇宁兴学
参见本章复习笔记。
3.简述王安石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及其意义。
答:王安石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被列宁誉为“中国11世纪时的改革家”。他在宋神宗熙宁年间任副宰相和宰相期间,发动了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事业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其中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改革,称为“熙宁兴学”。
(1)王安石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
①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第一,扩增太学校舍。王安石于熙宁四年(1071年)扩增太学校舍,基本保证了教学以及师生工作、生活用房。
第二,充实和整顿太学师资。规定除主管官员之外,增设太学直讲至10人,每两人负责讲授一经,为了保证质量,增设的直讲必须由中书亲自遴选,或由主管官员奏举。对于“教导有方”者,予以提升;而对“职事不修”者,则坚决贬黜。
第三,创立“三舍法”。这是王安石改革太学最重要的措施,其主要内容为: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个程度不同、依次递升的等级,太学生相应分为三部分,初入太学者为外舍生,外舍升内舍,内舍升上舍。外舍生每年公试一次,成绩列入一、二等的学生,升入内舍。内舍生每两年舍试一次,凡考试成绩达到优、平二等者,再参考平时的操行和学业成绩,如果合乎要求,即可升入上舍。上舍生学习两年,举行上舍考试,由朝廷委派大员主考,太学教官不得参与,一切手续与科举省试相同。评定成绩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取旨授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可免解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