⑥货币流通规律。货币流通规律是指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
这一规律表明: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待售商品数量和价格水平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即: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总量×商品价格)
所需的货币量 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货币流通进行计划管理与调节,必须自觉遵循货币流通规律)
⑦纸币及其流通规律。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纸币是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中产生的。纸币流通规律是: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所需金属货币量为限。
⑧通货膨胀。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而导致的纸币贬值和物价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叫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特有的经济现象。
⑨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是指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不足而导致的市场需求低迷、纸币升值和价格水平稳定下降的经济现象。通货紧缩一般表现为:货币供应量少于货币需求量、市场需求低迷、纸币升值和物价持续普遍下降。
(3)贮藏手段①含义: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保存起来。
②充当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③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贮藏好比是一个蓄水池,可以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通量,因此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不会出现通货膨胀。
(4)支付手段①含义: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职能。
②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一方面暂时解决了商品交换中缺乏现金的困难,减少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使经济生活中结成了各种债务链条,加深了商品交换的矛盾,使经济危机形式上的可能性进一步扩大。
③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产生后,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会发生变化,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需要右加下的改变:
④信用货币。货币形式最初是采取金银条块的形式,后来发展成为铸币形式,到了近代又出现了纸币,并相继出现了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信用证券,如银行券、支票、期票和汇票等,其中银行券是主要形式。信用货币是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职能中产生的。银行券最初是银行向存入金银条块或铸币者开出的凭证,持有人可随时按券面面额兑取金银或铸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金本位制相继放弃,银行券变成了不兑现纸币。银行券变为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是资本主义国家20世纪以来的主要货币形式,因而称为现代纸币。信用货币体现着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问的信用关系。
(5)世界货币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而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作用的职能。
贵金属作为世界货币的职能主要表现在:
①作为一般的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的差额;
②作为一般的购买手段,用来购进外国商品;
③充当财富的绝对社会化身,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