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上半年工作总结第2页
提升,结合精品社区建设,突出抓好11个居家养老示范点建设,探索多种模式,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功能。通过充分调研、认真论证,拟定《**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标准》、《**市居家养老服务规范》和《*市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居家养老“990”信息服务工作,在三个区五个试点社区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市推广。三是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市本级全力推进温州市社会养老服务中心前期准备工作,积极探索社会融资渠道。各县加快新建养老机构的建设力度,同时加大对档次低、设施设备陈旧落后的镇公办敬老院和民办养老机构的改造力度。目前在建养老机构16家,已规划建设项目27家,有意向建设项目14家。四是积极探索开展政府购买服务和养老服务需求评估试点工作。对当地老年人的经济状况、生活状况、身体状况和养老服务需求进行综合评估,根据评估情况给予相应的补贴。永嘉已出台了居家养老政府购买服务的相关文件,瓯海已出台了居家养老服务评估制度。(三)突出青山白化治理,殡葬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化
今年以来,民政部门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在思路转型上求突破,在破解难题上取实效,全面深化我市殡葬改革工作。一是科学谋划殡改转型思路。今年,领导重视力度前所未有,召开高规格专项推进会,国家民政部窦副部长到会指导,陈德荣书记多次批示并亲自指导。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意见》和《**市殡葬管理办法》,全面推进殡葬事业思路转型、体制创新。在**开展骨灰安放流向跟踪管理试点工作,构建殡葬管理长效机制。二是禁新改旧治理青山白化。加大“禁新”考核督查力度,全面开展私坟普查摸底工作。积极开展坟墓生态化改造试点实践,先后召开4次会议进行分析论证,初步形成具体标准为“去除坟圈、坟背覆土、绿化植被、保留墓碑、留有坟坦、自然生态”,实现土坟化、小型化、景观化、植被化。三是加快推进公墓选址工作。坚持政府为主、市场化为辅,拟定了公墓建设标准和公墓价格标准,确保公墓的公益性和生态型。要求各县采取堵疏结合、迁改并举的方法,加快本区域生态化公墓选址工作。“二区一市”大罗山生态公墓示范点开工建设,拉开了全市*白化治理和生态公墓建设新阶段序幕。四是开展清明系列活动。今年清明期间,全市丰富载体,开展声势浩大的系列活动,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温州市青山白化治理的核心区域大罗山举行生态文化陵园开工仪式;举行树葬、花葬、草坪葬仪式,数百名市民来电咨询报名,陵园树葬有28例;举行温州市首次骨灰联合海葬活动,个人意向申请海葬达20多人;举行温州市首次清明节公祭仪式,参加公祭活动的群众达300多人;邀请台湾殡葬专家开设民政讲坛,引入先进的殡葬理念助推殡葬改革发展。五是开通信息智能系统。积极研发殡葬信息化系统,于今年*月投入使用。殡葬信息化的使用,使丧户办理殡仪业务时,只需手持一卡,从电话预约、派车接运、冷藏保管、业务洽谈、化妆穿衣、悼念告别、收费管理直至遗体火化、骨灰处置等全过程刷卡办理完毕,在省内开创了信息化全面管理殡仪馆的先河。
(四)谋全局抓统筹,民政其他重点工作合力推进
上半年,全市民政部门在抓好上述重点工作的同时,统筹合力推进其他各项重点工作。
1.救灾救济社会福利工作进展有序。继续推进低保规范化建设,完善低保保障工作,完成社会救助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启动城乡居民家庭收入核查工作,指导全市做好低保对象、重度残疾人单独施保对象、边缘对象、困难群众及支宁返温人员补贴补助资金发放工作,截止6月底,全市发放各类困难对象补贴补助17778万元,惠及15万名困难对象;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开展即时结报工作,加大救助筹集力度,医疗救助资金达到人均10元,截止6月,全市共开通一站式医疗救助即时结报网点23家,支出医疗救助资金3546万元,惠及困难群众15686人次;规范临时救助制度,救助资金的筹集标准超人均3元,享受临时救助的困难对象共计7976人次;积极开展元旦、春节等困难群众走访慰问活动,落实“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慰问活动长效机制,支出慰问金达••万元;积极开展爱心帮扶活动,落实“助残日”、“六一”节等关爱孤残儿童慰问金40余万;积极落实孤儿保障政策,按省要求及时调整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完成“抢救性儿童康复计划”等26例,积极开展儿童福利机构“脑瘫康复训练基地”建设工作。残疾职工月人均工资达到**元,比上年增长** %,月人均投保额达到 *元,比上年增长* %。积极做好冬春荒救助工作及年初雪灾应对,全市汛前备灾到位,预案修订完成,“5.12”防灾减灾日系列宣传有效开展,避灾场所信息公开、村级灾害信息员培训工作按照计划正常进行。截止6月10日,全市销售福利彩票7.07亿元,筹集公益金2.16亿元,送出福彩公益金**万元,受助人数1805人。做好“中华慈善奖”评选上报工作,完成全国城市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情况调查。
2.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有效推进。上半年,圆满完成四套班子春节拥军慰问、“**舰”慰问等活动的组织协调及后勤保障工作,全市支出部队慰问资金385万元、慰问物资价值221万元;扎实开展新一轮双拥创建活动,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多种形式、全方位宣传双拥创建。及时调整提高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做好医疗保障工作,全面实行优抚对象医疗费“一站式”结算服务;全市慰问优抚对象8926人次,支出慰问资金486.64万元、慰问物资价值84.48万元;开展“两参”退役军人、带病回乡退役军人认定工作;大力推进《零散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规划》实施,全市启动烈士纪念设施抢救保护项目1258个,概算投资总额4566万元;做好涉军群体的信访稳定工作,市本级收到来信24件,接待来访32批175人次;积极做好退役士兵和军休干部接收,完成20xx年冬季退役士兵及转业士官的接收工作,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军休干部服务、房改等工作扎实开展。
3.移民工作取得新成效。全市完成大规划项目129个,总投资3405万元,其中移民资金1400万元,项目完成率45%,投资完成率40%,发放移民直补资金2810万元;出台了珊溪移民后期扶持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及县级报帐制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珊溪移民资金使用和规划项目管理;积极稳妥做好小型水库移民解困工作,全市完成解困规划项目61个,总投资1063.65万元,其中移民资金437万元,项目完成率60%,投资完成率59%;按省要求完成移民后期扶持数据统计与监测评估工作,建立项目实施进度季报制度,及时监测后扶项目实施情况;积极开展移民创业致富竞赛活动,加强移民技能培训,深入开展移民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打造移民精品示范社区。积极化解移民历史遗留问题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全力维护移民社会稳定,移民信访接访37批103人次;原泰顺百丈西岸移民安置有了新突破,已完成10户35人动迁安置程序,另外4户15人正在解决中,拒迁达十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有望得到圆满解决。
4.区划地名、婚姻登记工作稳步推进。一是稳妥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指导洞头、龙湾开展温州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相关工作,协助市维稳办做好行政区划调整风险评估有关工作,完成《关于**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调研报告》。及时与民政部和省民政厅沟通联系,协助做好材料上报工作。二是积极做好《政区大典》(温州篇)编纂工作。严格按照编纂工作计划和进度要求,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协调有关部门,5月底提前完成上报2万字地(市)级词条初稿并顺利通过省编委会审核,瓯海区瞿溪街道作为乡级样条供全省参考,各县(市、区)提前完成编纂任务,全市共完成45万字县级、乡级词条初稿。三是抓好地名普查和界线联检工作。积极开展查漏补缺,全市共收集地名信息数据**条。4月份省第二次地名普查验收组对我市列入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试点的5个县进行验收,验收结果全部达优。扎实做好温州宁德段界线联检工作,推进平安边界建设。四是依法推进婚姻、收养登记工作。推进婚姻登记机关标准化建设,对照创建标准整改提高,进一步完善婚姻登记工作基础,瓯海、瑞安等4个县(市、区)婚姻登记处积极创建3A级婚姻登记机关,为全市营造良好的争创氛围。依法履行婚姻收养登记工作,推进与全省婚姻登记信息平台联网工作,截止5月20日,全市办理婚姻登记38914对,离婚登记*对,办理收养登记144件,婚姻登记和收养登记合格率继续保持100%。加强婚姻登记人员的教育培训,积极倡导文明婚俗,推进婚俗改革。
5.老龄事业蓬勃发展。切实保障老人权益,认真落实温州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召开了市老龄委全体成员会议,推出新一轮为老年人办实事项目,扎实开展老龄工作示范县活动,指导瑞安市、苍南县创建省级老龄工作示范县(市、区),全市创建22个老龄工作先进集体;开展 “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积极引导福建海峡银行**分行夕阳红银行服务中心打造为老服务的专属银行;开展“银龄互助”活动,举办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加快市级示范型老年活动场所建设,市老年活动中心建制列编,核定10名全额拨款人员,已落实市老年活动中心分部分部用房;加快推进县级综合性老年活动中心全覆盖,到目前为止,洞头县、乐清市、苍南、平阳县已建成,泰顺县、文成县正在装修,瑞安市准备今年挂牌投用,永嘉县已获政府批准,计划今年开工建设;继续推进我市老年电大的建设和教育工作。
6.综合工作全面提升。加强民政工作考绩,修订完善《市民政局机关民政工作考绩办法》、《对县民政工作考绩办法》《移民工作考绩办法》等;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工作,规范审批流程,按要求进驻中心;成功召开全市民政工作会议、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会、深化殡葬改革推进会等全市性会议,筹备第四次全市民政会议;深入调研、积极沟通,及时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做好信息工作,温州民政网生成信息1034 条,上报市委办、市府办76条,其中1-3月份,市府办录用9条,得分110分;上报省厅45条,其中省厅网站录用17条;做好办文工作,上半年共收到各级党委政府、民政部门及其他各部门文件**件,局机关共发文146件;切实做好综治平安和维稳信访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法治和平安建设宣传与培训教育,集中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活动,扎实完成各项信访工作,共受理来信89件,接待来访138批次300人次,初访批次同比上升32%,初访人次同比上升21%,信访办结率为100%;保密及档案管理工作切实得到加强,做好涉密电脑使用情况调查工作,组织开展保密承诺书签订工作;积极开展“进社入户、真情服务”大走访活动和“五型机关”创建,举办民政文化专题辅导。人事、计财工作有效推进,党建工作、党风廉政建设等取得实效。
7.基建项目加快推进。社会福利中心一期子工程未保中心大楼、军供大厦进入装修;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中心前期准备工作,争取用地指标,进一步提高容积率,探索建立养老服务基金;殡仪便民服务中心、市救灾物资储备中心、老年活动中心项目有效推进;翠微山烈士陵园一二期工程竣工,开始三期筹备;启动民政新办公楼的装修。
8.民政事业单位有序开展。温州市区“96345”社会服务热线开通试运行;军休干部“两个待遇”得到落实,军供保障水平有效提升,烈士纪念馆积极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社会捐赠、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儿童福利、社会福利、老人福利工作有序开展;殡仪馆深入开展“行风建设月”活动,清明祭扫安全有序,殡葬基础设施建设持续稳步推进。
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全市民政部门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和政府、经济、社会三大转型发展战略部署,按照年初确定的目标,全力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殡葬工作改革、社会专项事务管理等重点工作,重点开好第四次民政会议,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大民政建设的若干意见,在保障改善民生上有新提高、在改革创新社会管理上有新突破、在强化民政事业发展基础上有新举措,全力打造“阳光民政”、“贴心民政”、“法制民政”,为构建温州现代大民政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以“三社联动”为核心,创新民政社会管理。要根据市委“第二年抓深化”目标要求,全面推进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建设。一是深化城乡社区建设内涵。督促各地抓住机遇撤销办事处,使基层压缩为镇和社区两级层级。指导各地开展社区规范化建设,并抓紧编制社区建设规划,确保年内全面完成。全面推进幸福社区创建。理顺以社区党组织、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群团组织、志愿组织等为主体的社区组织体系建设。统筹整合社区资金、信息、场所、人才等要素,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全面推进以“五大中心”为重点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30个市级农村新社区示范点建设。二是重点培育社区社会组织。进一步清理整合“转并联”后的社区社会组织,全面完成备案登记管理。加大培育力度,通过开展社区干部和社会组织负责人培训、建立社会组织发展基金会、成立社会组织促进会、出台扶持政策等举措,重点培育发展能够参与社区协同管理、提供社区公共服务、发展社区慈善事业的社会组织。大力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协同参与作用。如社区社会组织参与人民调解、禁毒矫正、骨灰跟踪管理等。推进社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打造温州亮点。三是大力推进社区工作人员专职化。充分挖掘、整合各种人力资源,探索社区干部高配等机制,确保每个社区至少有1名专职人员。同时,鼓励在职在岗人员、大学生村官等重点对象参加国家和市级社工人员培训考试。明确规定社会工作专业岗位新录人员必须具备社工职业资格,逐步推行持证上岗,推进社区工作人员专业化。
(二)以居家养老服务为重点,形成多层次的养老服务模式。重点要抓好以下四方面:一是千方百计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主要以三项举措来突破:①科学规划布局,各地要抓紧制定养老机构布点规划,并明确新建农房集聚改造规划和社区建设规划要预留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用房。②充分利用“转并联”后闲置的医院、学校、村(居)办公楼、企业厂房以及各类活动中心等设施资源,通过整合、置换或转变用途等方式,改造用于养老服务场所。③提升改造现有养老设施,现有的镇(街)敬老院,要通过改(扩)建,改善提升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在满足政府集中供养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同时农村“星光老年之家”等可改造提升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场所。加强推进敬老院事业法人登记工作。二是大力扶持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各地要敢于创新,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公办公营、公办民营、民营公助等多元化模式。用足用活优惠政策,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在居家养老服务的协同参与作用,鼓励社会组织通过承接购买服务方式,提供短期托养、生活照料、疾病护理、情感慰藉、精神文化生活等居家养老服务。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示范点建设。三是加快推进中高端养老典型示范基地建设。目前,我市高端养老产业几乎空白。各地要抓住机遇,善于招商引资,借助民间资本、社会组织参与中高端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十二五期间,各县(市、区)要规划建设1所以上养老综合型典型示范机构。各地在养老设施建设上体现本地文化特色,可以统一养老服务标识,打造养老文化品牌。四是积极探索参与温州金融试验区改革。用两年时间投入1.5亿元福彩公益金,建立城乡统筹引导基金,搭建融资平台,发展基层民政公益社会事业。
(三)以“禁新改旧”为切入点,全面深化殡葬管理体制改革。要着力抓好以下四项硬任务:一是深化“禁新改旧”治理工作。具体讲,一方面坚决禁止新建私坟,这是治理的前提,必须以最严格的考核管理确保“禁新”100%。要全面依法实施骨灰安放跟踪管理,从源头治理青山白化问题。另一方面则对现有的坟墓采取能改则改、应迁则迁的方法,逐步治理青山白化,其主要方法是坟墓的生态化改造。①全面普查,摸清现有私坟底数,掌握治理类型,各地必须在三季度前完成普查工作。②制定计划,按照分期分批治理原则,明确每年治理任务数(至2020年),并认真组织实施。③明确标准。各地要因地制宜,做好生态化改选典型样板,掌握好生态化改造治理标准,避免流于形式、达不到生态效果。二是加大生态公墓建设力度。全市每个中心镇都要启动生态公墓规划建设,并以社区为延伸,形成“1+X”公墓建设模式。加强公墓建设标准和公墓价格监管。惠民政策要配套跟进,探索建立以墓葬免费为主要内容的殡葬救助保障制度,切实解决“死不起”问题。三是进一步完善殡改考核机制。进一步制定完善殡葬改革目标考核办法,实行骨灰归属月报制和考核月通报制,同时充分发挥人大、政协、媒体、协会等监督推进作用。四是提升殡葬文化水平。要积极吸收借鉴外地先进殡葬文化理念,新建殡仪服务场所建设,在规划设计上要充分体现殡葬文化。积极倡导和推广树葬、塔葬、壁葬和石葬等节地葬法和深埋、散撒、海葬等不保留骨灰方式。
(四)以城乡统筹为主线,推进民生保障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城乡统筹综合改革战略部署,全面推进民政工作城乡一体化建设,不断提高改善民生能力水平。一是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推行民政救助、福彩救助、慈善救助为一体的集中救助体系;确保低保对象每人每月救助金额不少于60元,平均救助金额不低于当地标准50%;缩小城乡低保差距,城镇低保标准年增幅达到10%以上,农村低保标准达到城镇低保标准的70%,有条件县(市、区)要达到75%;争取建立居民家庭收入信息比对平台,督促各县(市、区)有效落实“四个一”的要求,确保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进入正常运行;落实城乡困难居民临时救助办法,县(市、区)财政安排资金不低于每人每年3元;完善医疗救助体系,扩大困难群众资助参保范围,增强资金筹集能力,控制资金结余率。二是深化救灾减灾体系建设。实现村级灾害信息员培训率100%、持证上岗率85%以上,积极开展减灾示范社区建设,抓好50家避灾安置场所的基本保障功能提升工程。三是提升社会福利体系建设水平。完善孤残儿童保障体系;确保残疾职工月人均应发工资比上年增长6%以上,月人均投保额不低于当地当年平均水平;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充分发挥补充社会保障体系功能作用。四是加强优抚安置工作。深入推进退役士兵城乡一体化安置改革,做好城乡退役士兵、伤病残军人的接收安置工作。扎实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技能教育培训,确保培训政策告知率100%和自愿报名参培率100%。加快烈士纪念设施建设进度,加强军供站基础建设;完善和落实信访稳控工作机制,确保复退军人群体稳定。深入开展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创建活动,做好省级双拥模范城(县)届中考核迎考工作。
(五)以增强移民创业致富能力为抓手,维护移民群体稳定。坚持“情系移民、用心服务”工作理念,突出增收致富、维护稳定、资金监管等重点工作,全力推动移民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建立健全移民创业致富的长效机制。用活用足各项移民政策,加强移民技能培训,增强移民群体创业致富能力,使移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全省农民平均水平的85%。二是深化移民后期扶持。加强移民资金监管,提高移民资金的使用效益。着力打造4个移民后期扶持示范项目和3个移民特色示范社区。全年完成移民资金投资6000万元以上,年度计划项目完成率在80%以上,逐步改善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三是维护移民群体稳定。上半年,通过不懈努力,历时长达14年的泰顺移民信访积案基本得到化解。要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乘势推进,进一步破解移民历史遗留问题和信访难题,并规范移民的信访常态化管理,坚决杜绝移民赴省上京上访,确保十八大等重大政治活动及重要节假日等敏感时期移民群体稳定。
(六)以争先创优为引擎,提升民政软硬件水平。一是提速推进基建项目。全力推进社会福利中心一期项目续建工作,争取未保中心工程、行政楼工程投入使用,争取儿童福利院工程竣工预验收。加快社会福利中心二期前期工作,力争项目进入招投标。开展救灾仓储中心前期工作,力争招投标并开工建设。开展翠微山烈士纪念馆三期前期工作,完成立项批复,交由市城投集团建设。全力推进殡仪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确保完成主体工程基础部分及附属配套项目。二是全面提升基础业务水平。结合地名文化建设,做好地名标准化处理、地名标志设置和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完成《政区大典》(浙江卷温州篇)的编纂任务和第二期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工作。完善全市婚姻登记机关“软硬件”建设,扎实推进婚姻登记机关等级创建工作,争创2-3个全国3A级婚姻登记机关。加强政府信息公开、数字民政建设、法制、综治、信访等工作。抓好党建工作,确保文明机关复评、党建目标管理责任制等工作圆满完成。进一步完善和拓展民政系统考绩办法,开展新一轮民政系统互学互比,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加强机关效能建设督查,提升民政综合服务水平。
(七)以民政文化为载体,展现民政事业软实力。一是加强核心文化建设。强化民政为民的核心理念教育,锁定“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工作目标,营造爱岗敬业、比学赶超的环境。二是加强制度文化建设。重点推进社区文化、双拥文化、殡葬文化、地名文化、养老文化、慈善文化等民政子文化建设,向社会传播民政领域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优秀的文化积淀。三是加强物质文化建设。民政系统办公场所建设要突出民政文化特色,打造文化长廊,塑造民政文化统一标识,将民政文化融入生态、生产、生活之中。四是加强民政宣传工作。要将民政宣传工作作为一项硬任务来抓,以新闻宣传为主、社会宣传为辅、网络宣传为补充,全面推动民政大宣传工作格局的建设和发展。五是加强民政队伍能力建设。以机关作风建设为重点,以“五型”机关创建为载体,努力构建一支与现代民政相适应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高业务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