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考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备考预测(4)

北京领航考研/2010-01-14

  4、加强诚信道德建设: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专题五  公共秩序与公德

  一、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1、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2、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3、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4、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二、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道德与法律

  1、道德和法律逐渐成为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力量。

  2、道德和法律在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两种力量中的异同:

  (1)公共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中的良好秩序,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2)虽然道德和法律发挥作用的方式不同

  (3)法律中包含有道德,道德规范中也具有法律内容。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道德,也要靠法律,二者又互为补充、相辅相成,

  (4)在公共生活中,道德可以用来调节、规范人们的行为,预防犯罪的产生。道德是法律的补充。法律的属性决定了它不可能把复杂而广泛的社会关系纳入其调控的范围,道德发挥作用的领域更加广泛,它能够调整许多法律效力所不及的问题,不仅深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而且还深入到人们的精神世界。道德能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为法律的实施创造外部条件;道德还能提高个体的道德素质,为法律的实施创造内部条件。

  (5)必须综合运用风俗、道德、纪律、法律等手段,规范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约束和制止不文明行为,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

  三、网络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要求

  1、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开始构筑起一种全新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成为重要的信息平台与交流工具。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1)网络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可以成为大学生学习、交流的重要工具,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的发展。

  (2)可能因网络使用不当或缺乏规范而损害社会公德、妨碍社会的发展。

  2、网络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高科技作为其先决条件,更离不开伦理道德、法律规范作为其发展的支撑力量。

  3、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1)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专题六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一、法律的定义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二、法的特征

  1、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2、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3、法律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法治”和“法制”,虽然仅一字之差,但是从内涵上讲,却有重大区别。“法治”是一种治理社会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是一种社会意识;而法制则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是一种社会制度。只要有法律和法规存在就有法律制度存在,但不一定就是实行法治。强调依法治国,是法治的本质特征之一。

  3、所谓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