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服务局工作总结
**年以来,我局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抢抓“东进战略”机遇,紧紧围绕“美丽**”建设,积极推动新区经济更高质量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的全面发展,实现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和谐统一。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年以来工作总结
(一)实施创新驱动,打造绿色产业体系
一是扶优汰劣,优化产业结构。修订产业扶持政策,开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网上申报系统,简化程序,新区**年共启动了三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的申报受理,全年发放产业扶持资金3400多万元,惠及企事业单位项目151个。加大淘汰低端力度。今年以来共清理淘汰低端企业20家,新区成立以来累计淘汰、转型电镀、五金等低端企业169家,超过新区成立之初工业企业总数的60%。推动4家重点用能企业通过“十二五”节能考核,辖区内12家耗能3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用能企业全部完成“十三五”能源审计与节能规划编制。积极争取市级资金支持,由我局申报的“**新区淘汰低端延续项目”获市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清理淘汰低端企业重点项目资助1377万元,所获资助资金在全市各区(新区)中排在首位。
二是引资引智,吸引优质项目落户。与市发改委、投资推广署、市医药协会等相关部门紧密配合,与北京亦庄生物园区、上海科学桥产业联盟建立合作关系,吸引优质项目落户。今年来,举办国际生物谷上海、北京推介会等项目推介会4次,全年共引进荻硕贝肯医学检验、罗和基因医药公司等18个项目落户。累计举办招商会20次,洽谈重点项目206个,已落户生命科学产业园和海洋生物产业园项目62个,相关产业项目实际完成产值规模5亿元,39个项目有意向落户坝光核心启动区。成功引进罗兹曼院士团队、马歇尔团队等一批国际国内一流团队和项目。**年,新设立内资企业846家,同比上涨30%。注册资本总额为60.**亿元,同比上涨139%。其中,注册资本一亿人民币以上的8家、一千万及以上的105家。新设外资企业3家,合同利用外资1**7.83万美元,同比增加167.25%,实际利用外资2385.77万美元,同比增加**7.29%。
三是创新驱动,加快产业集聚发展。中国首个、全球第四个的国家基因库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营,成为我国生物技术和生命经济发展打造重要的支撑平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微子实验室荣获**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农科院**基因组学研究所落实编制,充实科研力量。生命健康、海洋等未来产业稳步发展,初步形成了“一库、一谷、两园、两区、多平台”的空间发展格局。高新技术企业增加11家,增长率全市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占GDP比重达62%,位于全市前列。注重创新载体建设,广东海洋大学**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学先进电磁能量转换实验室等创新载体落户新区,目前新区拥有市级以上创新载体15个,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大亚湾核电运营公司荣获第十六届全国质量奖。
(二)抢抓东进机遇,旅游率先发力
一是规划先行,明确旅游率先发力路径。在新区成立文体旅游局前,按照党工委的决策部署,推动旅游率先发力。联合旅游规划专业机构,对**半岛地域环境和生态、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了详细梳理,制定了**半岛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力争实现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双赢,并成功召开**半岛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专家咨询会,邀请教授、学者和知名旅游企业专家,为**半岛全域旅游诊脉开方。编制了《**新区关于落实“东进战略”实施全域旅游发展的三年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了新区旅游率先发力的路径图和时间表。
二是狠抓重点,有序推进5A景区建设。7月18日,新区与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签订了《文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就共同推进新区体育娱乐、文化场馆、文化娱乐等项目,以及乐高等主题公园落户新区等事宜达成了初步共识。同时,为推进环龙岐湾5A级景区建设工作,我局制定了《环龙岐湾景区创建4A级景区景观资源评价及实施策略研究》,并已聘请专业策划团队加快研究制定《**新区所城-较场尾-东山寺片区创国家4A级景区达标提升规划》。发布了人文寻古线、户外山海线等6条旅游线路地图,并与15家拟在新区设立网点的旅行社或电商平台签约推广;推动民宿标准化提升工作,为首批42家通过SGS国际认证的民宿代表授牌;积极推进南澳旅游专用口岸建设,编制《南澳旅游专用口岸规划》及《南澳旅游专用口岸可行性研究报告》。现该项目已列入《**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新区“东进战略”重点项目。
(三)力推示范区建设,打造海洋生态“风景线”
一是有序推进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始终坚持顶层规划先行。推动设立市区两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编制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及其实施方案,重点规划了23项任务内容。大力推进示范项目建设。完成**新区海洋自然资源资产及科普报告的编制,建立**新区海洋自然资源资产数据库;启动国家级海洋公园、较场尾海滨公园前期工作。重点用海项目稳步推进。推动东涌、西涌应急码头、杨梅坑旅游码头及南澳新渔港项目前期工作,初步完成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报告。加强蓝色海湾建设。继续推进海堤修复工程,制定红树林修复计划,加快截污管网建设进度,提升海洋监测能力。全力引进海洋科研机构。广东海洋大学**研究院已在新区完成落户及组建,海洋生物研究所、海洋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所、海洋生态保护研究所、海洋战略研究所和珊瑚保育中心等研究机构已入驻海洋生物产业园并开展相关科研工作。
二是积极培育壮大海洋产业。国际生物谷海洋生物产业园已完成二期改造项目,**年新引入当代海洋、省海洋藻类生物工程技术中心等8个企业(项目),园区企业(项目)增至37个。加快推进广东海洋大学**研究院项目实现产业化,优先开展海洋生态、海洋生物、高端养殖、水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的技术研发及应用。前海国际船艇交易运营总部落户南澳月亮湾广场,助力南澳打造**东部国际船艇产业基地和特色小镇。成功举办第十届中国(**)国际游艇及设备展览会、Hobie16世界帆船锦标赛、中国帆船赛、冲浪比赛,积极推进**国际游艇帆船展示交易基地建设,加快邮轮、游艇及相关产业发展。
三是海洋生态保护工作再获“国字号”招牌。持续开展海洋日、珊瑚回访、珊瑚种植、水下**摄影等“潜爱**”珊瑚保育活动,**年共投放20个人工珊瑚礁,4000株珊瑚苗,举办潜爱课堂公民教育活动达二十余次,受教育的群众以本地学校学生与村民为主,并走进**中小学、大学,甚至社区及企业,成为**公民环保教育典范。10月29日,大澳湾珊瑚保育站被国家海洋局宣教中心授予“全国海洋意识教育示范基地”称号,不断增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文化建设“软实力”。
(四)推动信息惠民,打造未来智慧**
一是“智慧城区”架构初步形成。在规划方面,着眼互联互通,制定了贴近新区实际的顶层设计方案;特色先行,着眼“旅游+”,完成了旅游的专项实施方案。在项目方面,民生先行,基本实现了免费WLAN公共场所重点区域全覆盖,推进了81个基站建设,相关区域语音及数据业务承载能力提升40%;为“**年国际户外嘉年华沙滩旅行音乐会”、“**2017年元旦马拉松活动”等大型活动提供免费WLAN通信保障,保障人次超过6000人;资源共享,积极推进光纤网络建设和机房建设,将为智慧城区应用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基础;数据交换,将实现智慧应用与管理。
二是行政服务信息化程度大幅提升。不断优化OA办公系统,完善功能模块,已实现移动办公,推动新区迈入信息辅政、高效服务的新阶段;优化升级政府在线网站,同步网上服务大厅,实现移动版、微信公众平台、英文版多位一体的综合服务窗口;推进网上办事大厅系统建设,实现新区网上办事大厅与**网厅互联互通,数据报送及时、准确、完整,引入网上办事“三大引擎”,同时制定了应急处置方案和措施,网上全流程办理率和网上办结率(含办事处)均达到100%,超标完成市里规定目标;积极配合“织网工程”建设工作,已完成织网工程裸光纤项目的验收和启用工作,现新区管委会与3个街道办事处及25个社区工作站之间政务光纤实现互联互通,完成覆盖区、街道、社区三级“织网工程”网络。
(五)落实民生实事,助力“幸福**”建设
一是切实抓好对口帮扶工作。顺利完成**-**年对口帮扶河源工作,**源城产业园连续2年被评为省优秀产业园区,**新区-源城区结对帮扶工作名列全市第二。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新区下拨扶贫资金750万元,各单位已筹集745万元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完成入户核查工作。同时,我局于11月9日派考察组到广西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进行扶贫协作工作对接,为省外帮扶工作奠定基础。二是积极做好社保补贴发放。新区申请到1.05亿元的市级财政资金支持,截至**年已分两期全部发放到位,惠及新区3个办事处116个居民小组共5000余名原村民。三是深入开展领导挂点服务企业活动。制定了工作方案和工作指引,10个工作小组分别走访了55家重点企业,全年收集企业困难108项。截至目前,所有问题都得到了不同层面的解决和回应。四是积极落实“惠渔惠民”政策。**年,新区共发放渔业油价补助600多万元,涉及560艘船;发放休渔补助35万元,惠及350户渔民。
二、2017年工作计划
2017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是全力建设“美丽**”的关键一年。我局将紧紧围绕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决策部署,及早着手,认真谋划好2017年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确保新区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生物产业体系
以“东进战略”和“强区放权”改革为契机,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方位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产业体系。一是落实生物谷产业发展要求,加快产业集聚。进一步深化产业布局研究,明确八大类产业发展领域的空间布局。专项研究生物产业的趋势及需引进的重点产业、重点项目,列明全球生物产业的分布地图,研究国内重点生物产业及企业的分布清单,为产业的引进提供精准索引,引导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集聚。全力争取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中国科学院巴斯德研究所等39个项目落户。二是细化土地出让机制,为产业落户提供保障。出台新区工业土地及其他产业用地供应管理实施细则及创新型产业用房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明确重大项目遴选办法和土地招拍挂设置,规范新区范围内创新型产业用房的筹集建设、准入配置与调剂退出等。研究“以地招商”与“以房招商”并举方式,探索“先租后让”产业用地供应模式。启动生物家园项目一期等3个地块出让,争取推动生物家园开工建设。三是制定精准扶持政策。结合国内重点生物园区的做法,及时研究出台新区《关于促进生物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办法》。制定精准扶持政策,引导马歇尔、罗兹曼等团队项目加快产业化。学习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海南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经验,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包括在坝光核心启动区率先试行 LDTs(实验室自建项目)、创新药物及医疗器械快速审批等先行先试。四是推动扶持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持能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发挥产业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优势,不断延伸和完善产业链。
(二)面向海洋发力,推动国家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深化建设
一是加强海洋生态保护。以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继续推动国家级海洋公园等项目规划建设,深入实施“潜爱**”珊瑚保育工作,建设珊瑚礁生态修复示范区;加大蓝色海湾整治等项目实施,推动海岸线综合保护力度,加强海域污染综合防治。二是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启动海洋生物产业园三期建设,推动申报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力争引进8家以上知名海洋企业,1-2个市级重点海洋项目。加快广东海洋大学**研究院建设。加快南澳新渔港规划,打造功能完备的综合性渔港。三是大力发展海洋运动特色产业。高水准举办中国(**)国际游艇及设备展览会,依托七星湾游艇会、海上运动基地、浪骑游艇会等平台,打造游艇展示交易中心,重点发展游艇服务业,打造游艇服务集群,推动游艇大众化消费。四是转型升级传统渔业。推进海洋捕捞渔民减船转产和渔船更新改造工作,逐步压减捕捞渔船数量和功率总量,降低近岸捕捞强度。
(三)加快园区改造,全面提升园区建设水平
一是推进重点园区升级建设。加快坝光产业发展,为园区(整体或部分板块)引入专业运营商。及时开展相关研究,根据不同产业布局板块确定不同运营方,与生物产业较为发达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色列等国合作共建,争取上升成为国家层面的合作项目,作为园区亮点推进。同时,进一步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促进项目的引进和孵化,完善各类配套服务。二是统筹改造除两个产业园外的其他旧工业园区。针对现阶段新区部分园区定位模糊、引进产业项目不变、配套设施落后等情况,对新区辖区的园区资源进行进一步的摸底调查,掌握整体厂房资源情况。结合新区产业发展规划,争取再改造升级几个旧工业区为专业园区(特色园区),加强入园项目的引导及把关,建设实现园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对接市经贸信息委下放的城市更新项目出具产业意见事权,力争提高更新项目产业规划的质量,引导项目朝着高端化、特色化、差异化的方向发展,进一步优化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区布局。
(四)加大招商力度,加快重大项目引进和落户
一是要强化招商引资组织架构。完善重点项目的市区联动制度,新区层面建立重点产业项目的联席会议或协调机制,对涉及市级的部门、牵头部门一一明确。加强与市发改委、经信委、投资推广署等对口部门的联系,做好项目的储备,同时争取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技术中心落户。召集已落户的优质项目,成立新区生物产业协会,设立生物产业智库,发挥协会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二是要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重大项目落户。做好华人文化基金(乐高主题乐园)项目、上海世贸集团项目等9项重大项目的洽谈、协调及落地服务。三是在国内外策划几场大型招商活动。针对国内主要生物产业聚集城市加强宣传推广,同时充分利用市投资推广署海外推广平台,开展“直通车”活动,加强与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以色列等国家的互动合作。
(五)加大统筹力度,推进信息化智慧城区建设
一是统筹推进“智慧城区”建设。出台新区信息化建设管理办法,加快智慧旅游、智慧政务、平安城市等项目实施进度,推进“美丽**智慧城区”建设。二是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协调推进移动通信基站规划建设,切实解决“通信难”问题,推动新区通信覆盖及通信质量的提升。加强新区大型项目通信保障工作,为居民和游客了解活动情况和出行提供便利,给新区的大型活动项目保驾护航。三是强化信息安全建设。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保障和责任体系,进一步明确新区各单位、人员职责,筑牢技术防线,提高信息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及时堵塞安全漏洞。
(六)继续抓好各项民生实事
继续做好对口帮扶河源市源城区、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工作,加快开展产业园区共建、干部交流培训、劳务协作、民生工程建设等各项工作。加大服务企业力度,深化领导挂点服务企业机制,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全力抓好农、水产品检测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积极落实“惠渔惠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