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业局关于精准扶贫工作情况的汇报
近年来,我局紧紧围绕中央、省、市扶贫工作要求和县委、县政府扶贫攻坚工作具体部署,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以发展农业产业为主线,创新发展方式,拓宽增收渠道,着力加快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取得了良好的扶贫成效。
一、多措并举,做好农业产业扶贫大文章
(一)落实好“四个一”推进机制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扶贫工作,采取“四个一”推进机制推进落实农业产业扶贫工作。一是组建一个专门工作机构,专门成立了由分管农业副县长为组长,农业局、扶贫办一把手为副组长,发改、国土、农工部、财政、商务、文广新局、金融、保险及各乡镇主要负责人组成的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局,具体负责产业扶贫统筹协调、检查指导等工作。二是制定一个规划。专门研究制定了《关于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产业精准扶贫计划》等文件。结合当地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基础和市场需求,结合县域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帮扶方案,统筹衔接脱贫攻坚、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了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确保贫困人口精准受益,实现帮扶资源有效整合,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全覆盖。三是建立一个工作机制。为加快产业扶贫政策的落实,建立了产业扶贫政策落实协调调度机制。县委、县政府先后召开了两次产业扶贫工作调度会,两次产业扶贫工作协调会,定期协调、研究、会诊产业扶贫政策落实中的问题,指导督促各镇、各单位加快产业扶贫政策的落实。四是制定一项操作性强的产业扶贫补助政策。针对贫困户的实际,制定了操作性、门槛低、补助标准具体的产业扶贫补助政策,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制定了《**县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奖励办法》。
(二)抓好四方面重点工作
一是抓特色产业促增收。全县共有贫困户6187户,11871人,其中因缺少致富产业和就业技能致贫3462人,我局在产业扶贫上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基础,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突出地域特色,力求产业的选择及安排布局重点在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贫困村,重点发展了蔬菜、蘑菇、苗木产等特色产业。依托张会亭乡、高湾镇、县农场蔬菜种植片区,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全县蔬菜种植面积2万亩,其中设施蔬菜面积6000亩以上,蔬菜年总产量10万吨,实现年产值2.5亿元,覆盖贫困村21个、贫困户695户、贫困人口1340人;依托县三丁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20余个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发展食用菌大棚329个,年生产量3000吨,实现产值2100万元,覆盖贫困村21个、贫困户752户、贫困人口1541人;依托**农场苗木基地,形成以耐盐碱柳树、白蜡、国槐等为特色树种的地域品牌,全县苗木种植面积4万亩,实现年产值2亿元,覆盖贫困村12个、贫困户375户、贫困人口755人。
二是落实惠农项目促增收。我局积极通过实施惠农项目、政策实现扶贫脱贫,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把惠农项目、惠农政策打捆实施,重点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2014年以来实施落实惠农项目资金3438.76万元,惠及84个村。其中2015年海防林项目惠及57个村,造林3506亩,落实补贴资金105.2万元;退耕还林项目惠及12个村,补贴面积2212亩,落实补贴资金39.6万元;2015年、2016年林业地下水超采项目惠及9个村,实施面积2076亩,落实补贴资金299万元;护林员项目惠及7个村,落实资金7万元;落实村庄绿化奖补政策,每个贫困村落实奖补资金2-3万元,每年落实资金150万元。2014年、2015年、2016年落实农机深松项目资金103万元,实施面积36629亩;2014年、2015年落实小麦节水灌溉项目资金281.96万元,实施面积32982亩;2014年、2015年、2016年落实调整种植模式项目资金1836.3万元;实施农机补贴1200余万元,惠及贫困村农户269户,补贴资金468万元。通过实施惠农项目,改善了农业的生产条件,促进了特色农业的发展,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为扶贫脱贫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是实施科技扶贫,促进扶贫工作提质增效。实现永久脱贫,关键是靠思想和技术,我局从转变贫困户思想认识、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技术水平入手,有针对性的开展科技扶贫。一是针对各村发展现状和资源优势,协助制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实现一乡一产业一村一特色;二是加大农业科技培训、指导服务力度,专门组建过硬的技术队伍深入贫困村开展技术培训,发放农业科技资料,让缺技术的贫困户有一技之长,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转变思想,自力更生。
四是做大做强现代农业园区。以县域主导产业为依托,我们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增强农业产业带动能力,强化资金、科技、人才、项目等现代生产要素集聚,促进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等相互融合。2016年,**县高湾现代农业生态园被市政府认定为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县现代农业园区被省政府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二、创新发展模式,切实发挥农民合作社在增收脱贫中的积极作用
全县发展农民合作社364个,其中种植业216个,林果业28个,农机25个,养殖业53个,水产养殖业28个,加工业11个,其他3个,加入合作社的农户数达6957户。创建省级示范社2家,市级示范社7家。目前全县84个贫困村结合本村产业优势,均建立了合作社,通过实施“3+3”模式与农业产业龙头、公司合作,实现农业产业发展和共赢,促进了产业的组织化规模化发展。在龙头企业扶贫工作中,由县扶贫和农业开发办公室、三家龙头企业、各贫困村合作社签订《投资协议书》、《**县扶贫资金监管协议书》,按照每个一般贫困户2000元的标准,把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91.8万元,注入84个贫困村的农村股份合作组织,贫困村合作社再将资金集中投入到沧州正大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养殖业)、**红旗体育器材有限公司(加工业)、**三丁湾绿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业)等三家省级扶贫龙头企业用于生产经营。扶贫龙头企业按照合作社投入资金规模年分红比例不低于10%的标准,连续三年定期向合作社返还红利用于贫困户分红。三年(到2019年12月10日)协议到期后,三家龙头企业返还本金到各贫困村村级账户,继续用于本村的扶贫事业。
三、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增加农村集体收入
按照农村农业深化改革和扶贫工作要求,我局积极探索增加村集体收入的新途径,重点从明细产权、土地流转、经营服务、三资管理等方面入手,增加村集体收入,目前全县84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了6万元以上。