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省级安全文明校园活动总结
创建省级安全文明校园活动总结强化管理狠抓落实综合治理确保安全
——关于创建“省级安全文明校园”活动的情况汇报
##高等师范学校(##教育学院##分院)位于##平原素有“江淮乐地”之称的美丽小城——##,是一所历史悠久、菁华满园的乡村师范学校。学校濒临风光旖旎的射阳河,占地112亩,功能完备,设施精良,管理规范;校园环境宜人,楼馆栉比,亭榭相望,是享誉全省的“文明单位”、“园林式单位”和“绿色学校”。1920年,新兴的国民政府本着“师范教育乃国民教育之基础”的认识,在县城孔庙之一隅,设立了“##县甲种师范讲习所”。其后,随着政局动荡、救亡解放,我校数度迁徙,数易校名,虽饱经离乱分合之苦而弦歌不绝,在血与火的战斗洗礼中茁壮成长,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解放后,学校成长于新中国的红旗下,发展于改革开放的大潮中:1952年,更名为“##师范学校”,迁入现址;1984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省##师范学校”;20xx年经省教育厅验收批准升格为“##高等师范学校”并成为“##教育学院##分院”,成功融入高师教育体系,完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跨越。
1992年1月16日,《中国教育报》以《“##精神”》为题,在头版头条发表长篇通讯,详细报道了我校面向农村办学、服务农村教育的情况,同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也播发了这一消息,在全国中师掀起了“学习阜师”的热潮;20xx年底《中国教育报》以《与大地共收获》为题再次报道了我校为农村教育服务的典型事迹;20xx年第9期《师范教育》又以《明年春色倍还人》为题介绍了我校的办学经验;《盐阜大众报》先后四次报道了我校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行校务公开的经验;《现代快报》、《新教育周刊》等报刊也相继介绍我校的办学经验。学校连续获省市文明单位、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省中小学勤工俭学先进集体、市知识分子工作先进单位、科技拥军先进集体、教育工作先进集体、防治非典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连续多年保持在200篇左右,学生每年在校内外报刊上发表文章260多篇;学校升格验收期间,反映时代特点和创新精神的学生基本功汇报得到省教育专家组的好评;“5 2”专转本考试,我校连续两年在全省名列前茅,获得了省教育厅、相关学校和社会舆论的高度评价,拓宽了我校毕业生的分流渠道,为此,##市教育局还特意给我校发了贺信。
面对日益激烈的教育竞争,我校抢抓机遇,应对挑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方向,以谋求发展为第一要务,以市场化办学为立足点,以拓展招生就业渠道为突破口,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保证,以提高毕业生质量为目标,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并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今天的#师以“一主多元”为基本走向,以“四部一校”(师范基础部、师范大专部、职业教育培训部、师资教育发展部和##市新世纪学校)为基础依托,以“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小学教科研指导”为重点职能,积极构建高等师范学校办学模式,做到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并举,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并举,全日制教育与成人教育并举。目前,师范类和高职类共有46个教学班2473人;另有在籍专科、本科函授学员1000人左右;附设公有民营的##市新世纪学校有32个班,学生近1400人。作为省“知识分子工作先进集体”,学校158位专任教师中,有高级讲师44人,中级讲师53人,特级教师3人,国外访问学者2人,国内访问学者3人,省学科带头人2人,##市十佳科教标兵2人。其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35人(其中5人在读),研究生课程班结业者近60人,研究生数居全省高等师范学校之首。
历年来,学校一贯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将安全工作作为学校的一条生命线,列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学校治安安全工作也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我校以“安全无小事,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创新的大局出发,坚持按照“预防为主,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紧密结合学校实际,扎实开展了包括学校安全在内的各项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认真落实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的各项措施,提高预防、发展、控制和处置能力,努力创建一个管理有序,防控有力,环境整洁,校风良好的安全文明校园。不仅建全强化了“保安全、促稳定”学校领导机制,完善充实了学校的各项安全文明规章制度,而且在各项活动中,锻炼培养了一大批干部和师生,提高了全校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考验了学校消除安全隐患、应对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
今年,我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保障全体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健康文明的学习生活为目标,坚决贯彻国家教育部和省、市教育主管部门提出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