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科技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我局围绕区委、区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确定的各项工作指标,以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创新工作服务机制,推进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一、上半年科技工作情况
(一)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一是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提升。结合区域特色和产业基础,加快培育智能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1-6月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56.52亿元,同比增长4.5%,占规上工业产值的59.1%;高新产值增加值80.5亿元,同比增长6.8%,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45.4%。二是强化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预计今年全区拟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家、重新认定和复审高新技术企业25家。依据《**区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办法》继续完善具体的高企台账标准,并针对每家企业情况,开出诊断书,督促企业尽快做好整改工作。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财务及科技项目管理培训,强化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后续管理。三是着力培育高新技术苗子企业。积极开展创新型初创企业认定备案工作,目前已备案65家。四是全面推进“机器换人”工作有效开展。加强对实施“机器换人”企业的跟踪走访,及时协调和解决企业在实施项目过程中遇到的各项问题,确保企业“机器换人”工程有效开展。强化“机器换人”推广工作,今年已评选区级“机器换人”示范项目15项、“机器换人”示范服务商3家,带动区域“机器换人”活力。
(二)强化促进企业整体创新能力提升。一是加强科技项目管理与引导。今年以来,已组织申报市级以上科技项目50多项,获得市级科技项目33项,其中:市级重大科技专项6项。组织申报2016年度省级科技进步奖2项、市级6项,获得2015年度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市级科技进步奖4项(其中一等奖1项)。推荐申报省级企业研究院6家,立项3家,总数达到7家;市级重点实验室立项1家。二是加快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新认定第一批区级工程技术中心13家。出台《**区众创空间、创客服务中心认定和绩效管理办法》,目前正在开展区级众创空间和创客服务中心认定工作。加大企业高端科技人才和研发团队培育,7个区级科技创新团队通过专家组评审。三是扎实推进专利“提质增量”。深入企业、学校以及社区开展知识产权培训,有效提高专利申报质量和数量。上半年全区共申请专利2028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509件,授权专利1338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251件,同比增长20.7%。
(三)努力推动科技合作交流不断深入。一是筹划推进区域创新平台建设。深化推进中科院**城市环境观测研究站的后续运行,进一步提高该站使用效率,努力集聚更多高层次创新人才,为推进区域环境治理和创新发展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撑。加快推进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新材料创制中心开工建设前期工作。今年2月,市编委已批复同意设立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新材料创制中心,目前正在办理机构登记相关手续,区公建中心已委托完成项目建议书初稿,并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沟通有关招投标事宜;同时,**新材料创制中心部分中试项目已租赁区内企业空余厂房开始运行。另外,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光电子集成先进技术研究院项目经多次洽谈沟通,目前已进入合作协议起草阶段,有望在下半年签约。国家智能装备产品质检中心已进入内装修和设备采购阶段。二是积极开展科技交流合作活动。通过组织企业参加**省春季科技成果拍卖活动、上海·**周、**特色文化产业博览会等活动,以及网上技术市场等平台,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项目合作,加强技术与成果对接,上半年共引进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0项。
(四)全面推进创业孵化平台功能优化。一是大力引进培育创业项目。依托智能装备研发园、科技创业园等创业孵化平台,不断拓宽招商引“智”渠道,获取优秀项目信息,进一步强化对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领域高层次人才项目的引进培育。今年以来,共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项目5项。二是优化提升创业孵化服务水平。按照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标准要求,重点做好项目申报、周末创业沙龙、创业导师对接、融资对接服务及培训工作等。同时,完成科创园区内“侨之家”展示中心的设计、布局、装修,以及展品陈列工作。三是积极开展创业人才项目申报工作。广泛发动并认真筛选具备申报条件的海高人才积极开展国家和省级“千人计划”、市级“3315计划”等项目申报,上半年共推荐申报国家“千人计划”1项、**省“千人计划”2项,市级“3315计划”30项。四是做好众创空间平台搭建。依托智能装备研发园,加快推进“梦想4.0创新工场”建设,目前已经完成了公共研发平台的装修和设备安装,7月份将开始入驻创客团队。
(五)大力推进科协工作深入开展。一是加快推进院士工作站建设,今年以来,在走访调研已成立的6家院士工作站的同时,先后走访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大艾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易通建设有限公司,就院士工作站建设工作进行推进,今年6月,成功促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韩布兴院士签订了共建院士工作站的协议,截至目前全区共拥有院士工作站7家,其中省级2家。二是加快推进企业科协建设,新成**实集团、**集团、**和**电器企业科协4家。三是积极组织和动员全区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创新和科学工作。组织召开了2016年**模具科技周活动,同时,在5月份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围绕垃圾分类、“五水共治”、防灾减灾等主题,联合各街道、镇科协分别在芙蓉社区、玉兰社区、高河塘社区等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科普宣传、咨询活动。四是加快推进科普示范创建工作,我区裕平农业被评为**市科普示范基地、**日华农业有限公司的冯晔被评为**市科普带头人。成功组织开展第十届区青少年科技运动会,同时我区13位学生获**省虚拟机器人比赛一等奖并参加全国比赛。
(六)全面营造创新驱动良好格局。一是强化创新驱动统一部署。今年3月,**区科技创新大会召开。作为建区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科技创新大会,会议对我区“十三五”及2016年科技创新工作作了重要部署,为我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创新型城区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二是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补齐科技创新‘第一短板’”部署,围绕强化科技创新激发供给侧改革,加快推进区委改革办重点改革项目“**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目前正在开展前期调研。三是拓展科技服务范围。继续强化科技创新对五水共治、农业、地震等领域的支撑引领,今年以来,我区市级重大科技支撑项目“**村镇生态化治理及社区可持续发展研究集成示范”课题组与推进协调小组2016年第一次会商会议在我区召开,目前该项目五个子课题已全面启动。农业新品种引进培育取得新突破,2项目获得市级科技立项。围绕强化科技助力防震减灾,新修订了**地震应急预案和操作手册,同时加快推进中科院**城市环境观测研究站防震减灾研究中心建设,目前正在筹划启动方案。
通过全面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我区科技创新工作有效推进,我区分别荣获2015年度全国县级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考核先进单位、**省县(市、区)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单位,均实现四连冠;连续三年荣获全省科技宣传与普及工作先进单位,在全社会营造了推进科技创新的浓郁氛围;在**市2015年度县(市)区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考核中,获得“优秀”称号;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我区在大会上作典型交流发言。
二、下步工作打算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下,全区各部门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断加强,企业自身对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面临新的形势和要求,我区科技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为进一步深入挖掘企业内在创新能力、加快提升区域科技进步水平,下一步,我局将深入贯彻国家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大战略,努力破解当前科技创新短板制约,不断优化区域创业创新环境,促进全区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创业孵化载体功能完善,努力推进“众创空间”建设。推进梦想4.0创新工场开园相关工作,同时启动海智众创空间建设,以此为载体,加快对创客及创客团队的引进培育。加快推进民营科技孵化器建设,争取促进**医药科创园生物医药分园早日挂牌。加快推进区级众创平台认定以及“**创客网”正式启动运行等工作。精准对焦创业企业需求和困难,依托科创园和智能装备研发园,举办创业管理咨询以及参观优秀毕业企业活动等,同时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努力为园区创业人才项目解决人才、资金和市场方面的困难,争取筛选出一批优秀创业企业,通过有重点、有目标的支持和服务,尽快培育出一批高成长的创业企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
(二)强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和规范管理,做好2016年度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复审与新认定等相关工作。加强对科创园在孵企业等中小企业的培育,走访并挖掘高新技术企业“苗子企业”。建立健全多渠道项目汇集机制,鼓励引导石化、钢铁、服装等传统型、临港型大中型企业强化研发投入力度,推进“机器换人”工作深入开展。进一步加强在研项目监管,对近年来实施的科技计划项目进行绩效评价,继续做好到期科技项目的验收工作。加快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努力做好重点专利企业走访和培训辅导工作,继续深入开展模具行业知识产权创新基地专利系列培训沙龙活动,努力将该基地打造成为以知识产权促进传统产业转型提升的样本。
(三)深化推进区域创新平台建设,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加快推进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新材料创制中心项目的前期工作,促进石化大工业产业链向中小企业延伸,努力培育港口后服务业发展提升。深入推进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光子集成先导技术研究院建设相关事宜。深化推进中科院**城市环境观测研究站的后续运行,进一步提高该站使用效率,强化中科院**城市环境观测研究站防震减灾研究中心建设,充分强化科技平台对防震减灾工作的智力支撑。加快推进国家智能装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设,同时进一步深化与宁职院的全面合作。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在技术开发、成果转让、科技创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四)深化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益。继续推进市科技局与**区政府科技会商机制,就模具行业知识产权创新基地等主题进行科技会商,通过扎实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大力提升科技工作实效。以实施区委改革办重点改革项目为契机,研究并推进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体系、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和科技创新协同体系等领域改革,整合创新创业社会资源、集成政策措施、健全服务体系,逐步建成适应**区域创新驱动战略要求、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创新发展规律的**特色区域创新体系。
(五)围绕经济社会转型提升,全面提升科普相关工作。进一步加强提升协同创新、服务转型发展能力,以强化科技服务企业为重要抓手,围绕企业创新需求,加快推进院士工作站、企业科协等平台建设,引导企业与院士团队及专家的联系与沟通,为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寻求智力支撑。充分发挥科协的组织网络优势,进一步深化“金桥工程”等科技服务活动,组织企业科技人员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技术创新活动,努力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围绕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努力激发、鼓励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业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