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园区的投资人主要是政府或政府经济组织,所以园区经营企业的经营方针不以赢利为主要目标,而主要侧重于平衡资金,实现管理和服务职能。
以图林根物流园区为例,其管理企业由4人组成,企业的业务包括销售、宣传和物业管理三大部分,管理公司还负责代表园区企业与政府交涉,负责兴建综合服务中心、维修保养厂、加油站、清洗站等公共服务设施;为成员企业提供信息、咨询、维修服务等。
园区内的道路、下水等市政工程设施的维修、养护由市政公司负责,享受与普通市区同等水平公共服务并缴纳相关费用。
④入驻园区企业自主经营
入驻物流园区的企业实行自主经营,照章纳税,依据自身经营需要建设仓储设施、堆场、转运站,配备相关的机械设备和辅助设施。
三、国外物流园区发展经验对我国物流业的启示
1.关于发展模式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物流园区应仅仅存在于经济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和工业、商业组织的中心地区,而且从区域经济关系及经济组织特点、物流的发展趋势和物流园区的总体功能考虑,中心城市应需要相应的物流组织功能区,即规模化的物流园区。
根据国内外与物流园区功能相同或相当的物流基础设施开发建设的经验,中心城市物流园区在发展模式上可能的选择将有4种,即经济开发区模式、主体企业引导模式、工业地产商模式和综合运作模式。
(1)经济开发区模式
经济开发区模式是将物流园区作为一个类似于目前的工业开发区、经济开发区或高新技术开发区项目进行有组织的开发和建设。
中心城市物流园区的经济开发区模式,则是在特定的开发规划、政策和设立专门的开发部门组织下进行经济开发项目。由于物流园区具有物流组织管理功能和经济发展功能双重特性,因此,建立在经济开发区模式基础之上的物流园区建设项目,实际上就是在新的经济发展背景下的全新经济开发区项目,而且以现代物流的发展特点、趋势和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物流园区无疑是构筑高效率和转变经济增长质量的新经济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主体企业引导模式
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从利用市场进行物流资源和产业资源合理有效配置的角度,通过利用在物流技术进行企业经营和企业供应链管理中具有优势的企业,由其率先在园区的开发和发展,并在宏观政策的合理引导下,逐步实现物流产业的聚集和依托物流环境进行发展的工业、商业企业的引进,达到物流园区开发和建设的目的,这就是主体企业引导下的物流园区开发模式。
主体企业引导的物流园区开发模式,要求在城市经济管理体制、管理机制等制度方面具有很大的改革步伐和创新,要求能从中心城市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培育物流园区发展所需要的企业和良好的市场环境。
(3)工业地产商模式
工业地产商模式是指将物流园区作为工业地产项目,通过给予开发者适合工业项目开发的土地政策、税收政策和优惠的市政配套等相关政策,由工业地产商主持进行物流园区的道路、仓库和其他物流基础设施及基础性装备的建设和投资,然后以租赁、转让或合资、合作经营的方式进行物流园区相关设施的经营和管理。
目前,澳大利亚、美国、德国等国家均有此种开发模式的范例。
此外,作为类似于工业地产商开发模式,日本的东京、神户等经济中心城市,德国的不莱梅等城市,也有政府投资进行物流园区的物流相关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然后委托给一个或多个物流设施管理能力较强的企业,由其在政府制定的较为优惠的使用政策的框架下进行经营管理的变形操作方式。
之所以会出现物流园区的工业地产商开发模式,其理论基础是物流园区的开发和建设,目的在于建立良好的物流运作与管理环境,为工业、商业以及物流经营企业创造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的条件,园区建设自身不是为了赢利,是一种社会效益的体现,城市及政府的收益来自于整体经济规模的扩大和经济效率与效益的提高。
(4)综合运作模式
综合运作模式是指对上述的经济开发区模式、主体企业引导模式和工业地产商模式进行混合运用的物流园区开发模式。
由于物流园区项目一般具有较大的建设规模和涉及经营范围较广的特点,既要求在土地、税收等政策上的有力支持,也需要在投资方面能跟上开发建设的步伐,还要求具备园区的经营运作能力的保证,因此,单纯采用一种开发模式,往往很难达到使园区建设能顺利推进的目的,必须对经济开发区模式、主体企业引导模式、工业地产商模式等进行综合使用。
2.物流园区建设和发展
建立科学的园区建设发展机制;对园区建设项目的实施提供宏观环境支持;落实园区开发优惠政策及运作保障;引导和培育市场需求;协调园区发展相关的各个部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