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计生局政风行风工作总结第2页
有效措施,联合城管、公安、工商、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收到了良好效果。一是落实责任,将任务落实到具体单位。与城管、公安、工商、卫生、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签定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管理和服务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严格考核和奖惩,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是开展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宣传管理服务月活动。组织有关单位工作人员深入到流动人口集中的场所、建筑工地,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法规、优生优育知识,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开展上门服务,免费为流动人口发放避孕药具,免费为流动人口进行生殖健康咨询、检查,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三是认真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执法检查。为加强流动人口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现象的管理,对凡在我市区出生的3孩及以上的流动人口,责成街道认真调查核实,落实情况,进一步解决流动人口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现象的发生。
目前,全区流入人口24366人,其中育龄妇女8122人,已婚育龄妇女6834人。流出人口31050人,其中育龄妇女10350人,已婚育龄妇女6907人,全区流入人口已查验婚育证明1550人,无证列入管理6572人,有6492人次享受了免费避孕节育基本服务项目。流出人口办理《婚育证明》10385人,签定流出已婚育妇管理合同5320人。加强用工单位和出租房管理,全区共签定用工单位流动人口管理责任书644份。签订出租房主计划生育管理合同6334份,明确了出租户房主的计划生育管理责任,切实做到以“不动”管“流动”。今年通过信息交换平台提交流入育龄妇女信息达8461人,提交有效信息率为86.59%,通报重点已婚育妇3963人,流出人口信息核实反馈率达91.19%,流出“查无此人”比例为10.48%,较好地完成了信息交换工作,促进了流动人口的双向管理。
五、强化措施,落实政策,以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促进群众婚育观念转变
为使计划生育深入人心,把计划生育的政府行为逐步转变为群众的自觉行为,减少和杜绝超生、计划外生育现象的发生,市人口计生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积极引导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营造新型生育文化舆论氛围,促进了群众婚育观念的转变。一年来,我区不断探索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在政策上向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特别是独生子女户、二女结扎户倾斜,让遵守计划生育政策的群众得到实惠。
一是落实好计划生育法定奖励政策。一年来,全区共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2136本,二女结扎380户,放弃再生育177户,兑现奖励率均为100%。
二是认真兑现奖励扶助、贡献奖、特别扶助三种奖励。目前,全区共落实兑现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1561人,兑现计划生育贡献奖励1085人,特别扶助91人,全部兑现。
三是实行免费的计划生育基本项目技术服务。对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夫妻(包括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夫妻)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六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该项开支纳入年初财政预算,确保实施。
四是制定并落实好计划生育优先优惠奖励政策。在落实农村低保制度中,农村独生子女户、二女结扎户实行应保尽保、且每人每月在标准上多享受5元的优惠政策。一年来,全区共有独生子女低保户466户,1372人;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区财政对农村独生子户、二女结扎户减免了个人应缴纳的部分,全区有47343人享受了这项优惠待遇。推动以“致富、安居、成才、亲情、保障”五大工程为核心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发挥作用。今年,在就学方面,农村独生子女和二女结扎家庭子女中考享受加3分的优惠政策。全区共有农村独生子女户223人享受,农村二女结扎户207人享受加分政策。在组织实施“造福工程”时,明确规定对独生子女户、二女结扎户在划分宅基地增加一人份额,现全区实施“造福工程”258户,其中农村独生子女户、二女结扎户48 户,每户多分了一份2500元。全区启动了“生育关怀”行动后,乡(镇)成立了“生育关怀”基金。同时,乡(镇)、街道结合各自实际,不断丰富和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各项奖励政策的落实,有力推动全区人口计生工作的健康发展。
**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局
二oo八年十一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