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AT这头庞大无比的牛怎样才能拆分它呢?我分为几个步骤:前两个月,保证对OG(Official Guide, 官方指导)进行深入细致的全面的研究,尤其是OG的解释,都是ETS出题思路的解释,很多同学对大段的解释都跳过去,以为自己懂了,其实并没有把握ETS prefer。而SC(Sentence Correction,CR语法),RC(Reading Comprehension,阅读)各个老师都会有一套自己的复习方法,可以作为很好的参考,但是你自己适合什么,一定要不断探索。
象CR(Critical Reasoning,逻辑),不但老师,很多大牛都非常推荐LSAT,但我个人觉得LAST思路并不是很接近,因此我准备时LSAT方面就花的时间不多,大概做了几套看看水平就行了。所以关键还是在自己总结,有些同学以为上了新东方就没问题,其实师傅引进门,更重要的、更艰苦的是修行。
那么两个月对OG细致的研究,差不多就对GMAT有了overall view。之后大约花一个月时间搞总结加题海战术:我的方法是把OG以外能有的材料都做掉,上课时做,下午做,白天能利用的时间都利用起来(注意,做题一定要记时间)。然后晚上总结,我管这个叫review,晚上在教室里把白天不管是错题还是对题都进行总结,找考点,然后我做了很重要的一步就是把考点和 OG上对应起来,这个步骤很麻烦,有时我一个小时只能总结15道题目,效率相当低,所以经常晚上都无法完成任务。但是一定要坚持,因为我一边做一边会在书上总结题号,到了后面就轻松多了,不但速度加快,有时根本不需要看题号,自己就能想到哪页哪一个考点。
我有一本陈向东编的逻辑书,很喜欢他在后面写的后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我觉得准备这样的考试必须在精神上有很强大的动力才能坚持下去,有时看书累了,就站在高处,眺望远方,想到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断给自己打气。了解我的人都经常说我很energetic,其实我只是不断从生活中找到鼓励自己的点,即使是考试最艰苦的时候,虽然很累,但我都会为一些小小的东西去兴奋,生活其实很美好,每个人都有这个option去更好的生活,所以我们应当珍惜它。
之所以在这里谈这些,因为考GMAT需要passion,perseverance,对生活有一个很好的态度,个人认为是坚持下去的必要条件。就这样进行了一个多月的题海生活,我在考前四周的时候开始了集中突破,这也是杨鹏老师独创的心经,个人认为进行突破需要在很好的基础之上。因为平时我们看的是一个个的点,而集中突破很大的好处就在于把这些散的点全串起来成为很清晰的线。在短时间之内对大量的题目review,在大脑中的印象就会非常之深刻,而且想知识点的时候往往就有“拔萝卜”的感觉,一道题目也连根带起来一筐“萝卜”。当集中突破进行完后,综合自己一战失败的经验,就是要后两周保证上机训练,GMAT、MAT有很多模考的软件,同学们这段时间不妨全部做掉。
分数不要当真,我到现在也没发现这些模考分数和最后分数有什么必然联系。但最关键的一点是适应了这种考试方式,这种强度。不过PP3是非常好的软件,因为这是最后真实考试的模拟题,虽然题目都是OGMAT上面的,但还是要多做几次,你会发现有些你在书上看上去挺清楚的问题怎么一到机器上感觉就不对了呢?这不是什么状态问题,多做就会变好。 Practice makes perfect!
当然到考前一周时,要放松强度了,这时主要任务是调整体力。我在连续对电脑8小时那一个星期里,人都有一种体力透支的感觉。在保证对电脑的情况下,主要也就是看看错题,机经,另外就是调整心态。在考场上的发挥问题也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当然个人也有不同方法,有人适合破釜沉舟,有人适合轻松上战场。我个人倾向于用一种冷静的头脑去对待,尽量避免情绪激动。
考场上常有同学看到一道机经就异常兴奋,也有同学做完一道题目还老想上一道题目对错问题(当然这也是GMAT、MAT考试特殊性所在),这些情绪我在第一次考试的时候都或多或少的受了些影响。怎么避免呢?心静。所谓“宁静以致远”,其实想想看GMAT只是人生上的一小步,以后路还很长,但是在make decision的那一刻,应当保持一种比较静的心态,不管考场上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要保证始终“心中自有方略”,谈些题外的话,象《中庸》、《菜根谭》都是我在考试时读的书。很喜欢《岳阳楼记》,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体现在考试中也就是这样的心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