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问题历来是国家稳定的重要问题,我国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这也给政治、经济、文化带来了一定影响。土地问题作为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中的重要高频考点,值得引起考生的高度关注,下面我们就随都教授来学习一下。
一、考点解析
农民土地问题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 1927——1935 | 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这是国民革命以后,“八七”会议确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放抗国民党总方针。土地革命路线是: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
1931年,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占统治地位,在土地革命中执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给根据地带来了巨大灾难。遵义会议后,左的错误被纠正。 | |||
抗日战争时期 | 1937——1945 | 为了联合地主阶级抗日,停止了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改为: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 |
解放战争时期 | 1946——1949 | 恢复了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的政策,标志是1946年5月《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解放战争时期的土改总路线为: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的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两个基本原则分别是: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 |
|
建国初期的土改 | 1950——1952 | 实行保护富农的政策,保存富农经济。 | |
合作化开展后 | 对富农的政策从限制到逐步消灭。 | ||
统一战线问题 | 国民革命时期 | 1924——1927 |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标志着战线正式形成,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了国民革命联合战线。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统一 战线由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构成。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 1927——1935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建立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由于上次革命失败,民族资产阶级退出,本次统一战线由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构成。 | |
抗日战争时期 | 1937——1945 | 抗日战争时期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不包括以汪精卫为代表的亲日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阵营。1937年2月,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标志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37年9月国民党《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和23日蒋介石承认庐山谈话,标志正式形成。 |
|
解放战争时期 | 1946——1949 | 解放战争时期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多党合作为主要内容,反对美蒋反动派的统治为主要任务。战线由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其他爱国人士、少数民族和海外侨胞构成。以《共同纲领》为政治基础,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组织形式。 |
二、名师出题
蒋中挺教授日前在微博发布了最新编写的一道有关土地问题的解析题,希望考生通过上面的知识点能游刃有余的解答。
【材料】在全面内战爆发的前夕,根据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革命的中心工作的变化。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其基本内容是要坚决地支持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采取各种适当方法,使地主阶级剥削农民而占有的土地转移到农民手中;用一切方法吸收中农参加运动,绝不可侵犯中农土地;一般不变动富农土地,对富农和地主有所区别;不可将农村中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方法,运用于城市中反对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斗争。这就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着解放区在农民土地问题上,开始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削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过渡。这是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重要改变。1947年7月至9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和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地,由乡村农会接收”,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
【问题】简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的胜利进行,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意义。
考研时间越来越近,各位考生,再坚持一下,曙光就在前方!预祝各位考生都能取得自己的理想成绩!
来源:文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