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国的作用。
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经济发展也受到了影响。中国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政策,加强宏观调控,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本身就是对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贡献。中国政府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有效性,着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下大气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农民增收,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为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为了推动经济发展,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存贷款利率、减轻企业税负等措施,最近又出台了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决定今年中央财政增加投资1000亿元人民币,用于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预计可带动社会总投资规模4000亿元人民币。从今年第四季度到2010年底,中国仅这些项目的建设就将投资近4万亿元人民币。这些措施的实施,必将有力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也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作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成员,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应对金融危机的国际合作,为维护国际金融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结合相关原理分析
(一)哲学原理
要用矛盾和相互联系的观点来分析和认识。
当代世界本来就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正是由于种种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一方面它呈现出国际舞台是一个纷繁复杂和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另一方面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同时当今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矛盾的统一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现在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加深,生产布局、投资走向、金融往来、科技开发、人才培养乃至环境保护,都跨越了国界。任何一个国家要想脱离世界,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可能的,每一个国家必须走开放之路,以积极的态度融入世界。但是,正是这一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得全球化的某些负面影响具有世界性,即使是在某一地区或某一国家发生的问题往往也会影响和波及到整个世界,当前的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地区的严重影响就是一个明证。
(二)政经原理
1.经济危机理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即生产出来的产品相对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发生了过剩。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西方国家虽然可以缓和这一矛盾,但不可能根除,反而使其扩展及全球范围,具有传播更快、周期更短、破坏性更强的特点。
这次美国的次贷危机实质上是信贷扩张而引起的消费领域特别是房地产领域的生产过剩危机。1929年与2008年的危机表现形式虽然不同,但说到底,依然是美国普通老百姓收入少,消费不足的根本制约与结果。这仍是马恩所说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个人所有的根本矛盾所引起、所决定。
2.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关系的本质。
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分配或重新分配高额垄断利润的关系,其本质是按资本及其实力在经济上瓜分世界。这是由垄断资本无限追求垄断利润的本性决定的。它要突破一切地域和国家疆界的局限,来实现自己无限增殖的欲望。
美国的金融机构明知次级以下贷款存在高度风险,而还要放贷,其根本原因就是资本对高额利润的追逐。有人戏称,这是美国的“美小姐”即“房地美”和“房利美”追求“钱先生”即超额利润的必然结果。
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的实质。
仍然是一种控制与反控制、剥削与反剥削的关系。究其原因,从根本上说是由旧的国际经济秩序所造成,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继续推行新殖民主义政策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