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讲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回答的三个问题
冲刺要点归纳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继承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它主要体现在:突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要求;突出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体现,是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结果;突出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最终实现的目标,作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本体现和与资本主义社会区别的根本标志,把人民利益上升到社会主义的本质。
总之,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既包括生产力的问题,也包括生产关系的问题,同时也包括社会主义最终实现的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和最终目标的统一。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正确分析我国国情得出的科学论断。这一论断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我们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而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正处于并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第一层含义指明现阶段社会的性质,第二层含义指明现阶段社会的发展程度。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2)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必须反对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不承认中国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这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二是认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达到社会主义的发达阶段,这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的统一。四项基本原则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起着三方面的政治保证作用:一是保证有一个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保证有一个团结稳定的环境;三是保证有一个统一的意志和行动。
2、深化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
我国的改革首先在农村开始实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城市从扩大企业自主权入手,进行了综合和专项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农村改革和扩大企业自主权的结晶是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企业承包制。这两种新体制在理论上的新认识就是”两权分离”说,即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分离。最重要的成果是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三个转变,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转变到开放,从固守陈规转变到大胆改革。以此为标志,中国开始了以改革、开放发展和解放为鲜明特色的历史新时期。
3、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把对外开放确立为基本国策的依据:对外开放,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是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选择。其最重要的依据,是邓小平关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和”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两个重要观点。第一,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要取得发展必须和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把握当代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的结果。第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困和落后,就必须开放。”这是准确判断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国情和长远发展目标的结果。第三,实行对外开放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需要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主义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