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计划生育改革开放30周年成就与回顾
**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全县国土总面积960平方公里。辖3镇4乡和一个国营农场,161个村委会,6个居委会。总人口16万人,居住着苗、汉、水、侗、布依、彝等20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0%。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深化县情认识,坚持以人为本、优质服务、扎实工作,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一年新上一个新台阶,实现了新的跨越,迈进了新的历史时期。自1995年以来,连续13年获得黔东南州人口计生工作一等奖;先后被评为“贵州省少数民族计划生育先进集体”、“贵州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贵州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县”、“全国计划生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单位”、“首届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贡献奖”、“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全县生育水平显著下降,控制人口工作成绩裴然
----人口出生率由1978年的23.8‰,下降到20xx年的11.5‰;
----人口死亡率由1978年的8.9‰,下降到20xx年的5.48‰;
----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78年的15.1‰,下降到20xx年的6.02‰;
----符合政策生育率由1978年的50.35%下降到20xx年的94.76%;
改革开放30年来,**县减少生育6.5万人,占20xx年全县总人口16万的40%,大大减轻了人口给资源、环境和入学、就业带来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改善。
二、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得到进一步加强,村民自治初显成效
近年来,**县注重把计生工作重心放到基层,在农村推行村(居)民自治,建立了自治网络、配齐配强村(居)领导班子和计生专干,选好育龄妇女自管小组长、整建计生协会、形成村两委、计生专干、计生协“三位一体”服务管理体系,依法建立自治章程,明确自治途径,让群众对计生“事前参与、事中介入、事后评议”,使计划生育工作逐步实现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调动了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全县普遍推行了村(居)民自治工作。全县167个村(居)中,村村有计生专干,村村有人口学校、村村有计生协会,并选出育龄妇女自管小组长578名,95%以上的村敢抓敢管计生工作,初步形成“县指导,乡负责、村为主、组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计划生育妇幼保健技术服务事业快速发展,广大群众生殖保健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阵地从无到有。全县现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8个。其中,县级计划生育服务机构1个,县级避孕药具管理站1个,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7个,县站技术服务人员13人;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技术服务人员40人。近几年来,为使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得到深入开展,将县、乡计划生育与妇幼保健机构实行全面整合,组建了县计划生育妇幼保健服务中心和7乡(镇)计划生育妇幼保健站,人、财、物力得到了加强,实现了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目标。县站技术人员由13人增到26人,乡镇站技术人员由40人增到61人。在全县逐步形成以县(中心)为龙头、乡镇站为主体、村服务室为基础的技术服务网络体系。县、乡积极围绕生育、节育、不育开展“三优五期”教育,大力实施避孕节育优质服务、出生缺陷干预和生殖道感染干预“三大工程”为主的计生优质服务,初步实现了人人享有基本生殖保健服务,广大群众的生殖保健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四、坚持科学管理,依法行政、文明执法
工作中注重方法创新,把现代管理的理念、手段、方法引入计划生育工作之中,全面加强计划生育法制建设,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逐步引入了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依法服务的轨道。建立和完善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公示制度、评议制度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按照“七不准”要求,规范执法文书,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从20xx年10月起,简化生育审批手续,同时行文取消不合法律法规的行政处罚、行政收费及各种保证金和抵押金,减轻育龄群众负担。1995年以来全县无一例因计生部门执法不当引发的恶性案件和集体上访事件,群众满意率达85%,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20xx年,被省人口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