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十、2006年八国集团首脑会议
1、2006年7月15日—17日,首次由俄罗斯主办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俄北方城市圣彼得堡举行。本次峰会的三大议题是能源安全、传染病防控和教育三大议题。峰会期间,八国领导人除了就能源安全、传染病防控和教育三大议题进行磋商外,还就世界经济、地区热点和安全等问题交换了。八国集团领导人在16日的正式会议上建议采取有效措施,在确保全球能源安全、提高教育质量、加强传染病防控方面开展国际合作,并就本次峰会的三个主要议题——能源安全、教育和防控传染病通过了三个联合声明。八国集团领导人在加强全球能源安全的联合声明中呼吁能源生产国、中转国和消费国建立伙伴关系,采取措施确保全球能源市场的透明度、可预见性和稳定性,改善能源领域的投资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能源消费结构的多元化,维护重要能源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能源供应状况。有关教育的联合声明建议各国在确保高质量基础教育方面开展积极合作,建立有效的现代化教育体系,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不发达国家的教育发展提供援助。有关传染病防控的联合声明呼吁各国完善全球传染病防控网,加强在传染病防治领域的国际合作,制订有效计划防止自然灾害后传染病流行。与会各方支持俄罗斯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并对俄入世谈判取得的进展表示欢迎。此外,八国集团领导人还就反恐、核不扩散、反腐败、知识产权保护和非洲问题等通过了有关文件。地区热点问题在本次八国峰会上备受关注。八国领导人16日就中东问题发表联合声明,对中东地区发生的流血冲突和军事行动升级表示谴责,要求“极端分子”立即停止攻击行动,同时呼吁以色列保持克制。八国领导人当天还发表有关核不扩散问题的联合声明,阐述了八国集团在伊朗核问题和朝鲜试射导弹等问题上的立场。
2、2006年7月16日,八国集团领导人与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刚果(布)6个发展中国家领导人举行了对话会议,了全球能源安全、传染病防控、教育和非洲发展等问题。包括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和世界银行行长沃尔福威茨在内的国际组织和机构的领导人也应邀出席了17日的会议。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着重就全球能源安全问题作了阐述。胡锦涛发表讲话说,这次对话会议以全球能源安全、传染病防控、教育、非洲发展为议题,既切合时宜,又着眼未来。处理好这些问题,关乎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利益,关乎人类社会发展的前途。胡锦涛强调,全球能源安全,关系各国的经济命脉和民生大计,对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至关重要。每个国家都有充分利用能源资源促进自身发展的权利,绝大多数国家都不可能离开国际合作而获得能源安全保障。为保障全球能源安全,我们应该树立和落实互利合作、多元发展、协同保障的新能源安全观。具体而言,应该着重在以下三方面进行努力。一是要加强能源开发利用的互利合作。实现全球能源安全,必须加强能源出口国和消费国之间、能源消费大国之间的对话和合作。国际社会应该加强政策协调,完善国际能源市场监测和应急机制,促进油气资源开发以增加供给,实现能源供应全球化和多元化,在能源需求和供给基本均衡的基础上确保稳定的可持续的国际能源供应及合理的国际能源价格,确保各国能源需求得到满足。二是要形成先进能源技术的研发推广体系。应该加强节能技术研发和推广,支持和促进各国提高能效,节约能源,探讨建立清洁、安全、经济、可靠的世界未来能源供应体系。要从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高度看待这些领域的合作,处理好资金投入、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推广等问题,使所有国家都从中受益。三是要维护能源安全稳定的良好政治环境。应该携手努力,共同维护产油地区的稳定,确保国际能源通道安全。应该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分歧和矛盾,而不应该把能源问题政治化。
3、2006年7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印度总理辛格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会晤。三国领导人就加强三国合作交换了意见。胡锦涛指出,中国、俄罗斯、印度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有着重要影响。三国相互关系发展顺利,分别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三国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互补性较强,在经济、能源、科技等领域合作潜力巨大。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抓住机遇,深化三方战略合作。胡锦涛就加强三国合作提出了建议。他强调,要充分运用三国外长会晤机制,进一步探讨思路,扩大共识,完善机制建设,循序渐进,引导和推动三方在各领域开展深入的务实合作;加强三国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共同倡导多边主义,推动通过协商和对话解决争端和分歧,推动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三国合作旨在加强友好关系,促进共同发展,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稳定。普京表示,俄、中、印三国在许多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有着相同的观点和利益。三国都支持多边国际框架,相互之间都有着良好的双边关系。加强三方合作不仅可以促进有关国际和地区问题的解决,而且可以推动三国的经济发展。辛格表示,三国互为重要邻国,相互关系涵盖多个领域。三国应共同努力加强三方合作,使三国人民受益,为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三国领导人还就亚太地区形势、反恐合作、打击跨国犯罪等问题交换了看法。
【背景资料】
1、源于冷战期间“七国集团”的八国峰会是当今世界工业大国商讨解决全球性经济危机、与第三世界国家间的债务纠纷、世界工业发展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等问题的论坛。因为参加者均为世界认可的经济强国标准(年GDP总量超过1万亿美元,年人均GDP超过1尤美元)以上的发达国家,国际媒体称之为“富人俱乐部”。在2003年6月举行的第29次八国峰会上,作为东道国的法国邀请了包括中国、印度、南非、墨西哥和巴西等一些发展中国家参加这一次会议,并在正式会议前举行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领导人之间的对话(南北领导人对话论坛)。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希拉克总统的邀请出席了非正式对话会议,并发表了题为《推动全面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讲话。从此,包括中国领导人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参与后来的八国峰会的非正式活动,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重要看点之一。
2、八国集团首脑会议 (G8 Summit)由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演变而来,其成员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日本和俄罗斯组成,又称八国集团。 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经历了二战后最严重的全球性经济危机,经济形势严重恶化。为共同研究世界经济形势,协调各国政策,重振西方经济,在法国倡议下,1975年11月,法、美、德、日、英、意六国领导人在法国巴黎郊外的朗布依埃举行了首次最高级经济会议。1976年6月,六国领导人在波多黎各首府圣胡安举行第二次会议,加拿大应邀与会,形成七国集团,也被称为“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此后,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作为一种制度固定下来,每年轮流在各成员国召开一次。1977年起,欧洲共同体(后改名为欧洲联盟)委员会主席亦应邀参加会议。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最初主要讨论经济问题。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首脑会议除讨论经济问题外,把世界重大的政治问题也列入了议程,诸如如何面对“苏联战略的挑战”问题、核裁军问题、东西方关系和人权问题等。1991年原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1992年和1993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先后应邀与七国首脑在会后举行会晤。1994年第20次会议期间,俄罗斯作为正式成员参加政治问题的讨论,形成“7+1”机制。1997年在美国丹佛举行的七国首脑会议时,克林顿总统作为东道主邀请叶利钦以正式与会者的身份“自始至终”参加会议,并首次与七国集团首脑以“八国首脑会议”的名义共同发表“最后公报”。从此,“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演化为“八国首脑会议”,“7+1”的模式结束,八国首脑会议体制形成。但在经济问题上,八国首脑会议依然保持七国体制。
2、作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协调机制,八国集团在世界政治、经济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为促进与发展中国家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重大国际问题上的沟通和了解,八国集团加强了同发展中国家的联系,并邀请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就重大国际问题进行对话。2003年6月,第29次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法国埃维昂举行。作为东道主,法国希望通过此次峰会向世界传递一个信息,即通过对话和协调行动来促进发展、加强团结、保障安全。在法国的邀请下,中国、巴西、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印度、马来西亚6个经济新兴国家的领导人和埃及、塞内加尔、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南非5个“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参加国的领导人参加了在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前举行的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与会的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同八国集团领导人就世界经济和安全问题交换了意见。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首次参加对话会,并在会上发表了题为《推动全面合作 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讲话。2005年7月,八国集团首脑会议在英国苏格兰“鹰谷”的格伦伊格尔斯庄园举行。作为东道主,英国向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5个发展中大国的领导人和阿尔及利亚、埃塞俄比亚、加纳、尼日利亚、塞内加尔、南非、坦桑尼亚等非洲国家的领导人发出参加对话会议的邀请。会议期间,八国集团领导人同应邀与会的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共同讨论了世界经济、气候变化和其他重大的国际问题。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对话会上发表了题为《携手开创未来 推动合作共赢》的重要讲话,并就全球经济、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深化南北对话、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提出了四点建议。2006年7月,八国集团与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应邀出席会议。会议讨论了全球能源安全、传染病防控、教育、非洲发展等议题,胡锦涛在会上着重就全球能源安全问题作了阐述。这是中国领导人第三次出席八国集团与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