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工作总结及工作打算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全局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既定的工作思路,重抓蚕桑产业发展,力求丝绸行业稳定。通过全局党员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目标。
一、业务工作亮点突出
今年,在我国遭受“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金融风暴的双重考验之下,全县蚕业工作者群策群力,共度难关,共谋发展。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蚕桑发展。全年完成蚕种发放1.6万张,生产鲜蚕茧44万公斤,实现农民蚕桑收入600余万元的目标任务。
(一)基地建设规模稳步扩展
在全力抓好去年5个蚕桑“一村一品”示范村巩固建设的基础上,在全县10个蚕桑基地乡镇中选择了10个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10个基地村进行“一村一品”建设,全年已精育优质杂交桑种100斤,培育合格桑苗105万株,新栽成片密植桑园1100余亩,去冬今春嫁接改良劣质桑树103万株。
(二)蚕桑专业村建设初见成效
双庙乡是全县乃至全市的蚕桑领头乡,今年3月,县委将该乡九贤寺村列为全县蚕桑专业村重点打造建设。该村去年发蚕种1100张,产茧3万公斤,产值45万元。4月上旬,蚕桑局提早谋划、精心组织,从浙江省调回优良嫁接桑苗“农桑14号”30余万株,按照4尺×2尺×2尺的技规要求,高标准栽植成片密植桑园326亩,使该村6个社基本实现了“旱地桑园化”,桑树成活率**到了96%以上。同时,为了搞好蚕桑专业村的肥水管理,今年7月,蚕桑局在资金十分紧缺的情况下,补贴资金4670元,全部用于桑树肥培管理。目前,该村桑树长势喜人,明年春季可采叶养蚕。
(三)现代蚕桑科技示范园建设初具雏形
为了有力地推进**县蚕桑产业化进程,我局积极引进业主在百节科技示范园区承租50余亩土地,按照集科研教学、实验示范、旅游观光、综合开发为一体的建园思路,打造产业亮点。整个园区建设计划投入资金100万元,现已投入50余万元,建设高标准成片密植桑园45亩,改建小蚕共育室30㎡,修建标准化大蚕室400㎡,专用贮桑室40㎡,硬化地面300㎡,修建园区道路300余米,排水渠150米,修建了专用消毒池和蚕沙坑。今冬明春将培植果桑3-5亩,明年3月底前将全面完成养蚕设施的添置,计划养蚕100余张,同时开展土鸡桑地散养、堰塘养鱼养鸭、观桑观蚕、乡村旅游等综合开发,逐步实现桑枝、蚕沙的深度利用,全面实现一业兴、多业旺的现代蚕业发展目标。
(四)蚕桑产业发展链条逐步延长
面对近年来丝绸市场行情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的严峻形势,今年,我局把引导丝绸企业开发新产品、拓展经营领域作为推进蚕桑产业发展新的突破性工作来抓。经过市场调查分析,**省美好丝绸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雪绒花”牌纯天然蚕丝被已批量投放市场,并在通洲商厦等大型商场上架销售。该公司现已将加工厂房迁至**县南外金丝街24号原**县丝绸公司大院内,计划年生产蚕丝被3000-4000床,销售收入250-300万元。通过拓宽蚕茧市场领域,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实现以工补农,稳定蚕桑基地,促进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五)大蚕省力化饲养基本得到全面普及
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是制约我县蚕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力推行省力化饲养是蚕桑产业走出困境的重要技术手段。今年,全县采取资金补贴和技术宣传两大措施,在全县10个蚕桑生产基地乡镇积极推行大蚕省力饲养蚕台育和地面育,全县推广饲养面已**到80%以上。
(六)蚕业科技培训服务深入人心
全局抽调专业技术干部14名,分成三个科技服务小分队,长期深入到10个蚕桑基地乡镇和蚕桑重点村社开展科技培训和讲座。为了确保科技服务工作的开展,挤出专项资金5万余元,印发宣传资料5万余份,科学养蚕手册5000余本,刻录科学养蚕光碟3盘,购置专业音响设备一套。全年共举办养蚕技术讲座12期,受训蚕农**6000余人次,科普宣传培训深受广大蚕农欢迎。
(七)停产企业基本稳定
河市丝绸厂和石梯缫丝厂已停产多年,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两个企业一直未进入法定破产程序,下岗职工**3000余人,问题多,情况复杂。为确保两企业管理队伍及下岗职工的稳定,蚕桑局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加强企业留守人员的管理,做好企业解困资金的监督;二是盘活企业闲置资产,增加企业收入,确保下岗职工临时救助;三是积极配合社区做好困难职工摸底排查工作,做到低保工作“应保尽保”,消除社会矛盾;四是在招租私营企业中尽量安排下岗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