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业委员会2018年度工作计划
发展思路:立足于农业现代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深入贯彻中央1号文件和全国、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县委、县政府1号文件精神,坚持以改革发展创新为动力,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业增收为核心,坚持走好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发展优质高效绿色农业,保障主要农产品安全供给,切实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发展目标:稳定粮食生产,保持全省先进位次;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左右。
重点工作:
1.合理布局,优化种植业结构。坚持市场需求导向,按照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草则草、宜果则果的原则,调优、调高、调精农业种植结构。扎实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行动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重点从改造中低产田、选育推广优良品种、推广重大技术措施、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加大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方面挖掘粮食增产潜力。重点实施沿淮乡镇80万亩优质稻米基地建设、城关周边20万亩果蔬种植基地和国、省道沿线5万亩绿肥种植基地。
2.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依托粮食大县的产业优势,实施产业招商,大力发展农、林、牧、渔等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培育一批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带动性强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引领农业发展的“甲级队”和排头兵。力争新认定“甲级队”1-2家,市级龙头企业2-5个,市级联合体2-5个,引导和支持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抱团发展。着力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农业品牌,积极引导支持新型农业经济主体保护壮大老品牌,开发新品牌。打造宣传推广销售xx特色农产品平台,在大中城市设立直销窗口和专卖店,使特色农产品走出安徽省,进入全国。
3.规范培育,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和运行规则,完善服务和管理网络,引导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发展壮大规模农业。对流转农户土地发展规模经营的按规定给予奖补,力争全县流转40%以上。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人才培养、社会化服务、涉农建设项目、农业保险、设施用地、财政补贴等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巩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成果,抓发展、抓规范,提升发展质量。严格示范社及示范家庭农场评选条件和程序,积极创建县、市、省、国家级示范社(场)。鼓励合作社坚持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通过兼并、合并等方式进行重组联合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家庭农场80家。
4.合理布局,加强农业园区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地规划建设长集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大农业招商,着力引进一批有实力的龙头企业投入园区开发“园中园”,为加快园区发展创造条件。着力推进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条龙的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优化结构布局,坚持把园区产业发展与高效特色种养业和农业现代物流业、生态旅游观光业有机结合,积极创建一批星级农家乐、休闲农庄、乡村旅游企业等,
5.加强培训,加快农业科技推广步伐。整合涉农培训项目,统筹利用优化培训资源,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全年培训新型职业农民达600人。对县、乡两级农技人员进行异地集中能力提升培训,提高农技人员的知识业务水平及服务能力。开展农技人员联系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帮扶贫困户的包村联户工作。
6.因地制宜,大规模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切实改善农业生产生活环境。用足用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提高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在花园镇、夏店镇投资2500万元,建设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主要用于路、渠、桥、涵、闸及塘坝整治等工程,全面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扎实推进淮淠河生态经济带建设。重点抓好潘集玉泉生态园、花园健园等产业园区建设。做好美丽乡村建设的产业服务工作。
7.创新机制,切实抓好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巩固服务成果,继续加大培育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力度,梳理发展现代农业生产各环节的发展模式,合理确定服务面积和服务标准,优先将示范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纳入服务对象,切实抓好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工作。
8.加强监管,实施农产品安全战略。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实行严格的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快健全从农田头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体系,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信息平台,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健全风险监测评估和检验检测体系。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和各乡镇政府监管责任,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乡镇年度绩效考核范围,积极争创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
9.严格政策,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运营新机制。一是进一步清理核实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简称“三资”),做到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账款相符。二是构建农村集体“三资”新型经营实体,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三是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监督。定期对村级财务进行检查、审计。四是切实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工作。做到监管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
10.理清思路,继续深化农村改革。一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登记、保管、使用、处置等制度,强化农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监管。稳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及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试点工作。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民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格局和运行机制。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维护农民依法取得宅基地占有和使用权,探索农村集体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二是巩固扩大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运用。基本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县级数字档案建设,尽快建成县乡互联互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运用平台,形成承包合同网签管理系统,积极组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办。加快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扎实推进农业“三项补贴”改革。三是推动农业保险产品创新。落实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粮食作物补充保险政策,扩大大棚蔬菜保险试点范围,积极推进育秧保险,进一步完善农村承包地确权成果与种植业保险农户信息共享机制,提高投保、理赔的精准性和便捷性。四是探索建立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执行农业用地政策,积极支持农产品冷链、初加工、休闲采摘、仓储等设施建设。对发展设施农业涉及的生产设施用地、对符合一定控制标准的附属设施用地以及从事规模化粮食生产所必须的配套设施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不再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11.严肃纪律,切实抓好队伍建设。(1)强化教育培训。以正面教育、经常性教育为主,采取月例会、党委中心组学习、警示教育、组织培训等多种形式,以“两学一做”、“讲看齐、见行动”等学习讨论活动为载体,提升全农委系统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2)强化制度执行。修正完善不适应经济发展的各项规章制度。维护制度的严肃性,执行制度的到位性,坚持制度的长期性,变执行制度为习惯性。(3)强化“两个”责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严肃责任追究,对问题苗头抓早抓小,对失职追责,对违规违纪处理到位,使全体农委系统干部职工心有所戒、言有所止、行有所惧,做到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真正形成风清气正、奋发向上的和谐环境,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发展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同时,认真抓好党建、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思想文化宣传、党管意识形态、信访稳定、党务政务服务公开、安全生产、计划生育、社会管理、机关效能、农业项目、节能减排、普法、保密、档案管理、双拥创建、工会、场站改制管理等各项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和乡镇抓好结对产业扶贫帮带等各项中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