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局上半年改革推荐情况工作总结
为及时、全面、准确了解全县现代服务业发展规模、结构和效益等情况,为县委、县政府宏观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按照长发(2016)15号文件要求,**县统计局认真开展调研,听取多方意见,积极和市统计部门共同探讨、研究,积极推进“三新”统计和现代服务业统计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力以赴,圆满完成现代服务业各项统计调查任务
(一)圆满完成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年报工作
信息化统计年报是“三新”统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包括“五上”企业576家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报表指标专业性较强,县统计局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对乡、镇(区)进行了专项培训,并及时指导和督促企业按照要求完成调查任务。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应用情况年报审核关系多,审核量大,着重加强了四个方面审核:一是对平台中有审核提示的数据进行核实,对说明不合理、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下发乡、镇(区)重新核实;二是重点审核电子商务销售额、采购额变动较大的企业;三是对**年没有电子商务销售或采购但**年有电子商务销售或采购的企业进行查询核实;四是对信息化投入较大企业、企业网站数大于2的企业、电子商务销售大于营业收入1.2倍等指标核实查询。
(二)认真做好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清查工作
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报表指标概念性、专业性较强。为保证电子商务平台清查工作做到不缺不漏,县统计局以年报为基础,对上报有电子商务平台的企业逐一进行核实,督促企业及时填报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年报,通过企业网站、微信公众号和APP等方式进行核实。根据电子商务平台报表制度的要求进行审核,对非电商平台、非企业自有和已关闭的电商平台进行排查。
(三)积极做好会展业统计调查工作
按照要求,首先对会展业企业和大型企业参展情况开展核实确认。同时,以市局下发的名录为基础,严格按照报表制度和工作规范流程,依法开展统计调查。大型企业赴省、境外参展情况调查,涉及3个专业。县统计局各专业密切配合、通力协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了调查任务。同时,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及时解决企业在填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严格核查企业填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加强数据审核,对参展面积、费用和成交额进行重点审核。
二、强化统计监测,不断提升统计服务水平
(一)积极开展新兴产业统计监测
县统计局根据高技术服务业、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分类标准,积极开展对新兴产业企业名录的审核认定工作,并强化对新兴产业的统计监测与分析。根据新兴产业分类标准,整理形成了包括行业代码,行业名称、主要属性指标和注释标识等多项内容的划分标准,通过逐级审核认定,待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新兴产业企业名录后,加强监测,分门别类建立统计台账,包括企业基本信息及分期各项经济指标等内容,积极开展统计分析,密切监测新兴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加强管理,结合名录维护工作,对增减变动企业及时进行核实认定,加强对新兴产业名录的日常维护管理,联合相关部门,加强新兴产业企业名录的搜集、整理和甑别工作,定期开展督查,建立新兴产业企业名录的动态维护机制。
(二)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
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充分发挥统计的职能和优势,深入开展月度、季度全县服务业经济形势分析工作,不断提高统计监测的时效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收集全市和三县服务业发展数据,开展比较分析研究。强化对政府考核目标的动态监测,根据全县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不断完善体育产业、旅游及相关产业等新兴产业统计监测制度,强化发展进程监测,定期发布相关统计数据。
三、完善现代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情况
随着城市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传统业态升级或转型,全新业态开始大量涌现,这些单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经不能简单地用一个行业来对号入座反映其经营活动内容,直接影响统计工作的实际操作。目前,市、县统计部门已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现代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制度改革,拟定了《现代服务业统计制度》初稿,初步设想按照“政府组织领导、统一制度方案、部门联动实施”的原则实施,建立政府综合统计和部门统计之间的联动机制,发挥部门作用,多方收集有关现代服务业数据,加强现代服务业统计数据监测。具体实施意见:由统计部门会同国税局、地税局、科技局、工商局、质监局、旅游局、民政局、教育局等15个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各部门明确分工,按照统一规定的统计口径,计算方法和填报目录,定期向统计部门上报各类报表,由统计部门汇总各类指标,真实反映我县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
下一阶段,我们将继续强化统计服务,全力推进现代服务业统计建设,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进一步拓展统计服务新空间,按照上级统计部门的统一部署,结合县服务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产业,积极拓展统计服务新空间。二是加强监测和预警,结合全县经济发展实际,积极开展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统计监测和服务。(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