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老师2007年形势与政策辅导之二:分析题(二)关于“社会公平”问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2005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根据修改后的内容,个人所得税工薪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原来的800元调高到1600元,如果按2005年统计口径,工薪阶层纳税面将从60%左右降到约26%,少缴约280亿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提高,是新形势下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一个具体体现。
材料2
在现实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公平现象。目前医疗服务体系还不适应群众的健康需求,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很突出,群众反映也比较强烈。在教育事业获得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是上学难、上学贵问题。虽然20多年来,城镇居民的住房条件总体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近几年,在一些大中城市,房价上涨过快,普遍超出了工薪阶层的承受能力。尽快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也是新形势下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
材料3
改革开放之初,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国民经济,我们针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一些弊端,对分配制度和原则进行了调整和改革,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这一原则对于打破平均主义的平等观,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出现了扩大的趋势,这引起人们的广泛关切。有人把收入差距的扩大归咎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提出要对分配原则进行调整。由此引起了社会上包括理论界对公平与效率关系问题的讨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的安全运行、体制的创新等都同社会公平紧密相关。因此,必须切实按照十六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的要求,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有效措施,更好地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上述材料1和材料2,怎样从现实的角度理解和看待我国的社会公平问题?对于“在现实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公平现象”其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要“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3)现阶段如何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
【参考答案】
(1)社会公平,是就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而言的,体现的是人们之间一种平等的社会关系。从现实来看,在我国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社会公平程度有了大幅度的改善和提高。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使人们享有更充分的公平竞争、平等交换的权利和机会;依法治国的推进和法制的逐步完善,使人们的各项基本权利有了更切实的保障,等等。实事求是地说,我国在维护社会公平方面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我们在看到维护社会公平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应当看到,在现实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公平现象。比如,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有扩大的趋势,上学难、看病难、买房难等问题还未很好解决,等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其中,既有改革不完善和体制不健全的原因,又有政策执行不到位的因素;既有现实因素,又有历史原因。比如,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给一些人钻政策漏洞造成可乘之机;在推进国企改制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导致部分国有资产的流失;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城镇与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短期内缩短的难度很大;各行各业的发展起点和面临的市场环境不一样,导致不同行业发展特别是收入分配的差异,等等。
(2)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仅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实现社会公平,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发展目标。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未来社会,是消灭了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差别的平等社会。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本质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我们党追求的一个根本目标。
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公平是贯穿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价值。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才能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关系逐步融洽、协调,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稳定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也是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过程。和谐社会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而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必然贯穿其始终。构建和谐社会,要着力扩大就业机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就是社会公平得到维护和逐步实现的过程。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不断推进,社会公平也会不断得到维护和实现。
(3)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法制建设的推进,人民群众的公平意识越来越强。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才能使人们的心情更加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更加协调,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加快发展步伐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目前存在的一些不公平现象,都是前进中的问题,最终的解决途径还是靠发展。在现阶段,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关键是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首先,要从法律上、制度上、体制上努力营造一个维护权利公平的制度环境。切实维护和落实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的各项权利,保证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够比较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工作就业的权利、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以及其他法律规定的权利,努力为每个社会成员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坚持法律和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任何团体都不能有超越法律和规则的特权。
其次,要高度重视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在改革发展的进程中,社会成员之间存在一定的收入差距是难以避免的,但应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如果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悬殊而又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不仅会挫伤人们的积极性,而且会影响社会安定团结。要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积极推进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完善分配制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
再次,要努力建立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利益协调机制。把妥善协调各种具体的利益关系和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与维护社会公平结合起来,逐步建立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科学决策机制,建立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协调机制,建立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以及社会预警机制,把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纳入多种机制有效运转的常态轨道。
当前,要特别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认真贯彻中央的有关精神和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维护好群众的各项权益。特别是要注意解决征地拆迁、企业改制、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农民工工资发放、环境污染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解决部分群众在子女上学、就医、住房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
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社会公平不是一个静止的绝对状态,而是历史的、相对的、具体的,是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具体的制度安排制约的,它的实现方式和实现程度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和不同的时代是不同的。公平不等于平均。社会主义要注重公平,但不是平均主义。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把实现社会公平与保护生产积极性结合起来。
雷雨老师2007年形势与政策辅导之二:分析题(三)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尊重和保障人权”问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法律是根高压线,谁碰上它谁触电;法律是个守护神,惩罚犯罪护好人。”
材料2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大于1982年修改了宪法,以后又通过四个宪法修正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200多件现行有效的法律和200多件关于法律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制定了650多件现行有效的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7500多件现行有效的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600多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材料3
2005年7月,《物权法(草案)》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2005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历史上首次立法听证会,就《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听取社会建议。2006年3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全文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草案)》,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收到来自社会各界的14万多条修改意见。参与提出意见的,既有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也有普通市民甚至农民工。他们提出的不少意见,都很有见地和价值,受到立法机关的高度重视。
材料4
1998年,江泽民同志在学习邓小平理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处理好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严格依法办事的关系,“党的领导是关键,发扬民主是基础,依法办事是保证”。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江泽民同志着眼于探索把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规律性,科学总结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重要思想。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材料5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尊重和保障人权”。十六大重申了这一主张并将“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中。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式载入国家的根本法。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明确提出“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这一系列有关人权的重要宣示表明:第一,尊重和保障人权已经成为新时期我们党的一项基本政治主张,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宪法原则,必须始终不渝地为之努力奋斗。第二,提出尊重和保障人权,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宏伟目标,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具有内在的、有机的联系,构成了一个整体。第三,提出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进一步明确了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基本政治主张的发展方向,它既给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又从人权发展的视角赋予经济社会发展以新的内涵,并使之成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材料6
1993年8月,江泽民同志在接受日本《朝日新闻》社长采访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适时地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加强了民主法制建设,以保障人民能够充分地享有公民权和更好地行使管理国家的政治权利。最关心中国人民人权的是我们自己。1949年以前,中国80%的人处于饥饿和半饥饿状态。现在中国的人口翻了一番多,温饱问题基本上解决了,人民在各方面享受的民主权利更是前所未有的。今天中国所焕发出来的巨大活力,正是中国人民拥有广泛自由、民主的生动写照。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1和材料2、材料3都说明了什么问题?试述法治与法制的关系。
(2)为什么说法治是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
(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它体现了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重要思想?
(4)材料5中的一系列有关人权的重要宣示表明了什么?
(5)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结合材料6简述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本要求。你怎样看待国际上有人提出的“人权高于主权”、“人权无国界”、“国家主权有限”等新干涉主义论调?
【参考答案】
(1)材料1这句话道出了法治的重要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材料2、材料3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法制建设,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框架已经建成,社会生活的各个主要方面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同时,健全立法方式、实行民主立法有了新进展。劳动合同法草案向社会“开门”征求意见,这么多的群众纷纷提出建议,本身就有力地说明广大群众的法治意识在不断增强,我国法治社会建设正在日益深入。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出发,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的各项工作,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法制与法治既有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两者的区别是:法制,是各种法律制度的统称,它只是一种制度工具,可以存在于任何性质的国家中。法治,指依法治理,这里的“法”不是一般的“法”,而是反映了一种价值目标与人文关怀,追求公平正义,保障自由和民主权利的价值观、原则和精神。因此,法治只存在于民主国家中。两者的联系是: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实行法治,必然要求完备法制,加强法制建设。
(2)法治是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从本质上说,和谐社会必然是法治的社会。只有通过法治建设,才能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保障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内涵丰富,涉及方方面面的任务,都离不开法治。比如,民主离不开法治,没有法治保障下的制度安排,民主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公平离不开法治,无论是权利的公平还是机会的公平,无论是规则的公平还是结果的公平,都需要法治的保障,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诚信离不开法治,没有法治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社会信用体系与诚信之心就无法真正培养起来。安定离不开法治,没有法治的强制约束,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安宁的社会生活秩序就建立不起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离不开法治,没有完善的环保法规和有力的环保执法,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往往就会落空。
为求和谐,必行法治,有法治才有和谐。我们建设法治社会,实际上就是在建设和谐社会;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同时也就是在推进法治建设。
(3)我们党在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伟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个方面。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的重要思想。
(4)材料5中的一系列有关人权的重要宣示表明:第一,尊重和保障人权已经成为新时期我们党的一项基本政治主张,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宪法原则,必须始终不渝地为之努力奋斗。第二,提出尊重和保障人权,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宏伟目标,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具有内在的、有机的联系,构成了一个整体。第三,提出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进一步明确了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基本政治主张的发展方向,它既给民主政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又从人权发展的视角赋予经济社会发展以新的内涵,并使之成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5)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民主,就是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切实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权利。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建立在公民各项权利得到保障和不断发展基础上的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也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的根本要求。
尊重和保障人权,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切实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切实保障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加大人权的司法保护力度。不断提高人民享受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水平。切实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特有权利。切实加强对残疾人、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对中国来说,确保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也是最大的人权保障。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这就决定了实现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是中国维护人权最基础、最首要的工作。在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保障的同时,中国人民也充分享有与社会发展程度相适应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等权利。
国际上有人提出的“人权高于主权”、“人权无国界”、“国家主权有限”等新干涉主义论调是错误的。国家主权是一国人民充分享受人权的前提和保障。这两者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人权要靠主权来保护,不是人权高于主权,而是没有主权就没有人权。人权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具体的、相对的,“在一个国家里,实现民主、自由和人权的根本途径是社会的进步、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我们反对借口人权干涉一个国家的内政,也反对把人权作为实现对别国的某种政治企图的工具。国际社会应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共同推进世界人权事业。
雷雨老师2007年形势与政策辅导之二:分析题(四)关于“深化改革”问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何曾想,20多年前广东南海之滨的一个小渔村,会发展成为国内生产总值5000亿元、人口超过700万人的现代化大都市――深圳。
何曾想,20多年前一片危棚简屋、发展落后的黄浦江东岸,会变成高楼林立、商企云集的现代城区、世界级的金融贸易中心。
何曾想,20多年前山东青岛一家濒临倒闭的国有电冰箱厂,会成为今日世界电器企业十强之一、销售网络遍及全球的海尔集团。
……
是什么促成了深圳的腾飞?是什么推动了浦东的崛起?是什么铸就了海尔的辉煌?归根到底可以说就是两个字:改革。
材料2
20多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和发展,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至2005年,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四位,对外贸易额跃居世界第三位,外汇储备达8189亿美元,居世界前列;一大批重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已居世界首位,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度增强。正是因为改革发展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我们才有能力办成许多以前想办而办不了的事:“村村通”遍及乡野,机场港口一派繁忙,高速公路纵横交织,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四大工程捷报频传……神州大地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材料3
20多年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了30倍和24倍,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们告别了商品短缺,扔掉了各种票证,消费结构迅速从生存型向享受型和发展型升级,“三大件”不断翻新,住房、汽车、电子通信、高档电器消费持续升温,教育、旅游、休闲和艺术享受等文化消费渐成热点。
材料4
20多年的改革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同时我们也遇到了“成长的烦恼”。我国改革开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改革攻坚的过程中,因为利益调整的层次较深、力度较大、涉及面广,也产生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实际问题。比如,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又有拉大的趋势;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在人们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等等。围绕这些问题,人们对一些具体的改革政策产生了不少疑问,也一度在社会上引起了一些争论。
材料5
2006年3月6日,胡锦涛同志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讨论时明确指出: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证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1、材料2、材料3说明了什么?怎样认识20多年的改革进程?
(2)针对材料4中遇到的“成长的烦恼”,我们应该怎样认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3)结合材料4、材料5说明当前如何进一步把改革引向深入?
【参考答案】
(1)材料1、材料2、材料3说明过去的20多年,我们通过改革,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20多年来,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国有企业改革到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从所有制结构改革到分配制度改革,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到在实践中的深入推进,从经济领域改革到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全面改革深刻改变了中国的面貌;极大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升了中国社会的文明程度;深刻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的认识,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0多年的辉煌成就雄辩地证明,改革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之路。社会主义要想获得和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通过改革不断完善自己。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推进和深化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努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2)针对材料4中遇到的“成长的烦恼”,应当说,改革中出现矛盾和问题是必然的、正常的。要正确评价改革,正确认识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就得有科学的方法。
第一,正确看待改革要有全局的观点。看待改革,只讲成就,忽视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是不会有太大说服力的;反之,只看到问题,对取得的成就视而不见,也是不客观、不公正的。
第二,正确看待改革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搞改革,没有曲折,不会遇到困难和问题,那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我们改革的基础很薄弱,国情十分复杂,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一切都是在摸索中前进,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尽善尽美,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看改革的大方向,看改革的目标到底对不对,看改革的前景到底怎样。
第三,正确看待改革,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现在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成因非常复杂,每一个具体问题都有各自不同的原因。有些问题是具体设计不周密、措施不配套造成的,如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部分下岗职工生活困难;有的是改革不彻底、认识不到位造成的,如一些行业和部门的垄断,导致不同群体收入差距悬殊;有些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资产流失问题,原因比较复杂,有的是操作不规范造成的。还有的问题是发展和改革在一定阶段不得不付出的代价。所以说,如果冷静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自然会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就不会把这些问题都简单地归结到改革本身。
只要我们坚持用全面的、发展的、具体的眼光来看待改革,就会为改革的成就而自豪,从而对改革充满信心;也会因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而清醒,从而更好地谋划和推进改革,用改革的办法来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困难。
(3)当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对进一步深化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必须通过深化改革为其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首先要进一步坚定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只有深化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上层建筑进一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
其次,改革的实质是体制创新。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是非常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加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二者紧密联系、缺一不可。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同时,要注重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领域改革相协调,宏观改革与微观改革相协调,城市改革与农村改革相协调。
第四,改革是人民的事业,也是为了人民的事业。要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保护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前,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上学难、买房难等问题,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一些违反法规和政策而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提高社会和谐的程度。
最后,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雷雨老师2007年形势与政策辅导之二:分析题(五)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问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竭泽而渔,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成语,讲的是把湖水排干来捕鱼。鱼倒是全捕着了,但湖水排干了,就再也不会有鱼了。
材料2
我们经常用“地大物博”来描述祖国的广袤与富饶。从大的方面看,这样讲当然没有问题,但并不等于说我们国家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的。相反,目前我国乃至全球的资源形势日益紧张,不容乐观。
从全球来看,有关研究表明,地球上的森林正在以每年1600万公顷的速度继续减少;现有石油储量不足2万亿桶,可供开采时间不超过百年;到2025年,全世界2/3的人口将遭受用水短缺的威胁。伴随人类社会发展和需求增加,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正在日益减少。
从我国来看,一方面,由于人口众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非常少。比如,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为2370立方米,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4;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5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2;大多数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另一方面,生产和消费方式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导致资源不足的矛盾进一步凸显。过去,我们比较多的是依靠资源的高投入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这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导致资源消耗过大,浪费的现象也比较严重。与此同时,铺张浪费、大操大办、大吃大喝的消费方式在生活中并不鲜见。虽然党和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奢侈浪费的消费观还在发展,能源、淡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材料3
2000多年前,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中转贸易站楼兰,极尽繁华。然而,这座举世闻名的“大都市”,却于公元500年左右消失在漫漫黄沙中。不少研究者将吞噬楼兰文明的祸首归结为环境的急剧恶化。
应该看到,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在加强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部分流域区域污染治理取得初步成效,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工业产品的污染排放强度有所下降。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一些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1/3的国土面积受到酸雨影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出现。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1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哲理?
(2)材料2所反映的现实告诉了我们什么?
(3)材料3中楼兰的悲剧给了我们什么样的警示?面对材料3中严峻的形势我们应该做什么?
【参考答案】
(1)材料1告诉我们一个意味深长的哲理:如果违反自然界的规律,急功近利,过度索取,看似取之不尽的资源就会用尽。同样,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如果我们只注重经济的发展、消费的增长,而忽视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忽视对环境的有效保护,那就等于竭泽而渔。
(2)材料2所反映的现实告诉我们,如果不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如果不把节约资源的政策方针放到更重要的位置,经济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的制约,生产生活环境会越来越恶化,这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必须坚持资源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我们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楼兰的悲剧警示我们:环境是无情的,只有与环境和睦相处,人类才能更好地利用环境,文明才能不断延续。
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加大保护环境的力度,充分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具体说来,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既是一种环境伦理观念的普及,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实践指南,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认识,贯彻执行,为环境的友好、自然的和谐作出更多的努力。
雷雨老师2007年形势与政策辅导之二:分析题(六)关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问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近日,有关部门公布,今年上半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不降反升,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2%和5.8%。
此前,有关部门公布,今年上半年,全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上升0.8%。
--《人民日报》 ( 2006-08-21 第5版 )
材料2
从单位产品实物量能耗、物耗的绝对水平来看,与世界先进水平甚至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特征依然十分突出。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仅为30%,比世界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从总体上看,经济增长方式远未实现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
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资金投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大幅度增加。2003—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6.8%,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13.6%,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也呈增长之势。展望未来,资源环境形势更加严峻,加快增长方式转变任务更加紧迫。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1中的“两个不降反升”说明什么?
(2)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远未实现全局性、根本性转变的根源是什么?如何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参考答案】
(1)“两个不降反升”,说明了同一个问题:粗放发展的冲动,还没有从根本上遏制住,经济增长的方式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推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就是使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和物质消耗推动,转向主要依靠提高各类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率推动。
(2)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与我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整体技术水平有关,具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城市化进程远未结束,以住房、汽车需求快速增长等为代表的消费结构升级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必然会使我国现阶段的增长呈现出某些高物质消耗特征。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涉及经济、技术、社会等多方面体制和政策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通力合作。需要从优化经济结构、促进技术进步、加强生产管理、鼓励理性消费等多方面采取综合系统的措施。要真正落实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国策,当然,最根本的是要为经济的集约化增长提供一个良好的体制环境。
雷雨老师2007年形势与政策辅导之二:分析题(七)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问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也许,看到这样的数据,我们会感到自豪:世界上每生产4台电脑,就有1台出自中国的江苏!但再看看这样的数据,我们又会感到迷惑:我们生产1台电脑竟只能赚10个苹果的钱。原因是利润的大头被英特尔、微软等公司拿走了,我们赚的只是一个简单的加工费。近年来,大家都在谈论着“中国制造”的商品销往全球,中国已经成了“世界工厂”……但实际上,这样的“制造”赚取的利润很低。有一个形象的说法:我们出口8亿件衬衣才能换来一架空中客车A—380!
材料2
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意味着未来15年,我们必须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要超过7%。实现这一目标靠什么?归根到底还是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有力支持。据测算,如果我们继续保持40%的投资率,要如期实现翻两番的目标,那么科技进步贡献率必须由当前的39%提高到60%,不断向创新型国家行列迈进。
材料3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创造1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量是它们的4—10倍,33种主要产品的单位资源消耗量比国际平均水平高出46%。
材料4
目前,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我国设备投资有60%以上要靠进口。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我们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拿出来向国外支付专利费。更何况,涉及国家安全和战略需求的核心技术,花再多的钱也是买不来的。比如,“神舟六号”的逃逸塔,被称为航天员的“生命之塔”。对此,美国进行了全面技术封锁,俄罗斯开价2500万美元,而且只卖产品,不给技术。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1中的事实告诉了我们什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是什么?
(2)结合材料2、材料3、材料4说明为什么要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
(3)为了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奋斗目标,要突出抓好哪些工作?
【参考答案】
(1)材料1中的事实告诉我们: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让“中国制造”尽快成为“中国创造”,是时代发展提出的迫切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总起来说,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
(2)第一,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归根到底还是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