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我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建设“**工业重镇、**中心城市卫星城和**港港后工业区”的定位目标,结合“两学一做”专题教育活动,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强化产业支撑,突出项目建设,筑牢发展基础,夯实党建工作,加强民生保障,全镇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健康较快发展态势。2015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14.44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3.86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86亿元,工业产值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135元,财政收入867.46万元。
一、20**年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工业经济强基提质。一是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完成园区**大道等6条道路路面硬化及排水工程、护坡防护、水电管网等工程,园区“一平”及路网路基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成了一期日供水6000吨的**自来水厂及管网工程、**110KV变电站、**大道红绿灯、监控设备、园区一期路灯工程等配套设施。垃圾中转站目前已完成主厂房建设。园区8#路、3#路路面硬化工程已完成工程招标工作。二是抓好招商引资。成功引进了物流园项目、醇烃复合燃料新型能源项目、叶蜡石矿深加工项目等项目。与**开发区携手招商,洽谈引进了**杉杉科技有限公司动力电池负极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项目。项目建成后总产值50亿元,年产动力电池负极材料5万吨,年用电量6亿度,公司员工将达到600多人,不仅有可观的经济收益,更有助于小城镇集聚人口。三是帮扶企业项目。深入开展“三转一加强”活动,组建专门服务团队,每周定期走访企业,对已投产企业,帮助协调解决企业在劳动用工、安全生产、市场营销及资金运转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对在建企业,重点帮助解决临时用水用电用工、基建、手续报批等困难问题,促使企业尽快建成投产。工业区引进项目24个,有7个项目正在建设和进行项目前期工作,17家企业投产,其中5家投产企业被批为规上企业。
(二)城镇建设稳步推进。重点抓好**村民安置小区、侯工楼、**派出所办公楼、**工业区企业职工活动和服务中心、**师院实习培训及创客基地等项目建设。目前, **村民安置小区已完成施工设计和造价编制,其中一期建房项目基础地基建设工程已完成招投标并开始进场施工。**师院实习、培训及创客基地,目前正在进行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派出所已完成临时办公场所的搬迁工作,业务办公楼正在办理项目建设前期相关手续。启动集镇环境卫生整治工程,新建停车场,开展街道立面整治工作。20**年**镇小城镇改革发展战役建设项目17个,其中产业项目10个,基础设施项目2个,城建项目5个,年度投资额5.3亿元。
(三)“两增收一美丽”初见成效。以开展“两增收一美丽”活动为契机,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落实惠农政策。积极调动和发挥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落实粮播面积15020亩,稳定了粮播面积和粮食产量。夯实农业基础。投入20万元建设前桃蓝莓基地和粮食生产示范区,实施**溪河道整治工程和柏洋水库新出险除险加固工程。助力村财增收。**村投资建设临时农贸市场;**、**、**投资入股**镇福境陵园;**、**、**、**等村通过市县扶贫挂钩和土地增减挂钩项目筹集资金,此外各村还参与入股水电站、发展生态林,村集体经济增收途径得到极大拓展。提高村民收入。做好农村集体土地资源流转文章,引进客商和引导各村能人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规模化、市场化经营模式,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全镇已建立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社31个。利用工业园区平台,引导农民入园务工,增加工资性收入。积极联系县人社局等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电焊、电工、机械操作等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增强农民就业技能。目前在园区务工的本地农民约280多人,极大地带动了村民工资性收入的增长。推进精准扶贫。经过调查调研,确认贫困人口796人、贫困家庭235户。根据不同致贫症结,建档立卡,分类施策,成立了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工作队,落实干部包户帮扶制度,明确帮扶对象、帮扶举措和脱贫时限,确保精准扶贫到户到人。加大推进易地扶贫搬迁,鼓励偏远自然村、贫困农户搬迁镇区,启动**、彭**、**和**村4个安置区项目,确定搬迁对象92户327人。
(四)环境整治全域推进。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统筹抓好生态环境建设。以美丽乡村、旅游乡村和“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建设为重点,典型示范,整体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先后投入728万元对**村、**村进行村庄规划、环境整治及古民居、公园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明显改善。以“慢步**,净画心灵”为主题,投入550多万元对**进行乡村旅游规划、景点改造、绿化种植等工作。深入开展城乡卫生整治,成立环境卫生整治组,常态化开展市场秩序引导,整顿市场乱象。开展卫生村评比活动,采取定期督查和不定期暗访形式,对全镇各村卫生进行评分定级,作为年底考评依据。同时结合正在开展的“两违”综合治理工作,拆除一批违规乱建、破坏镇村规划布局的违章建筑。今年以来,我镇拆除违法建筑18处6776 平方米,占年度任务量的68
%,有效打压了新增违建势头。
(五)基层组织活力迸发。一是认真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镇党委与各党支部签定组织建设责任书,明确相关领导、相关部门和各支部的党建目标任务和考核方案,提升党委工作质量和水平。二是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活动。结合党员的思想状态,以支部为基本单位、以落实党员教育管理为依托、以“三会一课”等党的组织生活为基本形式开展学习教育。邀请省委党校教授现场授课、开展主要领导讲党课活动,切实提高党委班子领导能力,提高广大党员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服务发展的本领。三是推进基层基础建设。推进各支部党建基础标准化建设,实现村级活动场所和远程教育站点全覆盖,落实村干部值班制度,狠抓村级党建网格化管理和基层党建信访问题化解等工作。四是培育基层党建工作亮点。在**、**等企业开展非公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提升非公企业党建规范化水平;深化与**茶园街道党工委的党建共建活动,抓好在榕**籍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五是强化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颁发了《**镇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进一步明确党委主体责任和班子领导的“一岗双责”任务,全面落实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制度、农村“六要”群众工作法、“四自三公开”“村财镇管”等管理制度。镇纪委加大案件督办,严格正风肃纪,筑牢拒腐防变防线。
(六)社会建设普惠共享。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今年以来,全镇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升初中入学率达100%,巩固率达100%。卫计生工作再上新台阶。对12个村级卫生所进行一体化建设,实行网络化就诊。深入实施海云工程,实现了**、**、**等6个村小病不出村、大病转诊快的网络化服务。今年上半年,全镇总人口19774人,出生191例,出生政策符合率为92.67%,统计准确率97.66%,落实节育措施62例(其中二女结扎4例),征收社会抚养费2.2 万,免费孕前优生检查100人,计生意外险271户,全镇计划生育指标态势良好。社会保障进一步完善。在**、**、**、**、**等5个村建立了村级社会保障平台示范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今年来,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60人,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人数380人。新农保参保9432人,60周岁以上发放养老金2908人,共完成12批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工作,新农保、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位列全县前茅。经过低保对象精准识别工作,全镇落实低保户244户562人、五保户129户。建成了**、**、**等7个村五保幸福园,实现老有所依。“平安**”深入实施。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针对**工业区、小城镇建设征地拆迁等社会矛盾易发领域推行“和谐安征迁”,主动将调解化解阵地转移到工业区、小城镇建设前沿,保持了社会安定稳定。今年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13起,社区矫正12人,解矫4人;受理信访事项2件,排查流动人口60多人次,办理暂住证40多张;发放各类平安建设宣传标语1000多份。同时,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结合道路交通安全整治三年行动和三年提升工程,对辖区127处道路重点隐患区域进行整治。上半年组织了消防演练2次,开展安全生产检查50多人次,排查一般安全隐患20处并落实整改。
二、20**年工作思路
(一)围绕产城一体,夯实发展平台。
立足现有产业资源,夯实发展平台,与**经济开发区合作,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推进产城一体。一是完善基础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园区路网路面硬化、绿化、护坡防护和垃圾污水处理、防洪排涝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业区整体功能和承载力、吸引力。以服务工业区配套建设为重点,加快完善小城镇基础配套,突出抓好城镇中心区路网“白改黑”、城镇综合体、**村民安置小区、企业服务中心、职工活动中心、创客基地等项目,完善城镇功能,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全力推进已签约项目。倒排工期,细化责任,加大协调力度,狠抓工作落实。重点抓好沥青站、燃气站、物流园推进工作,做好动力电池负极材料研发生产基地、高岭土、叶腊石精深加工、醇烃新能源等项目的落地和建设工作,尽快实现工业园区布满企业的目标。三是加大招商选资。明确产业方向,以引进发展新能源、不锈钢下游产业链为重点,开展主题招商、选资招商,打造新能源、不锈钢、新型建材产业链集群。四是推进招商引智、引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技术是核心,人才是关键。结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深化与**师院对接合作,创办**工业区创客基地,打造商务成本更低、社会配套更完善、政府服务更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为企业、创业大学生开展设备研发、样机生产、技术研究搭建服务平台,也为工业区企业人才培养和技术引进提供智力保障。五是打响高速道口牌。**港高速已列入**规划的重要项目,也是**抢抓道口经济的重要契机,我们要围绕这一规划主动作为,做好**总体规划修编调整,在高速公路**互通口周边预留新的发展空间,完善新的产业布局,力争把**建设成为**中心城市最具活力的卫星镇。
(二)围绕人气聚集,增强发展活力。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聚集人口、人气、人才,建设一片宜业、宜居、宜游的“聚人热土”,推动**长远发展。一是推进造福工程和易地搬迁。将偏远自然村、贫困农户,乃至部分人口偏少的行政村通过易地方式,集中搬迁安置至镇区,把分散的村落集中起来连片发展,形成新村示范区,完成**、彭**、**和**村4个安置小区建设。二是引进三产服务项目。加快推进驾校、小型商业综合体、物流园等项目建设,聚集人气,带动餐饮、服务等行业发展,促进周边群众就业。策划引进一些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项目落户**,如引进培训机构,打造企业培训基地,对接服务园区企业,培训提升员工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引进户外拓展训练营,既为企业员工素质拓展提供平台,又为吸引周边游客,带动商业繁荣增添动力。三是发展生态养生旅游。通过发展乡村游聚人气,把**村定位为**后花园,推进**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同时因地制宜地打造一批具有鲜明个性和特色的主题村庄,如养老、艺术、登山攀岩、宗教文化等村。通过乡村游辐射小城镇,提升生活品质,让流入的留得下,外出的迁得回。四是着力引进人才。打造共建合作平台,围绕**中小学、幼儿园与**师范学院校地合作平台,从应届毕业生中安排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指导和协助**开展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争取尽早与**经济开发区开展共建协作,实现人才、项目、信息等的共享共建。
(三)围绕创新驱动,提升发展动力。
创新工业区、小城镇管理机制和建设模式,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应**镇情、独具个性的发展路子。一是推进强镇扩权。按照试点镇建设要求,争取县直部门派驻服务管理和一线执法站所入驻镇区,既增强基层工作力量,又调动小城镇建设积极性。二是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符合法治化、市场化的多元化投资机制,探索建立政府搭台,企业申请,专家评审,担保考核,银行审贷的小城镇产业发展机制。支持社会资金,民间资本参与进入小城镇经营性基础设施领域和公共服务领域。三是集约利用土地。围绕提高土地利用率,积极探索节约集约用地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模式。积极推进整村搬迁、土地开发整理、旧村复垦,挖潜盘活存量土地。探索先租后让,与税挂钩定价等工业用地出让模式。完善差别化土地管理,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用地需求。四是突出人的城镇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放宽小城镇户口落户条件,探索统建精补的安居模式,做好务工人员创业就业服务,发挥最大的吸纳作用,有意识的引导合法稳定的职业或住所的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家属落户城镇。
(四)围绕两增收一美丽,深化脱贫攻坚。
村财增收方面,一是用足用好省级小城镇、省市扶贫开发等众多利好政策,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通过产城一体、政策支持、项目策划、农业产业化等方式,推进全镇各村集体经济增收。二是**、**村属工业区、小城镇建设所在地,盘活土地资源,发展小城镇配套产业,通过土地入股小城镇商贸开发、参与村民安置房、造福工程项目开发等方式,增加村财收入。三是依托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种养习惯,实施 “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等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村财增收。其他各村立足村情,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通过开展油茶、苦笋种植,引进蓝莓等新品种以及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茶叶、花木、水果、林竹为主业的特色现代农业渠道增收。
村民增收方面,一是增强内生动力。引导工业区企业与贫困户开展结对帮扶,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工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开展贫困家庭劳动力免费接受职业培训行动,加强贫困家庭就业服务和援助,最大限度地吸纳农民入园就业。二是通过引进客商和引导各村能人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社,鼓励农户以土地入股,成为社员,参与分红,通过合作社规模化、市场化经营模式,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完善精准扶贫机制。围绕“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深入实施“五个一批”脱贫工程,实施建档立卡精准识别“网底工程”,建立贫困户脱贫退出认定机制,开展建档立卡“回头看”,确保精准扶贫到户到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成立农业扶贫互助合作社,通过发展生产、带动就业的方式,确保扶贫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同时强化社保兜底,统筹协调农村扶贫和低保标准,对扶贫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由社会保障兜底,实现应保尽保。健全医疗救助机制,确保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得到及时救助。积极发展公益事业,健全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妇女、失独家庭关爱服务体系。四是推进扶贫搬迁。推进造福工程危房改造和地质灾害点搬迁,鼓励人口稀少、偏远的自然村及贫困农户集中搬迁至镇区,完善安置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引导搬迁农户在搬迁地就业。
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围绕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以**、**、**美丽乡村、**乡村旅游试点村为示范平台,打造“房屋美观、环境整洁、配套完善、自然生态”的示范村,辐射带动各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环境绿化美化水平。结合正在开展的“两违”、“两乱”综合治理工作,继续做好拆除违法占地、违法建筑工作,清理破坏青山绿水、严重影响环境的“两乱”行为。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大畜禽养殖污染的整治力度,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加快推进垃圾中转站、污水处理厂建成投用,增强生产生活垃圾、污水、固体废物等处置能力,提升环境风险防控水平。以镇区、沿路、工业园区环境整治为重点开展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评比活动,基本实现镇村环境整洁有序。
(五)围绕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持续深化作风建设,改进服务态度,提高工作效能,完善便民服务体系,提高社会管理创新能力,推进依法治理进程。一是创新社会管理。全力推进民富中心建设,积极开展乡村社区营造活动。深入开展“平安**”、“五好家庭”、“党员模范户”、“村民示范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全镇精神文明建设上新台阶。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严厉打击“黄赌毒”、“xx”等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畅通民意表达渠道。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二是完善服务平台。按照网格化服务管理要求,在村级建设6个便民服务管理平台,基本实现全镇便民服务全覆盖。建立健全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体系和信息报告、应急救援、社会动员机制,有效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三是维护和谐稳定。实行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深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三年行动”,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开展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有效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全面深化普法工作,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六)围绕发展社会事业,增进人民福祉。
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确保教育投入优先保障,公共资源优先满足,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推进完善学校硬件设施;巩固与**师范学院合作成果,打造教育强镇;运作好**镇助学济困基金,营造更浓厚的助学重教氛围。二是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水平。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开展更多医疗惠民活动。加大新农合的宣传力度,切实提高参合率,进一步缓解群众因病致贫、返贫现象。扎实抓好疾病预防控制,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三是构建公共文化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引导政风、校风、家风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完善**乡村图书馆、农村书屋、健身器材等公共文化设施,均衡配置镇村公共文化资源。四是加强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制度,提高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进一步落实惠农政策,提高群众幸福指数;完善对接帮扶机制和五保幸福园建设,继续加大对农村五保户扶危济困活动和弱势群体帮扶的投入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