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权利包括:选被选,政治表达的自由,民主管理,监督权,人身权利包括人身自由权,生命权,人格尊严权。社会经济权:劳动权,休息权,生产权。
2. 保障公民的自由与平等是我国宪法与法律的基本价值取向。(自由观念的核心: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理念;平等理念的核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法律知识是法治思维的前提,法律方法是基本要素
四(7) 社会生活 道德和法律是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
法律是道德的支撑;道德促进法律更好的实现
社会公德(社会道德体系的基础层次,反映了社会道德风气的好坏)包括1.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举止文明,尊重他人)2.人与社会(爱护公物,保护公共秩序)3.人与自然(热,保)
具有继承性,基础性,广泛性,简明性。 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
公共生活法律规范:1.治安管理处罚法(事实;公,人权,人格;教罚 3个原则)2.集会游行示威法(政府依法保障;权义;和平)3.环境保护法(协调,综合,谁)4.道路交通安全法(依法管理;人本,民便 两个原则)5.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
奉献社会(社主职德中最高的层次与最高目标)
择业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是择业的内在要求。
继承方式:优先级:1.遗赠和遗赠抚养2.遗嘱3.法定
调解: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是诉讼外调解,司法调解是诉讼中调解。
个人品德:是个人道德认知,情感,行为,意志的内统,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稳定性
(是道德与法律更好的发挥作用;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重要的主体精神力量)
道德修养:实质是在本人脑中进行的不同道德观念直接的选择。自觉性(道德修养的第一性特征与内在要求)
法律修养:提高的关键是增强法律思维(特征:讲法律,讲证据(法律证据:合法,客观,关联性),讲程序;讲法理)
五.时政
1.国际经济格局的发展,1.美国称霸(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关贸总协定;马歇尔计划;第四点计划,对亚非拉和社主国)2.多极化发展(美欧日苏)3.重大变化(苏联解体,新兴国家崛起,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北美自由贸易区(发达与发展中国家组成,南北共存性;一国主导性;经济互补性);欧盟;亚太经合组织(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的合作方式))
2.国际政治格局 1.雅尔塔体系(美英苏依实划势,战后世界秩序,为两极格局奠基)2.两级格局(布雷顿森林体系,北大西洋公约,帝国主义阵营形成;华沙条约,社主阵营形成)3.两极格局瓦解 原因:1.根因,世界主要战略力量的互相作用 2.美苏矛盾激化,相互削弱力量。3.苏联解体 世界政治多极化,特征:1.多种战略力量共主世界事务,国际格局一超多强2.各行为主体更重国家利益,淡化意识形态分歧3.国际竞争中经济,科技作用突出,竞争综合国力4,国际合作规模扩大5.世界大国力量趋于均衡化,国际组织职作扩大。
经济全球化 原因:1.生产力发展 2.两极格局结束 3.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形成
4.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是主要推动力
表现:生产;产品;金融;技术国际化;区域集团化
4.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本的跨国流动,是资本国际循环周转,经全实质上是全球经济市场化的过程。
正:1.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取长补短。2.市场3.科技成果和信息的流动。4.发展机遇 负:1.给发中国的压力,两极分化2.资本主义国家内部问题的蔓延 3.不同文明制度的碰撞。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根本途径 我国的发展机遇:国际:1.国际形势总体稳定2.经全深发,促共发利因增加。3.科技革命4.世界政经格局深变,提升国际话语权
国内:1.更加稳固的经济发展基础2.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3.市场潜力巨大4.制度优势显现
中国的应对P168 表现:生产,贸易,金融,企业经营的全球化。原因:生产力,经济体制;跨国公司
关键问题是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区域经济一体化: 形式:1.优惠贸易安排 2.自由贸易区 3.关税同盟 4.共同市场 5.经济联盟 6.完全经济一体化
5.综合国力 内容:1.经竞为核心2.国际政地与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是主要目标3.科技创新是竞争的制高点4.军事力量仍是威慑性手段5.文化竞争增强6.人才竞争成为基础内容
特点:1.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创新”2.信息资本开始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3.联合增强,集团取胜4.可能加剧两极分化 5.新干涉主义的危险
国际竞争,我国:1.想掌主,坚办自事,断增我综国和国竞力2.坚改开,完社主经济体制
3.善从国际国内政治大局考虑,切维我国国安,根利。
6.传统与非传统安全 7.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与作用
8.南北关系: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同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关系,成为了当前国际关系的核心问题,特征是双方不平等,不公平,不合理。
新特点:1.发中国战略地位下降 2.政治因素上升 3.经济差距加大 4.既斗争又合作5.区域间南北对话增加 解决:1.根本: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2.加强南南合作 3.加强南北对话
9.大国关系 冷战后的关系调整:1.实用主义,淡化意识形态 2.避免公开对抗 3.既合作又竞争 4.美国为中心
中美关系:1.不冲突,不对抗 2.相互尊重 3.合作共赢
中俄关系: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密切协作,相互支持 (非同盟,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中欧关系:1.高层互访频繁 2.经贸合租成果丰硕 3.人文交流活动丰富
10.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既争取和平的国家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和
原因:1.历史传统 2.国情 3.国家性质 4.时代潮流 发展特点:和平性,自主性,科学性(针对国内环境,发展与社会建设并重)合作性
实现发展:1.正处维自利与促国际社会共利关系 2.正处合竞关3.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
中国的外交原则:1.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干涉内政,不武,威。2.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发战略3.坚持求同存异,对话协商的方式解决矛盾分歧4.对周边国家,奉行睦邻安邻富邻的外交政策。5.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国防建设是为了捍主,领,和平建设,向世界公宣永不称霸,核。
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自身发展与世界和平;以改革创新,独立自主自立根生为基础,加强对外开放学习借鉴;顺应经全发潮,寻求与各国互利共赢共发,与国际社会一起努推建持和共荣的和世 要加快转变经济结构,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稳步增长。P206
和发路是基于中特社主;历史文传;世界潮流的必然选择。为什么要走这条路P207
中国的外交政策:建国初期:一边,打扫,另起。53年中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髓是国家主权平等(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70年代,一条线战略 十一届三中全会,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基本原则),不结盟政策 P208我国的对外政策体现了怎样的外方。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世和,促共发。处理国际关系上,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大国:改发与发达国家关系,拓合,妥处分歧,推建新型大国关系。周边,以邻为善,为伴,睦邻安邻富邻,深化互利合作,使自身发展更好惠及周国。
外交:独立自主是前提;基本准则是五则,五则的精髓是国家主权平等。基本立足点是: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合作
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共维自权益,支扩其在国事中代表与发言权,用做其可靠真诚伴。
多边事务:积极参与,支持国际组织发积作,推国际经政新秩序建立,加强公共与人文交流维国海外合法权益。
11.和谐世界(发展的正确方式) 内涵,途径:政治,经济,文明,安全 依据,意义
是和谐社会在外交领域延伸 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民主法制,制度化的结合
对外工作新思想:外交理念: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强调共赢(中对国秩新理解,经济上共享发果,共发繁;政治上各国同舟共济,权责共担;文化上,主张尊文明,发路多样化,交流学习;安全上,提倡共同,集体,合作安全,反对单方面和绝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