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港口经济圈的决策部署和“改革攻坚”、“创新攻坚”的任务要求,我局以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线,着力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强化科技对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的支撑和引领。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是专利结构进一步优化,发明专利实现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市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26244件、1775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5647件,同比增长26%,发明专利授权量达2354件,同比增长94.4%,授权发明专利占全部授权专利的比例达到13.3%,同比提升了6.1个百分点。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上半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513.97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例达38.6%),同比增长4.6%,增速较规上工业高出3.4个百分点;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47亿元(占规上工业增加比例达36.9%),同比增长5.58%。
三是企业研发投入、技术交易额进一步提高。1-5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达63.78亿元,同比增长7.3%。上半年,全市吸纳技术694项,合同成交金额达10.8亿元,同比增长32.5%;全市输出技术497项,合同成交金额达6.35亿元,同比增长66%。
四是年度科技计划项目按进度组织实施完成。截至目前,我市已完成年度科技计划项目评审工作,完成年度经费预算的97%以上。
二、主要工作举措
(一)加强谋划与布局,落实创新驱动重大战略部署
一是围绕“改革攻坚”、“创新攻坚”,进一步完善创新驱动政策环境。制定出台了《**创新攻坚年活动实施方案》,提出了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引进重大创新平台、培育创新型初创企业、建设企业研发载体等十个方面的创新攻坚任务;起草了《关于培育发展众创空间促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试行)》(已上报市政府办公厅),对众创空间、创客服务中心和创客发展的提出了专项支持政策举措。二是围绕打造“港口经济圈”,加强科技创新支撑与引领,组织开展“港口经济圈科技支撑体系研究”,配合有关部门加快布局建设国际海洋生态科技城,谋划启动**海洋研究院和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建设,加快构建海洋科技创新体系。三是着眼国家重大创新布局,争创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配合高新区起草了《**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实施方案》,向省政府上报了“要求依托**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请示”,并积极与科技部、省科技厅等有关部门对接,争取上级部门支持。
(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建设
一是调整完善区域科技计划管理体系。目前,我市已调整形成重大科技专项、技术创新引导专项、科技条件建设专项、创新环境营造专项等四个一级计划和12个二级计划的科技计划体系,并积极探索科技经费专项转移支付,将发明专利产业化、智团创业、农业创新载体、产学研合作攻关等4类项目(涉及经费5100万元)管理权限下放至县市区。二是改革科技项目组织实施方式,制定《**2015年科技体制改革重点项目实施方案》,加紧探索科技计划项目和资金管理、科技金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等方面改革,实行项目评审组织与专家抽取相分离的工作机制。三是进一步简政放权,落实好权力清单工作。共梳理权力清单148项,拟取消权力清单17项,部门下放权力2项,进一步整合权力14项,完成我局权力事项库数据对接。四是创新重大科技专项组织模式。起草《**重大科技专项组织模式改革创新方案建议》,提出以“四个机制、四种模式”为重点改革重大科技专项组织模式,目前,方案建议稿已向**副市长作专题汇报。
(三)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带动全产业链创新与升级
一是集中有限资源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围绕智能装备、先进高分子与合成材料、新能源汽车及关键核心部件、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器件和石墨烯产业化应用等领域,立项63项重大科技专项,安排科技经费6821.3万元,其中石墨烯专项经费支出2950万元。二是发挥政产学研协作功能,积极争取国家重大专项。根据我市在新材料领域的产业和技术优势,联合中科院**材料所、有关优势企业组织起草了《**争取参与国家关键材料升级换代工程建议方案》,为我市争取对接承担国家新材料重大产业化专项打好基础。三是借助细分领域优势,壮大生命健康产业。围绕我市在体外诊断产品、高端数字医疗装备和生物制药等领域的优势,组织召开体外诊断试剂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立大会及创新论坛、举办“第一届全国临床检验装备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暨第一届全国临床检验装备展览会”,促进生命健康领域产业与技术深层次对接。四是推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带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围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我市相继出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规划(2014-2020年)》等一批政策文件,新能源汽车领域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有效整合。目前,我市累计组织实施新能源汽车重大专项9项,推广新能源汽车342辆,建成中国南车超级电容现代电车示范线一条(已有5辆开始试运营),建成标准充换电站1座、换电站2座、独立交流充电桩68个。
(四)实施“科技领航”计划,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一是加大创新型企业培育力度。新培育创新型初创企业495家,截至目前,全市创新型初创企业累计达到5629家。二是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管理,联合财政、国税、地税等部门对2014年新认定的89户企业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地辅导,建立首次认定企业多部门预审、重新认定与复审企业事后监督管理机制,有效缩短认定周期、降低执法风险。上半年,共受理第一批重新认定企业92家、复审企业161家、第二批认定企业157家。三是培育发展众创空间。代拟了《关于培育发展众创空间促进大众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试行)》,提出涵盖总体要求、积极培育创新创业大平台、大力支持创客创新创业、加快完善创业投融资机制、持续营造创新创业生态氛围、健全政策保障机制等具体支持政策。上半年已认定**创新创业管理服务中心、西安电子科大**信息技术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青年(大学生)创业园等首期4家众创空间,**天使投资俱乐部、**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应用研究院、NEX新桥创客社区(无中生有咖啡)、**创力空间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乔克兄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首期5家创客服务中心。
(五)推进科技金融结合,打造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
一是完善财政科技资金普惠机制。召开了全市科技金融结合推进会议,对全市科技局金融结合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并全面启动建设科技信贷风险池,初步形成了集天使投资、科技银行、知识产权质押、科技信贷风险池、科技金融服务中介等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二是加快发展天使投资。上半年,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跟投项目25项(跟投资金2502万元),目前,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实际投资项目达83个、协议跟投资金达7738万元,其中直接引导其他投资人和投资机构投入资金3.03亿元。三是加快科技信贷风险池建设。成立由“市本级+县市区+合作银行”组建的**科技信贷风险池,为无实物担保、非专业担保公司担保的创新型初创企业科技信贷业务提供信用保障,首批与中国银行**科技支行共建的10个县(市)区完成科技信贷子风险池筹建工作,风险池规模4520万元,科技银行按照10倍放大授信4.52亿元,目前,已全面启动创新型初创企业科技信贷申请工作。
(六)深化科技合作与交流,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加快创新载体引进共建进度。上半年,我市先后引进共建创新载体21家,诺丁汉大学**新材料研究院、国家“千人计划”甘中学领衔的**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正式签约落户,为我市参与“中国制造2025”,布局下一代互联网技术、机器人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二是拓展科技合作活动渠道。成功举办了“2015上海•**周”科技交流对接洽谈会、科技成果拍卖等活动,190余项高新技术项目在我市转化,科技成果拍卖中13项科研成果全部竞拍成功(起拍价为1604万元,成交价达2200万元)。三是加强技术交易市场建设。抓紧推进技术交易大市场建设,科技大市场前期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组织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赴台参加“台湾孵化器精益管理培训班”、开展技术经纪人培训,共计160多人获得技术经纪人证书。
(七)加强运用管理与保护,提升知识产权工作水平
一是提升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上半年,市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为89家企业定制特色数据库,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天一生水网”共促成专利、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交易15笔,促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5笔。二是推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开展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推广和认证服务工作,上半年,我市获得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认证证书的企业有30家,通过专家现场审核待发证的企业有12家,提交认证申请的企业有25家,处于培育阶段的企业有150余家。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宣传。积极向市政府争取设立专利行政执法处,加强执法队伍建设,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合作开展专利案件诉调对接,提高办案效率,上半年我市共立案知识产权案件207起,其中专利侵权案件204起,假冒专利案件3起。开展“4•26”宣传周活动,编写《2014年**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评选《2014年**知识产权十大事件》,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保护创新的良好氛围。
(八)聚焦科技惠民工作,不断强化农社发展科技支撑
一是加快农社科技创新、农社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立项支持市本级农业重大专项及农业富民专项85项、社发重大项目9项、科技惠民项目65项,推荐申报2015年度国家级星火计划重点项目4项、2015年度国家级星火计划引导项目86项,组织征集国家重点研发任务16项。二是推动科学技术普及。开展以“创新创业
科技惠民”为主题的科技活动周, 举办了科普知识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等一系列科普活动,我市申报“科普活动进校园进社区活动的开发与建设”活动项目,获201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优秀科普项目。三是加强地震监测台站的建设与管理。编制《**2015年半年度地震趋势研究报告》、《**地震应急预案操作手册》,组织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周活动,推进雅戈尔动物园地震科普馆建设,不断提升我市地震预防、监测、应急准备和群众防震减灾应对能力。
二、下阶段科技工作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尽管上半年我市科技创新主要指标总体完成情况相对较好,但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当前经济发展态势下,各级各界对科技创新的呼声和要求不断提高,我市科技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的体制机制障碍还有待进一步突破,现有的科技创新成果和科技产业化水平,与当前社会各界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期盼相比、与**港口经济圈建设对科技的需求相比,还显得很单薄。具体表现为:
一是科技体制改革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大。上半年,中央出台了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30条意见以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关政策,但如何推进中央政策在我市落地,还有诸多方面需要研究细化,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衔接、配套还需进一步强化。
二是推动协同创新运行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目前全市各部门、各县(市)区的科技资源尚未实现有效整合,在推动产业、园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亟待加强全市布局、县(市)区统筹,各有关部门参与科技创新协调工作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度完善。
三是科技管理干部服务创新的能力还需提升。当前,我们工作职能面临着从“项目管理”向“创新治理”转变,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我们的科技管理干部自身还存在知识不足、本领恐慌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