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税扶贫工作纪实
近年来,在**乡的**村经常看到两个人,走村串户,白天上田头、晚上进农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尽管他们不是村里人,但村里又老少皆熟、妇孺都知。他们就是都昌地税派驻**村的扶贫工作人员——县地税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及**两同志。他们心系贫困户,从一点一滴做起,为**村脱贫攻坚战挥洒了许多汗水,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
公正得民心 树好花自发
**村是国家“十三五”贫困村,村民收入偏低,村级组织涣散。扶贫小分队进驻后,发扬“5+2”、“白加黑”的精神,吃住在村里。他们先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帮村委会健全“三会一课”等各项制度,增强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然后,他们召集村民代表开座谈会,深入各农户走访,摸清贫困户的底数、贫困的原因、探讨科学的脱贫方案。起初许多老百姓抱着观望的态度,对他们不冷不热。他们在了解到,村里以前存在确定低保户对象等方面存在凭关系、真正的贫困户反而享受不到低保的情况后,决定以此突破,重新唤回老百姓的信任。他们排除一切阻力,对所有低保户逐个重新审核,按村委会干部、自然村理事会成员、一般村民的顺序,对不是贫困对象的一律取消低保资格。先后调整低保户55户,这样村民才向小分队投来了信任的眼光,**同志也赢得了“包青天”的美誉。后来新农村建设中涉及到要拆除一些旧房子,有的村民开始不同意,但他们反复做工作,甚至对在景德镇打工的户主,第一书记**同志还专程奔赴景德镇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由于他们事前做了耐心细致的工作,从而在新农村建设中,他们共拆除旧房460 平方米,没有发生一起冲突事件,让老百姓的好事从而变得更好。
心系精准扶贫 “轻伤不下火线”
该小分队的队长**同志是地税局党组副书记。他亲自担任**村第一书记,事事以身作责,天天奔波在扶贫第一线,即使生病也“绝不下火线”。2016年10月的一天,**同志的胆结石病发作了,当时给人的感觉十分危险,村委会干部将其送去医院。检查后,医生要他住院。可他说,胆结石是老毛病了,没什么大事,吃两片药丸就可以了,结果硬是拔下针头又回到了村里。在他的带领下,队员**同志,也是不怕苦不怕累,尽管55岁了,再加上“三高”、痛风、心律有时才40次等,但仍坚持工作,放弃节假日。白天走村串户,晚上在家搞资料建设。这些软件资料此次得到了省里督导组的充分肯定,还被督导组拍照,拟在全省推广。 哪个自然村什么情况?有多少贫困户?贫困户家在哪?家里房屋情况?有多少人口?贫困户家庭成员身体状况?读书的在哪读书?读书成绩如何?务工的在哪务工?务工收入如何等等,这些他们都了如指掌。不仅如此,就连村里的狗,看到黄书记来了,不但不叫,反而一个劲地朝黄书记摇尾巴。由此可见,他们在村里流出了多少汗水。这次按计划,督导组要上户查看5户困难户,要求且只能是村里第一书记带路。由于**同志对路线轻车熟路,介绍情况时如数家珍。结果督导组突破原计划,查看了10户,均十分满意。
情牵贫困户 点滴见真意
**村,有一个88岁的孤寡老人,叫**。他一生没有婚配,无儿无女,属五保分散供养对象。但这老人很硬气,依旧自食其力,住在破旧的老房子里,经营着自己的几分薄地。这一状况引起了小分队的关注,他们准备个人给老人捐些钱、买些生活用品,结果老人坚决拒绝:“我已经享受了五保照顾,不能再让你们麻烦了。我什么都有,什么都不缺。”油菜收获的季节,**同志如同亲子般去帮助老人去田里收割菜籽、挑到晒场去晒……一次走访时,看到老人家饭桌上摆着两个隔夜菜,菜上却冒着白沫。**心如刀绞,立即跑到集市买了几斤肉,亲自到厨房炖好送到老人家里去,当时,老人感动得差不多要跪下来。
问到他们整年在乡下,苦不苦?累不累?他们回答说:“只要村里的困难户都脱贫了,我吃点苦、受点累算什么?”的确,扶贫已二年了,但小分队从没有叫过苦,没有喊过累。在他们心中,能为老百姓实实在在做点事,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