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治试卷可以用这么几个字来概括:区分度增加,旧中有“新”。所谓区分度增加主要体现在选择题上,尤其是马原的选择题,难度是比较大的,我估计很多同学做完马原的单选都是一头的汗。以往马原第一问通常是案例型试题,给你一个具体的案例、故事,让你选择其中反映的哲学原理,这种题目相对简单。但是今年马原第一问直接上了混合型试题,也就是既要看选项本身表述的正误,又要看与材料是否匹配,难度陡然增加。而这种难又不属于偏和怪,题目还是命制得中规中矩的,所以区分度会很高,有些同学会做的很好,有些同学此前没有好好复习马原,或者没有按照我的方法先正误,再匹配的顺序来做,就会很糟。
毛中特选择题的总体难度应该说总体与往年持平。史纲的选择题难度其实并没有太大增加,但是大家做下来的感觉肯定不好,因为不确定,以往史纲考知识再现是非常直接的,而今年的题目都有点拐弯,而且多选的选项并不集中在一处,其中比较难的一道题目是27题甲午战争影响这道题,三个正确选项,台湾被日本侵占台湾、普遍的民族意识、瓜分中国狂潮分别出现在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民族意识觉醒两大块里,做起来还是有点别扭的。但是我相信大家最后还是能做对大部分的史纲选择题,只是感觉不像以往的题目那样确定和顺畅。选择题区分度增加,今年的平均分可能会下降。那些马原和毛中特学得比较好的同学,今年应该能占不少便宜,最后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几道分析题预测题上,放弃以往复习成果的同学就会吃亏。
所谓旧中有“新”,主要是指分析题。分析题区分度不会太大,属于大部分大家都会做,一道题大家都觉得很坑的格局。那些大家都会做的题目包括马原、毛中特、思修和时政,这里面最愉快的应该是思修和时政了,这两道题是我四套题里的原题,分别在预测题三的第6页和预测题四的第10页。马原和毛中特考查手法也与以往高度一致,即马原两问原理为王、一堆到底,毛中特考一项正在进行的改革“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大家应该做起来比较顺手。这四个科目从命题手法到命题点都体现了“旧”,即与往年保持一致。比较坑的是史纲,好好的史纲被出成了穿越剧。有的同学为我辩护,说我押中了考点,还有同学说我押中了孔子,还有同学说是反押题。我特别感动,大家都念我的好,但是我得承认这道题我的5道史纲押题完全不沾边,押中考点不叫押题,孔子我是在时政里押的,不算,至于反押题,那是押不中为自己辩护的辩词,不存在反押题。没押中,我认,别说5道史纲大题了,再让我押20道,这道题我也押不中。这道题的命制太“新”了,我很鄙视命题者,不是没有命中所以心生怨恨,而是不按套路出牌,乱来。这道题的第一问还算是靠谱,问背景,二级知识,但是有难度,因为没有现成的答案,我觉得只要能答出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基本分肯定是有的,无论是从新文化,还是从十月革命或者五四运动来切入。
第二问问孔子和马克思的思想上的“不同”与“一致”,这一题实际上是想整合传统思想(孔子)和我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以前我们使用马克思主义来反对批判传统思想的,传统思想文化经过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革,仁义礼智信基本上涤荡干净了,社会道德底线一再探底,现在想恢复部分传统,提高社会道德水平。但是我党的指导思想里又没有传统文化,只有马克思主义,想要打通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让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不是水火不容的,可以结合,可以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出了这么一道穿越题,非常生硬和牵强。我觉得第二问只要答出不同在于马克思主义不是空想,是科学社会主义,相同点在于传统文化中有原始的共产主义思想,以人为本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应该也可以中国化,不但是结合中国国情,也是吸纳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就应该能拿到大部分的分数。因为这道题的“新”而不正,评分细则会相应更加宽松,所以区分度不会太大,不必过虑。(文都任燕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