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它囊括了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二者的区别表现为,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静止时相对的,有条件的。静止并不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同时,静止却是物质存在的状态之一,即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的暂时未变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6. 答案BD
【解析】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和空间都是客观的。时间与空间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时空的绝对性是指时空的客观性,即物质运动与时空的不可分离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其特点是一维性,不可逆性。而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是可逆的。物质存在和时间空间是内容与存在形式的关系,因此时空不能被理解为盛装物质的容器。因此,答案是BD。
7. 答案ABC
【解析】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其本质、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地位,并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集中体现了人的本质——社会性;实践又是一种对象性的活动,人类通过实践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它是一种客体主体化的过程。
8. 答案BC
【解析】这句话很鲜明地体现了世界统一于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体现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论基本观点。意识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意识的能动性的发挥也必须以物质为前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看问题”,也体现了看问题,办事情,必须从实际出发,认识物质运动的规律,尊重规律,使认识和实践尊重客观规律。
填空题
考研政治中不设填空题题型,但为了对关键知识点经行更加准确与牢固的记忆,周三的日测内容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1. 思维 存在
2.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3. 客观实在性
4. 运动
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 客观物质性
7. 生产劳动实践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科学实验
8. 实践的
分析题
1.答案要点
(1)材料1中的天是指某种神秘的力量,一切的最高主宰;材料2中的天是指比地大,和地一样的自然中的物质的天,它并非一切的主宰。材料3中的天是指自然界。
(2)材料1和2的共同哲学倾向是客观唯心主义。其不同点是,两则材料对世界本源的解释不同。材料1中把天看作主宰一切的世界的本原,材料 2 则将道看作世界的本原。
(3)材料3的观点是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认为自然界的运动史有规律的,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顺应规律则吉,违背规律则凶。
这一观点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按客观规律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建设生态文明,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
2.答案要点:
(1)材料1~4的观点在世界本原问题上都坚持了世界是统一的观点。但也存在着不同的方面:材料1和材料4表现为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把世界统一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材料2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他把世界归结数,归结为脱离了人与世界的某种客观精神、理性因素。材料3 中“存在就是被感知” 的观点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他们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感觉。
(2)材料5说明的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首先,世界统一的,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其次,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不是某种“基始”的物体。第三,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每一个物质都有它具体的、有限的存在方式,不论是太阳或星云,某种动物或化学运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表现形式或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世界上的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而其原因在于物质世界本身。
马克思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原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理论意义在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和原则都是以此为根据和前提的,从而形成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世界观。其实践意义在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立足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