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一)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1.实践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承认世界的物质性,而且主张从实践去把握物质世界。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有两方面含义:
(1)实践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感性”活动,具有物质的性质和形式,具有直接现实性,这是实践区别于意识的一般本质。
(2)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这是实践区别于自然物质形态运动和动物本能活动的特殊本质。
2.实践的基本特征
(1)客观现实性,实践是客观的物质的活动,实践的要素、过程和结果都是客观的。
(2)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具有目的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这种自觉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也是实践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3)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社会活动,并受着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3.实践的基本形式
(1)生产实践,也就是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即物质生产活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前提。
(2)社会关系实践。即处理和变革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实践,即人类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在阶级社会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的实践。
(3)精神文化创造实践,首先包括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专门为认识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活动。此外,艺术和教育活动也属于以生产精神文化产品为直接目的的精神文化创造实践。
4.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
实践的本质、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决定了实践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基础和根本的地位,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
(1)实践是人类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动物是在消极地适应自然的过程中维持自己的生存的,人则是在利用工具积极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
(2)实践创造了人的基本特征。实践使人成为“社会存在物”、“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和“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把人类从动物界提升出来。
(3)正是在实践中,人与人之间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关系,人成为一种社会的人,成为一种自我创造的主体性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承认世界的物质性,主张从实践中把握物质世界。考生应懂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和实践观是统一的,同时要懂得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一个能动创造的动态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与旧哲学所理解的实践有根本不同。机械唯物主义把实践理解为庸俗的利己活动或应付环境的本能行为(如费尔巴哈);唯心主义把实践理解为人的精神活动(如王阳明)或某种精神实体的自我运动(如黑格尔)。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包含人的主观精神因素在内的一种客观物质活动。
考生应重点掌握实践的作用及其本质。对该知识点的考查以单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为主。
(二)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
1.实践由主体、客体和中介构成
(1)主体是指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实践主体是实践活动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因素,其能力结构包括人本身的自然力、智力和情感意志力。主体按层次可分为个人、集团、社会和人类四种形式。
(2)客体是指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是进入主体活动领域同主体发生功能性关系或为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有自然、社会和精神三种形式。
(3)中介是指连结主、客体的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运用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2.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实践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既不同于一般的物质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同于一般的精神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是把这两种相互作用都包含于自身。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的。
(1)主体客体化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即主体对象化。
(2)客体主体化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即客体非对象化。
(3)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和结果。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来实现的。主体客体化,是指人通过实践活动使自己的(目的、计划、知识经验和认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外化为对象物;客体主体化,是指人通过实践活动使外在事物及其规律内化为人的生命要素或本质力量。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是实践活动的两个方面,构成了实践活动的本质内容。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对主客体的理解都是片面的:唯心主义把主体看作是精神的东西,视客体为由精神创造或派生的东西;旧唯物主义把主体仅当作认识者,看不到主体是实践着的人类,把客体仅视为感性直观对象,而不是实践的对象。
“主体与客休”和“主观与客观”这两对范畴是有联系的,但不是等同的。主观和客观通常是在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上使用,它相当于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客体是指进入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它只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
要从实践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和实质、内容和结果这两个方面去理解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
命题的重点包括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实质、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等,可能把实践的基本特征与其世界观意义结合起来进行考查。命题方式以选择题为主,考生需作认真准备。
(三)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的基本环节
人把握物质世界的实践环节包括:实践目的的确立、实践手段的实施、实践结果的出现和检验。人类实践活动正是通过目的、手段和结果的相互作用而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客观过程。
1.实践目的的确立
目的性是实践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超前观念改造。这个环节在现实中表现为制定规划、设计蓝图等活动。
2.实践手段的实施
实践目的不可能在思想观念范围内得到实现。为了实现目的,必须借助物质手段。这个环节在现实中表现为人力、物力、财力等物质条件及其组织管理形式。
3.实践结果的出现和检验
实践结果,一方面体现着完成了的实践目的;另一方面改变了实践对象的本来状态。实践通过目的、手段而达到结果。通过对结果的评价,进一步调整实践的目的和手段。
这三个环节构成了人的实践活动的运行机制,从而实现了人对物质世界的观念把握和实践把握。
实践是以主体、中介和客体为基本框架,通过目的、手段和结果的反馈调控而自我运动、自我发展的活动过程。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的实践决策是直接关系到实践活动成败的关键。为了保证实践活动的成功,一个首要前提就是实践决策必须坚持“合目的”和“合规律”。“合目的”是指决策必须反映实践主体的需要和意愿,有利于主体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合规律”是指实践活动的决策必须尽量正确、全面反映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
1.历年考试情况:1997年理科第12题,2003年第2题,2006年第17题
2.将实践的主客体现实地联结起来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也是命题的重要内容。
(四)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
1.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含义
(1)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在时间上是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在空间上是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即尚未被人化的自然界。
(2)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所谓人化自然就是指被人的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了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
2.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联系与区别
(1)二者都具有客观实在性。人的实践可以改变天然自然的形态、结构乃至其规律的作用方式,但它不可能消除天然自然的客观实在性。
(2)二者的区别在于,自在世界的运动变化完全是自发的,处在盲目的相互作用之中。人类世界则与人的活动不可分离。
(3)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是人的实践活动。
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人类世界)是人化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统一,是社会的自然与自然的社会的统一,是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人化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十分关注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其使命就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
(1)应该搞清楚“人化自然”和“自在自然”通常是用于分析和描述人类生活的现存世界的状况。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通常是在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内容的意义上使用的,主观世界指人的精神世界,属于社会意识范畴,而客观世界则指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
(2)要注意分析哲学中“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与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历年考试情况:1999年文科第17题,2002年文科第1题
2.命题时可能会把“自在自然”、“人化自然”和“人类实践”之间的关系结合起来,要求考生进行区别理解。此外还可能要求考生对人的本质与人所生活的现实世界进行区分。
第三节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意识的产生、本质和能动作用
1.意识的产生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意识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的直接产物。自然界物质产生出意识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其中包括三个决定性环节:由无机物质的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反应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然后发展为人的意识。在人的意识产生过程中,社会性的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促进了意识的器官——人脑的形成,并在劳动中产生了意识的物质外壳——语言。
2.意识的本质
(1)从产生机制来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人脑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精神活动,就是意识。
(2)从同客观世界的关系来说,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但不是意识的源泉。意识是人脑对物质的反映,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是客观的。
3.意识的能动作用
(1)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又承认意识在实践的基础上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动作用。
(2)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目的性。意识反映世界是自觉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创造性。意识不仅反映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具有创造性。③指导实践,改造世界。意识可以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的观念改造。这就是列宁所说的:“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④意识还能控制人体生理活动。
(3)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但它的发挥又是有条件的:①它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②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③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指出:“意识并非一开始就是‘纯粹的’意识。‘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他的这段话阐述了语言、意识和物质之间的关系。
意识的客观性体现在它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即主观的形式中包含着客观的内容。意识的主观性表现在:(1)意识形式的主观性;(2)对同一对象的意识存在个体差异;(3)对事物反映的近似性、虚幻性和创造性。但是,意识的内容和造成意识主观性的根源是客观的。
人工智能是指用机械的、电子的装置来模拟人脑的部分功能。它是人的意识的模拟、物化和延长,与人的意识有本质区别。人工智能不能全部取代人的意识。
意识和物质的对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绝对”是指在意识与物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世界的本原这个哲学的根本问题上,两者的对立具有绝对意义;“相对”是指超出意识与物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世界的本原这个哲学的根本问题,两者的对立具有相对意义,即意识和物质又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
1.历年考试情况:1997年理科第23题,1998年理科第11题,1999年文科第2题,1999年理科第19题,2000年文科第1题,2000年文科第2题,2001年文科第2题,2001年理科第3题,2002年文科第16题,2002年理科第17题,2002年文科第36题,2005年第1题
2.该知识点是历年命题的重点,曾以多选、分析等形式反复出现,特别是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意识和语言关系的论述,极有可能成为命题的材料。此外还可能从意识的起源、本质等方面进行命题,考生应作充分的准备。
(二)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其基本内容是:(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是在客观实在基础上的统一。
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证明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由人类实践和科学及哲学的长期发展来证明的。
(1)科学证明:自然界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化自然都是物质的。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前提、永恒基础,也是人类社会物质性的始源证明。
(2)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本身就是以生产方式为其决定力量的特殊的高级物质运动。
准确把握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基本内容,即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不能像二元论者那样,承认物质与精神的两个本原同时,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而不是“存在”,“存在”太笼统、模糊。二元论割裂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不能科学地解决世界的本质问题,也无法将物质和精神绝对独立的原则贯彻到底,最终还是倒向唯心主义。
1.历年考试情况:2002年理科第1题
2.本知识点可以各种形式命题。“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一节可能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考查考生对其基本内容及其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掌握。分析题则一般以中外的哲学家关于世界和物质的相关论述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世界物质性的论述,要求考生对各种观点的异同进行区分,并能指出各种观点的错误或合理之处。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为什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世界是按其固有规律在时空中永恒运动的统一物质世界,不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和任何条件下从事任何工作,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从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出发,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是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中得出的最重要结论,也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要求我们实事求是,也就是要坚持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其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就是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1)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性。为了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所谓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一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旧观念,研究新情况,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2)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统一的,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基础,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并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思想保证。
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考点全解.4
cnky 网络资源/2006-07-26
相关话题/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考试优惠券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Free考研考试FreeKaoYan.Com
欢迎来到Free考研考试,"为实现人生的Free而奋斗"
© 2020 FreeKaoYan!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