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2015年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2015年,**镇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和省市区《关于加强安全生产促进安全发展的实施意见》,配合安全发展区创建工作,大力推进公共安全监管网建设,全面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立安全生产预防控制体系,进一步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管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保障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为建设“美丽小镇”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一、加大落实力度,强化安全主体责任落实
(一)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引导企业把安全生产承诺兑现落实工作日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建立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以创建标准化为抓手,督促企业认真落实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实际控制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协助、其他领导负责分管业务范围内安全工作的工作机制。严查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行为,严禁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二)落实政府和部门安全监管责任。严格落实各分管部门和村(社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继续深化镇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强化部门综合监管、行业安全管理和监督,完善落实安全生产分级管理制度,细化、明确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着力发挥安全生产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加强工作协调和督促指导。建立安全生产工作情况通报、专项督查,督促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生产工作措施。
(三)加强安全生产责任考核追究。继续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责任目标管理、目标考核和奖惩机制。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各类事故控制指标、安全生产约谈制度。加强对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特别是对不重视安全生产投入,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违法生产经营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从严处罚,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二、严格执法监管,坚决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一)继续推进网格化监管机制建设。依照“属地管理与一岗双责”的原则,进一步推行镇、村(社区)、企业“三级联动”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明确镇、部门、村(社区)三级监管主体的监管对象,以及对不同安全等级企业的监管频次和内容等,做到定人、定岗、定责,确保安全监管工作无遗漏、全覆盖,达到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横到边、纵到底”,安全隐患整治责任明确、落实到位的要求,形成安全监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的长效管理机制,真正把责任、任务、工作、措施、要求落实到位。
(二)进一步强化重点领域监管力度。明确安全生产监管的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对交通运输、烟花爆竹、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及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各村(社区)和安委会成员单位要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各项相关规定,督促企业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动员各企业展开全过程、全方位的自查自纠,对查找出的安全隐患,建立台账,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
(三)加强联合执法,形成联动机制。镇经安办、综治办、警务室、各村(社区)等部门要形成协调联动的强大合力,充分发挥安委会的综合协调作用,建立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实施联合执法行动,增强执法力度、强度,营造执法监管的强大声势。进一步深化安全生产领域“打非治违”活动,以严厉打击安全生产领域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和阶段性突出问题为重点,强化打非措施,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彻底切断滋生事故隐患的根源。
(四)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按照“严、细、实”的要求,全面加强基层安监队伍规范化建设,通过教育、培训、考核等手段,切实提高安监人员的业务素质,明确基层执法有关权利、义务、责任和范围,实施精细化管理,真正发挥出基层监管掌握情况准、发现问题快的优势,实现安全监管“关口前移、重心下移”。
(五)建立监督执法检查长效机制。按照“依法行政、实事求是、统筹兼顾”的原则,根据各行业、领域的不同特点和企业的安全状况,合理确定各行业企业的监督检查覆盖率,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及其基本情况合理安排对其监督检查次数。特别是对于群众举报、媒体曝光、有关部门移送等与生产经营现场安全有关的案件,应及时进行调查核实。
三、深化安全基础,着力完善安全生产保障机制
(一)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强化政府对安全生产投入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加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各项经济政策执行力度,通过设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等手段确保安全生产投入。加强对企业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确保对安全技术装备、器材、仪器、仪表以及其他安全生产的投入,以保证达到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
(二)开展安全知识普及活动。继续组织开展好“安全生产月”等宣讲活动,以各类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和打非治违等行动为契机,通过悬挂横幅、标语,张贴宣传画,黑板报、墙报、厨窗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宣传,大力营造安全氛围。鼓励企业开展“安康杯”等各类安全生产知识竞赛,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素质和技能,发动职工参与安全生产,努力提高安全自觉性。
(三)加强企业安全培训工作。严格按照各项相关规定,实施企业安全培训工程,继续落实全员教育。加强对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建立培训考核档案。强化农民工安全技能培训,推动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变。凡新进人员,在完成“公司、部门、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后,方可持证上岗。凡存在不经培训上岗、无证上岗的企业,要依法停产整顿。
(四)稳步推进隐患排查治理。隐患排查治理涉及技术、管理、资金、人才等方面问题,各单位尤其是各企业要积极行动,落实专人负责,扎实稳妥做好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参照隐患自查标准及时做好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网上报送工作。经安办要加强督促,跟踪指导企业开展各类隐患排查治理,加强宣传培训工作,促进企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能力的不断提高。
(五)大力落实各类保障措施。各企业要实行24小时安全生产值班制度,要安排专人轮流值班和领导带班,要严密监控工作环境、作业设备、人员保障等重点环节,随时掌握安全动态,及时发现消除事故隐患。各单位要加强安全生产信息报送工作,确保信息畅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要积极组织人员施救,妥善处置,竭尽全力减少事故的影响和经济损失,并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如实向有关部门报告。
四、创新工作方式,做好事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
(一)着力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析和事故防控建设。各村(社区)、各部门、各企业要认真梳理、分析排查本辖区、线上、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风险点,评估出不同环境或不同时期的安全危险性的重点,运用多种手段实施掌握风险目标状态及时发布预警公告,预防事故发生。
(二)完善应急救援预案。督促各村(社区)、各部门、各企业制定紧急情况下的各项应急措施。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要及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做到反应迅速、指挥得力、处置及时、救援有效。要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值班制度,切实加强节日值班工作,确保信息通畅并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异常情况及时妥善处理并按规定及时、如实上报。
(三)定期开展隐患大排查活动。各村(社区)、各部门和各企业要结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和“打非治违”等专项行动,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活动。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建立安全隐患档案,并按照“整改内容、整改期限、整改责任人、整改资金、整改方案”的要求抓好落实。要突出重点行业领域和重点作业安全生产的监控和管理。
(四)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继续深入推进交通安全、危化品安全、消防安全、特种设备安全、有限空间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全面提升安全监管水平。同时,针对事故多发、死亡人数同比上升的重点时段,发生社会影响较大事故的重点行业(领域),以及隐患集中的重点区域,集中力量开展安全专项整治,防范较大事故的发生,切实改善安全生产秩序。
(五)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继续深入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帮助企业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深化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监管,强化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督促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