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考研政治要点精编之毛泽东思想概论6.1

/2008-11-25

 第6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 

  复习提示:本章属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讲述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方针政策,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建设及对外关系、执政党建设的方针。重点是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一)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1956年在中共八大上,根据周恩来、陈云的建议,制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这是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
  这一方针的执行虽然经历了曲折反复,但在实践中取得了成果和经验。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同样体现了这样的精神。
  (二)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阐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方面的五种关系,其中:
  1.中国工业化道路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不能照搬苏联片面地发展重工业的模式,而要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这种情况出发,正确处理重工业与农业、轻工业的关系,充分重视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中国的工业化道路问题,“主要地指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关系问题”。
  2.走一条中国自己的工业化道路,还应该处理好其他一些关系。包括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等。综合平衡,同时并举,其中以工农业同时并举最为重要。所谓并存,并不否认重工业优先增长,也不否认工业发展快于农业,更不是平衡使用力量。l962年党中央把毛泽东这一思想概括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
  (三)经济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的初步探索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在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是历史性胜利,考试、大,但由于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加上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后期过于急促和粗糙,也遗留下不少问题。因此,产生了不少弊端,须进行调整和改革。尽管在1956年至1978年期间,我党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但也提出了不少正确的政策思想,进行了改革的尝试,为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1.关于经济体制。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重要思想,并为八大决议采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在生产计划方面,以国家的计划生产为主体,国家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为补充;在市场方面,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市场领导的自由市场为补充。毛泽东提出“可以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尊重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客观存在的经济法则),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邓子恢提出对农村集体经济内部关系的调整,在生产经营方面实行“大的集中,小的分散”,在生产资料处理方面,实行“主要公有,次要私有”,合作社对生产队实行“包工、包产、包财务”等;60年代初,邓子恢、刘少奇、陈云、邓小平对农村的“包产到户”的责任制也表示赞成,成为我国70年代末以后农村改革的先声。
  2.关于经济管理体制。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专门论述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认为不能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地方一点机动权也没有,主张调动中央、地方、企业三个方面的积极性。中共八大后,陈云主持体制改革工作,完成了关于改进工业管理体制的规定、改进商业管理体制的规定和改进财政管理体制的规定等三个文件,中心内容和总精神是:适当调整中央同地方、国家同企业之间的关系,把一部分工业管理、商业管理、财政管理的权力下放给地方行政机关和企业,以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在企业管理方面,毛泽东特别强调了鞍钢经验中“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新的企业管理制度。


相关话题/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